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剧影视化的制胜法宝

    殷豪良+林林

    开心麻花电影三部曲的剧本均由舞台剧改编而成。在《夏洛特烦恼》《驴得水》成功后,他们制作的《羞羞的铁拳》也迎来了新的成功,在上映12天内累计票房16.03亿,稳居第一。纵观开心麻花的这几部改编作品,《羞羞的铁拳》在剧本创作及人物塑造方面最为突出。因此,开心麻花改编舞台剧剧本搬上银幕的成功经验,对于国内一些舞台剧影视化的作品是否能够把艺术性(口碑)和商业性(票房)有机结合具有借鉴意义。[1]

    一、 国产舞台剧改编电影分析

    近年来,舞台剧改编电影接二连三地走上银幕,但始终都存在明显的舞台感、电影感不强、没有充分发挥电影的叙事功能等问题,并且在镜头的衔接上还有待改善,可这并不能阻碍舞台剧改编成电影的热潮。一些优秀的话剧剧本是通过演员在舞台演出中不断完善、不断改进形成的,它的情节设置、人物塑造方面都经历了很多次的打磨,具有先天优势,最终“剧优则影”,如《夏洛特烦恼》《分手大师》《驴得水》《你好,疯子》《羞羞的铁拳》等。虽然作品数量不少,但是能兼得口碑和票房的却凤毛麟角。

    《分手大师》的票房高达6.65亿,但观众口碑却不尽如人意。影片从剧本的编写到人物角色的塑造,大部分观众认为邓超饰演的梅远贵这个角色,表演恶俗,用力过猛,比如在说服金星时,梅远贵的风骚卖弄;剧情在设计上也有点不知所谓,缺乏逻辑,如王大师突然出现的老婆。整部片子缺乏营养,只是暂时的欢娱罢了。而在《你好,疯子》中,导演注重解决的是电影感不强,没有充分发挥电影的叙事功能等问题,但忽略了挖掘剧本本身的丰富内涵,从刚开始批判人性到展现个人的孤独显得迫不及待,从而让整部片子的内涵有所欠缺,但不能忽视的是演员的精湛表演,尤其万茜对安希这个人物的刻画,在影片最后部分的2分钟长镜头表演,完全展现出人物内心的分裂感、挣扎感和孤独感,使得影片最终得以加分,口碑甚好,但票房却不尽如人意。

    从《夏洛特烦恼》到《驴得水》再到《羞羞的铁拳》,每一部都值得称赞,而且每一部都在舞台剧改编成电影的道路上进步着走向成熟。如电影《羞羞的铁拳》的人物塑造,其吸取舞台剧中的独到经验,对艾迪生和马小的人物刻画极其到位,特别是在互换身体之后。当然其中与演员的自我修养也是密不可分的,两位演员都是戏剧演员出身,对人物的把控拿捏得当,进而将男女主人公的特征表演得淋漓尽致。相较电影《夏洛特烦恼》中在秋雅婚礼上夏洛吵架时的略微尴尬以及电影《驴得水》中张一曼舞台式的自扇耳光而言,艾迪生和马小的塑造显得更为圆润和丰满。并且《羞羞的铁拳》虽然用的是互换身体的老梗,但在故事的场景安排、镜头语言的运用、笑点的制作方面,更為娴熟,没有像《驴得水》的场景那样给人以单薄感,也没像《夏洛特烦恼》那样引用段子,而是选择原创笑点,更多的是使用电影蒙太奇,让情节设置情理化,笑点设置意外化,人物设置丰满化,场景设置丰富化,在由舞台搬上银幕时给观众以耳目一新的观影体验,各种喜剧包袱被抖出之后,在激发出观众笑点的同时,更以对社会现实的直击引起观众的思考,从而使得票房和口碑得到保障。

    综上所述,就目前而言,舞台剧改编成的电影作品良莠不齐,但剧本的好坏和人物塑造是否到位,才是影响作品质量以及是否可以做到艺术性和商业性有机结合的关键。尽管很多影片被观众吐槽为“舞台腔”浓郁,但瑕不掩瑜,在影片类型风格多样化的今天,还是得到了观众的认可,这或许可以说明,舞台剧改编作品的春天也要来了。

