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与方式:由试题走向教学的桥梁

    关键词:试题,结构分析,教学启示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9)17-0058-04

    依据中考试题优化课堂教学,是初中历史教学改革的重要路径之一,其前提是充分领会中考试题的导向功能。本文以一道中考试题为例,就建构连接试题与教学的桥梁,深化初中历史教学改革,谈一点实践体会,以求教于方家。

    试题:(本题据2019年连云港中考题微调)历史在我们的理解中流动,历史解释就是创造性地重新理解历史。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历史解释须依据史料。归纳材料甲的主张。结合材料乙,判断这些主张是否实现,并说明理由。

    材料甲: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存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

    ——摘自《人权宣言》

    材料乙:挤在工厂里的工人群众……不仅仅是资产阶级的、资产阶级国家的奴隶,他们每日每时都受……奴役。

    ——摘自《共产党宣言》

    (2)历史解释须揭示历史事件间因果关系。据下列文字和图片材料指出日本与印度对待欧洲文明的不同态度和共同目的,分析导致两国相同目的的主要原因。

    广兴会议,万事决于公论;上下一心,盛行经纶;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毋使人心倦怠;破除旧来之陋习,一本天地之公道;求知识于世界,大振皇国之基础。

    ——摘自《维新政体书》

    教材甘地纺纱图(略)

    (3)历史解释须表达自己的见解。据下列材料概括建立联合国的主要目的。综合上述材料,写出你对世界历史演变的主要观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美、苏、英等战胜国继国联之后建立了联合国,目的是加强国际组织,采取有效的集体办法,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以免“再遭战祸”。

    ——摘自刘恩照:《维持和平行动的历史考察》

    一、还原:解读试题的基本内涵

    把握试题的内容与方式,需要从试题出发,逆向追溯,还原试题命制过程。

    1.试题结构。结构的基本内涵主要包括层次、要素和关系等,体现了试题的逻辑及运行机制。揭示试题结构,对理解教学的必备要素具有重大意义。

    (1)层次。本题分四个层次,分别是试题主题(引导语)、主题的基本内容、史料与设问。每组问题均有具体引导语(分主题)、史料和设问构成。这种层次呈现出由概括到具体,由主题到问题的特点。

    (2)要素。本题的构成主要有四个方面要素。一是主题。本题有显性和隐性两个层面主题。显性主题是本题的线索,引出三组问题。每组问题都解释了主题的某一方面内容。二是史料。史料是具体问题的依据和载体,具体问题的设问方向与设问起点都由史料起步。三是史实(考点)。史实是试题的依托和基础。设问依托史实,以史实为基础,在运用史料中提出问题。四是设问。设问是分主题的具体表现,设问依托史实(考点),源于并超越史料,提出具体任务。

    (3)关系。本题层次间关系表现为历史解释的路径。历史解释过程有三个关键節点,即依据史料、揭示因果关系和表达自己见解。三者间呈现递进关系,揭示因果关系需要依据史料,表达自己见解,需要依据史料和因果关系。本题每个节点都是具体的实施过程,如第一组问题,呈现了历史解释须依据史料这一关键节点,史料与设问就是历史解释依据史料的具体表现,考生答题就是解读史料奠定历史解释基础的过程。本题呈现的历史解释过程,暗含理解他人的解释(史料等)这一前提。

    2.试题设问。设问是试题的根本内容。本题的三组问题共有六个具体问题。这些问题表现了四个主要特征。

    (1)设问属于试题主题的具体表现。本题以历史解释的内涵及要求统领三组问题,每组问题都揭示了历史解释的一个方面,设问属于这一方面的具体表现。如第一组揭示了历史解释的前提条件,即研读史料。由此引出的两个设问,就是研读史料的具体表现之一。本组问题旨在说明,概括史料主要内容,是研读史料的主要方式之一,研读史料又是历史解释的前提条件等。

