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出版背景下工匠精神的传承和创新
宋嘉庚+刘大年
【摘 要】数字出版时期,工匠精神对编辑工作越发重要,渐有成为稀缺精神的态势。传承工匠精神要做到认清数字出版的实质,找准编辑出版人的定位,继承核心思想,集成核心技能。创新工匠精神要做到设定以项目为核心的管理模式,体现以“减负”为目的的人文关怀,建立以协作为重点的沟通机制,以及以激励为重心的考核评价体系。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传承与创新编辑出版领域的工匠精神。
【关 键 词】数字出版;工匠精神;传承;创新
【作者单位】宋嘉庚,北京印刷学院;刘大年,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编辑是思想价值的发现者和供给者,思想的载体是内容。内容的表现形式按照介质分类,可分为纸质书和电子书。内容的生产流程按照生产技术的不同,可分为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数字出版具备迅猛的传播速度、海量的传播内容、丰富的传播渠道等特点,渐渐成为提供阅读内容的重要方式。数字出版带有先天的技术基因,所以读者或用户对技术的更新迭代有一种自然的期待。这种期待表现为一种“技术渴求”,即以“新”“奇”“特”的标准,去寻找新的阅读内容,去探索新的阅读体验。从网络文学到在线教育,从kindle阅读器到VR眼镜,垂直社群内容、APP应用、移动阅读器等纷至沓来。在如此背景下,数字出版生产主体的重心似乎从内容加工者转移到技术创新者。那么,长久以来被编辑出版业奉为圭臬的工匠精神如何传承和创新,值得深入思考。
一、数字出版环境下工匠精神的坚守与嬗变
2016年两会期间,“工匠精神”成为热议词汇,其本身含义包括了执着坚定、精益求精、追求卓越、持续创新、永无止境等精神。具体到编辑出版行业来说,工匠精神的内涵,也发生了变化。
工匠精神的基础是敬业精神。在中国编辑学会第17届年会上,韬奋基金会理事长聂震宁提出,编辑的工匠精神首先是应具备敬业精神,这种敬业精神又包括“敬民族之精神、敬科学之精神、敬文化之精神、敬教育之精神、敬服务之精神等”。敬业精神是工匠精神的基石,不敬重自身从事的行业,自然不会珍惜工作的机会和成果。
工匠精神的检验标准是行业规范。从内涵和外在的对应关系来看,工匠精神的内涵丰富,外在形式卻是普遍一致的,无论哪一个行业,检验是否具备工匠精神的标准,就是看从业者是否遵循行业规范。编辑工作是由多个环节、多个方面组成的系统工程,规范包括法律规范、语言规范、逻辑规范、专业规范、职业道德规范等,简而言之,没有规范,就谈不上精神。
编辑工作的工匠精神主体是编辑队伍。既然工匠精神首要任务是将敬业精神外化为规范,那么由谁来体现?其实无论是传统出版还是数字出版,从责任和使命出发,工匠精神的传承和创新都要依靠编辑。从根本上说,出版业是提供价值的行业,发现价值和展现价值要依靠编辑发挥主观能动性。数字技术通过大数据呈现数据,再根据数据判断价值,实现从数据到价值的伟大跨越,这个过程也离不开编辑。
工匠精神的嬗变是审美需求变化的结果。无论哪一个行业的工匠精神,都包含着审美层面的要求,从“道”至“艺”的变化。中国大编辑家、大出版家的工作过程和作品,渗透着艺术的气息。工匠虽然名为“匠”,但亦包含了“匠成为师”的内在要求。数字出版背景下,读者对优质内容的需求是不变的,发生变化的是其对内容呈现方式的需求,读者希望看到以数字方式呈现的,更直观、更立体、更具当代美学意义的作品。
二、工匠精神是出版机构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数字出版迅速发展的时代,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融合节奏日渐加快。在提倡人工智能化、反馈即时化、运营市场化的大背景下提倡工匠精神,是否会降低生产效率,影响融合的节奏,影响年轻编辑的成长?笔者认为,在数字出版的浪潮冲击之下倡导工匠精神,更具有时代意义,更能对出版机构建设核心竞争力起到明确的引领作用。
首先,工匠精神是发挥社会效益的重要体现。2016年中宣部委托多家单位调研制定《图书出版单位社会效益评价体系》,目前已经在三个省份开始试点。该体系设置了“文化安全责任”“内容建设”“文化影响”等一级指标,对“政治导向”“出版导向”“管控机制”“内容质量”“装帧编校质量”二级指标提出了明确的考核细则。该体系的制定,不仅是认真落实《关于推动国有文化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指导意见》的有力抓手,还为出版单位提供了明确的导向。倡导工匠精神,与该体系的导向、内容、评议是一致的。换言之,只有在生产环节具备了工匠精神,才能在流动环节体现社会效益。