    二、 舞台剧影视化的制胜法宝

    (一)剧本是灵魂

    为什么会选择将舞台剧改编成电影,并且是以已经大卖的舞台剧优先?答案是剧本。好故事的关键点在于冲突,而故事的冲突性是电影和舞台剧的本性,于是“剧优则影”。舞台剧的剧本可以说是在实践中千锤百炼出来的,是广大观众自己的选择。[2]因为每一场的演出,编剧都会根据观众的反应、演员的反应对人物进行打磨,对剧情的编排、笑点包袱进行调整,逐渐地打磨成观众喜欢的、演员能驾驭的、有深度、有冲突、有市场的剧本。而《羞羞的铁拳》的剧本是经过几百场的演出实践检验过的,因此影片中的情节设置、人物编排、铺垫和笑点包袱安排等才能够轻易赢得观众的欢心。

    而在舞台剧剧本转化为电影剧本的过程中,又会存在另一个问题:是让剧本原著者来改编,还是另寻他人,这还需要更多的实践证明。就目前市场上已有的案例来分析,改编他人的舞台剧剧本容易在把控上有所欠缺,从而导致观众不会轻易买单,如《神探驾到》就是改编自舞台剧《警探上门》,而此次改编后的电影剧本就弱化了戏剧原本的讽刺和深刻之处,豆瓣评分4.4分也就不足为奇了。再看舞台剧版和电影版的《羞羞的铁拳》,其导演和编剧都是宋阳和张吃鱼,这就使得其舞台剧的剧本可以更好地以影像化的方式来表达,毕竟原著者在将舞台剧剧本转化成电影剧本时,始终能够在剧本的把控上及表达剧本的内涵上,可以做到有的放矢。

    (二)人物是灵魂的精粹

    一个好的剧本少不了的是对人物的塑造,人物对影片造型来讲是基础。在舞台剧中,演员同样也在接受观众的打磨。相较影视演员而言,舞台剧演员在表演过程中和观众的关系是互动的,他们可以根据每场演出时观众的反应,来对所饰演的角色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修饰;与此同时,演员对人物的理解和诠释也会得到进一步加强。

    并且舞台剧遵循“三一律”原则,在空间上是多视点的,这又使得舞台上的演员需要以良好的默契来配合,才能让表演自然生动。而在转向影视表演后,因影视画面只有一个焦点,所以演员能够专注于表演本身,这对于一个出演了上百次的舞台剧演员来讲,无疑是巨大的优势,从而使得其在影视表演时可以更加出彩。[3]像开心麻花三部曲等高口碑的电影,大都选用舞台剧表演的原班人马,艾伦甚至在电影《羞羞的铁拳》大卖后,继续巡回出演舞台剧版来感谢观众,而马丽是资深的、有名望的老牌舞台剧演员,本身就演技精湛,经验丰富。因此,艾伦和马丽在对影片人物进行诠释时,可以做到游刃有余。如电影开篇的临时加钱、新闻发布会上的画风突转等,艾伦塑造出了一名唯利是图又滑头的艾迪生形象。互换身体后,由马丽饰演艾迪生,其将男性典型的动作特征用女性的身体表现,如澡堂艳遇、男士浴巾裹法等,无疑大大增强了喜剧性。马丽塑造的马小是自负和霸气的,如在新闻发布会上向艾迪生质问,一切看似平常,却又透露出伏笔和笑点。互换身体后,马小主要由艾伦饰演,用一名“壮汉”来饰演女性,本身就有极强的喜剧冲击感,并在拳台上娇滴滴地和另一名拳手相搏,当看到这样一个喜感爆棚的画面时,先不管内容是什么,观众已经笑了,再加上艾伦上百场的演出,使他能够在诠释马小这个女性角色时做到神似,而不是故作忸怩。

    塑造的人物是要能够引起观众共鸣的,如《羞羞的铁拳》中的艾迪生,其性格是属于刚正不阿、积极上进的,因梦想破灭并被陷害而變得滑头、贪财,虽心有不甘,但迫于现实而显得无奈,如他回答马东时所说:“我铁定输给他啊,我还用得着故意吗,谁能跟钱过意不去啊。”在现实和梦想之间,我们多少人像艾迪生一样,是被生活给打败了。如果说,马小没有毁了艾迪生的那四场打假拳的比赛,那么艾迪生又会是怎样的呢?至少不会拾起自己实现梦想的勇气。可我们的生活里,又有多少人可以遇见我们的“马小”?观众在艾迪生一系列搞笑的背后,感受到的则是作为小人物无奈的自嘲,激发了观众的共鸣。

