统编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下)的主线与设计
晏绍祥 张岩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0457-6241(2020)03-0003-09
晏绍祥,1962年生,历史学博士,现为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研究会会长,《世界史》编委,高中统编必修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下)主编之一,主要从事世界古代史的教学与研究,先后出版《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古典民主與共和传统》《古典历史研究史》《荷马社会研究》等专著,以及译著《罗马共和国政制》《剑桥希腊罗马政治思想史》和《早期希腊》等,发表论文多篇,科研成果多次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和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
张岩:新教材设计的基本依据和理念是什么?新教材如何体现这些理念?
晏绍祥:作为教育部统编教材,教材纲目完全按照高中课程标准设计,着重体现课程的性质与基本理念、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课程标准要求高中阶段的历史课程要“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展现历史演进的基本过程以及人类在历史上创造的文明成果,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大趋势”,并且要求“学生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进一步拓宽历史视野,发展历史思维,提高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能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并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未来的学习、工作与生活打下基础”。因此,立德树人被视为历史课程的根本任务,坚持正确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是基本要求,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具体任务。具体地说,“在结构设计上,要在体现基础性的同时,构建多视角、多类型、多层次的课程体系。在内容选择上,要精选基本的重要的史事”。①
基于上述理念,新教材放弃了旧版教材中把历史划分为政治、经济和文化三大板块并分别讲述的做法,恢复通史体例。必须承认,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旧版的设计有它的积极意义,在中外比较中突出了中国与外国历史的发展以及特点,以专题性的论述为经,以年代先后为纬,力图揭示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政治、经济和文化之间互不联系,空白比较多,时间线索不明显等弊病,致使本为一个有机整体的历史被分割成碎片,非常不利于历史发展连续性的展示。以笔者相对熟悉的政治分册世界古代史部分为例,世界上古中古史一共三课,上古史分别是雅典民主政治和罗马法,中古史只有一课,还是不要求掌握的阅读课。然而众所周知,古代世界的文明最初起源于两河流域与埃及,如吴于廑先生所说,作为人类文明的开拓者,它们取得的一点一滴的成就都弥足珍贵,它们的经验和创造是后来重大发展的开端,②何况就对人类文明的贡献而言,西亚和埃及文明的贡献远远不是一点一滴,而是大河,其影响之大,甚至早在20世纪初年就已经被西方学者承认,伯里在主编《剑桥古代史》第一版时写道,因为希腊罗马文明从西亚和埃及汲取了太多养分,因此即使是叙述西方世界的古代史,也必须先写古代西亚和埃及,而非凯尔特人或日耳曼人的历史。①即使就希腊和罗马而论,希腊城邦1000多个,但并不都实行民主政治,很多城邦实行的是寡头政治或贵族政治,有些甚至是君主制;即使是雅典,也不一直都是民主政治。雅典城邦1000多年的历史中,民主政治相对稳定的时间不过200年左右(公元前508—前322年)。罗马法律则诞生于罗马统治帝国的需要,正是在统治意大利和行省过程中,罗马人逐渐创造了后来让他们扬名世界的法律。缺少了罗马的扩张和帝国,罗马法也是无源之水。至于古代印度,如果不深入认识古代种姓制度,则中世纪和近现代印度历史的许多问题,根本无法解释。同时,在大学本科历史专业教学中,老师们发现,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极端匮乏,不管是对上古中古的世界,还是对近代以来的世界历史知识,缺乏相对系统的了解。所以,新教材重回通史体例,按照时序系统叙述世界历史从古代到现代的发展,既是贯彻学科核心素养,“展现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和历史发展大势”的基本要求,也是回归历史学科的基本原则。
张岩:从教材纲目来看,《中外历史纲要》(下)(以下简称《纲要》(下))的主线是全球性世界的形成及典型事件,您如何看待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如何看待这册书的主要线索?