其次,工匠精神是核心资产升值的有力保证。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局长徐炯提出“编辑是出版单位的核心资产”,认为保证核心资产升值的途径多种多样,但最为关键的,还是精神的传承。工匠精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隐性知识的外化,出版单位内部隐性知识的传递,对整体编辑队伍的成长起到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从历史上看,张元济、邹韬奋、周振甫等编辑大家都极为重视这种隐性知识的形成和传递。张元济在商务印书馆期间,通过吸纳人才,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场域,再通过“专家”带动“大家”,吸纳引进了陈布雷、谢六逸、郑振铎、周予同、李石岑、王云五、竺可桢、任鸿隽、陶孟和、顾颉刚等专家学者。可见,正是依靠最直接的面传心授的精神传递,才使得商务印书馆最纯正的“商务基因”得以传承和发扬。
最后,打造工匠精神是实现传承和创新的有效途径。《工匠精神:缔造伟大传奇的重要力量》的作者亚力克·福奇曾提出:“表层工匠通常大肆宣扬他们的方法、工作过程,以及他们创造的令人难以置信的产品,而深层工匠不在乎传播媒介,更专注于通过思想创新改变我们对事物的思考方式。”[1]如果按照这个标准来划定,那么无论数字编辑还是传统编辑都属于“深层工匠”,因为图书编辑提供的作品,一定是在某种程度上能改变读者思考方式的工具,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编辑是提供思想工具的人。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是注定产生思想的时代,正像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2]简而言之,时代赋予了编辑丰富的思想来源,编辑队伍通过传承实现创新,而联结传承和创新的精神力量,正是工匠精神。
三、学习工匠精神,需要全面传承
全面传承是相对于传承技艺而言的。数字出版时代,产品丰富、技术更新迅速,令人目不暇接。从产品端和服务端来看,似乎这个时代创新重于传承。但是,笔者认为无论是传统出版还是数字出版,传承工匠精神更重于创新,因为传承是创新的基础,没有传承,就没有创新。要做到工匠精神的全面传承,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要认清数字出版的实质,找准出版人的定位。数字出版是数字技术和数字内容的结合,是科技先进生产力在出版领域的体现,是满足读者或用户教育、娱乐、查询需求的途径之一。所以,数字出版为阅读提供了方法和路径。出版人则是内容的生产者、把关者和思想价值的创造者,是满足读者或用户找寻价值需求的终端。换言之,如果编辑不能提供有价值的内容,那么无论是数字出版还是传统出版,传播的意义将消失。所以,编辑为阅读指明了方向和目标。
从2016年的阅读市场看,大量自媒体兴起,传统媒体人借助互联网实现自主化的内容供给,“得到”APP上的《樊登速读》《李翔商业内参》《李笑来:通往财富之路》《万维刚·精英日课》等都创下了巨大的订阅量。分析这些内容产品的作者可以发现,大部分的作者受过传统出版或其他传统行业的规范训练:樊登是“全民阅读”倡导者、李翔曾任多家商业报刊主笔、李笑来曾出版《把时间当作朋友》、万维刚曾出版《万万没想到》。正是传统行业给了这些作者规范、思维、技能、认知度和人脉。
二是在明确定位的基础上继承核心思想。具备工匠精神的大编辑家,有着系统、客观、深刻的思想。张元济秉承“扶助教育为己任”的理念,以编辑出版事业启蒙教育;陆费逵的编辑理念完全以“用教科书革命”为指导思想;邹韬奋毕生秉承服务思想,以“竭诚为读者服务”为工作重心;叶圣陶先生开创了删繁就简的教育思想。从核心思想来看,出版人所从事的工作,是思想的落实和外化,在这个过程中所体现的精神是工匠精神,是一种学习精神和求极致的精神。要了解和继承其核心思想,当代出版人至少要了解三个方面的知识:一是中国的编辑出版史,这有利于从纵向上了解编辑事业的发展情况;二是基本的编辑理论,包括学术规范和写作基础,还有专业学科的知识储备;三是当前全球范围的编辑出版动态,这有利于从横向上了解行业发展现状。
继承核心思想的有效途径,是找准一个专业方向,久久为功,成为学者型编辑。周振甫、唐浩明、马静等编辑大家在成为大家之前,首先是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以学术历练编辑技能和编辑思想,以编辑作品检验学术积累,以编写著作展示学术成果。所以,“打造工匠精神”和“成为学者型编辑”两者相辅相成,互为基础,又互为路径。
三是在具备核心思想的基础上选择核心技能。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不同,其包含了五花八门的技术应用,如何选择、更新、学习、應用数字技术,成为摆在编辑面前一个看似巨大的难题。从古至今,出版的介质和技术发生过数次重大的变革,出版介质从石、竹、布、绢、纸发展到电子移动终端,内容输出技术从石刻、雕版到铅印,进而产生了电子墨水、3D打印、VR呈现等新的内容输出技术。但历史上的编辑大家从来没有为技术而技术,而是真正地抓住出版的核心——内容。他们认为,最适合呈现内容的技术,才是最好的技术,正像画具画不出味道,乐器演奏不出色彩。
