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之器各领风骚数百年

    朱七七

    

    

唐人是大碗吃茶去

    在唐之前,没有专门的茶具。茶汤和其它食物共用一种器皿,这跟当时茶作羹饮的习俗是分不开的。唐以前,人们饮茶,虽然有各种方式,但基本上还属于生煎羹饮,烹茶的过程还不是很复杂,所以碗、罐等食器都可以拿来盛放茶汤。

    到了唐朝,经济文化空前繁荣,茶也得到了发展,饮茶习惯也开始由粗放走向精工,饮茶用器逐渐从酒器和食器中分离了出来。不过此时唐代茶具,主要是瓷的茶壶和茶碗。在杭州中国茶叶博物馆茶史厅内,有一只长沙窑出土的唐代初期茶碗,碗内底部篆刻“茶埦”二字。这时候的茶碗敞口,颇类似现代大碗茶所用的大碗。

    后来,陆羽在总结前人饮茶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亲身体验,提出了煮茶的理论并付诸实践,开创了饮茶新风尚——唐氏煎茶法。煎茶法有一套完整的程序,包括炙、碾、煎等工序,所以又有了一套专门的茶具来配备,包括茶碾、风炉、茶釜、茶则等。也就是陆羽精心设计的适于烹茶、品饮的二十四器。当然,这“二十四器”只是正式茶宴的时候才会用起来,至于三五友人,偶尔以茶自娱,可据情简化。不过,这足以表明饮茶在当时已不仅仅是一种生活方式,还是一种境界,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

宋人的最爱是建盏

    宋朝,一个从上而下痴迷“斗茶”的朝代,茶具在艺术审美上有大大提升。宋代茶具以单色釉及窑变效果为基本特点,质感上凝重深沉。宋代用来喝茶的主要是茶盏。茶盏比茶碗要小,厚壁,上釉色。釉色主要有黑、青、白,其中又以黑色最为名贵。

    宋朝对茶最痴迷的皇帝宋徽宗就曾品评说:“盏色贵青黑”,其中福建的黑釉建盏就是当时最为风靡的茶具,有“宋代第一茶器”之称。宋徽宗在其大作《大观茶论》中,为建盏写评论道:“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取其焕发茶采色也。”天子定调,茶事及建盏的发展自是方兴未艾。

    正是宋徽宗以帝王之尊为建盏背书,正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皇帝这幺喜欢建盏,下面的王公贵族必然集体跟风,整个统治阶级都是如此,普通老百姓也纷纷效仿,于是建盏成了爱茶者必备之茶器。

    

    宋代“十项全能选手”苏东坡,擅长诗、词、文、书、画,还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吃货,东坡肉人尽皆知。其实,苏轼在饮茶方面也颇有见地,对于建盏也给予了评价。在其《游惠山》中讲到:“敲火发山泉,烹茶避林樾。明窗倾紫盏,色味两奇绝。”将用建盏与茶的结合称之为奇绝,相比在视觉以及味觉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建盏受欢迎主要原因还是跟当时的喝茶方法有关。宋朝流行“点茶法”,将茶打成乳白的茶沫,高手还能在茶沫上作画,就跟今天咖啡拉花差不多,在黑色的茶盏映衬白色的茶沫,最为美观、搭配。深色的建盏烧制过程中还会呈现兔毫条纹、鹧鸪斑点,更增加了斗茶的情趣。

明人为紫砂而痴狂

    明代茶具除了景德镇的瓷器熠熠生辉外,宜兴的紫砂茶具也异军突起。其实,宜兴紫砂陶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但在当时没有引起人们过多的重视,这与宋代的饮茶方式有关。有关紫砂壶最早的文献记载,见于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诗《和梅公仪尝茶》:“喜共紫瓯饮且酌,羡君潇洒有余清”。

    到了明代,草根出身的朱元璋嫌价比黄金的“小龙团”太奢靡,下令“罢团进散”。散茶逐渐取代了团饼茶,再加上炒青绿茶的出现,喝茶方式,由繁琐走向简单,冲泡散茶开始流行起来。

