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刹海兴衰往事
付邦
什刹海是北京著名的历史名胜,其与前海、后海等本同为积水潭,是坐落在北京西城的一片汪汪大湖。随着水体的自然变化,加之历史上长期的人为开发,湖泊被陆地分割,逐渐破碎。考其开发之年代,可追溯至金代营建万宁宫起,故而一向有“先有什刹海,后有北京城”之说。但什刹海真正繁荣起来,则是在元置大都于北京以后了。历史地理学家唐晓峰说:“研究北京社会传统,什刹海应该是重中之重”,正是因为这里承载了北京城太多的记忆。它以自己的兴衰见证着北京城的兴衰,与这座城市的变迁休戚与共。
正所谓繁荣与繁荣之间必存在着衰退,历史上的什刹海在明初与清末曾两度衰败,尤其到了民国时期,曾一度衰败到了极点。那么,什刹海是如何由盛转衰,又如何一步步发展成今天这派美好图景的呢?带着这个疑问,笔者从历代文献和北京档案馆所藏档案材料入手[1],向读者还原一个动态发展的什刹海。
一、元明清时期的什刹海
事实上,“什刹海”这一称呼到了明代方才出现。在元代,这里叫作积水潭,亦称“海子”,是汇聚于皇城外的一片湖泊。元大都落成后,为了解决都城的供水及漕运问题,忽必烈命郭守敬修建通惠河,又引西山白浮泉等诸泉水导入,汇集于积水潭,并使河水从南水门出,与旧运粮河沟通,直达通州。如此一来,南来的漕粮便可沿通惠河溯游而上,直通京城。什刹海不仅成为大运河北端的起点,也成为了南北漕运的中枢,其水体面积也因众水的注入而扩大。
众所周知,漕运关系到都城的粮食供应,其重要性毋庸置疑。为了确保漕运河道的安全,维持水上交通线的畅通,至元二十八年(1291),丞相完泽奏置都水监,以治理水道。其管辖范围大致为“南至河,东至淮,西洎北尽燕晋朔漠,水政皆归之”。然而,长长的水道并不利于实时监管。鉴于此,元政府以十里为单位,将漕运河分为若干段,每段设置一牐,并委派专门的牐官负责管理。
这一系列的措施,大大改善了南北往来的交通条件,不仅使公私出行方便了许多,也使得该水路开通前“驴畜死者,不可胜计”的糟糕局面不复出现。据一位官员的记载,忽必烈乘车驾回上都路过积水潭时,见水面上舳舻千里,“天颜为之开悻”,当即赏赐主持修建运河的郭守敬钱一万二千五百缗。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元朝政府对通惠河的重视。而作为运输中枢的积水潭,终元一代都保持着对它的修缮和不断改进。除了定期清淤外,还将水门的木闸换成了石闸。泰定元年(1324)七月,又在积水潭南岸修建了一条长约385米的石道,并设置有赤色的护栏,以代替原有的光秃秃的土路。改进后的堤岸,即便是狂风暴雨、水湍浪急时也不会崩坏,更不会变得泥泞不堪。
可以说,是便利的交通条件,奠定了什刹海繁荣的基础。而其作为进京水路的登陆口岸,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首都和国家的体面。这促使元政府给予积水潭沿岸以华美的装饰,意在给来者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明初,方才熄灭的战火致使百业凋敝,积水潭的引水渠也难免年久失修。朱元璋定都南京的决策,使北京被降为北平府。失去了国都地位的北京,通惠河废弃,积水潭的漕运功能也丧失了。再者,为将北京城的规模缩减至与“府”的地位相匹配,明朝廷又将北城墙向南推移。在此过程中,积水潭被一分为二,水体面积减小,留在城内的水体仍沿袭旧名。永乐帝登基后,先是将北平府改为顺天府,称之以“行在”。后为将首都由南京迁往顺天府,又扩展城池,并开通会通河,以开展南北漕运。但拓张城墙的举措严重扰乱了水道的秩序,将通惠河上游的一段也包含在皇城之内,使得漕船再无可能北上至积水潭。元代这里的码头盛况,便再无恢复的可能了。德胜门修竣后,一条南北向的大街从积水潭中间横跨而过,将其拦腰斩断。至此,德胜桥西的部分仍名“积水潭”,而桥东的部分则逐渐为“什刹海”之名所取代。