晏绍祥:课程标准规定,教材的基本结构是“通过中外历史上重要的事件、人物和现象,展现人类社会从古至今、从分散到整体、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历程,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和认识人类历史演变的基本脉络,以及丰富多样的历史文化遗产”。②在内容上,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体会唯物史观的科学性,理解不同时空条件下历史的延续、变迁与发展……了解世界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文化传统,拓宽国际视野,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③据此,课标就外国历史部分设10个专题,即1.15~1.24。其中15、16两个专题关注人类文明产生时期不同的时空条件,以及因此出现的不同国家、民族和社会的多元面貌,即世界历史基本处于分散发展的阶段,据此设计的教材第1~5课也比较注意人类文明起源和发展中的多元特点,同时适当突出不同文明之间的联系,例如第2课有关古代文明的扩展和文明的交流两个子目,针对的就是文明相对独立发展过程中相互联系的方面;第4课阿拉伯帝国的桥梁作用,意在凸显古代东西文明之间的交流和影响。专题17即教材的第6~7课,叙述人类从分散走向整体发展的重要转折——新航路的开辟所引发的全球性流动以及对世界各区域文明产生的重要影响。一方面,新航路把整个世界初步连接为一个整体,各区域文明初步摆脱分散孤立发展的局面,开始全球性分工;另一方面,这种连接和整体,建立在西方世界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强势基础上,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纲要》(下)的第8~13课叙述的就是西方霸权下的全球体系,包括近代西方陆续诞生的人文主义、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使得西方凭借其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优势建立了近代殖民体系。这种体系的基本特征,是欧洲国家的海外殖民扩张、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的过渡,以及它们对亚洲和非洲的瓜分。“到20世纪初,西方列强已经奴役和控制了世界上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形成了人类历史上由少数资本主义国家奴役和控制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极不合理的状态”(《纲要》(下),第六单元导言)。但资本主义时代尖锐的阶级矛盾以及世界殖民体系,也促使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传播,以及欧美国家工人运动的开展和亚非拉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纲要》(下)的20世纪部分即第14~23课,聚焦于全球性的历史潮流,包括两次世界大战、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实践、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近代殖民体系的瓦解、冷战和两极格局形成、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变化和社会主义改革、冷战结束后世界的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和文化多样化,意在揭示人类文明经过长期的发展,早已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共同体,任何国家都不能自外于世界潮流,也无法独自应对当今世界诸如环境污染、恐怖主义等重大问题。正是在此背景下,中国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希望世界各国共同担当,同舟共济,共谋全球发展,为人类文明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张岩: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具有统一的规律。然而,近代以前,由于生产力发展的程度有限,人类文明的基础是农业,农耕文明的重要特点是自给自足,由此造成了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纲要》(下)前5课的设计,是如何体现人类历史发展统一性的?又如何表现古代文明多元发展的特点?