    (2)设问源于史料又超越史料。本题的六个具体问题,有四个问题直接源自史料,如第二组、第三组。两个问题则超越史料,如第二组第二小问、第三组第二小问。

    (3)设问旨在运用高阶思维能力解决问题。本题的具体问题,都用到获取历史信息、将历史信息放到历史环境中考察、从历史事物中归纳历史演变趋势等高阶思维能力。其中运用到归纳、概括能力的有四小问(第一组的两小问、第三组的两小问),运用到比较能力的有两小问(第二组的第一小问、第三组的第二小问),运用到分析能力的有一小问(第二组的第二小问)。

    (4)设问最终指向历史价值观。本题设问源于史实、史料,经过高阶思维能力的运作,最终指向历史价值观。如第一组问题,在正确解读两段史料后,结合所学知识,能够正确认识西方资产阶级的人权思想。西方资产阶级倡导的人权、自由等权利,具有阶级性。《人权宣言》提出半个多世纪后,尽管建立了资产阶级标榜的民主政权,但无产阶级的权利仍未充分实现。

    3.考查内容。一般而言,考查内容包括知识、能力与价值观三个维度。

    (1)史实。本题涉及的知识点有,《人权宣言》《共产党宣言》、日本明治维新、印度甘地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联合国等。但这五个史实,大部分属于内隐考查性质,即试题没有直接考查这五个知识点的具体内容,但都依托了这五个知识点。同样,没有这五个知识点的学习储备,单凭试题提供的史料,也不能全面回答问题。

    (2)能力。本题考查了归纳、概括、论证、比较、批判等思维能力,涉及获取历史信息,准确解读史料,比较不同史料反映历史信息的异同点,论证历史观点,归纳历史认识等历史思维能力。

    (3)价值观。本题直接考查了正确认识历史发展趋势等历史价值观范畴。从1789年的《人权宣言》到1945年的联合国成立,经过两个半世纪,民主和自由等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成为国家治理的共同目标;民族独立则是民族复兴的根本前提。

    二、转化:透析试题的教学要素

    本题显示,要让学生锻炼历史解释这一核心素养,准确回答这些问题,课堂教学必须具有以下要素。

    1.教学主题。

    (1)历史教学的旨归在引导学生厚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正确信念,确立超越意识。本题的显性主题属于学习方式范畴,暗示了历史教学中的学习流程和方略;隐性主题属于历史认识范畴,暗示了教学的旨归应落实在历史价值观层面。可见,课堂教学的主题可分为:学习方式、历史认识(唯物史观)等类型。每一类主题,都应落实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信念、固植共产主义和为人类谋幸福的信仰。这种精神领域的信念、信仰和超越等,就是历史教育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主要体现。

    (2)“先分后合”是揭示历史教学主题的主要路径。本题通过主题细化串联问题,启示了揭示教学主题的路径,首先是细化主题。依据主题基本内涵,将之细化为两到三个要点,以便扎根于史实和史料中。其次是用史实和史料揭示每一要点。将每一要点落实为具体史实和经典史料,在理解史实和解读史料中,领悟这一要点的根本内涵。最后是综合提升,达成共识。联系每一要点的根本内涵,引导学生由分而合,综合要点汇聚成主题,实现升华,感悟主题魅力。

    (3)问题引导是揭示主题的重要方略。本题以史料为情境,设计问题,揭示主题的基本表现。这一方略,启示课堂教学,应依据史料,或由史料转化的故事,通过问题引导,揭示教学主题。史料和问题,成为揭示主题的重要载体和手段。本题以最后一小问综合整个试题,启示课堂教学要有总结和提升。经过总结和提升,将分散的子主题,串联成某一课的总主题。

    2.史实、史料与高阶思维能力。本题以史实为依托,启示史实的基础性地位。如史实是增强时空意识的载体,是划定史料范围和重点的标准,是体验家国情怀的源泉,是进行历史解释的渊源,是运用唯物史观的对象。课堂教学重视史实的学习,就是在梳理和整合史实中增强时空意识,在研读史料中深刻理解史实,在体验情感和感悟历史價值观中强化记忆史实,在运用唯物史观解释历史中内化史实。所有这些都需要高阶思维能力做支撑和保障。