漕运功能的废止,以及被整体地划分入皇城之中,使得什刹海的发展有了新的方向。居住于皇城中的权贵们自然不会错过这片风水宝地,他们在这里建造自己的府邸、池塘和花园,湖水中遍植荷花。文人墨客也偏爱这里的风景,因此也带动了周边酒楼生意的兴旺。这里更聚集着众多寺观,有一种说法认为,什刹海因众多寺院而得名。总之,什刹海深受时人喜爱,我们可以从明人刘侗、于奕正所著《帝京景物略》中看到大量吟咏什刹海的诗赋。
明清易代后,清朝统治者虽仍以北京为都,但情况较前代却颇为不同。康熙年间,什刹海归属奉宸苑管理,并于湖中安放了专门供御用的牛舌头采莲船。与此同时,奉宸苑还颁布条令,规定除非皇帝亲赐,任何人不准引用什刹海的水。禁令一下,湖四周的园亭、寺庙、府第纷纷填平池沼,堵塞水沟,积水潭变成了没有宫墙的禁苑。而由于无水,那些旧时临水的种种景观,便逐渐趋于荒废。尽管如此,什刹海周围依然是鳞次栉比,楼台相望。恭王府、醇王府、張之洞的可园、涛贝勒府花园及两岸宅墅,比比皆是。据《桃花圣解日记》记载,什刹海南岸垂柳成荫,“多临街为楼,或为水榭,绿窗映之”。清人惠周惕亦有诗云:“一顷平田数株柳,此身不觉到江南”。什刹海的雅致可想而知。
直到清代,什刹海依然是人们游玩的好去处,热闹非凡。或走马观花,或流觞曲水,或于酒楼喧闹,或于寺中听梵呗钟鼓。随着时间的迢递,清代的新权贵们替换了业已失势明代旧权贵,但什刹海依然保持着它浓厚的贵族气息。
二、清末民国时期的什刹海
清中期以降,什刹海的贵族气开始减弱,平民成了这里的主角。《日下旧闻考》记载了什刹海周围轻松愉快的民众生活:随着禁渔令的放松,池中的渔船又多了起来;冬天水面封冻,风雅之士顺着冰凌饮酒流觞,到了晚上,两岸的街上满是五颜六色的灯烛;荷花市场的开设,让茶摊在这一带遍布起来。
同治十三年(1874)以后,伴随着国力的衰弱,什刹海的情况也急转直下。先是清穆宗病死,奉宸苑以“国殇”为由取缔了荷花市场,并禁止人们在什刹海沿岸搭设茶摊。此时的什刹海水少潭浅,污染严重。荷花市场开办时期,茶摊、饭棚以及附近民居的废水、垃圾尽皆倾倒于什刹海中。再者,因周围稻田的扩大,为灌溉田地,在什刹海周围修了一条转沟,将护城河的水引入其中。护城河水进入转沟后,先经过民田,加以灌溉。灌溉后余下的水,再进入什刹海中。等田地不再需要灌溉之时,人们又把田中的臭水排入什刹海中,腥臭之气久而不绝。
这一时期的什刹海,逐渐褪去它的繁华。文人墨客、风雅之士从这里退场,代之而来的是游手好闲的花花公子和无恶不作的地痞流氓。“豪人”称霸,对沿岸搭棚营业的小商贩们收保护费。如果商贩们不乖乖上交,轻则挨打、摊铺被毁,重则有生命危险。浪荡公子们在这里寻花问柳,朗朗白昼即携娼妓遨游,行龌龊之事。当街尾随、猥亵妇女之事,亦不在少数。总之,这一时期的什刹海乌烟瘴气,治安极其混乱。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满清贵族的撤离,让什刹海真正成为了平民的地方。旧时的王府、豪宅等或拆除,或改建,或另作他用。