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框架理论的甘肃地区少数民族媒介形象研究

袁金泊+钟海鸿
【摘 要】本文运用新闻框架理论对《甘肃日报》的少数民族报道进行框架分析,宏观再现该报勾勒出的少数民族媒介图景,并探究其背后的政治建构因素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更科学地进行少数民族报道提出建议。
【关键词】少数民族 媒介形象 新闻框架
庞大的少数民族人口、众多的民族成分,决定了民族问题在甘肃是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媒体在进行新闻报道活动时自觉不自觉地都要遵守协调民族关系、构建民族和谐的意识形态规范和新闻报道框架。
站在社会学立场来看,媒体对少数民族进行媒介再现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进行文化协调、权力分配、国家与民族融合的过程;而从政治传播角度来看,研究少数民族媒介图景不仅能从宏观上把握新闻框架的建构机制及其后的权力运作,还能发现其不合理处而对新闻框架进行规整,从而使媒体更好地配合政府以维护社会稳定、民族团结。
一、框架:意义的选择和产生机制
甘姆森(Gamson)认为框架可以分为两个层次①:一是“界限”(boundary),指人们观察世界的镜头,只要进入这个镜头,都成为人们认知世界的部分;二是“架构”(building frame),即一种意义联结,人们用以诠释社会现象或评议外在世界的活动。
在新闻工作中,当媒体在决定选择社会现实中的哪些事件并使之成为新闻报道的时候,就会形成报道框架。日常工作中的新闻报道框架表现为新闻工作者经常按照某种常规和管理来简化社会事实、选择性地将部分事实“包装”进新闻报道里,以特定的方式来组织新闻事件和呈现社会事实。这个“选择和重组的过程”就是社会现实成为媒介现实的中间机制,也是新闻框架的作用机制,而由新闻框架建构出来、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来呈现和传递的形象,就是本文所说的媒介形象。媒介形象是媒介现实的产物之一,通过影响人们的“脑中图景”来对人的认知和行动产生影响,进而影响现实世界。框架理论认为,所有的新闻都有一个框架,分析这个框架,可以发现媒体是如何利用框架来建构客观现实的。
二、对《甘肃日报》少数民族报道的分析
作为传达中央政策、反映地方舆情与发展形势的综合性党报,《甘肃日报》在甘肃省具有权威性、指导性,因此本文在《甘肃日报》2012年全年共366期报纸中,以随机抽样法选择100期报纸作为样本。
新闻框架分析的类目建构分为两个步骤②:一是议题框架(issue frames)建构,二是找出每个可能出现的框架论点(framing arguments)。本文结合甘姆森和臧国仁的框架理论,确定了从报道主题、报道关键字和报道消息来源分析新闻文本框架的设置状况。
1、基本统计
(1)报道体裁:消息为主
在关于少数民族的报道中,《甘肃日报》采用的报道体裁以消息居多,辅以通讯报道和图片报道。需要特别一提的是,在128篇少数民族(新闻)报道中,笔者并没有发现一篇评论性文章。党报的评论文章有引导舆论的作用和责任,在促进和维护民族和谐的过程中,评论应该是前进的“旗帜”而非空白。
(2)报道版面:集中在第二版
《甘肃日报》少数民族报道的版面比较集中和固定,尤以第二版“甘肃新闻”(40.6%)居多,其次为“文化”(10.9%)、“经济新闻”(10.2%)、“市州观察”(8.6%)。单纯的少数民族地区的新闻报道极少出现在头版“要闻”中。
(3)报道篇幅:分布均匀
整体来看,《甘肃日报》少数民族报道的篇幅在各种体裁中分布较为均匀,并没有特别明显的“厚此薄彼”的情况出现。
2、新闻主题:“一体两翼”式格局
报道主题统领着新闻框架,在框架建构中承担着表达新闻中心思想的作用,对报道主题进行分析,可以再现《甘肃日报》对少数民族政治、经济和文化地位的基本界定。
通过对报道标题和报道主要议题的归纳分析,笔者将《甘肃日报》的少数民族报道归为六大主题,从数据统计中可以看到,其新闻主题呈现“一体两翼”的报道格局,即以“经济建设”为主,“文化”和“民生”为辅。而在“经济建设”议题中,又主要以“农业发展”、“畜牧养殖业发展”和“重点项目建设”三大板块为主。
对“文化”议题的报道主要从少数民族特色文化推广的角度着手,将民族特色文化和旅游紧密结合,以图片报道为主,主要展现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山川美景和民族风貌。“民生”议题中“扶贫”是经常出现的内容,少数民族被置于“关怀”、“补贴”、“救助”等的地位。
3、关键词:强调经济建设
通过统计发现,《甘肃日报》对少数民族报道的关键词主要集中于“项目建设”、“旅游”、“扶贫”、“寺庙”、“致富”、“民族团结”和“农业发展”等,其中又以“项目建设”出现的次数最多,“旅游”次之。《甘肃日报》样本中的关键词出现比率与该报纸少数民族报道的主题相辅相成,突出《甘肃日报》建构出的少数民族媒介形象。
4、消息来源:官方为主、民间信源配合
媒介文本通过对消息来源的选择与排序分析,可以得出报道者选择消息的偏向性。