晏绍祥:人类历史的发展的确具有某种程度的统一性,即使在古代也不例外。在撰写过程中,我们充分考虑到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这种统一性,它主要表现为马克思所说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以及由此诞生的社会经济形态与国家等上层建筑。在上古和中古时代,人类经历了从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的转变,农业革命的发生,生产力的发展,及其所引起的社会分工、阶级分化和阶级矛盾,社会管理的复杂化促成了文字和书写技术的发明,成为古代西亚、埃及、印度、希腊、中国和中南美洲进入文明时代的基本前提。因此最早的文明都以农业为经济基础,手工业和商业有一定作用,但它们大多受到农业发展的制约并为农业服务。埃及、西亚和印度文明的农业特征过去强调得比较多,争议也不大,但古代希腊和罗马往往被视为工商业比较发达的地区,然而新近的研究表明,即使在这些地区,农业也仍然是整个文明的基础,土地是最重要的社会财富,所以公元前4世纪希腊的革命口号经常是“没收财产,重分土地”,共和国早期罗马平民反对贵族斗争的核心问题之一,是土地的分配,甚至到共和国末期,罗马人解决贫穷公民出路的基本方法,也仍是给他们分配一块土地,具体表现在格拉古兄弟改革和马略的军事改革措施中。中古时期的欧洲,以土地为纽带结成了封君封臣关系,阿拉伯帝国的主要收入之一是土地税;中古日本建立律令制国家的基本前提,是把土地和部民都归于国有。与此相适应,上古和中古时期的社会冲突,或者表现为奴隶主与奴隶、大土地所有者与小土地所有者之间的斗争,或者表现为农奴与领主、农民与地主之间的矛盾。古代世界的国家也表现出明显的统一性,比如波斯帝国、秦汉王朝、罗马帝国和南美的印加帝国为强化统治,不约而同地采取了君主专制制度,并且采用颁布法律、统一币制、修建道路、移民和兴建殖民地等措施加以巩固。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印加帝国,在完全与旧大陆分离的情况下,居然采取了与亚欧大陆上的波斯帝国和罗马帝国等大致相同的巩固统治的措施,说明人类在面对相同的问题时,可能采取大致相同的办法。这种人类心理上的相通,或许也是历史表现出统一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尽管对此我们不能过于强调。
上古中古时期,农耕文明与游牧世界长期并立,两者之间的矛盾运动,成为上古中古时期一个突出的特征。农耕世界凭借比较先进的生产力、社会组织和文化,在与周边游牧群体的交流中,虽然短期看会遭遇失败,但长期来看,农耕文明区大多能够吸收和融合打进农耕世界的游牧部落,甚至对回归游牧世界的部落产生影响,从而逐步扩大农耕文明区。如果我们把第1~4课的叙述綜合起来,会发现当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时,农耕文明的范围相当狭小,不过是西亚两河流域、埃及尼罗河流域、南亚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中国的黄河长江流域以及珠江流域的部分地区,但到公元前后,农耕文明的范围已经囊括包括北非在内的东起太平洋、西到大西洋的亚欧大陆地区,并产生了波斯帝国、马其顿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印度的孔雀帝国和中国的秦汉王朝等强大国家,亚欧大陆的农耕文明区被连成一片,并通过丝绸之路联系起来。3—7世纪,随着西罗马帝国崩溃以及中国进入南北朝,农耕文明的发展似乎受阻,但日耳曼人进入西欧和周边部落进入中原,以及阿拉伯人的扩张,使整个亚欧大陆都进入了农耕世界,非洲和美洲也诞生了各具特色的农耕文明。游牧部落的冲击固然造成了农耕文明发展在某个阶段表面上的衰退,但本质上成为农耕文明进一步扩展的契机。而农耕文明的发展,又慢慢孕育了近代的工业社会。