    再比如,马小是正义感十足的,但实则却是一个可怜又缺爱的人,并在某种程度上有着强烈的偏执,就如同马小所说:“别人我不知道,但是我的报道,从来没错过。”可就因为她的错误报道直接导致艾迪生被冤枉打假拳。勒庞在《乌合之众》讲到“专横和偏执”是一切类型的群体的共性,群体只知道简单而极端的感情,提供给他们的各种意见、想法和信念,他们或者全盘接受,或者一概拒绝,将其视为绝对真理或绝对谬论。[4]因此,在这个互联网时代,网络暴力、人肉搜索横行的背景下一个事件容易引发群体的偏执,而忽略事件的真相,如“产妇被缝肛门事件”中的医院和护士就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三人成虎,网络暴力,你不杀伯仁,伯仁却因你而死。影片中,随着情节的推进,马小逐渐学会了包容,能够宽恕父亲,为其喂饭,她为了弥补过错,在最后拼尽全力为艾迪生夺冠。其传递出了一种人文关怀,呼吁作为一个传播者应该注重事实的真相,从而为剧本加分。

    (三)导演是形体

    不管是舞台剧还是电影,导演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舞台剧改编成电影,如果选用舞台剧本身的导演,会对整部剧的把控和理解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却容易使电影舞台感明显,没有充分发挥电影的叙事功能,如《驴得水》。但如果选用影视导演而非舞台剧本身的导演,则在整部剧画面的影视化方面有优势,但容易弱化剧本作用,如《华丽上班族》,有口碑,但票房仅4750.59万。之前舞台剧《华丽上班族之生活与生存》的编剧是张艾嘉,导演是林奕华,而电影《华丽上班族》的导演则是杜琪峰,不可否认,杜琪峰是一名优秀的导演,这部电影就是杜导对电影的探索,也是华语电影对歌舞片的一次尝试,这是值得敬佩的;可即便画面、镜头的组接符合电影规则,但对于观众而言,拍的都不是自己喜欢看的,观众就不会买单。

    目前而言,舞台剧改编成电影的案例中,电影元素和舞台剧结合得较好的是《你好,疯子》,该片导演饶晓志既是舞台剧导演,也是影视导演,有着丰富的执导经验,并且还是该剧的编剧,从而使得《你好,疯子》的电影感要强得多。但不是所有的舞台剧导演都有影视剧导演的经验,那是否可以让舞台剧导演和影视剧导演联合指导呢?舞台剧导演负责剧情效果,影视剧导演负责电影画面效果,目的就是把舞台上讲述的故事和塑造的人物更好地用影视语言来表达,当然这有待进一步的探求。但是,也可以像开心麻花一样,形成品牌化,开心麻花有了《夏洛特烦恼》和《驴得水》的制作经验后,《羞羞的铁拳》画面的电影感明显加强。

    参考文献:

    [1]周申.如何评价电影《驴得水》[EB/OL].(2017-10-18)[2017-12-02].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0954887.

    [2]周豫.《羞羞的铁拳》源自话剧,早在3年前就已经创作并演出[N].南方日报,2013-06-18(2).

    [3]蔡萍.从舞台到银幕的叙事差异——谈话剧《驴得水》《你好,疯子》的电影改编[J].四川戏剧,2017(7):94-96.

    [4]古斯塔夫.乌合之众[M].新世界出版社,2013:70-71.

相关文章!
  • 赫哲族风俗画解析

    孟玲玲摘要:赫哲族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生态文明和文化艺术,在我国许多民族的传统文化当中,赫哲族一直以一种独特的文

  • 浅论评剧舞蹈的形成与演变过程

    【摘 要】评剧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戏曲剧种,发祥于冀东的滦南县,在华北、东北及其他一些地区流行很广,一百多年的时间流行于全国,不但唱腔清

  • 基于开放获取的图书馆地方文献

    摘 要:地方文献是对地方历史的呈现,对地区内的经济和文化的呈现,也是历史和文化的载体,对促进经济发展、发展社会文化起到推动作用。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