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与《AutoCAD》课程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张荣 朱宇 郭晓红
摘要:在《机械制图》与《AutoCAD 》课程教学中,作者分析了高职院校这两门课程的教学现状,对工学结合模式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课程建设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机械制图AutoCAD工学结合教学融合
《机械制图》与《AutoCAD》是现代工程技术类专业必修的课程,是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知识结构中的重要环节。该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空间构思能力和绘图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和创新意识;形成一个以综合能力培养为主体,突出技能和岗位要求为目的教学内容体系。作者通过对在校生、毕业生、教师及企业采取问卷调查、座谈、走访等形式,掌握了社会对于高职机械类学生《机械制图》知识的需求程度,分析了《机械制图》与《AutoCAD》课程的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此提出了“工学结合”模式的课程建设思路,下面结合教学实际谈谈《机械制图》与《AutoCAD》课程教学中“工学结合”模式的理念。
1 目前的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分段式设课 目前有些学校的《机械制图》与《AutoCAD 》是两门独立的课程,机械类各专业的学生第一学期学习《机械制图》,第二学期学习《AutoCAD》,两门课程由两个老师讲授。这种分段式的设课方式,把两门有关系的课程割裂开来,不仅增加了学习课时,而且教学效果还不明显。
这样的结果是两门课程部分内容的重复讲解,《机械制图》课程中学生不易理解、思考的难重点问题,不能应用《AutoCAD 》课程的特点和功用进行辅助直观的教学,同时也不能把学生从繁重的作业中解救出来。
1.2 融合式设课 将《机械制图》和《AutoCAD》进行课程整合,形成了一门全新的课程。即将原来分别开设的两门课程,完善为一门课程,打破课程的系统性、专业性,强调实用性、综合性,通过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机械制图的基本理论以及AutoCAD的绘图方法。
这样的结果虽然是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但只是用计算机绘图,学生不容易在头脑中建立起三维立体图形的概念,在实际绘图时不容易找到图形所对应的点、线、面,并且导致了学生手工绘图能力差,应用制图工具和仪器绘图技能欠缺。不利于随时进行技术交流,同时也不具备高职技能人才的特点。
2 《机械制图》与《AutoCAD》课程建设的对策
2.1 “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 “工学结合”教学理念是过程的结合,即理论知识学习过程和实践工作过程的结合,在教学和课程的组织方面,就是以实践过程为导向,依据行业、职业和专业的特点,按工作过程逻辑组织教育理论知识,选择职业教育课程内容,安排灵活多样的职业教育教学形式,将职业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工作结合在一起的教学模式。
《机械制图》与《AutoCAD》课程”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对工程对象的识读、绘制能力;培养从工程实际中提出、研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创新意识。以绘制图纸能力,实际识图能力为目标,强调课程的实用性及现实性,选取必要的理论课程内容。以实际动手应用能力为主,提高学生的兴趣所在,培养实用型熟练技能人才。最终服务于专业学习和工作实践。由于高职院校的工学结合条件所限,还不能做到让学生完全参与企业零部件图纸的绘制及生产过程,那么将实际问题引入日常学习生活,适当地强调按照实际的机械零部件,进行实际动手绘图、识图及计算机绘图,为学生创建“身临其境”的学习情境,从而达到“工学结合”的效果就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
2.2 调整教学内容,制定新的授课计划和教学方案 在教学训练内容设置时,必须坚持以能力为重点,以职业岗位目标需求为原则,从课程结构上重新组织知识点,围绕着画图、看图这一总的目标,将机械制图和AutoCAD训练内容融合编排,把CAD软件作为绘图平台注入机械制图中。在制图课程的教学中要将重点放在机件表达方法、零件图和装配图上,利用大量学时来讲授生产实际中常见的零件图、装配图以及它们的识读方法、要领和绘图技巧,同时加强尺寸注法、表面粗糙度标注和公差配合部分的教学和练习,在理论教学内容中穿插计算机绘图部分,每讲完一部分理论内容,立即指导学生应用CAD软件绘制相应的图样,这样即分散了制图的难点,又增强了课程活力。例如:在制图课程教学中可以事先同实习老师、专业课老师进行沟通,了解实习计划及专业课涉及到的零部件内容,以学习零件图的读图及绘图方法为重点,结合产品技术要求及加工过程中所涉及到的金属材料、公差配合、加工工艺等各专业课程中的制图相关内容,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必然可以提高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2.3 教学实施方法
