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有“人”的历史课堂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历史场景,有“人”的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9)17-0026-09

    “核心素养”观念指导下的高中课程改革正在进行。在试教新版《中外历史纲要》的过程中,笔者收获与困惑并存,“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就是一个典型课例。

    一、备课的困惑

    此课是《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单元的第一课。阅读试教版教科书之后,笔者感觉教学需要面对三大难题:

    (一)时间跨度大,政权更迭内容繁杂

    本课叙述了三国鼎立、西晋统一与灭亡、东晋十六国、南朝(宋、齐、梁、陈)、北朝政权更迭(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北魏孝文帝改革、隋朝建立与统一南北等内容,时间跨度近四百年,内容繁杂。

    (二)教材叙述多用概要式语言,缺乏细节

    试教版教科书用语概要,少见历史逻辑关系,缺失历史细节,如“战火连绵,形势动荡”(为何战火连绵,形势怎样动荡),“魏国国力较强,在三国鼎立局面中略占上风。蜀、吴两国则加强了对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控制”(蜀、吴控制之下,南方地区是否得到开发,怎样得到开发),“从西晋末年起,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和民族压迫,大批流亡南下”(为何这一时期少数民族大量内迁),“在长期混战中,原有族群布局被打乱,各族彼此频繁接触,差异慢慢缩小,但民族隔阂仍然广泛存在”(何为民族隔阂),“这些改革措施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融的历史趋势,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民族交往、交融何以成大势),等等。如果完全依照教材讲解,缺乏人物和历史场景、环节,学生很难理解,更谈不上有兴趣。

    (三)内容与初中重合较多,史实叙述更简

    本课相关内容在现行部编初中《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安排有“三国鼎立”“西晋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交融”四课。在史实叙述上,笔者认为初中更为详细。例如,“江南地区的开发”,初中安排了一个条目、约600字的篇幅,试教版《中外历史纲要》教科书只有约170字的一段话;“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相关叙述,初中安排有“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一整课的内容,试教版教科书只有约260字的一段话。如何在衔接初中的基础上追求不一样的高中历史课堂,是当下中学历史教学必须面对的难题。

    二、三个维度的追求

    (一)营造有“人”的历史课

    中国传统史学擅长以人记事,同时,“人”的故事也更容易对学生内心形成冲击。以“人物-场景-体验-思辨”进行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中学历史教师应力图营造有“人”的历史课堂。

    (二)了解历史脉络,认识“历史发展大势”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中外历史纲要》课程的定位是:“必修课程采取通史方式,旨在让学生掌握中外历史发展大势。”①“三国两晋南北朝”是夹在秦汉和隋唐两个大统一时期之间、跨度约四百年的一个大分裂时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乱世”。大规模人口迁徙与江南地区开发,民族大融合的高潮,政治制度的创新,思想解放与文化发展都在分裂之中孕育着走向统一的因素。从长时段来看,这一时期是“由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向另一个统一多民族國家的过渡形态”。②

    借用日本史学家川本芳昭的观点,本课的“历史发展大势”可以采用“中华的崩溃和扩大”来串联。③具体而言,“崩溃”主要是指统一政权瓦解,长期分裂对峙、战乱;“扩大”主要体现于江南地区开发与民族交融、北方出现民族交融的高潮、由北而南重新走向统一。

    (三)使“核心素养”落地

    课标对本课要求是: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区域开发的新成就。根据课标要求、教科书叙述及初高中内容的衔接,本课的目标如下:

    1.能够在年代尺中标出曹魏建立、西晋统一、东晋建立、北魏统一北方、隋朝统一南北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点,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

    2.阅读有关汉末之乱、八王之乱、南北之间战争等材料,感受“乱世”民众生活之苦痛,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色。