    本题以史料为情境,启示史料的载体作用。课堂教学中的研读史料,一是要读懂。读懂史料,即概括史料主要内容,从史料中获取历史信息,进而比较不同史料的异同点。二是要读透。读透史料,即理解作者意图,知道史料蕴含历史信息产生的背景和影响等。三是要研判。研判史料,即依据客观史实判定史料真伪,确定史料历史价值。四是要运用。运用史料,即运用史料解决历史问题等。研读史料的过程,实际是运用高阶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过程。在研读史料中,提高分析、比较、归纳、概括、批判等思维能力。

    3.学习路径。本题呈现出的历史解释路径,对课堂教学中的历史学习路径有重要启示。

    主题统领下的历史学习,起步于阅读教材。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梳理出客观史实,以时空为线索建构史实结构。这是历史学习的基础环节。进而根据细化的主题,选择关键史实,运用史料,理解史实,体验史实蕴含的情感,感悟细化的主题(史实蕴含的历史价值观)。这是历史学习的重点环节,本环节根据主题细化的要点,递进实施。决定本环节实施品质的因素有三方面,一是史料研读要全,二是情感体验要真,三是感悟价值观要实。最后是关键环节,即串联主题细化的内容,综合会通为学习主题,让学生表达自己心目中的历史内容。本环节中教师点拨、总结和提升是关键,学生表达自己见解是核心,学生内化所学并付诸行动是归宿。

    4.总结提升与表达见解。本题最后一小问属于反思整个试题,归纳历史认识范畴。这启示课堂教学需要总结提升。课堂教学中的总结提升,主要有史实、历史认识、信念和信仰等三个层面。史实层面,即反思所学史实,奠定其他两层面基础;历史认识层面,直接由史实层面而来,又是信念和信仰层面的基础;信念和信仰层面,源自史实和历史认识层面。

    本题以问题引导学生归纳历史认识,启示课堂教学的总结和提升,须使用问题引导的策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反思所学史实,归纳历史认识,增强理想信念和信仰。当然,也可采取教师直接阐述的方式进行,但教师的阐述须引起学生共鸣,震撼学生心灵。

    本题的设问层次,启示课堂教学中的总结提升,分为揭示子主题和总主题两种类型的总结和提升。两种总结和提升,涉及的史实范围和主题内容不同。前者反思某一关键史实,归纳基于具体史实的历史认识,揭示子主题,感悟教学主题的某一重要方面。后者反思整节课所学史实,归纳某课的历史认识,揭示总主题,感悟教学总主题等。

    本题要求学生回答问题,即表达自己的历史见解。学生表达见解即历史解释,其层次与总结提升相似,主要是表达内容的史实范围不同,但表达内容须包括史实、情感、价值观等内容,并且有自己的见解。表达类型也分为阶段性表达和课堂学习结束时的总表达等。

    三、行动:面向要素的教学准备

    充分发挥试题启示的课堂教学要素功能,需要教师做好充分准备。

    1.通透史实。史实通透,就是通透课程标准规定的史实内容,不仅要掌握史实的具体内容,还要理解其内部相互关系;不仅掌握教材内容,还要知道这些内容的史料依据和最新研究成果。

    实现史实通透,首先是研读史著。一般而言,中国史需要研读的经典通史名著,主要有白寿彝先生主编的《中国通史》,钱穆先生撰写的《国史大纲》等。世界史需要研读的经典通史名著,主要有斯塔夫里阿诺夫的《全球通史》。其次要研读经典原始材料,如中国古代史,需要研读二十五史的相关内容;中国近代史中著名历史人物的日记、著作等。再次要研读相关断代史名著。某一阶段的断代史名著,更有利于把握这段历史的时代特征。最后要研读相关研究论文,主要是历史专业类期刊发表的相关论文。

    史实通透过程,就是在研读上述史著、论文的基础上,要做好摘录,进而依据摘录,梳理出这段历史的发展特点,最后充分理解这段历史蕴含的教育要素,并依据这些教育要素,重新整合摘录,形成教师自己的历史解释。可见,史实通透就是教师全面深刻地解释历史。