必须承认,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以及农耕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最初的文明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各自所处时空条件的限制和影响,由此造成了上古中古时期各个地区文明在表现出人类文明统一性的同时,也带有非常鲜明的地区性特色,甚至古代跨洲性的大帝国,还有游牧部落的冲击,都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文明的多元特征。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方方面面都受到尼罗河的影响;两河流域文明形成了法律传统,从最早的苏美尔经汉谟拉比法典到后来的波斯帝国,一直有公布成文法律的习惯;印度形成了种姓制度;希腊出现了城邦;罗马则在共和国时代完成了对地中海地区的统一。公元前6世纪,波斯帝国首次建立了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继承西亚和埃及传统,实行君主专制;马其顿亚历山大帝国建立在征服波斯的基础上,一方面继承了波斯的制度,另一方面仍带有浓厚的希腊-马其顿特色;罗马帝国则是从共和国转变而来,奴隶制获得了高度发展。中古时期,世界历史仍基本是各个地区独立发展的格局。西欧形成了以封君封臣制度为核心、以庄园农奴制度为基础的封建社会;拜占庭帝国继续着罗马帝国的传统,一方面保留了古典文化,整理罗马法,另一方面试图恢复昔日罗马帝国的江山,但它先是遭遇阿拉伯人入侵,丧失从小亚细亚到北非的广大地区,1204年又遭遇第四次十字军入侵,最后在1453年被奥斯曼土耳其所灭;俄罗斯帝国则是在莫斯科公国反抗蒙古的统治中逐渐崛起,接受了拜占庭文化影响,到17世纪形成地跨亚欧两洲的帝国。在亚洲,阿拉伯帝国兴起于公元7世纪,政治上继承了波斯传统,文化上兼收并蓄,成为东西经济和文化交流的桥梁;印度先有笈多帝国,婆罗门教演变为印度教,后有德里苏丹国家,伊斯兰教传入,从此成为印度最有影响的宗教之一;日本和朝鲜先是仿照中国制度建立中央集权国家,但班田收授法的瓦解,庄园和武士的兴起,让日本进入独特的幕府政治时期;朝鲜则继续在中国的影响下前进,并且在明朝帮助下,击退日本入侵,成功维护了独立。至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东非沿海地区形成了一系列小型国家,西非兴起了加纳、马里和桑海等强国。美洲在新航路开辟之前一直处于与旧大陆隔绝的状态,玛雅人形成了城市国家,阿兹特克人和印加人则建立了大帝国。
张岩:从上述可见,上古和中古时期,人类文明的发展确实各具特色,表现出明显的多元特征。但我们也知道,古代文明之间很早就保持着相互联系,比如印度的棉布、西域的许多农作物都曾传入中国,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印刷术,甚至养蚕技术,也都陆续传到西亚和欧洲,因此,如何判断横向联系在古代历史上的作用?在教材中又如何体现呢?
晏绍祥:这个问题提得很有意义。与近代比较,因为交通和通讯条件的限制,古代世界的各个文明相对孤立,对域外文明的影响相对较小,由此造成了古代文明的各具特色。但正如人类历史从古代以来就表现出统一性一样,人类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甚至在文明产生之前就已经开始。例如,在旧大陆,尽管不同地区的农业很可能是独立发生发展的,但农业最早起源于西亚,欧洲、埃及和印度农业的出现,很可能受到西亚这个源头不同程度的影响。进入文明时代后,由于农耕文明的扩张和游牧部落的迁徙,不同文明区的联系也在加强。古代埃及曾向尼罗河中上游扩张,深刻影响了努比亚文明的发展,它还向西亚地区扩张,势力最大时达到幼发拉底河。与此同时,西亚文明向伊朗、小亚细亚和巴勒斯坦、叙利亚地区推进。埃及和西亚文明最初在地中海东岸地区接触,公元前2千纪中期及其以后接触更加频繁,而且在巴勒斯坦和叙利亚地区爆发了直接冲突。公元前7世纪,兴起于两河流域北部的亚述一度征服埃及。与此同时,希腊文明早在克里特-迈锡尼时期已经和小亚细亚、埃及、意大利等地发生联系,公元前8—前6世纪希腊人的殖民活动,把希腊人变成了“地中海这个大池塘边的蚂蚁和青蛙”。①波斯帝国的西进引发了希波战争;马其顿亚历山大的东进,则把希腊文化带到西亚和印度地区。一统地中海区的罗马帝国首次把从不列颠到幼发拉底河、从多瑙河到北非的广大地区置于一个霸权之下,不但强化了地中海内部的相互联系,而且通过丝绸之路和正在向西域开拓的中国的汉朝发生了联系,甘英曾西使大秦,罗马商人至少两次到过洛阳。中古时期,西欧与西亚之间的联系从未完全中断,意大利商人很早就活跃在东部地中海上,意大利城市的兴起,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与东方的贸易。阿拉伯帝国兴起后,阿拉伯商人的足迹东到中国,西到欧洲,在贩运商品的同时,也充当了文化上的使者。他们广泛吸收了西亚、希腊、罗马、印度和中国的文化,并加以自己的创造,然后分别传播到大陆东西两端的中国和欧洲,同时也使中国和欧洲的文化通过阿拉伯的中介发生接触。阿拉伯商人还深入东非和西非,对那里历史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南亚,印度一方面受到来自中亚的影响,突厥人曾在印度建立德里苏丹国家,并且统治约200年,另一方面,印度的佛教和印度教,以及与之相关的文化,也在东南亚地区广为传播,以至于有学者称东南亚历史上有一个印度化时代。在东亚,中国成为当然的中心,日本、朝鲜和越南历史的发展,背后都有中国的影响。有些学者据此认为,东亚形成了汉字文化圈。