国民政府治下的北京被改为北平特别市,再次失去了首都的地位。而清末以来的混乱政局,令什刹海不再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不但其混乱的秩序没有得到改善,其水道、桥梁等设施也一并荒废了下来,无人问津,以致于年久失修。居民、商贩依旧把带有垃圾的废水排放其中,水体污染愈发严重。档案材料的記载显示,在什刹海及其周围的水道中,还经常会发现漂浮在水面上的尸体。由此可见,当时什刹海地区的生活环境、治安状况并不理想,这必定也给时人的生活造成了不小的压力。
但混乱的情况不可能被长期搁置,尤其是有关什刹海上的桥梁问题。桥梁的完损关系到海子两岸交通的便利程度,这对行人、商贩、警察等来说都很重要。民国七年(1918)五月,警察厅向督办京都市政公所去函,报告什刹海东口小石桥坏损情况及修复建议。市政公所核鉴后,即开始安排对该桥的改建工作。次年十一月,原桥被拆除,代之以新修的双洞石桥。新桥“每洞内空宽三尺,中间垒砌砖墙一道,两边各砌砖墙一道,均宽二尺。均底铺旧石二层,高二尺,上用新大开条砖挂洋灰砂子,并均灌砂子洋灰浆接砌砖墙高二尺半,石桥中间石块接缝处均捋安铁银锭”[2]。与此同时,国民政府也开始计划清淤工作。但原拟挑挖约深1米左右以建造桥基的计划,与未来疏浚完成后挖成的河底的水平高度不符,并有碍于水道的通畅,故而又将该桥地基加深了20公分。
民国十九年(1930)二月,为解决各街公所经费困难的问题,北平市政府发出训令,要求将什刹海等地移归自治机关就近整理,开展“养鱼、种稻植荷,在海边空地栽桑以兴蚕利,振兴各种水产”[3],并期望由此而获得一笔巨大收入。此举虽也有一些反对声音,最终还是落实了下来。这是什刹海复兴的契机。同年五月,市政府又下达训令,要求工务局整治后门桥下河沟及后海银锭桥下两处的秽水存积问题。年久失修的河沟被炉灰秽土填塞,宣泄不通,以致于秽水存积,臭气熏蒸,既有碍于卫生,又不利于水产的振兴。为更好地利用什刹海沿岸的土地,又在此修建了临时营业场,并将部分小、中、大学校迁于后海。
经此一番改造,什刹海恢复了一定程度的繁荣。虽然如此,但水道的卫生情况并未得到彻底的改善,荷花市场的弊端再次重现,以至于民国三十七年(1948),北平警察局不得不下达训令,禁止居民倒垃圾,并严格管理在什刹海沿岸售卖清凉饮食、瓜果等的商贩[4]。
至此,什刹海算是恢复了一定的元气。但其河道淤积及卫生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妥善的解决,以至于到北京解放前夕,这一地区已是堤毁水臭、污泥充塞,成了三潭死水。
三、新中国成立后的什刹海
新中国成立后,北京作为首都,与国家一道走上了繁荣富强的发展道路,同时也将环境的治理提上了日程,比如1950年、1953年曾经先后两次修整什刹海。其实,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后,新的人民政府就注意到这一带显露出的种种问题,并于同年即疏通了已淤塞不通的转沟,恢复了对什刹海的供水。但四海的卫生情况仍不容乐观,其因年久失修,导致污泥淤积。夏季湖水枯浅浑浊,水草丛生。且终年成为死水,为黑斑蚊滋生的源头。
1950年,北京市卫生工程局组织“四海”施工所,对什刹海进行全面整治。据档案材料记载,本工程主要分为两部分:(一)疏浚工程及护岸工程;(二)美化周边。此次治理工作并非一帆风顺,期间还出现了一段小插曲。市卫生局将市政府拨出的本用以治理四海的款项,用在了北京市农村地区的环境卫生治理等事上,因此导致工款不足,于是卫生局再次向市政府发出拨款申请。后经周总理指示,决定市政府不再拨款,改由市财政设法筹集[5]。这才填补了工款的空缺,使工程得以如期完成。