    2.精选史料。史料是史学研究的重要对象,研读史料是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史料是否适切,是衡量教师教学准备是否充分的重要指标之一。精选史料,需要根据不同目标,选择不同的史料。如理解史实,需要选择史实依据,增强史实形象性、趣味性的史料。再如拓展视野,需要选择不同作者对同一史事的不同记述,史学家对同一史事的不同看法或评价等方面的史料。又如培育家国情怀,需要选择描述著名历史人物心路历程和倾诉情感的史料,具体如日记、传记等史料,描述历史细节的史料,情节起伏感人至深,能感动人、感染人的史料等。其关键点是围绕中心问题,选择与之密切相关的史料等。

    精选史料的基础是史实通透。在史实通透的过程中,必然积累大量史料。在挖掘和发现史实的教育要素中,必然使用史料作为证据。这些史料即是精选史料的首要对象。选择史料,首选原始史料,次选非原始的经典史料,再选故事性强的史料等。每课时的史料数量、史料字数也应有所把控。这样便于初中学生研读,符合初中生认知水平。

    除精选供学生精读的史料外,还需选择让学生泛读的史料。这类史料最好加工成历史故事。课堂教学中的历史故事,要有情节,有立意,有内涵,有境界。情节丰富的历史故事,易于感动学生,易于学生移情。立意高远的历史故事,即小故事蕴含大道理,以便于教师点拨,引导学生固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总之,适切的历史故事,便于感染、感动、熏陶和陶冶学生,开拓学生视野,坚定学生信仰,增强学生超越意识,提升学生精神境界。

    3.历练人格。教师的教育价值在于示范引导。教师是否拥有雄厚的史学素养,是否拥有高远境界,高雅志趣,是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实现历史教育价值的根本保证。充分发挥上述教学要素的关键,是教师高尚的人格魅力。教师历练人格,主要通过研读史著和通透史实,通过历史课堂与学生一起成长,通过自己的日常言行。

    历练人格,首先要明确人的本质结构。按照哲学家的观点,①人由“身”“心”和“灵”三个方面构成。“身”即身体,需要锻炼,但不是历史教育的主流功能。“心”包括认知、意志和情感,前者主要担负探究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功能,感觉、直觉到理性,是其主要手段,其工具是思维能力。意志即道德品质,主要在行为和行动。道德行为实质是人为自己立法,②自己规范自己,以与社会和他人共处。情感除喜怒哀乐愁悲等外,还包括发现和表达美的艺术细胞。三者关系不呈正相关,即认知水平高,不代表其道德品质高尚,更不能说明审美境界高。“灵”主要指精神层面的信念、信仰和超越,属于人发展的根本性动力。初中历史教育,就是在认知活动中,引导学生以歷史伟人为榜样,丰富道德素养,提升审美境界,并将之内化并转化为行动。初中历史教育的根本旨归在精神领域,在与历史人物的对话交流中,感悟信念、信仰和超越的魅力,树立正确的信念、信仰,增强超越意识,做一个精神追求高远的人。

    同时,教师还需具备“人是怎样认识事物和自我”的等认识论素养。这是准确选择学习路径的前提条件。提高教学针对性,教师还需理解学生心理,特别是学生认知心理,从而能预设学生的感动点、感染点和感悟点,预设学生探究历史的卡点,并寻求对策,破解难题。

    教师拥有高远境界、高雅志趣、必备的认识论和心理学素养等,才能在探索“真”历史的过程中,模仿和效仿高尚行为,发现、欣赏和表达美,从而不断提升精神超越,做一个幸福的初中历史教师。这样才能在课堂中用历史和自己行为,感染、感动、熏陶和陶冶学生。

    【作者简介】刘俊利,江苏省特级教师,中学教授级高级教师。

    【责任编辑:王湉湉】

相关文章!
  • 营造有“人”的历史课堂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历史场景,有“人”的课堂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9)17-0026-09“核心素养”观念指导下的

  • 一张抗战照片引发的历史解释

    方海霞赵剑峰邵中技关键词:历史解释,抗战照片,何应钦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9)17-0051-07每遇八九月份

  • 教师如何应对学生提问?

    杨朝晖王芳关键词:教学相长,学生提问,教师发展,案例研究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9)17-0040-07一、研究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