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科学渗透情感教育

    陶乐平

    摘 要:现在学生的情感被肯德机、游戏机所擒获,出现了情感荒漠化的现象。小学科学不仅是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而且还有效地促进其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以及通过实践活动促使学生体验生活,感知生命,体味情感。科学课应以焦点延伸作为情感突破口展开教学活动,给学生提供一个空间,去整理被他们忽略的情感。

    关键词:小学科学; 情感; 导学; 生活

    中图分类号:G623.6? ? ? ? ?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06-3315(2019)8-066-001

    小学科学学习是学生主动构建科学概念的过程,它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它不仅仅要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促进学生良好科学思维品质和科学精神的形成。科学课究竟要让学生们获得什么?这个问题是我们首先要思考的,科学课要让学生获得良好的科学素养,而且要让学生经历一个科学探究的过程。

    纵观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情感因素无处不在,到处充满人文色彩。那么,如何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引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呢?

    一、善于去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1.以假設性问题为导火索来激情

    教材中有很多假设性问题,犹如一缕缕轻风,勾起我们的情绪。这些蕴含中丰富的情感因素,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领悟其中的内涵,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唤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如《时间在流逝》一课单元导入中,“想象一下,如果有一天全世界的钟表真的一下子都停了,世界会变成什么样?……现在让我们来体会下没有钟表的一分钟。”时间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应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让学生理解,钟表是时间一个很好的替代词,但又不能忽略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思考假设性的问题有时能给人带来危机感,教师应把握住学生这种情感,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去探究。

    2.让“公平”意识浸润在实验过程中

    小学科学教材中,对比实验是一个最重要的实验方法之一。在进行对比实验教学时,我们必须根据教材内容,学生实际发展情况,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因素进行加工整合,做到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运用整体教学设计的原理进行对比实验的教学设计,循序渐进的教学。在实验过程中要建立“公平”的意识,及实验后反思“公平”意识,是对比实验的重点。

    如《怎样加快溶解》中,要求学生先罗列出可能的变量,如搅拌、研碎、温度、水量等变量,根据学生思维经验实际来设计实验,控制哪些变量。实验后的数据处理环节,也要让学生意识到“公平”。让他们学会珍视数据,运用数据,让数据来说话,严谨地形成解释,这是科学教育的主要内容。

    3.抓住教材内容,以思促情

    教材内容的选择大都是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教材内容从表面看没什么感情色彩,但是在探究活动中却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

    如《声音是怎样产生》一课,教材紧紧围绕学生熟知的钢尺、皮筋,引出“怎样使钢尺、皮筋发出声音”这一探究问题。由于钢尺、皮筋是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学生有一定的生活体验,因而容易产生积极的情感,易于形成一种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学生设计出许多方法:“用手拉,用手拨,用来敲击,用来弹,放在唇间吹……”这一探究活动使学生的认识与原有的经验发生冲突,从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引发了浓厚的兴趣。

    4.借助色彩绚丽的图片和引人入胜的音乐,以此导情

    教材中图文并茂、色彩艳丽的图片,真实、生动、形象,给人以直观新颖之感。这些图文素材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了理性感悟,同时,使学生心情充满愉悦,激发学生投入科学探究的热情。而音乐,本身就能够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灵魂,丰富人的想象力,激发人的情感。它有时甚至比老师空洞的说教更有感召力。播放音乐或歌曲,创设情感,能让学生在音乐中产生情感的共鸣。

    如《新的的生命》单元是支撑有关生命概念的建立,并在此过程中使学生获得对生命的理解。它们激活了学生的思维,缩小了学生与被认识生物之间的距离。而本单元的蕴含的情感是让学生爱护生物,珍惜生命,让学生产生共鸣需要外界的催化剂,而图片和音乐就是最佳选择。

    二、带领学生触摸情感,收获快乐

    1.教师可以尝试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学科学

    三年级第一单《植物》,教室应带领学生到户外去仔细观察大树等植物。若学习观察大树时,不让学生们亲自去摸、看、闻、听……那就等于抹杀了孩子们探究的欲望,也抹杀了孩子们通过观察而得到的感想,他们富有趣味性的语言。其实在户外,孩子们不仅学到了科学知识,更多的是收获了合作、团结、认真、细心和快乐等情感体验。

    孩子们真实、单纯的情感会让我们感动,而这些积极的情感也影响着学生们,他们因为这些情感变得热爱探究,热爱学习,热爱生活。

    2.学生亲身体验身边的科学活动

    在家长、学生的印象中,小学科学是一门副科(相对于语文和数学),科学课就是存在于课堂40分钟,下课后科学应没有任何继续的迹象。其实科学课的很多活动是要在课外时间操作的,而在这个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过程中,他们收获的仅仅是个作品吗?

    科学活动不仅是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而且还有效地促进其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以及在此过程中学生产生那种满足感是无法取代的。

    三、情在科学课堂中升华,融入学生生活

    在科学课堂上,教师应学会因势利导,升华情感体验,与学生生活相挂钩。如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土壤中有什么》,在课的最后环节用《我们的土壤妈妈》结束,学生通听、读、写、思,情感得到了升华。又如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动物的卵》,由母鸡孵化小鸡引申到母亲孕育我们的思考,并设计一个开展体验母亲怀孕的活动。让学生学会珍爱生命、敬畏生命、感恩父母,是一次科学的情感体验和升华。

    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如能有效的创设逼真、有效的情感体验氛围,以自己的热情去点燃学生的情感导火线,让学生真正进入情感世界,领略科学与人文的交融,获得情感上的愉悦,那一定会收获颇丰。

相关文章!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初中英语音标教学现状及有效开

    黄全玉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和发展,初中英语教学模式有了很大的改观。然而,结合多年教学实践发现,虽然音标教学是英语教学中的重

  • 让作文指导蕴含在阅读教学中

    马笑乾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阅读的升华。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忽视了作文指导和阅读教学的密切联系,陷入“个人只扫门前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