    3.了解典型人物王羲之、邓攸、冼夫人、石勒、高欢等的相关史事,认识民族交融的多面相;感受民族交融要经历长期过程,并不是一件简易的事情。

    4.能够结合相关材料,多角度认识魏孝文帝汉化举措的影响,体会历史发展的复杂性和曲折性。

    5.能够结合课堂小结,认识这一时期历史发展大势是由分裂对峙重新走向统一。

    以“人物-场景-体验”贯穿始终,特别注重学生对历史的感受和体验;后半段突出“思辨”,体会历史思维的深广度。

    三、教学过程的设计

    教学导入:观看王羲之《丧乱帖》图片及释文:

    释文:羲之顿首:丧乱之极,先墓再离荼毒,追惟酷甚,号慕摧绝,痛贯心肝,痛当奈何奈何!虽即修复,未获奔驰,哀毒益深,奈何奈何!临纸感哽,不知何言!羲之顿首顿首。

    设计意图:韩玉涛先生认为,王羲之的“先墓”是指在琅琊临沂的祖墓。“先墓”初“离荼毒”是在晋室渡江前后,不过此时王羲之尚未成年。“再离荼毒”发生于公元356年燕太原王慕容恪与段龛广固之战时,燕军荼毒王羲之在琅琊临沂的先墓,后由王羲之的好友荀羡修复。④在先墓被一毁再毁,而自己却不能前往整修祖墓的历史背景下,王羲之遂写作此信札,无奈和悲愤之情溢于纸上。

    以魏晋时期的书法作品引入新课,借典型人物——王羲之的“丧乱之极”,引出时代风貌之一面——“乱世”。

    (一)“中华的崩溃”

    学习任务1:了解历史脉络,认识“崩溃”之一面——大分裂

    情境呈现:三国两晋南北朝王朝兴亡表(表1)

    学生活动1:在表1中标出曹魏建立、西晋统一、东晋建立、北魏统一北方、隋朝灭陈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点。

    学生活动2:计算此时期统一时间所占的大致比例。

    问题1:依据表1,概括这一时段大致的时代特色。

    设计意图:这是一个年代、世系都很复杂的时期,使用一个“简单”的王朝兴亡表,学生就能够凭借年代、国名,初步认识这是一个约四百年的分裂时代,是一个“乱世”,引出下一个学习任务(感受乱世)。

    学习任务2:感受“乱世”景象,认识“崩溃”之一面——大动乱

    材料1: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曹操:《蒿里行》(创作于公元192年前后)

    材料2:310年,整个黄河流域遭受大蝗灾,草茎树叶甚至牛马毛都被吃光,接着发生大瘟疫。在广大地区,饿死、疫死以及被杀死的人,“流尸满河,白骨蔽野”,不再似人间世界。

    ——《晋书·食货志》,

    参考范文澜:《中国通史》(第2册)改写

    材料3:451年,北魏攻宋,宋朝南兖、徐、兖、豫、青、冀六州,都遭受大破坏。魏兵经过的郡县,房屋被烧毁,变成一片白地,春燕归来,只好在树上造巢。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二十六,

    参考范文澜《中国通史》(第2册)改写

    材料4:据该书(《读史方舆纪要》)记载,在当今中国版图范围内,先秦时期共有战争661次(此从周平王东迁算起),平均每年约1.2次;秦汉时期有战争682次,平均每年1.6次;魏晋南北朝时战事最多,共有1677次,平均每年有4.6次。

    ——施和金:《中国古代战争的时空分布》,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4月13日

    问题2:上述场景中你感触最深的是?

    问题3(追问):史家描述“甚至牛马毛都被吃光”,“春燕归来,只好在树上造巢”有何用意?