2.3.1 教学安排:《机械制图》课程在第一、二学期进行,第一学期进行制图基本知识、投影理论、基本体投影、组合体以及表达方法等知识讲授,同时要求学生利用绘图工具完成一定内容的训练;第二学期进行标准件、零件图、装配图等知识讲授,同时要求学生手工完成一定内容的训练。《AutoCAD》课程第二学期进行,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CAD软件绘制机械制图训练中的三视图、零件图,以及简单的装配图。同时具备基本的三维造型能力。
在第一学期学习《机械制图》课程,这样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有了一定的基础,手工绘图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训练,在第二学期时继续学习《机械制图》课程的同时,又开始学习《AutoCAD》课程,而机械制图课程的学习内容多数为零件图和装配图的内容,引入AutoCAD课程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认识复杂形体的结构,同时又能根据机械制图课程的作业选择AutoCAD课程的训练内容。
2.3.2 分段式授课:先讲《机械制图》,后讲《AutoCAD》,按两门课程分别讲授,按各自方向讲解、各自理解接受。优点是:分别学习各自理论较多,对各自主要命令及功能掌握较多。
2.3.3 融合式训练:以《机械制图》为主线贯穿始终,做到《AutoCAD》促进且服务于《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在进行《AutoCAD》训练时与《机械制图》内容结合起来,能够通过实例与实训,对各部分的内容进行有机的联系。时时不忘《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用《机械制图》带动《AutoCAD》课程的教学,尤其是要按照机械制图知识建立三维立体图形,从而体会AutoCAD的作图方法,在AutoCAD作图完成即初步检验图形后,要留有一定量的作业,要求全部用AutoCAD来完成,一方面训练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锻炼学生的AutoCAD绘图技能。最后培养出来的是能够结合机械制图且熟练掌握应用AutoCAD的技能型人才。
2.3.4 加强实训教学:实训环节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掌握绘图技能技巧。以《机械制图》课程为应用课题,《Auto CAD》课程为技能主线,有机地穿插与安排技能模块,贯穿全部课程。高职学生就业岗位主要是面向生产一线,在工作中会遇到很多零件及设备的测绘,其中很重要的一步工作就是徒手绘制零部件的草图,因此学生将零件测绘过程中的绘制零件草图完成后,再用AutoCAD画成正式图纸,教师将其中的优秀作品展出,通过这一过程极大的激发起了学生的争胜欲望,实训效果会显著提高。
3 课程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3.1 在平日教学中,要注意新国标,简化画法,尤其是确定视图的表达方案。以突出动手能力和实用性为主线,由于高职学生多数工作在生产现场,适当进行手工绘图训练是必要的,一是可以把随时遇到的问题图示出来;二是生产中灵感突现时可以图示表达;三是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3.2 在《AutoCAD》教学中,要注意细节与精确的实际技能项目。典型的特定技能如:极轴追踪,极坐标,尤其是一些标注上的要求和各项设置问题,一定要严格训练学生以机械制图国家标准为准,不要标错和画错。这些关键性的应用技能与技巧,教师要通过多层次、多方位的训练,使学生切实地掌握。例如:图形合并(PEDIT)命令,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命令,当与机械制图的实际应用实例想结合对照进行教学后,学生感到真正学深学透了。
3.3 与生产实际结合的实例要注意选择典型的、难易程度适中,课时适当。注意课程内容教学的插入点,安排好实训内容,做到理论与实训、学习内容与生产实际的顺利衔接。
4 结束语
通过为工厂服务及加强对学生的训练环节,部分学生利用节假日时间,为工厂绘制出生产实际使用的图纸。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识图、绘图能力,也使CAD绘图技能得到了锻炼,同时学生也认识到实际生产中使用的图纸与教学中绘制的图纸之间的区别,真正做到了“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实践证明,《AutoCAD》最终要应用于机械制图之中,而机械制图课程仅仅依靠于课堂中进行教学是不可能收到理想的效果,必须通过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方式,学生才能真正融入到社会中得到锻炼,使学生认识到图样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才有可能提高学生学习课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加深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识。因此,在教学中采用“工学结合”的模式,分段式授课、融合式训练的方法,将有利于进一步推动制图与CAD课程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樊艺雯.“工学结合”理念下《机械制图和CAD》教学改革的探索.科技风.2010.20.
[2]沈安邦.《机械制图與CAD》的教学思考与改进.职业.2011.8.
[3]陈依和.直观性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教育与探索.2007.10.
