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物理教改实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陈少华
衡量教学质量高低的标准有两项:负担与效果.负担是指完成学科学习任务所需的时间(包括家庭作业);效果是指学生在知识的吸收和巩固、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方面达到的水平.效果差、质量低的教学固然不可取,但那种在学生负担过重的前提下取得的效果“好”,并不是真正的高质量.目前不少学校负担过重的原因:一是随意增加课时;二是加深难度.增加课时,从整个教学循环来看似乎加快了教学进度,提早完成了教学任务,但从每一节课来看却是减慢了速度.其危害在于缩小和削弱了教学对学生智力发展的作用,使学生达不到一节课应有的知识容量.长期下去学生的兴趣低落,毅力降低,思维懈怠.加深难度,不仅要增加课堂教学时间,还要增加课外作业时间,使学生大大地减少了睡眠和户外活动.其危害是情绪紧张,健康水平下降,使学生的学习和健康进入恶性循环的状态.一门学科是这样,各门学科都雷同,致使社会呼吁:“学生真辛苦啊!救救孩子吧.”
只有负担轻效果好的教学才是理想的教学.怎样才能负担轻、质量高,出路在哪里?出路在于认真研究教育理论,研究教材,研究学生;在于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致力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即向45分钟要质量.
1根据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合理调节教学节奏,充分利用四十五分钟
学习是一种紧张的思维活动,而初中学生的生理特征是神经活动的兴奋和抑制不大稳定,表现出自觉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支配自己行为的能力还不强,难以在较长的时间保持旺盛的精力听课.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唤起学生的注意.例如,讲摩擦起电,开始并不做书本上的带电的玻璃棒吸引纸屑的实验,而在大号注射器内装入染成红色的从而获得稳定的细小水流,然后,用摩擦过的玻璃棒吸引水流,出现水流弯曲现象,立即引起全班学生的兴趣.带电体吸引纸屑的实验,可以让学生用塑料笔杆摩擦头发来做.接着用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发现”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学生在观察实验中,通过思考,获得知识和寻求发现规律的方法和乐趣.讲授重点、难点处,节奏慢些,语言简练有力,要富有自信心和感染力,以帮助学生记忆和消化知识.按照少而精的原则授完新课后,时间还有十到十五分钟,多数学生出现精力分散现象,为了检查效果,把预先准备好的小测验题发给学生立即考查,这时学生已经松弛的思维活动的弦又重新绷紧起来.由于合理调节一堂课的节奏,使学生始终保持思维活跃、精力旺盛的状态.
针对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唤起学生的注意.一个小故事,一个生动的物理现象的比喻,一个简单而有趣的小实验,一个新奇的问题,都是对大脑皮层的强烈刺激,立即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学上的节奏严密而和谐,课堂气氛紧张又轻松,这才是教师的课堂教学的艺术.
2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尽可能缩短信息反馈时间
新课授完后,学生是否获得了知识?理解的程度怎样?了解了这些问题,传统的方法是布置练习,批改练习,发现问题后讲评练习,这样至少要两天的时间,而学生的遗忘率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大.若能在课堂上立即获得反馈信息,可以及时做针对性讲解,这种讲解,学生听得特别认真,能够明显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反馈的重要还在于调整教与学的步调,进一步实现教学同步.
获得反馈的方法有:其一是选择教材中重点、难点章节,预先准备好测验题,作为检查效果和获得信息的重要手段.全班大面积考查主要涉及教材中学生应掌握的最基本的内容;其二是应用幻灯.即每个学生准备一块玻璃板,对老师提出的一个设计,如电路图或其他图示,程序问答题或计算题,立即在玻璃板上作图或解答.教师在巡视中,有目的地选择典型的有代表性的答卷,投影在屏幕上.分析各种解答方法的异同、正误和优劣,澄清模糊的认识;其三是可以对某些问题展开讨论,在讨论中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情况,同时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想象,培养发散性思维的能力.如没有重力的世界将会怎样?没有摩擦的世界将会怎样?摩擦起电是电子的转移,为什么质子不转移?为什么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总是小于每一条支路的电阻?如果水的汽化热小于冰的熔解热,世界将会怎样?