    设计意图:教科书对这一时代的描述文字是“战火连绵,形势动荡”,我们认为,当今和平年代的学生,难以理解和感受此类文字,如此描述,学生很难“动心”。此环节意在:(1)通过上述192年前后、310年、451年的三个时间节点的典型场景,加深学生对“乱世”之久,民生之艰的认识。(2)学生第一印象之下,往往关注“流尸满河,白骨蔽野”之类的场景。通过追问,学生既可以体会史书精炼、生动的笔法,又能加深其对“乱世”的感同身受。

    过渡:为躲避大动乱、灾荒,黄河流域居民大量迁往南方。

    学习任务3:体会流民苦痛,认识“崩溃”之一面——大迁徙

    材料1:自永嘉截至刘宋之季,南渡人口(编户齐民)约有九十万,占当时政府编户齐民五百四十万的六分之一。……换言之,亦即晋永嘉以来,北方平均八人之中,有一人迁徙至南方。

    ——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322页

    材料2:西晋末年移民路线示意图

    ——阎步克:《中国古代史》(上)课件

    老师结合示意图,运用材料1的相关数据,概要演示西晋末年黄河流域汉族民众迁徙,尤其是大量南迁的路线。

    过渡:初步感受社会大环境后,进一步设身处地理解古人的处境。引导学生想象,如果自己也是当时南迁的民众,可能会遇到怎样的场景呢?

    材料3:石勒过泗水,攸乃斫坏车,以牛马负妻子而逃。又遇贼,掠其牛马,步走,担其儿及其弟子绥。度不能两全,乃谓其妻曰:“吾弟早亡,唯有一息,理不可绝,止应自弃我儿耳。幸而得存,我后当有子。”妻泣而从之,乃弃之。其子朝弃而暮及。明日,攸系之于树而去。

    ——《晋书》卷九十《邓攸传》

    注:邓攸,平阳襄陵人(今山西临汾市东南),永嘉末任河东太守,被石勒俘虏后任为参军。

    问题4:如果你是邓攸,当时你会怎么做?

    设计意图:让学生切实体会流民生存之艰难和生离死别的苦痛,由此生疑,即使艰难,为何仍要迁徙?(躲避乱世,渴望生存)

    过渡:大量民众迁至南方,对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中华的扩大”

    學习任务4:认识“扩大”之一面:江南开发与民族交融

    材料1:

    ——据葛剑雄:《中国移民史》(第2卷)等制表①

    材料2:四三六年,魏灭北燕,北燕主冯弘族人冯业率三百人浮海归宋,居住新会(广东新会县),宋朝命冯业世为罗州(治石龙县,广东化县)刺史。冯氏非本地人,号令不行。高凉郡(广东阳江县)有“蛮”族部落十余万家,酋长冼氏。冼氏有女多智谋,善于用兵,梁末,罗州刺史冯宝娶冼氏女为妻。冼夫人约束冼氏部落使从民礼,冯氏政令才得行施。陈霸先起兵讨伐侯景,得冼夫人援助,冼夫人成为陈朝在岭南的重要支柱。冯氏数百人终于影响冼氏十余万家。

    ——范文澜:《中国通史》(第2册),

    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93页

    材料3:冯业家族南迁示意图(略)

    问题5: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中华的扩大”的?

    设计意图:浙江、福建设县数的激增、冯氏与冼氏的通婚、南朝对广东地区统治的加强,都体现了江南开发和南方民族交融的成果,中华经济文化基地由此大大扩充,这是此时期“中华的扩大”的含义之一。

    学习任务5:认识“扩大”之另一面:北方民族交融的多面相

    1.“胡人汉化”

    材料1:石勒(274—333年)建立后赵政权后,严禁人说胡字,称羯族人为国人,汉族人为汉人。石勒任用樊坦做地方官。樊坦进见,衣冠破烂。石勒惊问,你为什么穷到这样。樊坦忘了禁令,答说,羯贼无道,把我的财物都抢光了。石勒笑说,羯贼如此劫掠,我替他们赔偿。樊坦想起禁令,连连叩头求饶。石勒说,我禁的是普通人,你们老书生除外。石勒还重视中原文化,严禁汉族厌恶的胡族风俗,如娶亡故父兄的妻妾为妻,以及服丧中结婚等。