基金项目:2011年大连职业技术学院教研教改项目(一般课题)立项课题号2010YK19。
作者简介:张荣(1965-)女,山西永济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机械设计与制造。
摘要:在《机械制图》与《AutoCAD 》课程教学中,作者分析了高职院校这两门课程的教学现状,对工学结合模式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课程建设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机械制图AutoCAD工学结合教学融合
《机械制图》与《AutoCAD》是现代工程技术类专业必修的课程,是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知识结构中的重要环节。该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空间构思能力和绘图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和创新意识;形成一个以综合能力培养为主体,突出技能和岗位要求为目的教学内容体系。作者通过对在校生、毕业生、教师及企业采取问卷调查、座谈、走访等形式,掌握了社会对于高职机械类学生《机械制图》知识的需求程度,分析了《机械制图》与《AutoCAD》课程的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此提出了“工学结合”模式的课程建设思路,下面结合教学实际谈谈《机械制图》与《AutoCAD》课程教学中“工学结合”模式的理念。
1 目前的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分段式设课 目前有些学校的《机械制图》与《AutoCAD 》是两门独立的课程,机械类各专业的学生第一学期学习《机械制图》,第二学期学习《AutoCAD》,两门课程由两个老师讲授。这种分段式的设课方式,把两门有关系的课程割裂开来,不仅增加了学习课时,而且教学效果还不明显。
这样的结果是两门课程部分内容的重复讲解,《机械制图》课程中学生不易理解、思考的难重点问题,不能应用《AutoCAD 》课程的特点和功用进行辅助直观的教学,同时也不能把学生从繁重的作业中解救出来。
1.2 融合式设课 将《机械制图》和《AutoCAD》进行课程整合,形成了一门全新的课程。即将原来分别开设的两门课程,完善为一门课程,打破课程的系统性、专业性,强调实用性、综合性,通过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机械制图的基本理论以及AutoCAD的绘图方法。
这样的结果虽然是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但只是用计算机绘图,学生不容易在头脑中建立起三维立体图形的概念,在实际绘图时不容易找到图形所对应的点、线、面,并且导致了学生手工绘图能力差,应用制图工具和仪器绘图技能欠缺。不利于随时进行技术交流,同时也不具备高职技能人才的特点。
2 《机械制图》与《AutoCAD》课程建设的对策
2.1 “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 “工学结合”教学理念是过程的结合,即理论知识学习过程和实践工作过程的结合,在教学和课程的组织方面,就是以实践过程为导向,依据行业、职业和专业的特点,按工作过程逻辑组织教育理论知识,选择职业教育课程内容,安排灵活多样的职业教育教学形式,将职业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工作结合在一起的教学模式。
《机械制图》与《AutoCAD》课程”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对工程对象的识读、绘制能力;培养从工程实际中提出、研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创新意识。以绘制图纸能力,实际识图能力为目标,强调课程的实用性及现实性,选取必要的理论课程内容。以实际动手应用能力为主,提高学生的兴趣所在,培养实用型熟练技能人才。最终服务于专业学习和工作实践。由于高职院校的工学结合条件所限,还不能做到让学生完全参与企业零部件图纸的绘制及生产过程,那么将实际问题引入日常学习生活,适当地强调按照实际的机械零部件,进行实际动手绘图、识图及计算机绘图,为学生创建“身临其境”的学习情境,从而达到“工学结合”的效果就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
2.2 调整教学内容,制定新的授课计划和教学方案 在教学训练内容设置时,必须坚持以能力为重点,以职业岗位目标需求为原则,从课程结构上重新组织知识点,围绕着画图、看图这一总的目标,将机械制图和AutoCAD训练内容融合编排,把CAD软件作为绘图平台注入机械制图中。在制图课程的教学中要将重点放在机件表达方法、零件图和装配图上,利用大量学时来讲授生产实际中常见的零件图、装配图以及它们的识读方法、要领和绘图技巧,同时加强尺寸注法、表面粗糙度标注和公差配合部分的教学和练习,在理论教学内容中穿插计算机绘图部分,每讲完一部分理论内容,立即指导学生应用CAD软件绘制相应的图样,这样即分散了制图的难点,又增强了课程活力。例如:在制图课程教学中可以事先同实习老师、专业课老师进行沟通,了解实习计划及专业课涉及到的零部件内容,以学习零件图的读图及绘图方法为重点,结合产品技术要求及加工过程中所涉及到的金属材料、公差配合、加工工艺等各专业课程中的制图相关内容,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必然可以提高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2.3 教学实施方法