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接触,随着历史的发展程度不断加深。到15世纪末,除陆上丝绸之路外,海上的交通已经相当顺畅,从印度到东非和南非,从北非到西非,从中国到印度、日本和朝鲜,已经形成范围不同的贸易网络和商路。当西班牙和葡萄牙15世纪末开辟新航路时,欧洲沿大西洋东岸的航线已经被他们熟悉,而当他们在印度洋和太平洋东岸航行时,不过是航行在早已由中国、日本、印度和阿拉伯商人开辟的航线上。如果没有上古和中古时期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交往和联系,新航路的开辟是难以想象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新航路的开辟,是古代文明之间相互交往创造的航海技术和航线,与西欧人近代早期追求财富和扩张的动机共同作用的结果。
张岩:所以,在世界史学习和研究中,一直流行的西欧或西方中心论,至少在古代并无历史依据,古代世界各个文明都对世界历史和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今天的世界,也是世界上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共同创造的成果。近来西方中心论恰当地遭到了质疑和批判,中外学者都呼吁要抛弃已经过时的欧洲或西方中心论,一些学者主张,要创造人文社会科学的中国体系,说出中国故事。然而传统一旦形成,并不容易马上摆脱,不同形式的西方中心论仍然在世界历史的教材中程度不等地存在。我注意到,《纲要》(下)努力避免这种倾向。然而这是否意味着世界历史的发展从来就没有一个单一的中心呢?教材是如何处理这个问题的?
晏绍祥:在不同历史时期,世界历史肯定存在一个或者多个中心。但由于历史发展不平衡,中心从来就不会只有一个,也不会固定在一个地区,关键看哪些地区代表着人类未来发展的趋势,并且在当时的世界上发挥着最重要的作用。巴勒克拉夫主编的《泰晤士世界历史地图集》以及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中国学者主编的部分大学教材以及各类专题研究,已经在这些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这里根据他们的研究略作概述即可。公元前9000年前后,当农业在世界上最初发生时,西亚最早产生了农业和城市,并且对周围产生了辐射,是一个无可置疑的中心区域,但与此同时或者稍晚,埃及、印度、中国和中南美洲的农业可能也独立出现了,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也许独立发明了冶炼金属的技术。在文明起源的讨论中,西亚虽然稍稍领先,但埃及也难说落后多少。印度、希腊和中国的古代文明在时间上虽然稍晚,但明显是独立起源的,同样是古代文明的中心。到公元前1千纪,埃及文明走向衰落,先后被西亚的亚述和波斯,后来还有欧洲的马其顿与罗马征服,西亚文明则继续发展,印度、中国、希腊和罗马的古典文明先后进入繁荣时期。到中世纪,西欧一度因蛮族入侵和社会生产衰退而进入相对落后的时期,拜占庭帝国、阿拉伯帝国、印度笈多帝国和中国的唐宋王朝分别在东欧、西亚、南亚和东亚扮演着某种中心的角色,对周边地区产生了廣泛影响。非洲的东非、南非和西非地区先后出现城市国家或者范围较大的帝国。当玛雅文明在尤卡坦半岛已经衰落时,南美洲的印加人和中美洲的阿兹特克人迟至15世纪才进入它们各自的鼎盛时期。因此,在上古和中古时期,历史从来就是多中心的,表现为不同地区文明的多元发展。