    ——摘编自范文澜:《中国通史》(第2册),

    第415、448页

    材料2:前秦政权对北方民族的汉化尤其起了巨大作用。苻坚……能够摒弃民族偏见,信用汉族人士,打击本族的豪强权贵。……他曾經亲临太学,考试学生经义,品其优劣等第,甚至禁卫军士、后宫掖庭,也皆令读书。

    ——陈琳国、侯旭东主编:

    《中国大通史·魏晋南北朝》(上册),第38页

    材料3:有学者统计,北魏道武帝时汉臣在大臣中占37.5%,明元帝时占41.4%,太武帝时占50.8%,文成帝时占52.7%,献文帝时占59.5%,孝文帝时占68.9%。

    ——王家范等编著:《大学中国史》,第207页

    问题6:石勒为什么“严禁人说胡字”?他又为何尊重“老书生”樊坦?

    问题7:从石勒、苻坚对汉文化的重视,到北魏汉臣比重不断上升,能说明什么问题?

    设计意图:使学生了解十六国初期存在的胡汉隔阂;初步理解,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政权,面对人数众多的汉族及其相对发达的经济文化,“汉化”是必然趋势。

    材料4:(499年正月)魏主谓任城王澄曰:“朕离京以来,旧俗少变不?”对曰:“圣化日新。”帝曰:“朕入城,见车上妇人犹戴帽、着小袄,何谓日新!”对曰:“著者少,不著者多。”帝曰:“任城,此何言也!必欲使满城尽着邪?”澄与留守官皆免冠谢。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四十二

    材料5:

    ——孙机:《固原北魏漆棺画研究》,

    《文物》1989年第9期

    问题8:你如何看待北魏孝文帝的“汉化”举措?

    设计意图:(1)以考古资料与文献互证“改服饰”举措,为理解“北齐墓壁画中的胡风”做铺垫。(2)使学生熟悉教科书所述孝文帝改革的意义,为再评价埋下伏笔。

    过渡:北魏以武立国,入主中原后,在北疆设置军镇以防备柔然,最重要的有沃野、怀朔、武川等六所,号称“六镇”。军镇将官多为宗室贵族子弟,升迁迅速。孝文帝迁都洛阳后,以“文”治国,“六镇”将士地位显著下降。

    2.“汉人胡化”

    材料1:高欢(鲜卑名贺六浑,496—547年)的曾祖高湖降魏,祖高谧得罪,被迁徙到怀朔镇,到高欢时,一家完全鲜卑化……高欢家贫,在平城服役,富家娄氏(娄氏有奴隶千人,牛马以谷计算,不知确数)女爱他美貌,嫁给了他。高欢因此有马,得充函使(送信人)。他来回怀朔洛阳两地,前后六年,觉得还满意。他到洛阳归令史(小吏)麻祥管辖。一次麻祥给他肉吃,照例,应该立着吃表示敬意,他却坐着吃。麻祥怒,笞高欢四十。……六镇人被贱视,就这个例可以推知。

    ——范文澜:《中国通史》(第2册),

    第673、676页

    问题9:从高欢的经历中,你能看出北魏存在什么严重问题?

    学生答后,点出孝文帝迁都30年后(523年)六镇起义爆发的史实。

    设计意图:了解高欢这个典型人物的经历,为从另一角度再评“汉化”举措做铺垫。

    材料2:高欢凭借六镇鲜卑人建立起政权,他和他的继位诸子,预防被汉族融化,都有意保持鲜卑习俗,提倡说鲜卑语及武事。齐文宣帝(高洋)的太子高殷,温和好学。齐文宣帝嫌高殷懦弱,得汉家(鲜卑人称汉族人为汉家)性质,不像是自己的儿子。高殷曾奉命去亲手杀人,割了几刀,还没有割下头来。齐文宣帝大怒,拿马鞭打高殷,认为这是懦弱的表现,不堪继承自己的帝位。

    ——摘编自范文澜:《中国通史》(第2册),

    第677、607页

    材料3:北齐墓壁画中的“胡风”

    ——石金鸣主编:《壁上观

    ——细读山西古代壁画》,第78~79、138~150页

    问题10:有史家认为,是孝文帝的急速汉化改革导致了北魏的灭亡,对此你怎么看?

