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训练的问题设计

    林国平

    摘 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关键词:数学教学;创造性思维;问题设计

    一、问题要有挑战性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可见提问题是多么重要了。当然提问题也不是什么问题都提,要注意它的意义与挑战性,要符合“最近发展区”的理论,过难或过易的问题都不合适。唯有那些“跳一跳,摘果子”的问题对学生的发展才是最合适的。教师要合理运用这一心理特点,带领学生共同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满足学生的内心需求。

    听一位优秀教师在教学“找规律”一课时,他的问题就设计得很好。在学生探索出用符号、文字、图形、字母、数字等方法表示有规律排列的过程后,看似完满地将要小结了,谁知老师话锋一转,问:除了刚才这些方法外,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可以很快地算出来19个是什么呢?

    问题一出,学生立刻思考起来,一会儿就有很多孩子举起手来。

    生:老师,我还可以用有余数的除法来求,先算出规律里几个为一组,把总个数除以它,算一下有几个组,没有余数就是组里的最后一个,如果还余几个,就是组里的第几个。

    师:这种方法可以吗?你们最喜欢哪一种?

    生:这种方法可以,而且很简单、很快速。

    ……

    在这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很好地把握了“最近发展区”的特点,在学生现有的水平上,加一追问,让学生能不断思索,“跳一跳”思维就豁然开朗地打开,也让学生尝试到了“摘果子”带来的愉悦感受。

    二、问题要有开放性

    开放性思维是与保守性、封闭性思维相对立的一种积极参加的思维方式。它是人类不断进步、不断提高的思想源泉,有了这种思维才能创造文明、创造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的设置也要注意开放性,训练学生的开放性思维能力,让数学与生活、与世界接轨。

    小学数学中的“乘法分配律”对于孩子来说比较难理解,也很容易出错,是教师比较头疼的一个知识点。若在教学中对原有的教学情境与提问进行一些改动,不像传统的教学从一个公式转到另一个公式,而是设置开放性的问题与情境,效果可能就大不一样了。

    一位特级老师的“乘法分配律”教学录像是片段。

    师:我去买冰棒。这是什么?(在黑板上贴了三块钱)

    生:三块钱。

    师:我去小区的店里买了一根冰棒,一根三块钱。谁来说一说,这三块钱表示什么?

    生:表示一根冰棒的价钱。

    师板书:冰棒3元每根

    师:同学们表现非常好,那老师现在开始买了,注意看(在黑板上贴了2根冰棒贴画),几根?

    生:两根。

    师:老师正准备付钱,发现冰柜里其他同价钱的冰棒颜色好漂亮,就想多买几根回家,你看,我又买了几根?(贴三根)

    生:三根。

    师:是呀,我又买了3根。算钱时,和店里的老奶奶和小姑娘开了一个数学小玩笑:“老奶奶,我第一次买了两根冰棒,第二次买了三根冰棒,我一共得付多少钱呀?您和小姑娘同时算,看看谁算得快呀!她俩就同时算起来,哎,价钱一样,正确哟。付钱时,我问她们是怎么算的,两个人算法不一样哟,你们能知道她俩是怎么算的吗?来试一试吧!

    孩子们听完就开始低声交流,在本子上演算出来。

    生:老师,我想老奶奶可能是这样算的。3×(2+3)=3×5=15(元)先算一共买几根,再算一共付多少钱。

    生:老师,我想小姑娘可能是这样算的。3×2+3×3=6+9=15(元),分别算出第一次、第二次各付多少钱,再算一共多少钱。

    ……

    通过开放性的情境与提问,让学生猜测老奶奶和小姑娘的不同算法,自然而然地過渡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不让多年的教学把思维给定式,这是多么具有开放性提问的课堂呀。学生在这种课堂里思维是多么的自由与放松,这不正是我们所追求的吗?

    三、问题要生活化

    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知识的学习要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学以致用,这才是有意义的数学学习。传统的数学学科知识给人枯燥、刻板的印象。学生都有点畏惧心理,与数学不亲,导致学不好数学。所以,教师要努力在设计问题时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数学问题生活化,使学生觉得学数学其实也没那么难。

    教学案例:“面积与面积单位”教学片段。

    师:你们感觉面积是研究什么的?

    生:是研究平面的。

    生:是研究物体的表面的。

    师:同学们心里明白,但是表达得不够到位,那我们一起来找一找物体的面积吧。请同学们用手摸一摸数学书的封面,什么感觉?

    生:数学书封面平平的。

    师:再摸一摸作业本的封面,哪个大?哪个小?

    师:生活中还有许多物体有这样的面,你能找一找吗?互相说一说。

    生:铅笔盒面和桌面,哪个面大?

    生:桌面大,铅笔盒面小。

    生:老师的手掌面大呢,还是同学的手掌面大?

    生:学校的操场面积小,人民广场的面积大。

    生:海洋的面积大,陆地的面积小。

    ……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生活中的物体都有面,它们面的大小是不一样的。在数学中,物体表面的大小就叫做它的面积。

    初步建立的面积概念通过老师的提问,学生在生活中找一找,摸一摸,说一说,由抽象到具体,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一次小飞跃,也使学生对面积的认识由模糊到清晰,好的生活化提问也使本节课的教学有了良好的开端,事半功倍。

    综上所述,要培养学生开放性思维,教师首先要根据学生现有的认知发展水平,以及数学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创设生活化、挑战性、开放性的数学问题,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训练学生发散性思维,让学生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中迸出更多智慧的光芒。

相关文章!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巧用思维导图,优化初中英语教

    王升会摘 要:思维导图是一种可视化的记忆工具,具有发散学生思维的特点。其最大的优势是把抽象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同时通过有组织、有

  • 以互动式电子书包教学工具为基

    俞敏【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信息化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其中以互动式电子书包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媒体备受关注。其丰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