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情境与微观视角
2019年全国卷Ⅲ第28题: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外国人将自己的名字租借给中国人经办新式企业的做法,在通商口岸较为通行。这一做法:
A.导致民间设厂高潮局面的出现
B.有利于中国新的社会阶层发展
C.加剧了外国资本在中国的输入
D.扭转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入超局面
答案:B
对于这道题目,如果我们在阅读题干内容之后,抓住“19世纪六七十年代”这一字眼,接着凭借在历史学习中培养的“史感”,运用排除法去掉三项,最终摸索到“B”的难度似乎不大。A选项中所述的情况发生于19世纪九十年代甲午战争以后;C选项与A选项发生于同一时期;D选项中提到的对外贸易入超局面是晚清时期一直存在的现象,同时该选项与题目的联系似乎并不紧密。
以上做题方法是模拟考生临场之时的一种思维状态,但该操作的前提是要确保“史感”与史实处于同一轨道,不能有些许偏差。从这个意义而言,“史感”是思维上的“肌肉记忆”。①学生的历史学科知识掌握得越扎实,“史感”的基础就越牢固;学生对历史的领悟越深刻,甚至从中产生了些许“史识”,那么其“史感”就会渐趋精准。假设其对上述题目中所陈述的历史事实不甚了解,也能凭借经验做出符合题意的判断。所谓“蒙答案”或“猜答案”,在某种程度上只是“史感”强弱的一种反应。
抛开答题思维,从研究的角度进行思考,这道题的背后到底反映了什么历史情况?要探究这个问题,得先从一则史料开始。
证人在回答庄孟德先生(Mr. Drummond)时说他在镇江(Chinkiang)住了七年,现在还住在那里,但没有生意可做。他以前是沃克先生(Mr. W. F. Walker)的买办,卖鸦片、糖和杂货。他从1871年到1875年为沃克先生服务,之后在1875年的第5个月离开了沃克先生。当他和沃克先生共事时,在镇江的外国公司通常用三到四个中国名字进行交易,沃克先生自己就有三个。在这三个不同名字的洋行里,资本和业务都属于买办,而不属于沃克。但是沃克从佣金、过境通行证申请等方面得到了应有的回报。通过使用沃克的名字,买办们节省了一定的税收,而沃克利用他的名字得到了这笔钱的一半。这就是沃克对公司的全部兴趣。证人所描述的是当时镇江的普遍做法,几乎所有的公司都是这样的经营方式,但有些老商行可能是个例外。……他听说走私是外国人和中国人一起进行的。一般由苦力们武装左轮手枪和大刀在夜间进行。他只是听说了这件事,但不甚了解。他还听说过税务人员和走私团伙之间的争斗,而这与那些将自己的名字借给中国人的外国人紧密相关。他曾多次听说有人利用通行证来逃避关税。①
这是外国人在华创办的英文报刊中一桩贸易案件的证人口供,其中所反映的史实为19世纪六七十年代盛行于通商口岸镇江的一种企业经营方式:“寄名洋商”。后来这则史料被美国学者郝延平(Yen-ping Hao)在《中国近代商业革命》②一书中所引用,并将《申报》中报道的两个司法新闻③结合起来,用以说明“许多‘洋人将其名号借予华人,‘是普遍的做法。这种做法70年代后在上海、镇江以及汉口尤为盛行”。④而这则组合的研究材料后被中国学者频繁转引使用,以至于最终被纳入高考试卷中成为这道第28题。⑤
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势力通过战争方式打开传统中国的国门,中国社会的一切问题似乎都进入到“新与旧”和“洋与中”的激烈交織变动中,而证人口供材料中的“买办”作为“新旧中西”交织的产物因此发展壮大。他们从鸦片战争前仅为外商服务的卑微仆役,一跃成为当时对外贸易的主力群体,进而形成了一个势力庞大的职业阶层。⑥作为“新”和“洋”的阶层,买办挟着西方列强创造的优势条件,帮助洋商,将贸易的触角伸入古老帝国的腹地及广大农村地区,深刻瓦解着帝国旧有自然经济。与此同时,本土的传统行会等工商业组织部分成员,在买办们“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多重身份的影响与运作中,也逐渐走向了近代化的道路,而这些传统工商业组织随之面临着艰难的近代化转型。⑦不可否认的是,商业群体的兴起及近代化使得传统精英阶层的道统观念受到动摇,“礼”转向“利”的过程中,一些官员和地主也热切地投身于这一变革。使得传统士—农—工—商的社会阶层在悄无声息中走向尽头。与此同时,买办们作为“旧”和“中”的阶层,必须面对的是他们作为帝国臣民的身份及社会现实。西方列强赋予他们制度上的特权,最终的目标只是为了实现其在华利益的最大化,对于买办个人事务帮助有限。而在列强利益扩张中,虽然买办们紧跟其步伐获得了较为丰厚的财产,却始终无法获取中国官方相应的制度性保障及获得更多财富的可能。⑧因此,买办们通过“附股洋商”“寄名洋商”以及“华洋合股”等形式,以外商身份创办企业,寻求中西条约制度下的庇护,逃避官方税收及其他不当费用,保证其资产安全,争取更大经济收益。而随着官方发起的洋务运动在六七十年代展开,部分买办又转而与官方开始合作创办企业,以“官督商办”等形式寻求官方权力依附下的利益最大化。