经统计,《甘肃日报》少数民族报道引用最多的消息来源是“甘肃省各级政府”、“地方政府部门”,其出现频率达44次,比其他所有消息来源的总和还要多。
《甘肃日报》报道中,对官方消息来源进行修饰的关键词主要以指示性文字为主,如“嘉木祥·洛桑久美·图丹却吉尼玛指出……”,或者“泽巴足强调,做好下一阶段藏区工作……”等等。这些官方消息主要是指导少数民族地区工作,但是对于这些工作的进展、成效却并没有进一步展现。
“人民群众”在《甘肃日报》所引用的消息源中占据第二位,作为经济建设的直接受惠者,少数民族群众在新闻报道中一般以“幸福”的状态出现,或者表达对地方政府的肯定和褒扬。例如,“村民刘文才感慨地说:‘你看,干部们不怕脏、不怕累,浑身沾满了泥土,让咱老百姓感到很亲切,生活也有盼头了,过好日子的信心也更足了”。
《甘肃日报》在少数民族报道中更多的还是在传达官方的行动,官方信源是最主要的消息来源,而民间信息来源则是对官方消息来源的一种衬托,是为官方信源服务的。
三、《甘肃日报》构建的少数民族媒介形象探讨
1、经济发展中被帮扶的“弱者”
甘肃地处中国西北部,地理位置偏远、自然环境恶劣、教育水平落后,甘肃的少数民族区域又都以发展农畜牧业为主,与汉族相比起来,少数民族地区的生存发展更加依赖于自然环境。但是在《甘肃日报》构建的少数民族媒介形象中,突出展现了在西部大开发的时代背景下,甘肃省政府对少数民族经济建设的高度重视;而少数民族在这种“帮扶”之下,也处在了所谓“弱者”的地位。
《甘肃日报》对各级政府部门在少数民族地区实施的一系列重大经济发展战略和项目投资建设进行大篇幅的报道,其中不乏“促农惠农”、“医疗救助”、“资助少数民族贫困学生”和修建房屋安置少数民族群众的措施宣传。作为这些措施的“受益者”,少数民族群众在报道中被呈现为“欣然接受,并且心怀感激”的媒介形象。
2、“边缘化”的文化族群
《甘肃日报》对少数民族媒介形象“边缘化”的定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少数民族文化的边缘化
《甘肃日报》对少数民族文化方面的报道,偏重于旅游推广,大多数是图片式、简单的风景介绍。少数民族特色的服饰、房屋和生活图景被以一种符号化的表现方式呈现出来,烘托少数民族地区颇带“神秘意味的美”。
(2)少数民族报道中对除回、藏以外的其他民族的边缘化
甘肃省目前有54个少数民族,但是在《甘肃日报》的少数民族报道中,以回族和藏族的新闻报道居多,东乡族、保安族等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也在《甘肃日报》中有所提及,除此之外其他的少数民族很少甚至几乎不出现在《甘肃日报》上。
总的来说,少数民族文化在《甘肃日报》的报道基调中,依然处在“非主流”地位,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方面的报道是《甘肃日报》对少数民族报道框架建构的短板之一。
3、政治因素在少数民族媒介形象建构中的主导作用
新闻报道机构选择和重组新闻的过程,并不是随心所欲的,除了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和个人素养会对新闻选择和重组有影响之外,来自政治、经济集团的利益诉求在很大程度上起到规范和约束的作用。
数据显示,官方消息来源在《甘肃日报》少数民族报道中所占比重最大,在框架建构中起决定性作用,少数民族地区的群众则被置于“弱者”地位,对于官方的经济帮扶持“感激”的心态,并且,《甘肃日报》强调了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众的“幸福感”,在一定意义上构建出官方的经济帮扶“卓有成效”的社会图景。
四、建议
通过统计分析发现,《甘肃日报》的少数民族报道突出强调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问题,意在构建少数民族在各级政府的指导和扶助之下,经济发展良好、人民生活幸福的社会图景和媒介形象。但是,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且存在刻板印象,强化了少数民族的“弱者”形象。针对这些不足,笔者提出了以下几点完善建议:
1、理念层面,重视少数民族报道,尤其在头版多展现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的生活和精神风貌,一方面能够帮助少数民族树立和培养自己的民族意识,也能增强少数民族的自豪感。
2、体制层面,建立和完善少数民族媒体报道机制和人才培养机制,即引进少数民族记者,在少数民族地区培养民族通讯员,在报纸上开辟少数民族专版,除了刊登少数民族报道,还可以刊登反映少数民族群众心声的言论板块,增强报纸和少数民族群众的互动机制。
3、实施层面,除了继续完善纸媒,还要广泛利用新媒体进行报道,跟上时代步伐,如开辟少数民族报道的微博,或利用社交网络进行少数民族报道,以吸引和培养少数民族年轻读者。□
参考文献
①Gamson.W.A.et al(1992),Media imagines and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18.373-393