新航路开辟后,西欧似乎成为了历史中心。通过控制航路与殖民扩张,西方国家建立了近代殖民体系,而且率先开始了工业革命,依靠先进的技术、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一度统治世界。在某种意义上,西方有世界中心的意思。但这种统治从来就不是一成不变的,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一直挑战着宗主国的地位。19世纪中期之前,中国仍在东亚保持着中心地位,撒哈拉非洲以南的大部分地区也保持着不同程度的独立,日本和俄罗斯等则通过19世纪中期的改革逐步崛起,成为世界舞台上的重要势力。与此同时,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不断掀起反抗斗争,19世纪初,拉丁美洲就摆脱了西班牙的殖民统治赢得了独立;20世纪初,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都爆发了民族民主运动;美国在20世纪前期逐渐崛起,开始取代英国成为西方世界的主导力量。第二次世界大战分别有欧洲和太平洋两个主战场,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终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战后中国被承认为大国,并且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就是这种地位的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虽然美苏之间的冷战似乎左右着世界格局,但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最终瓦解了西方殖民体系,第三世界国家成为重要的国际力量,不结盟运动也在国际舞台上异常活跃,在构建战后国际秩序、维护世界和平中,是举足轻重的力量。两极格局之中,本就孕育着多极的力量。苏联解体后,世界正式进入多极化时代,中国以和平发展实现崛起,成为新时代国际格局中的重要成员。因此,世界历史发展过程中,大部分时间里存在着多个中心,近代西方一度成为世界霸主,但这个时间相对短暂,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进入两极格局,再到当今世界的多极化,重新回到多中心的局面。
根据世界历史的这种基本趋势,我们在设计课程体系时,在上古和中古部分特别注意突出世界文明多元发展的格局。第1课从人类文明产生开始,以古代西亚文明作为典型,并且用几乎相等的篇幅叙述了古代埃及、古代印度和古代希腊的历史发展;第2课古代世界的帝国中,波斯帝国是先行者,文明的交流中,同样注意突出罗马帝国和秦汉王朝。在中古部分,中古欧洲仅有一课,而且包括东欧的拜占庭和俄罗斯。中古亚洲和非洲美洲文明各占了一课,恰当地体现了中古世界文明的多元发展格局。近代部分以新航路开辟为开端,继之以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以及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和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似乎中心放在西方世界,8课中有7课的中心都是西方,但在叙述历史时,我们的眼光始终盯住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世界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人类从传统农业社会进入近代工业社会,历史从中古时期向近代的转变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近代部分主要的着眼点,是人类文明在近代经历的根本性变革,以及由此促成的世界格局变迁。7~9单元基本是20世纪的历史,因为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和西方殖民体系的瓦解,第三世界逐渐崛起,因此专门论及西方世界的仅有第19课,其他都是全局性的问题,如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在20世纪的发展;冷战格局与伴随世界殖民体系瓦解兴起的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最后以世界多极化与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终篇。历经数千年的发展,人类文明从最初的多元发展,经历短暂的西方统治后,到新世纪再度回到了多中心的格局。当然,今天的多中心与古代的多中心有着本质的区别,如果说古代的多中心更多体现了人类文明的多源起源,当今世界的多中心,则是相互依存、合作发展。各国联合应对人类发展所遇到的难题,正成为全世界的基本共识。
张岩:以往世界史的教材很少涉及中国,世界史实际是外国历史的代称,只有在大学教科书中偶尔涉及中国史。《纲要》(上)已经系统叙述了中国历史的发展,《纲要》(下)中缘何还会多次出现中国的身影?对中学历史教学有何意义?
