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杠杆率监管的我国商业银行绩效研究

    杨航

    【摘 要】2008年的金融海啸对全球银行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不仅迫使了各国监管机构重新调整了监管思路并颁布新的监管政策,也使得全球银行业意识到了金融行业风险的危害性。在此背景下巴塞尔委员会于2010年新颁布了《巴塞尔协议Ⅲ》。本文将绩效分盈利性、安全性和流动性,分析杠桿率监管文件的出台对银行三性产生何种影响。最后基于本国国情为我国商业银行达监管要求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杠杆率监管 财务指标 商业银行

    一、背景

    对于一家企业来说,绩效是其在一定时间内实现的经营效率。对于商业银行而言,绩效可以理解为银行在控制金融风险的条件下,追求其利益最大化,有效合理配置资源和融资金的综合能力的体现。在现在竞争不断加剧和监管当局更注重银行风险而非盈利的背景下,商业银行的绩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我国金融风险控制意识的不断加强,一系列监管文件的出台一定程度上束缚了银行的手脚,进而影响到了商业银行的绩效水平。

    《巴塞尔协议Ⅲ》的出台,旨在从微观和宏观方面加强银行风险监管。从微观审慎角度出发,巴塞尔委员会希望提升银行资本质量,增强对风险的抵御能力,从宏观审慎上看,试图降低银行为主的系统性风险对整个金融市场的影响,从而保证全球金融业稳定发展。我国银监局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于2013年颁布了《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堪称“中国版的巴Ⅲ”。《办法》中值得关注的一点就是将杠杆率也纳入监管指标,且规定不得低于4%。

    二、相关概念

    1、杠杆率。本文所研究的商业银行杠杆率,是我国银监会将巴塞尔委员会2010年颁布的《巴塞尔协议Ⅲ》中所定义的杠杆率计算公式本土化所得,该文中所规定的杠杆率可以理解为传统意义上杠杆倍数的倒数。银监会于2011颁布的《商业银行杠杆率管理办法》和《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规定:

    杠杆率=(一级资本-扣减项)/调整后表内外资产总额

    与单一机械的资本充足率相比,杠杆率指标具有许多明显的优点。第一,引入杠杆率监管可以有效降低银行高杠杆特性,有助于实现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的稳定发展。第二,降低套利发生可能性。由于监管当局早期对资本充足率的强制要求,商业银行为了在满足监管的前提下追求利益最大化,开始发展很多表外创新性业务,从而避免监管要求。第三,杠杆率计算公式简单、透明。

    2、绩效。本文主要使用简单的财务指标对银行绩效进行评价,依据银行的性质和在社会中的特殊功能,决定从盈利性、安全性和流动性三个方面对银行绩效进行评价。

    盈利性是指商业银行在其经营活动中获取利润的能力。这一原则要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者应尽力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这也是商业银行经营发展的根本动力所在。安全性是指银行可以防范和避免经营活动中的不确定因素对银行声誉、利润等方面造成不利影响,以保持银行安全稳健经营下去。流动性是指商业银行可以应对客户提取,并满足必要商业贷款需求的能力。综合来说,商业经营经营管理的最终目标就是,在满足安全性和流动性的基础之上,尽可能的去追求盈利最大化。

    三、国内商业银行杠杆率现状

    依据定义,将上述的一级资本净额和调整后表内外资产余额相除可以得到杠杆率水平。

    在2010年至2017年间,16家上市银行的杠杆率水平基本都达到《巴塞尔协议Ⅲ》所规定的3%的水平,但是有个别银行的杠杆率未达到我国银行要求的4%,例如2010年和2012年的平安银行分别为3.31%和3.80%,2010--2012年的光大银行等。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明显特点就是,在2012年之后,所以银行均达4%以上,这是由于我们银监局监管执行日期就是2012年起,各家银行迫于监管压力均达标,这也说明我国对于银行的监管效果显著。

    四、杠杆率监管对我国商业银行绩效的影响

    从理论角度来说,杠杆率的监管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可以从盈利性、安全性、成长性和流动性的角度出发,来明确影响的机制。

    1、对盈利性的影响。杠杆率监管无疑会限制到商业银行的大量传统主营业务,为了达到监管标准,大量的信贷资产不能贷出,由于资产都是有机会成本的,这无形中增加银行的成本,造成经营利润的缩水。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严格的标准会增加银行的资产质量,从长期来看,这也可以改善商业银行的管理水平,从而为实现长期盈利打下坚实的基础。

    2、对安全性的影响。一方面,商业银行想要达到政策要求的严格杠杆率标准,就必须通过增加股权资本等一级资本或减少表内外资产,这使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率降低,从而确保商业银行的安全性。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也使得商业银行无法过度依赖传统的存贷款业务来盈利,这会逼迫银行选择风险更高的其他表外创新业务,这可能会对商业银行的安全性造成不利的影响。

    3、对于流动性的影响。杠杆率监管下,杠杆率计算公式中分母项包括了调整后的表内和表外业务,银行为了满足监管要求,不能将过多的表内资产进行放贷,造成信贷规模的紧缩,同时也不能将过多表外投资于高风险业务,这些都使得银行资金使用受限制,贷存比会下降,使得银行流动性变得较差。

    五、政策建议

    1、积极发展表外业务,加强业务创新。在杠杆率监管的大背景下,商业银行应该调整资产结构,不能过度依赖传统信贷业务,这类业务会占用大量的表内资产,即不利于满足监管又不没有太多经营效率。相反,银行应该积极学习国外先进银行的财务顾问、财富管理、金融衍生品等有较高专业水平的表外业务,这些业务不会占用银行表内资产,而且还是低风险和高收益,同时也减轻了监管带来压力。

    2、重视人才并不断提高在职员工素质。本文建议商业银行应当在尽量减少银行内部人员薪酬差别过大的同时,不断改善银行员工的待遇水平。这个待遇不仅局限于对金钱和物质上的改善,还有加强对员工心灵上的激励和关心员工未来的发展前景。其次应该建立科学的个人绩效考核机制,不断对员工进行激励,对不同岗位和地区实现不同的绩效考核办法和激励机制。

相关文章!
  • 融资融券对日历效应的影响:来

    王璐摘 要:过去的研究表明,中国股市的运行效率受到政府监管与干预并存在非对称交易的现象。2010年3月31日,中国股票市场实行了融资融券

  • 小桥老树的“官场江湖”

    张凌云凭借一部《侯卫东官场笔记》,他红遍大江南北,接连几年闯入国内作家富豪榜;他神龙不见首尾的低调一度引发全国大搜索。因他的作品而

  • 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

    金玉娜柏晓峰摘 要:按照形成原因——作用机理——解决机制的路径,对抑制盈余管理有效途径的实证研究表明:机会主义偏误和技术性错误是盈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