3进一步研究学生,逐步让学生认识到本身的主体地位,从被动地接受知识变成主动地获取知识
研究学生的状况,其目的是要指导他们更有效地学习.如指导学生预习课文.预习的重要性在于引导学生善于独立思考,养成自学的习惯,而不过分地依赖老师.学生在预习中独立获得对教材的理解和教师讲授一致时,他们会感觉到成功的喜悦.预习的重要性还在于通过多样化的预习,如课前布置的学生力所能及的小实验和课前的课外阅读(如《物理故事》、《智力游戏》等),有目的地提早让学生体会物理情境,使学生在课堂上能更好地理解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对于差生的预习要给予指导,帮助他们学会抓住重点,明确下一节课将用到哪些学过的知识需要复习,哪些问题自己看不懂必须认真听讲.
研究学生,还应改正他们不注重平时而注重临考前抱“佛脚”的不良习惯.如果提高了每一节课的教学效率,学生自己也逐渐认识到成绩的好和差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知识的获得要靠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由于笔者重视每节课的教学,学生重视每一节课的学习,所以,笔者在期末考试以前不需要花很多课时来复习.
4加强物理实验,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物理实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为此除演示课本上的实验外,还可以自制教具作为补充,例如讲解直线电流的磁场时,我们用一根木制小圆棒作为直导线,上面标明电流方向,并用套在小圆棒上的木制圆板上画的同心圆作为磁力线,并标明方向,这样,空间立体的直观性大大加强,效果很明显.又如,在讲解串、并联电路和安培表、伏特表的使用时需要进行实物连接的练习,为此,我们制作了一套有磁性的电路元件,即在小磁铁上粘住用纸壳剪成的各种电路元件,如开关、电灯,安培表等,并在上面涂以彩色.这种电路元件可吸在悬挂的铁皮黑板上并能随意移动,导线可在黑板上临时用粉笔画,或用两头有小磁块的绳代替,这样,讲解和练习时,直观性强,节省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
另外,书本上的小实验应鼓励学生课外完成,定期进行评比,这样,不但丰富了第二课堂的内容,也提高了课内学习的积极性,许多学生不甘落后做出了一件件令人喜爱的小作品.大大增强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巩固和深化了知识.
衡量教学质量高低的标准有两项:负担与效果.负担是指完成学科学习任务所需的时间(包括家庭作业);效果是指学生在知识的吸收和巩固、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方面达到的水平.效果差、质量低的教学固然不可取,但那种在学生负担过重的前提下取得的效果“好”,并不是真正的高质量.目前不少学校负担过重的原因:一是随意增加课时;二是加深难度.增加课时,从整个教学循环来看似乎加快了教学进度,提早完成了教学任务,但从每一节课来看却是减慢了速度.其危害在于缩小和削弱了教学对学生智力发展的作用,使学生达不到一节课应有的知识容量.长期下去学生的兴趣低落,毅力降低,思维懈怠.加深难度,不仅要增加课堂教学时间,还要增加课外作业时间,使学生大大地减少了睡眠和户外活动.其危害是情绪紧张,健康水平下降,使学生的学习和健康进入恶性循环的状态.一门学科是这样,各门学科都雷同,致使社会呼吁:“学生真辛苦啊!救救孩子吧.”
只有负担轻效果好的教学才是理想的教学.怎样才能负担轻、质量高,出路在哪里?出路在于认真研究教育理论,研究教材,研究学生;在于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致力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即向45分钟要质量.
1根据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合理调节教学节奏,充分利用四十五分钟
学习是一种紧张的思维活动,而初中学生的生理特征是神经活动的兴奋和抑制不大稳定,表现出自觉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支配自己行为的能力还不强,难以在较长的时间保持旺盛的精力听课.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唤起学生的注意.例如,讲摩擦起电,开始并不做书本上的带电的玻璃棒吸引纸屑的实验,而在大号注射器内装入染成红色的从而获得稳定的细小水流,然后,用摩擦过的玻璃棒吸引水流,出现水流弯曲现象,立即引起全班学生的兴趣.带电体吸引纸屑的实验,可以让学生用塑料笔杆摩擦头发来做.接着用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发现”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学生在观察实验中,通过思考,获得知识和寻求发现规律的方法和乐趣.讲授重点、难点处,节奏慢些,语言简练有力,要富有自信心和感染力,以帮助学生记忆和消化知识.按照少而精的原则授完新课后,时间还有十到十五分钟,多数学生出现精力分散现象,为了检查效果,把预先准备好的小测验题发给学生立即考查,这时学生已经松弛的思维活动的弦又重新绷紧起来.由于合理调节一堂课的节奏,使学生始终保持思维活跃、精力旺盛的状态.