②段善策,《作为新闻的框架:从贝特森到梵·迪克》[J].《东南传播》,2010(7):84
(作者:均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与传播学专业硕士)
责编:姚少宝
《甘肃日报》在少数民族报道中更多的还是在传达官方的行动,官方信源是最主要的消息来源,而民间信息来源则是对官方消息来源的一种衬托,是为官方信源服务的。
三、《甘肃日报》构建的少数民族媒介形象探讨
1、经济发展中被帮扶的“弱者”
甘肃地处中国西北部,地理位置偏远、自然环境恶劣、教育水平落后,甘肃的少数民族区域又都以发展农畜牧业为主,与汉族相比起来,少数民族地区的生存发展更加依赖于自然环境。但是在《甘肃日报》构建的少数民族媒介形象中,突出展现了在西部大开发的时代背景下,甘肃省政府对少数民族经济建设的高度重视;而少数民族在这种“帮扶”之下,也处在了所谓“弱者”的地位。
《甘肃日报》对各级政府部门在少数民族地区实施的一系列重大经济发展战略和项目投资建设进行大篇幅的报道,其中不乏“促农惠农”、“医疗救助”、“资助少数民族贫困学生”和修建房屋安置少数民族群众的措施宣传。作为这些措施的“受益者”,少数民族群众在报道中被呈现为“欣然接受,并且心怀感激”的媒介形象。
2、“边缘化”的文化族群
《甘肃日报》对少数民族媒介形象“边缘化”的定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少数民族文化的边缘化
《甘肃日报》对少数民族文化方面的报道,偏重于旅游推广,大多数是图片式、简单的风景介绍。少数民族特色的服饰、房屋和生活图景被以一种符号化的表现方式呈现出来,烘托少数民族地区颇带“神秘意味的美”。
(2)少数民族报道中对除回、藏以外的其他民族的边缘化
甘肃省目前有54个少数民族,但是在《甘肃日报》的少数民族报道中,以回族和藏族的新闻报道居多,东乡族、保安族等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也在《甘肃日报》中有所提及,除此之外其他的少数民族很少甚至几乎不出现在《甘肃日报》上。
总的来说,少数民族文化在《甘肃日报》的报道基调中,依然处在“非主流”地位,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方面的报道是《甘肃日报》对少数民族报道框架建构的短板之一。
3、政治因素在少数民族媒介形象建构中的主导作用
新闻报道机构选择和重组新闻的过程,并不是随心所欲的,除了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和个人素养会对新闻选择和重组有影响之外,来自政治、经济集团的利益诉求在很大程度上起到规范和约束的作用。
数据显示,官方消息来源在《甘肃日报》少数民族报道中所占比重最大,在框架建构中起决定性作用,少数民族地区的群众则被置于“弱者”地位,对于官方的经济帮扶持“感激”的心态,并且,《甘肃日报》强调了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众的“幸福感”,在一定意义上构建出官方的经济帮扶“卓有成效”的社会图景。
四、建议
通过统计分析发现,《甘肃日报》的少数民族报道突出强调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问题,意在构建少数民族在各级政府的指导和扶助之下,经济发展良好、人民生活幸福的社会图景和媒介形象。但是,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且存在刻板印象,强化了少数民族的“弱者”形象。针对这些不足,笔者提出了以下几点完善建议:
1、理念层面,重视少数民族报道,尤其在头版多展现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的生活和精神风貌,一方面能够帮助少数民族树立和培养自己的民族意识,也能增强少数民族的自豪感。
2、体制层面,建立和完善少数民族媒体报道机制和人才培养机制,即引进少数民族记者,在少数民族地区培养民族通讯员,在报纸上开辟少数民族专版,除了刊登少数民族报道,还可以刊登反映少数民族群众心声的言论板块,增强报纸和少数民族群众的互动机制。
3、实施层面,除了继续完善纸媒,还要广泛利用新媒体进行报道,跟上时代步伐,如开辟少数民族报道的微博,或利用社交网络进行少数民族报道,以吸引和培养少数民族年轻读者。□
参考文献
①Gamson.W.A.et al(1992),Media imagines and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18.373-393
②段善策,《作为新闻的框架:从贝特森到梵·迪克》[J].《东南传播》,2010(7):84
(作者:均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与传播学专业硕士)
责编:姚少宝
《甘肃日报》在少数民族报道中更多的还是在传达官方的行动,官方信源是最主要的消息来源,而民间信息来源则是对官方消息来源的一种衬托,是为官方信源服务的。
三、《甘肃日报》构建的少数民族媒介形象探讨
1、经济发展中被帮扶的“弱者”
