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初语教学中勃发内生力的有效路径

    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不仅要关注学情,还要通过多种途径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以此激发出课堂教学的内生力。通过对初中语文教学实践的分析,可以得出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可以有效改善课堂教学内生力的结论。拟通过语文课堂教学的多样化,探讨勃发学生课堂教学内生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语文教学;内生力;语文素养;学习效果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大多有这样的感慨,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教学效率难以提升。笔者执教多年,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为教之道。本文拟以初中语文教学为例,探究勃发学生学习内生力的有效路径。

    一、明晰凝滞点,全方位排查学情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出现诸多困惑,这是客观事实,也是十分常态化的现象。对于这些困惑,有的教师不闻不问,或者即使过问了,也只是蜻蜓点水般地答疑,学生也就得过且过。正因为这个现象的存在,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才日渐突出。

    教学过程中,优秀教师会将学生遇到的一个个疑难问题搜集、分类、整理出来,进行分析,形成新一轮教学的起点。当然,这种做法会比较费时、费力,需要教师有足够的耐心和恒心。为了提升教学效益,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加大教学投入。具体来说,教师要开展两个层级的活动。第一个层级是基于学生个体而言的。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要为每一个学生建立个人学习档案,学生遇到疑难問题可以直接向教师反映,让教师能及时获悉其学习中的困惑,然后,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形成一个释疑解难的有效机制。例如,学生在学习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时,遇到一个难点——这首曲子由9个意象组成,该怎样对其进行有效地鉴赏?教师要了解学生在这方面存在的困惑,继而形成一个基于全班学生学习情况的记录。之后,教师对此进行分析,形成一个面向全体学生的解决方案。长此以往,教师就可以对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一个整体认知,对于学情的把握也就会更为精准了。第二个层级是关注所有学生的困惑。这是班级授课制背景下的一个比较有效的学情了解方式。课堂上,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鼓励他们大胆地说出内心的困惑。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教师搜集到的才是真问题,也才有可能精准地解决问题。以执教安徒生童话《皇帝的新装》为例,在学生初步阅读童话之后,教师可鼓励学生说出其对文本的不解之处。不少学生反映,围绕皇帝的新装,存在着众多的荒诞:“皇帝怎么可能不知道这个新装是假的?骗子怎么可能用这么低级的骗术蒙蔽皇帝?”针对这些问题,教师需要强调童话的特点,要让学生认识到这是文学创作,作者是借用文学变形的手法,提供一个有别于生活真实、却又折射生活真实的场景。这样,学生的疑虑解决,凝滞点消失,其后续的学习才会变得顺畅,学习效果自然会大幅度提升。

    二、定位切入点,个性化制定措施

    学习是一项复杂的活动,关涉面广泛,影响因素众多。不过,再复杂的活动也需要有一个清晰的路径和切入点,学生必须要选择精准的切入点。

    选择正确的切入点就会让学生的学习更加便捷、轻松,继而产生源源不断的学习内生力。教学实践证明,学习的障碍大多在于没有选准切入点。比如诗歌鉴赏,一直到初中毕业时,还有不少学生对此心怀忌惮。这种现象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就源于其学习切入点的缺失或定位不精准。以《木兰诗》鉴赏为例,选择的切入点应该是叙事。因为它属于一首长篇叙事诗,叙事成分明显。诗歌围绕木兰代父从军这个中心事件来写,并且严格按照记叙的时间顺序来推进事件的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古代诗歌鉴赏具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它毕竟是一种比较久远的文学样式,其语言比较凝练深遂,多用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但是,叙事这种表达方式学生小学时就已经掌握,利用这把“利器”,学生能很自然地“切入”诗歌。于是,从这个角度出发,寻求最为简洁的方式,制定个性化措施,让学生较快地理解诗歌主旨。只有这样,学生学习的内生力才不会寂灭。

    三、选准勃发点,层级性促进提升

    掌握了各种切入点之后,学生还需要进一步的提升学习内生力。此时,教师就需要帮助学生选准勃发点,力促他们学习内生力的持续增加。教学实践表明学习的热情是需要激发的,而最好的方法就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有新的收获、有新的感悟。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选准勃发点带领学生深入解读文本,不断发现文本的精妙之处。

    以《岳阳楼记》教学为例,初读文本,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明晰这是一篇游记。范仲淹游览岳阳楼,被其独特的景象震惊了。阅读此文,学生就应该读出它的万千气象,但是,仅仅停留在这个层级,学生自然不能准确把握作者创作的主旨。为此,教师就要善于捕捉这个教学契机,让学生思考眼前景与文末所抒情怀之间的关联。“淫雨霏霏”之时,人们的心态很容易“感极而悲”;“春和景明”之时,人们的心态则容易转向“喜洋洋”。这是人之常态,但范仲淹的境界明显高于此,他的价值取向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当学生领会到作者的与众不同之时,教学的勃发点就出现了。学生既可以从中学习作者独特的写作思维,又可以从中品悟到作者独到的忧乐情怀。如果学生再联系范仲淹当时被贬谪的遭遇,就会更加敬佩他的为人。经由这样的多层级鉴赏,学生也就能把握文章鉴赏的基本步骤,其学习的内生力也就自然地不断延续和提升。

    学习的内生力虽然是学生自主生发的,但是仅仅依靠其自身的努力,效果往往不理想。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把握学生生疑的凝滞点,引导学生掌握简便的切入点,助推学生善于抓住提高层次的勃发点。有了这些引导,学生学习的内生力就会有较为强劲的延续和提升。

    参考文献:

    [1]朱元祥,邵山.借力活动载体 推动内生发展[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5,(4).

    [2]马云飞.外生性变革需要中学管理层锻造三种内生力[J].中国教育学刊,2018,(2).

    [3]金晓玲.内生力:语文教育价值的新触角[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3,(3).

    作者简介: 张宏伟(1983—),女,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中学一级教师,主研方向为初中语文教学。

相关文章!
  • 开展初中语文整本书课堂阅读活

    刘佳摘 要:在新一轮课程改革背景下,整本书阅读受到了广大语文教师的重视。在初中阅读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不仅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幸福来得太突然

    刚刚下课,我立即起身准备走向走廊。是的,我该趁着这短暂的10分钟好好欣赏欣赏天空中悠闲的云朵,眺望眺望对面连绵的远山,呼吸呼吸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