2.3.1 教学安排:《机械制图》课程在第一、二学期进行,第一学期进行制图基本知识、投影理论、基本体投影、组合体以及表达方法等知识讲授,同时要求学生利用绘图工具完成一定内容的训练;第二学期进行标准件、零件图、装配图等知识讲授,同时要求学生手工完成一定内容的训练。《AutoCAD》课程第二学期进行,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CAD软件绘制机械制图训练中的三视图、零件图,以及简单的装配图。同时具备基本的三维造型能力。
在第一学期学习《机械制图》课程,这样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有了一定的基础,手工绘图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训练,在第二学期时继续学习《机械制图》课程的同时,又开始学习《AutoCAD》课程,而机械制图课程的学习内容多数为零件图和装配图的内容,引入AutoCAD课程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认识复杂形体的结构,同时又能根据机械制图课程的作业选择AutoCAD课程的训练内容。
2.3.2 分段式授课:先讲《机械制图》,后讲《AutoCAD》,按两门课程分别讲授,按各自方向讲解、各自理解接受。优点是:分别学习各自理论较多,对各自主要命令及功能掌握较多。
2.3.3 融合式训练:以《机械制图》为主线贯穿始终,做到《AutoCAD》促进且服务于《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在进行《AutoCAD》训练时与《机械制图》内容结合起来,能够通过实例与实训,对各部分的内容进行有机的联系。时时不忘《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用《机械制图》带动《AutoCAD》课程的教学,尤其是要按照机械制图知识建立三维立体图形,从而体会AutoCAD的作图方法,在AutoCAD作图完成即初步检验图形后,要留有一定量的作业,要求全部用AutoCAD来完成,一方面训练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锻炼学生的AutoCAD绘图技能。最后培养出来的是能够结合机械制图且熟练掌握应用AutoCAD的技能型人才。
2.3.4 加强实训教学:实训环节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掌握绘图技能技巧。以《机械制图》课程为应用课题,《Auto CAD》课程为技能主线,有机地穿插与安排技能模块,贯穿全部课程。高职学生就业岗位主要是面向生产一线,在工作中会遇到很多零件及设备的测绘,其中很重要的一步工作就是徒手绘制零部件的草图,因此学生将零件测绘过程中的绘制零件草图完成后,再用AutoCAD画成正式图纸,教师将其中的优秀作品展出,通过这一过程极大的激发起了学生的争胜欲望,实训效果会显著提高。
3 课程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3.1 在平日教学中,要注意新国标,简化画法,尤其是确定视图的表达方案。以突出动手能力和实用性为主线,由于高职学生多数工作在生产现场,适当进行手工绘图训练是必要的,一是可以把随时遇到的问题图示出来;二是生产中灵感突现时可以图示表达;三是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3.2 在《AutoCAD》教学中,要注意细节与精确的实际技能项目。典型的特定技能如:极轴追踪,极坐标,尤其是一些标注上的要求和各项设置问题,一定要严格训练学生以机械制图国家标准为准,不要标错和画错。这些关键性的应用技能与技巧,教师要通过多层次、多方位的训练,使学生切实地掌握。例如:图形合并(PEDIT)命令,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命令,当与机械制图的实际应用实例想结合对照进行教学后,学生感到真正学深学透了。
3.3 与生产实际结合的实例要注意选择典型的、难易程度适中,课时适当。注意课程内容教学的插入点,安排好实训内容,做到理论与实训、学习内容与生产实际的顺利衔接。
4 结束语
通过为工厂服务及加强对学生的训练环节,部分学生利用节假日时间,为工厂绘制出生产实际使用的图纸。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识图、绘图能力,也使CAD绘图技能得到了锻炼,同时学生也认识到实际生产中使用的图纸与教学中绘制的图纸之间的区别,真正做到了“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实践证明,《AutoCAD》最终要应用于机械制图之中,而机械制图课程仅仅依靠于课堂中进行教学是不可能收到理想的效果,必须通过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方式,学生才能真正融入到社会中得到锻炼,使学生认识到图样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才有可能提高学生学习课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加深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识。因此,在教学中采用“工学结合”的模式,分段式授课、融合式训练的方法,将有利于进一步推动制图与CAD课程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樊艺雯.“工学结合”理念下《机械制图和CAD》教学改革的探索.科技风.2010.20.
[2]沈安邦.《机械制图與CAD》的教学思考与改进.职业.2011.8.
[3]陈依和.直观性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教育与探索.2007.10.
基金项目:2011年大连职业技术学院教研教改项目(一般课题)立项课题号2010YK19。
作者简介:张荣(1965-)女,山西永济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机械设计与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