晏绍祥:将本国历史与外国历史并立,是中国学术界从苏联学术界学来的习惯,但学习过程中多少有点变调。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的世界通史体例基本模仿苏联,采取本国历史与外国历史并立的教学体系,中学的体例大约也是受此影响。之所以说有些变调,是因为苏联史学界的世界通史中,肯定是包括俄罗斯和苏联历史的。但中国好像把这一点忽视了,因此一说世界史,一般只是指外国历史,似乎中国不在这个世界上。对于科学认识中国历史对世界历史的贡献、中国历史的特点,甚至当今的中国道路,这样的做法非常不利。尤其是在当前的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日益与世界发生全方位的接触,让中国历史自外于世界历史主流,盲目自大或者关起门来说中国特色,明显不合适。缺少世界史背景的中国史,很难说是全面的中国史,同样,没有中国的世界史,也不具备真正的世界性。一句话,写作世界史时不考虑中国史,不利于培养课标所要求的“从历史的角度考察国家的命运和世界的发展,形成现代公民应具有的历史素养和国家历史认同”的新时代有担当的公民,当然也就不能充分达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基于上述考虑,我们在编写《纲要》(下)时,注意适当引入中国历史的案例和史实。第1课讨论文明起源时,说明中国的黄河长江流域是最早的世界文明中心之一;第2课讨论古代世界的帝国时,在第3子目文明的交流部分提到秦汉王朝与罗马帝国的联系;在问题探究和学习拓展部分,再次利用了中国的史料和秦朝修建道路的史实,希望学生能够留意到此时的中国并不是孤立地存在于世界之上,而且与古代其他地区表现出某些方面的相似特征;阿拉伯帝国一课中,导入部分利用了《一千零一夜》中文版的书影,凸显阿拉伯帝国作为东西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作用,并且在正文中谈到了中国造纸术等技术的西传;有关朝鲜和日本的历史,必须将它们置于中外文化交流的背景中,才可能得到充分的解释,有力地证明了中国在东亚地区的中心地位;而在新航路开辟部分,教材特别引用了梁启超有关西方开辟新航路的言论,意在说明中国无第二之郑和,正因为中国的航行主要目标是宣扬统治者声威,缺乏内部动力支持,以至于航海在郑和生前就多次遭遇反对,他去世后更被视为靡费之举而彻底放弃。第6课的物种交换中,利用历史纵横说明玉米和甘薯传入中国的影响,说明要理解中国历史,不能脱离世界历史的背景。及至20世纪,中国已经深度卷入世界大势之中,两次世界大战,民族民主运动和第三世界的兴起,不结盟运动与联合国创立,冷战与多极化时代中国对世界的参与,已经让世界历史达到脱离中国很难说清的程度,更没有必要有意把中国历史从世界历史中“开除”了。总体上看,《纲要》(下)希望说明,中国文明一直是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者,因此中国历史也必然一直是世界历史的一部分。同时,世界历史脱离了中国历史,也不足以成为完全意义上的世界史。
张岩:改革开放以来,世界史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这些观点对《纲要》(下)的写作有多大影响?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中学历史教师在教学中是否应该关注学术成果?