要全面传承工匠精神,必须熟练运用核心技能。无论是在传统出版时期还是在数字出版时期,编辑技能都是立身之本。随着时代的发展,用户对数字出版有了可视化、可听化、可触化、可体验化等更多要求,编辑为了创造内容更丰富的数字产品,开始学习H5语言、录制设备、语义分析、大数据抓取与分析等新技能。一方面,编辑核心技能的选择和学习,是为呈现内容服务而不是炫技;另一方面,不能因固守传统技能而排斥新形式的编辑技能。总之,真正的工匠精神目的是展现作品之美。选择“锤子”还是“钻头”,应以原材料为出发点,以头脑中的作品蓝本为模型,以使更多的人欣赏到作品之美为目的。
四、打造工匠精神,需要系统创新
在找好定位、继承核心思想、掌握核心技能的基础上打造工匠精神,还需要完成系统创新。在数字出版环境下,有声书从制作数字内容向满足听觉体验转移,自出版将部分编辑权和出版权让渡给作者,自媒体付费阅读是粉丝经济和网上支付的有机结合,“分答”平台是“知识网红”满足读者好奇心的另一种方式……在这样的环境下打造工匠精神,实现系统创新,需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设定以项目为核心的管理模式。《工匠精神:缔造伟大传奇的重要力量》一书中提到一个观点:小型的公司更容易实现创新,而大型公司因管理流程过多,创新成本较高,创新不易实现。所以,如果要在出版机构组织内部打造成功的工匠精神,必须缩小工作单位,以项目为核心,以项目组为中心,减少管理层级,减少管理干预,赋予项目组最大话语权。以项目为核心的管理要义本质是减少外界干扰,让编辑团队能够一心一意地雕琢作品。从管理环境考虑,赋予项目团队最大的管理权限,是有效提升产品质量、打造工匠精神的必要条件。
二是要体现以“减负”为目的的人文关怀。在数字出版环境下,大部分出版机构肩负着完成各种指标任务和引领出版导向的要求,因此,有些机构会将任务落实到编辑身上。为了完成出版要求,很多编辑难免求速度、求经济效益。但真正的工匠精神需要一个相对宽松的工作环境,让编辑能够放松地工作,精心地雕琢产品。这就需要出版机构采用创新的工作模式,营造充满人文关怀的工作氛围。“当前特别需要按照出版生产规律为编辑‘减负,减少任务量,压缩字数和品种,帮助编辑克服‘浮躁心态,让其静下心来,用心打磨图书,用心研究学术,不断提高编辑水平和研究水平。”[3]形成真正的工匠精神是需要大量时间成本的,为编辑减负,看似暂时减少了产品数量,但从长远来看,有利于生产更多的优质产品,也有利于形成团队内部的“工匠传统”。
三是要建立以协作为重点的沟通机制。亚力克·福奇在他的著作中,一再强调协作对于工匠精神形成的重要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协作变成了工匠精神中至关重要的元素。爱迪生生活在现代技术启蒙时期,100多年后高级别的创新通常需要整个团队共同努力。”[1]国内的出版机构,每年都会吸纳一些不同专业的研究生入职,这些新手在经过短期的上岗培训后,就会被分配几本书的出版任务。由于初入出版行业,大部分新人以完成书稿为最高目标。由于新人之间缺乏交流协作,亦缺少具有工匠精神的专家手把手地“传帮带”,因此新人的业务能力提升缓慢,长此以往,出版新人成长艰难。要打破这一困局,采取“案例化”教学是有效措施之一。“案例化”教学是直接获得行业规范的有效渠道,它可以破除盲目的技术崇拜,使编辑将重心调整到产业链的最前端,提升个人的管理能力,实现技术与内容的最佳配比,促进编辑稳步成长,最终成为出版领域具有工匠精神的专家型编辑。
四是建立以激励为重心的考核评价体系。“进一步健全激励机制,要让编辑感受行业发展的获得感,让具有专业能力和敬业精神的编辑真正拥有‘位子、票子、面子,要对那些有‘好作品、好口碑、好人气的编辑予以大力的宣传和表彰。”[3]除了上述对出版产品社会效益的评价考核体系,出版社内部应建立具有鼓励创新作用的工匠精神激励机制/表彰机制。激励机制对年轻编辑队伍的推动作用十分明显,因此,培养编辑队伍的工匠精神,除了在职称评定上实行传统编辑和数字编辑“双轨并行”,出版机构还应该在内部设立数字出版作品相关奖项或者荣誉称号,要让编辑意识到在数字出版领域同样能诞生编辑大家、专家,提高编辑队伍的认同感和获得感。
|参考文献|
[1][美]亚力克·福奇. 工匠精神:缔造伟大传奇的重要力量[M].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18-19,147.
[2]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全文)[EB/OL]. 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6/0518/c1024-28361421-2.html,2016-05-28.
[3]周慧琳. “倡导工匠精神,做学者型编辑”要常抓不懈[J]. 出版参考,2016(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