总体来说,该工程进行地较为顺利,仅数月即完成,共清挖淤泥29万立方米,使四海总面积达到34万平方米,并将月牙河改为暗沟,拆去了河上原有的桥,又在沟上铺设柏油路,使水流经一段引河后直接注入后海。美化后的什刹海,原有的石板护岸被改为混凝土材质,以杜绝黑斑蚊和杂草的滋生。又将周边的小沟填塞,改建林荫人行道,利用后海、西海的杂地,堆建半岛公园,并将后海北、西两岸的土堆加以整理,堆叠造成土山,藉供游憩。
1953年,根据国务院副总理贺龙和北京市市长彭真的指示,还在后海建立了北京市航海学校,就以后海湖面为训练基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什刹海本由卫生工程局单独管理。自1950年治理工程结束后,便交予卫生工程局、园林处两单位双重养护、管理,“以致在工作中存在着重复现象,时常发生矛盾,且浪费人力,如保洁方面,卫生工程局必须按时打理水草,而园林处就要以水草作为鱼类饲料;又如养护方面的整修河道,卫生工程局以坚固耐久为原则,而园林处就需佥显园容;再如管理方面,则由双方各派检查员巡查管理”。为使工作简化,节约人力,消减工作中的重复与矛盾起见,经双方再三交换意见洽定,“拟自1955年起,对上述各湖泊的调节水流、整修护岸及疏浚河床等工作,仍由卫生工程局统筹负责。至于湖水利用、水面保洁、堤岸的巡查和保护等管理工作,均由园林处统一管理”[6]。
自此,什刹海拥有了新的发展方向,即开放的、自由的人民公园。1983年,北京市航海学校搬迁后,什刹海的水面悉尽划归公园,奠定了今天干净、整洁的什刹海公园的雏形。什刹海从元代至今,历经了七百多年的风风雨雨,数次兴衰,仍然以其优美的风光与深厚的文化积淀吸引着人们,为人们繁忙的日常生活,提供着一片舒缓身心、放松精神的纯粹之地。
注释:
[1]《北平市工务局关于请拨整理长河什刹海三海水源等工程工款的呈(附图纸)及市政府的指令》,北京市档案馆藏,档号J017-001-03429;《北平特别市政府关于派工疏浚清除后门桥及后海银锭桥下河沟存积秽水的训令及工务局办理情形呈》,北京市档案馆藏,档号J017-001-00499;《市政府关于将积水潭、什刹海、西山松堂拨交公园管理委员会管理的命令》,北京市档案馆藏,档号002-003-00214。
[2]《督办京都市政公所第四处关于修什刹海小石桥及木板板工程预估费用及有关事项与第三处和警察厅的来往函》,北京市档案馆藏,档号J017-001-00059。
[3]《北平特别市工务局关于什刹海全部地方及收入未便划出管理的丞及市政府的训令、指令》,北京市档案馆藏,档号J017-001-00450。
[4]《北平市警察局关于殡仪馆设置规则、什刹海河道充塞禁居民倒垃圾、管理清凉饮食瓜果商贩等训令》,北京市档案馆藏,档号J183-002-38008。
[5]《卫生工程局关于疏浚积水潭、什刹海等四海工程计划及概算的请示》,北京市档案馆藏,档号002-002-00189。
[6]《北京市人民政府园林处、北京市人民政府卫生工程局关于将什刹海、筒子河、陶然亭及龙潭等湖泊的养护管理工作分工统一办理的报告》,北京市档案馆藏,档号006-005-00176-00003。
作者系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