晏绍祥:马克垚先生在《历史研究》2019年第4期发表的文章中用“70年砥砺前行”来形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世界史研究,对改革开放特别是最近20年来世界史研究的进展给予特别的肯定,认为世界史研究现在已经能够“开辟新方向、新领域、新热点,追踪世界史学科前沿,全球史、妇女史、环境史等蔚成风气。可以说,我国现在的世界史学者,已经可以到国际史坛上和同行交流、讨论,达到了大体相当的水平”。①举凡世界史的重要领域,都有大量新成果问世,尽管有些观点还需要检验。而且一般来说,教材的观点应大体持重平稳,但也必须适当反映学術界最新的看法。在确定纲目时,我们尽可能地揭示世界历史的总体发展趋势,西方肯定不再是中心,但亚洲或者非洲也不一定是中心。在古代史部分,希腊和罗马只是与西亚、埃及、印度并列的文明区;在中古时期,整个欧洲只有一课,而且不只是西欧,还包括拜占庭和俄罗斯;亚洲、非洲和美洲占了两课,以充分说明亚非拉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近代部分因为西欧率先走入近代,所占篇幅相对较多,但我们也注意突出亚非拉人民反帝反殖民斗争以及民族民主运动。关于20世纪的历史,由于世界已经融合为一个整体,国际关系和不同国家之间的相互影响日益显著,我们努力在反映各个地区文明发展的同时,也突出国际格局的演变,因此第一次世界大战及战后国际秩序、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等各有一课;进入新世纪的两课,则聚焦人类命运共同体。因此,《纲要》(下)的篇章结构始终注意突出世界不同地区文明在不同时代对人类历史发展的贡献,以达到课标要求的培养学生“了解世界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形成广阔的国际视野”的基本目的,进而树立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塑造他们健全的人格,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基本目标。
在具体问题上,新教材也积极汲取学界的新看法。例如,对古代希腊城邦的形成,新教材不再强调地理因素,而注意铁器时代的生产力与小农经济相结合的特征;对罗马帝国的灭亡,教材比较重视官僚体系和职业军队的增加,边境压力增大的影响;对古代帝国的统治,注意到修建道路等措施的作用;对于日本的锁国政策,在问题探究中提供了坂本太郎《日本史》的评论,并请学生谈谈他们自己的理解;对于非洲和美洲在世界文明中的贡献,教材特别提到了美洲生产的各种农作物及其世界影响,比较详细地说明了印加帝国的统治措施;对于新航路开辟,专门谈到了麦哲伦环球航行之后航海家们继续开拓其他航线的内容。第7课前两目关于全球物种文化交流、商品的世界性流动,是过去的教材基本忽视(最多在谈到西欧殖民扩张时顺带提及),但对世界历史具有重大影响的方面,可谓全新的内容。其他如十月革命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冷战的发生和不结盟运动以及亚非拉新兴国家的发展等,也都吸纳了学界许多新的看法。第23课更是根据中共十八大和十九大的报告,以及最近国际局势的变化写成,所有内容都是全新的。的确,不是所有新观点都被纳入新教材,但对于学界比较公认的新看法,教材做了比较全面和充分的反映。
张岩:中学教学是否应对教材有所拓展,应该朝哪些方向进行拓展?怎样把握“度”?
晏绍祥:这里涉及高中历史教育的基本方法和内容,只能概要谈几点。世界上古中古史部分内容基本是新增内容,由于教材的纲要性质,许多事件和人物无法全面交代,教师在教学时肯定需要补充若干内容,如史料、图片和地图等。但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补充肯定需要把握“度”,宜精不宜多。世界近现代史部分有不少内容实际也是新的,如西方政治制度的演变、思想解放运动和冷战的发展等,其中涉及许多具体的人和事,也應有适当补充。总体上说,首先,补充应当与课堂内容有直接关系,有助于教学和学生的理解,一般情况下不用作太多补充,尤其是有些同学本身层次就比较高,初中时已经了解了具体历史过程,重复那些内容没有多少实际意义。其次,补充的内容应当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时空意识和阅读、解读史料的意识。历史学与文学创作的基本区别,是后者可以虚构,前者无论做出什么样的解释,都必须以史料为基础,即尊重历史事实是基本前提。因此,一般内容的补充,最多是补充相关背景和前因后果,如果补充史料,则必须典型,而且必须做出适当的解释,以有助于培养学生阅读和分析史料,进而根据史料研究历史问题的能力。最后,是补充或拓展应当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就世界史而言,养成学生开阔的视野和宽容的心态,能够立足中国而胸怀世界,恰当地认识中国文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及其地位,看问题时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这是历史教学的基本任务:所有补充,都应当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总体上看,课文已经提供了足够多的内容和材料,即使必须补充,每课有那么几条应当足够。
张岩:可否请您用两句话概括一下今天的访谈内容?
晏绍祥:历史是今人与过去的对话,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不断向历史提出新的问题,并且会得到不同的解答。历史学既是古老的,又是常新的,但从来不曾离人类太远。
【作者简介】晏绍祥,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岩,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世界史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王雅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