    设计意图:促进学生历史解释素养培养。可从以下方面引导学生思考:

    (1)形成历史结果的是“合力”(恩格斯语)。北魏灭亡是多种因素促成的,不能简单归咎于汉化改革。

    (2)改革要“善处反动”。孝文帝的改革事出空前,难免有一定的盲目性,带来很多弊病。①钱穆说:“凡历史上有一番改进,往往有一度反动,不能因反动而归咎改进之本身;然亦须在改进中能善处反动方妙。”②

    (3)长时段眼光。孝文帝深信鲜卑族必须汉化才能统一南北。他力图把胡人汉化法制化、常规化,使北方的胡汉差别日趋缩小,以至于融为一体。这种眼光是非常了不起的。③从历史发展大势来看,北齐等时期形式上出现的鲜卑化,只是历史的一个短暂回流。

    出示东晋十六国与隋时期少数民族分布图,引入本课小结。

    学习任务6:了解“历史发展大势”,认识“扩大”之另一面:隋唐帝国的出现

    材料:东晋十六国时期少数民族分布与迁徙(图略),隋时期少数民族分布与迁徙(图略)

    ——国家地图集编纂委员会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历史地图集·第一册》,

    第22、25页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四十

    四、“步六孤”与“陆”:改姓与复姓

    材料1:(步六孤)睿始十余岁,袭爵抚军大将军、平原王。沉雅好学,折节下士。年未二十,时人便以宰辅许之。娶东徐州刺史博陵崔鉴女,鉴谓所亲云:“平原王才度不恶,但恨其姓名殊为重复。”时高祖未改其姓。

    ——《魏书》卷四十

    材料2:(496年正月)魏主下诏……改拔拔氏为长孙氏,达奚氏为奚氏,乙旃氏为叔孙氏,丘穆陵氏为穆氏,步六孤氏为陆氏,贺赖氏为贺氏,独孤氏为刘氏,贺楼氏为楼氏,勿忸于氏为于氏,尉迟氏为尉氏;其余所改,不可胜纪。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四十

    材料3:(554年西魏皇帝)复姓拓跋氏,九十九姓改为单者,皆复其旧。魏初统国三十六,大姓九十九,后多灭绝。泰乃以诸将功高者为三十六姓,次者为九十九姓,所将士卒亦改从其姓。(洪迈曰:西魏以中原故家易赐蕃姓,如……杨忠为普六茹氏……李虎、阎庆为大野氏……陆通为步六孤氏……)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六十五

    材料4:(580年12月)癸亥,周诏诸改姓者,宜悉复旧。甲子,周以大丞相坚为相国,总百揆……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七十四

    五、通婚:文献与考古史料之互证

    材料1:魏旧制:王国舍人(谓诸王妃嫔)皆应娶八族(即自代来八姓)及清修之门。威阳王禧娶隶户(没入为奴隶之户)为之,帝深责之;因下诏为六弟聘室:“前都所纳,可为妾媵。咸阳王禧,可聘故颍川太守陇西李辅女;河南王干,可聘故中散大夫代郡穆明乐女;广陵王羽,可聘骠骑咨议参军荥阳郑平城女;颍川王雍,可聘故中书博士范阳卢神宝女;始平王勰,可聘廷尉卿陇西李冲女;北海王详,可聘吏部郎中荥阳郑懿女。”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四十