针对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唤起学生的注意.一个小故事,一个生动的物理现象的比喻,一个简单而有趣的小实验,一个新奇的问题,都是对大脑皮层的强烈刺激,立即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学上的节奏严密而和谐,课堂气氛紧张又轻松,这才是教师的课堂教学的艺术.
2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尽可能缩短信息反馈时间
新课授完后,学生是否获得了知识?理解的程度怎样?了解了这些问题,传统的方法是布置练习,批改练习,发现问题后讲评练习,这样至少要两天的时间,而学生的遗忘率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大.若能在课堂上立即获得反馈信息,可以及时做针对性讲解,这种讲解,学生听得特别认真,能够明显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反馈的重要还在于调整教与学的步调,进一步实现教学同步.
获得反馈的方法有:其一是选择教材中重点、难点章节,预先准备好测验题,作为检查效果和获得信息的重要手段.全班大面积考查主要涉及教材中学生应掌握的最基本的内容;其二是应用幻灯.即每个学生准备一块玻璃板,对老师提出的一个设计,如电路图或其他图示,程序问答题或计算题,立即在玻璃板上作图或解答.教师在巡视中,有目的地选择典型的有代表性的答卷,投影在屏幕上.分析各种解答方法的异同、正误和优劣,澄清模糊的认识;其三是可以对某些问题展开讨论,在讨论中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情况,同时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想象,培养发散性思维的能力.如没有重力的世界将会怎样?没有摩擦的世界将会怎样?摩擦起电是电子的转移,为什么质子不转移?为什么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总是小于每一条支路的电阻?如果水的汽化热小于冰的熔解热,世界将会怎样?
3进一步研究学生,逐步让学生认识到本身的主体地位,从被动地接受知识变成主动地获取知识
研究学生的状况,其目的是要指导他们更有效地学习.如指导学生预习课文.预习的重要性在于引导学生善于独立思考,养成自学的习惯,而不过分地依赖老师.学生在预习中独立获得对教材的理解和教师讲授一致时,他们会感觉到成功的喜悦.预习的重要性还在于通过多样化的预习,如课前布置的学生力所能及的小实验和课前的课外阅读(如《物理故事》、《智力游戏》等),有目的地提早让学生体会物理情境,使学生在课堂上能更好地理解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对于差生的预习要给予指导,帮助他们学会抓住重点,明确下一节课将用到哪些学过的知识需要复习,哪些问题自己看不懂必须认真听讲.
研究学生,还应改正他们不注重平时而注重临考前抱“佛脚”的不良习惯.如果提高了每一节课的教学效率,学生自己也逐渐认识到成绩的好和差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知识的获得要靠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由于笔者重视每节课的教学,学生重视每一节课的学习,所以,笔者在期末考试以前不需要花很多课时来复习.
4加强物理实验,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物理实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为此除演示课本上的实验外,还可以自制教具作为补充,例如讲解直线电流的磁场时,我们用一根木制小圆棒作为直导线,上面标明电流方向,并用套在小圆棒上的木制圆板上画的同心圆作为磁力线,并标明方向,这样,空间立体的直观性大大加强,效果很明显.又如,在讲解串、并联电路和安培表、伏特表的使用时需要进行实物连接的练习,为此,我们制作了一套有磁性的电路元件,即在小磁铁上粘住用纸壳剪成的各种电路元件,如开关、电灯,安培表等,并在上面涂以彩色.这种电路元件可吸在悬挂的铁皮黑板上并能随意移动,导线可在黑板上临时用粉笔画,或用两头有小磁块的绳代替,这样,讲解和练习时,直观性强,节省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
另外,书本上的小实验应鼓励学生课外完成,定期进行评比,这样,不但丰富了第二课堂的内容,也提高了课内学习的积极性,许多学生不甘落后做出了一件件令人喜爱的小作品.大大增强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巩固和深化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