材料中的证人口供是买办阶层处于“新旧中西”社会变动中的一个片段,而与这份口供有关的“镇江安昌裕康两洋行控潮惠馆董事垄断洋药(鸦片)生意”⑨案,能够更清楚地表明这一时期社会各种势力参与近代中国经贸活动的复杂局面。然而就是在这样的发展进程中,中国社会逐渐由农业文明开始向商业文明转型,由封建性的生产关系向资本性的生产关系转变。买办阶层及其他投入资本兴办企业的各色人等,成为了中国近代早期的资产阶级,而从前文买办的遭遇,也可看出该阶级先天发育存在的严重缺陷。即便是到了清末新政时期,中国的资产阶级仿效西洋成立近代化的商会,也没有从根本上弥补其先天发育的缺陷。
以上我们以高考题目创造的宏观历史情境为背景,从微观学术视角的层面深入题目,大致观察了买办这一阶层在近代的形成与发展,并在随后成为近代中国资产阶级一部分的情况。从中可以看到这一阶层在时代背景下既复杂又矛盾的身份特征。历史本身的复杂性,就决定了观察同一历史现象并不能按照线性思维组成单一的逻辑史实,而是要看到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各种因素参与下,可能出现的不同脉络与历史解释。因此我们对于买办的粗略考察,只是处于一条逻辑史实下的历史发展脉络及其解释。而笔者相信,尝试从不同的视角看待同一问题,越是呈现出错综复杂的人物、事件与时间纠葛,接近事实真相的可能性就越大,越是能够对历史事物形成更为深刻的认识。我们的历史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也应该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从微观的历史观察角度切入,用偏于学理性分析探讨的手法,认识那些需要宏观把握的近代史命题,见微知著。
现行人教版历史必修2的第三单元第九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①是全国卷Ⅲ第28题的教材依据。从该课的内容安排上来看,如果将第十课的“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一节也放置其中,“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这四个部分就构成了晚清中国经济结构变动情况的一条教材主线。而从叙述内容多少上观察,“洋務运动”作为教授重点被加上了“主角光环”,其他主线内容与“洋务运动”相比显得颇为黯淡。教材这样的体例设置是中国近代史教学中常见的以历史事件为发展脉络开展的教学模式,自有其无可争辩的教学优点及现实意义。但从第28题中我们看到,教材所定义的“主角”与“配角”至少在高考命题中实现了角色的互换。这样的命题信号提醒我们:“源于教材”并非源于教材显而易见的重点,“高于教材”自有其教材体例以外的衡量准则。随着统编历史教材开始陆续使用,“纲要式”的编写体例提醒中学的教育工作者:现有的历史教学方式必须要做出调整与改变。而结合近几年高考历史试题的命题趋势,教学与学术之间更为密切的联系并非空言。第28题对于近代“寄名洋商”这一历史事实的呈现及其后果的考察,在某种程度上是将教材中“洋务运动”放置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这一脉络中,结合宏观的年代背景,考察与“洋务运动”处于同一历史时期的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同面向。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结合教材考察内容,探索更多不同于常规教学手法的学术化课程,带领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和体会中国社会在近代经济转型中曲折复杂的道路。
在章开沅先生看来,“识山固然不易,识史恐怕更难。因为史学决不限于形貌的观察,它还需要透过历史现象把握内在联系,最终达到本质的、带规律性的认识”。②从近年来的高考题目中,我们能够看到命题人从浩如烟海的史料中摘取了众多灵活丰富的历史“形貌”,运用学术的研究成果对“形貌”加以问题设置,以期能够将学生放置在基于教材又高于教材的答题环境中,综合深入考察其对过往历史的把握与认知。毫无疑问,这样的考察趋势只会越来越强,这就给当下高中历史的教与学带来不小的挑战。然而万变不离其宗,历史“形貌”的观察即史料的分析理解,只是历史学习的表象,对于历史现象内在的联系,我们应该从把握宏观情境与微观视角两个方面着手,深化教学方式及内容,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培养史识与史感,以期能够“达到本质的、带规律性的认识”。
【作者简介】杨博,《历史教学》编辑。
【责任编辑:王雅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