    这时,紫砂茶壶冲泡茶叶成为新风尚。明代是紫砂茶具大放光彩的年代,时人对紫砂壶的推崇,几乎可以用“狂热”来形容。

    周高起在《阳羡茗壶系》中称:“近百年中,壶黝银锡及闽豫瓷,而尚宜兴陶,又近人过前人处也。”明代末年张岱在《陶庵梦忆》中说:“宜兴罐以龚春为上,一砂罐,直跻商彝周鼎之列而毫无愧色。”足见其在茶人心目中的位置是何等尊贵。

    紫砂壶在明代之所以大受欢迎,是由于用宜兴紫泥烧制出来的紫砂壶,用来泡茶具有良好的透气性,泡茶也不容易走味,也不容易变色。盛夏时节使用,也不容易馊,在急剧的冷热温度变化下,也不容易炸裂。在明代的诗文中,赞美紫砂壶的,也确实如此。文学家李渔在其《杂说》中赞美到:“茗注莫妙于砂,壶之精者又莫过于阳羡。”冯可宾在《岕茶笺》中说:“茶壶陶器为上,锡次之。”文震亨的《长物志》说:“茶壶为砂者为上,盖既无土气,又无熟汤气。

    明代是紫砂茶具制作的兴旺时期,壶小壁厚,保温聚香,与明代提倡的瀹饮法相得益彰,因而,紫砂茶具大受茶人欢迎、喜爱,也不足为奇。

    

清人用盖碗啜饮

    清朝人用什幺喝茶?《红楼梦》里面,林妹妹芊芊玉手捧着盖碗,美人用茶,美极了。清宫剧里面,出现最多的喝茶用具,也是盖碗。

    盖碗是一种上有盖、下有托,中有碗的汉族茶具。又称三才碗、三才杯,盖为天、托为地、碗为人,暗含天地人和之意。

    

    常见的盖碗一般有两种形制,一种是在《中国茶叶大辞典》中的盖碗,多为瓷质。上配盖下配茶托,茶托隔热便于持饮这是一类由碗、盖、托三件组成的盖碗,是现代茶馆中最常见的标志性盖碗茶具。另一种是在《中国古陶瓷图典》中带盖的小碗,流行于清,此类盖碗由碗和盖两件组成,近年来的茶文化复古潮流中,越来越多见。

    盖碗不是自古就有之,主要是源于明朝朱元璋废团兴散后,茶的主要展现形式便是散茶,冲泡方式也发展为以壶和盏冲泡为主,后面为了让热水充分浸泡茶叶,又加了碗盖。之后随着不断演化发展,到了清代雍正年间,使用盖碗泡茶,便逐渐盛行起来。

    盖碗过去多用来冲泡花茶和铁观音。使用时既可以用来泡茶后分饮,也可一人一套,当作茶杯直接饮茶用。制作盖碗的材质有瓷、紫砂、玻璃等,以各种花色的瓷盖碗为多。鲁迅先生在《喝茶》一文中曾这样写道:“喝好茶,是要用盖碗的。于是用盖碗。果然,泡了之后,色清而味甘,微香而小苦,确是好茶叶。”在众多的茶具中,鲁迅先生为什幺单单赞赏盖碗,其中自有道理。

    现代人喝茶,绿茶多以玻璃杯直接冲泡饮用,力求快捷方便。讲究的,市面上也有各种五花八门的茶具可供选择,但买回来欣赏的多,用得少。现代化快节奏的生活让我们的物质世界更充裕,但跟老祖宗比,喝茶,似乎少了一丝仪式感和美感。

相关文章!
  • 白香瓜为什么苦

    白香瓜苦的原因多种多样,可能是因为瓜蒂苦,也可能是催熟导致变苦,还有可能是因为农药残留导致的。瓜类都有一个特性,那就是瓜蒂的部位

  • 古人烹茶真会选用“无根水”?

    朱七七众所周知,水是茶之母,也是茶的灵魂。早在古代,人们就发现了水对茶的重要性,也有了古代人对泡茶用水的要求。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

  • 白香瓜里面是绿色的能吃吗

    白香瓜里面绿色的东西有的是能吃的,有的是不能吃的。有的外皮颜色是绿色的香瓜内部果肉也是绿色的,所以这一种是可以食用的。还有一些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