甘肃地处中国西北部,地理位置偏远、自然环境恶劣、教育水平落后,甘肃的少数民族区域又都以发展农畜牧业为主,与汉族相比起来,少数民族地区的生存发展更加依赖于自然环境。但是在《甘肃日报》构建的少数民族媒介形象中,突出展现了在西部大开发的时代背景下,甘肃省政府对少数民族经济建设的高度重视;而少数民族在这种“帮扶”之下,也处在了所谓“弱者”的地位。
《甘肃日报》对各级政府部门在少数民族地区实施的一系列重大经济发展战略和项目投资建设进行大篇幅的报道,其中不乏“促农惠农”、“医疗救助”、“资助少数民族贫困学生”和修建房屋安置少数民族群众的措施宣传。作为这些措施的“受益者”,少数民族群众在报道中被呈现为“欣然接受,并且心怀感激”的媒介形象。
2、“边缘化”的文化族群
《甘肃日报》对少数民族媒介形象“边缘化”的定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少数民族文化的边缘化
《甘肃日报》对少数民族文化方面的报道,偏重于旅游推广,大多数是图片式、简单的风景介绍。少数民族特色的服饰、房屋和生活图景被以一种符号化的表现方式呈现出来,烘托少数民族地区颇带“神秘意味的美”。
(2)少数民族报道中对除回、藏以外的其他民族的边缘化
甘肃省目前有54个少数民族,但是在《甘肃日报》的少数民族报道中,以回族和藏族的新闻报道居多,东乡族、保安族等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也在《甘肃日报》中有所提及,除此之外其他的少数民族很少甚至几乎不出现在《甘肃日报》上。
总的来说,少数民族文化在《甘肃日报》的报道基调中,依然处在“非主流”地位,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方面的报道是《甘肃日报》对少数民族报道框架建构的短板之一。
3、政治因素在少数民族媒介形象建构中的主导作用
新闻报道机构选择和重组新闻的过程,并不是随心所欲的,除了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和个人素养会对新闻选择和重组有影响之外,来自政治、经济集团的利益诉求在很大程度上起到规范和约束的作用。
数据显示,官方消息来源在《甘肃日报》少数民族报道中所占比重最大,在框架建构中起决定性作用,少数民族地区的群众则被置于“弱者”地位,对于官方的经济帮扶持“感激”的心态,并且,《甘肃日报》强调了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众的“幸福感”,在一定意义上构建出官方的经济帮扶“卓有成效”的社会图景。
四、建议
通过统计分析发现,《甘肃日报》的少数民族报道突出强调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问题,意在构建少数民族在各级政府的指导和扶助之下,经济发展良好、人民生活幸福的社会图景和媒介形象。但是,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且存在刻板印象,强化了少数民族的“弱者”形象。针对这些不足,笔者提出了以下几点完善建议:
1、理念层面,重视少数民族报道,尤其在头版多展现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的生活和精神风貌,一方面能够帮助少数民族树立和培养自己的民族意识,也能增强少数民族的自豪感。
2、体制层面,建立和完善少数民族媒体报道机制和人才培养机制,即引进少数民族记者,在少数民族地区培养民族通讯员,在报纸上开辟少数民族专版,除了刊登少数民族报道,还可以刊登反映少数民族群众心声的言论板块,增强报纸和少数民族群众的互动机制。
3、实施层面,除了继续完善纸媒,还要广泛利用新媒体进行报道,跟上时代步伐,如开辟少数民族报道的微博,或利用社交网络进行少数民族报道,以吸引和培养少数民族年轻读者。□
参考文献
①Gamson.W.A.et al(1992),Media imagines and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18.373-393
②段善策,《作为新闻的框架:从贝特森到梵·迪克》[J].《东南传播》,2010(7):84
(作者:均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与传播学专业硕士)
责编:姚少宝
相关文章!
  • “互联网+”时代呼唤出版人的工

    【摘 要】互联网以跨界融合、创新驱动、重塑结构、尊重人性、开放生态和连接一切六大特性深刻改变着传统出版业,对“互联网+”时代下的出版人

  • 公众议程设置下的网络暴力

    葛莹莹<br />
    摘 要 新媒体技术的出现打破了原有的新闻生产和传播方式,创造了媒体新生态。网络新媒体提升了公民的话语权,传统媒体不再

  • 数字出版背景下工匠精神的传承

    宋嘉庚+刘大年【摘 要】数字出版时期,工匠精神对编辑工作越发重要,渐有成为稀缺精神的态势。传承工匠精神要做到认清数字出版的实质,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