    材料2:彭城武宣王妃李氏墓志铭

    亡祖讳宝…亡父讳冲,司空,清渊文穆公…夫人荥阳郑氏…史延实…亡弟休纂,故太子舍人。…

    姊长妃,适故使持节镇北将军、相州刺史、文恭子荥阳郑道昭。

    姊仲王,适故司徒主簿荥阳郑洪建。

    姊令妃,适故持节、抚军、青州刺史、文子范阳卢道裕。

    妹稚妃,适前轻车将军、尚书郎中、朝阳伯清河崔勗。

    妹稚华,适今太尉参军事河南元季海。

    子子讷,字令言,今彭城郡王。妃陇西李氏,父休纂。

    女楚华,今光城县主,适故光禄大夫长乐郡开国公长乐冯颢。

    女季瑶,今安阳乡主,适今员外散骑侍郎、清渊世子陇西李彧。

    父延实。

    材料3:我们从这个墓志可以看到元氏宗室親王娶了崔、卢、李、郑四家的某一家的女儿的时候,实际和这四家都联上了姻。……元勰和李媛华所生的儿子元子讷,又娶了他舅舅李休纂的女儿为妻;他们所生的女儿元季瑶又嫁与他舅舅李延实的儿子李彧为妻,都是姑表兄弟姊妹结婚,亲上加亲。

    ——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第521页

    六、鲜卑语与琵琶

    材料1:齐朝有一士大夫,尝谓吾曰:“我有一儿,年已十七,颇晓书疏,教其鲜卑语及弹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无不宠爱,亦要事也。”

    ——颜之推:《颜氏家训·教子篇》

    材料2:跟随高欢立武功的鲜卑人,到儿子一辈,不武又不文,只能说鲜卑语,爱听弹琵琶,比起第一次南迁不武能文的鲜卑人来,抵抗被融化的力量更显得薄弱。鲜卑人对汉士族,还有一种自卑感。齐娄太后为博陵王高济娶崔氏女为妃,敕高济说,好好做样子,不可使崔家笑话你。其他功臣得汉士族女为妻,便自觉荣幸。他们依靠政权维持自己的社会地位,高氏政权消灭后,六镇流民也就不见了。

    ——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二册》,

    第676~677页

    材料3:自隋室代周,鲜卑人皆与汉人同化,鲜卑语亦渐趋消歇。《汉书·武帝纪》:“天汉二年,贰师将军三万骑出酒泉,与右贤王战于天山。”颜师古注:“即祁连山也。匈奴谓天为祁连,今鲜卑语尚然。”是唐初犹存鲜卑语,此后故书雅记中绝无鲜卑语之记载,盖久已湮灭矣。

    ——缪钺:《缪钺全集·第1卷》,

    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276~277页

    七、姓望氏族

    材料1:

    ——唐耕耦、陆宏基主编:《敦煌社会经济

    文献真迹释录(一)》,

    书目文献出版社,1986年,第95页

    材料2:在《新集天下姓望氏族谱》中,洛州河南郡郡姓中有元、穆、丘、祝、古、山、独孤、贺兰、慕容、宇文、侯莫陈诸氏,可以证明都是鲜卑族姓。同时他们也迁到河东道、河北道、河南道诸州居住,成为当地的望族了,如河东道泽州高平郡有独孤氏,并州太原郡有尉迟氏,河北道冀州渤海郡有赫连氏、纥干氏,河南道许州颍川郡有豆卢氏,兖州太山郡有斛斯氏,徐州兰陵郡有万俟氏,可见鲜卑族望不仅居住两京,而且遍及大河南北了。……被列入为著姓郡望,那就是说他们在所居住地区,已拥有较高的经济地位、政治地位、社会地位,并具有较高深的汉文化修养,可以说不是很简单的事了。

    ——王仲荦:《隋唐五代史》(上册),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519~520页

    【作者简介】魏飞,中学高级教师,宁波滨海国际合作学校历史教师。

    【责任编辑:王雅贞】

相关文章!
  • 一张抗战照片引发的历史解释

    方海霞赵剑峰邵中技关键词:历史解释,抗战照片,何应钦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9)17-0051-07每遇八九月份

  • 教师如何应对学生提问?

    杨朝晖王芳关键词:教学相长,学生提问,教师发展,案例研究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9)17-0040-07一、研究问

  • 关于创建历史时间学的对话

    冯一下张利娟关键词:历史时间学,年代学,知识构建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9)17-0047-05张利娟(以下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