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躁时代如何打造一本质量合格的图书
【摘 要】 在当今碎片化阅读的浮躁时代,出版社编辑要打造一本质量合格的图书,首先必须组到优质的稿件,这是保证图书质量的前提。要组到优质稿件,需要编辑在组稿中做到“七个慎重”。同时,出版社要严格贯彻落实三审三校制和印前审读制,落实责任编辑制;在审读书稿清样时需实行重点核查制;发稿时要做到“齐清定”,付印时更要做到“齐清定”;民族文种读物不可大意;检查样书要仔细全面,不可轻易签字出厂。
【关 键 词】综合质量;优质稿件;慎重组稿;责任编辑;重点核查
【作者单位】蓝芝同,广西民族大学传媒学院。
当今碎片化阅读的浮躁环境,影响了创作界和学术界,也影响了市场化经营的出版界。定力不再,片面追求数量,或偏重市场经济效益等,势必影响选题创作的质量,更影响到图书的综合质量。
出版业内众所周知,图书质量分为四项:内容质量、编校质量、设计质量、印制质量。前两项被称为内在质量,后两项被称为外在质量,一起构成图书的综合质量。综合质量分为合格、不合格两个等级。内容、编校、设计、印制4项均合格的图书,其综合质量合格;4项质量中有1项不合格的图书,其综合质量不合格。如何保障一本图书的综合质量达到合格标准呢?笔者认为,以下做法值得借鉴。
一、组到优质稿件,是质量保证的最大前提
所谓优质稿件是指内容完善、格调健康,表述规范、逻辑严谨,体例科学、层次清晰,文字流畅、错漏较少的稿件。但这只是相对而言,没有绝对标准。当下我们常说内容为王,其实就是优质稿件为王,劣质稿件是我们工作的大敌。笔者认为,要组到优质稿件,必须在以下几方面做到慎重。
第一,县乡基层作者的稿件要慎重,不要随便答应刊发。笔者并不歧视基层作者,也不排除基层有个别好作者、好稿件。但一般而言,这类稿件质量比较粗糙,编辑审读加工几遍也未必能达到出版要求。笔者曾在出版社从事编辑工作近30年,接触过许多基层作者选题稿件,大多数做退稿处理,极少数做退修处理。而且后来出版的这部分退修稿件,所花费的时间精力要比优质稿件多数倍。
第二,领导推荐的稿件要慎重,不要怕压力。笔者认为,领导推荐的意图是:“你审查看看,能不能出版,如合格就出版,如不合格不要勉强。”笔者在长期的编辑工作中,极少遇到不讲道理、强压出版某部书稿的领导。因为领导一般没时间认真看稿件,强压出版,真有了严重问题,他也担当不起。所以,领导推荐的稿件要慎重,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地对待稿件,跟领导如实汇报清楚情况,千万不要屈服于压力,糊里糊涂就给出版了,这样容易造成出版事故。
第三,名家名人的稿件要慎重,不要盲从。名人名家的稿件,不一定都是优质的,必须慎重对待,不可盲目崇拜。如笔者曾接到某中医药大学知名教授专著《传统中医现代论》,前半部分15万字,讲中医辨证施治理论方法,问题不大;但后半部分10万字写得很玄,讲破解人体生命密码,揭示人体细胞结构等,说得神乎其神。笔者认为,这不是中医理论,而是神秘文化。当时笔者任出版社副总编辑,分管民族文化编辑室,该科室两位资深编辑陪同作者三次来到笔者的办公室商讨,我们表示如果撤下书稿后半部分,就可以出版。但作者反复强调必须保留书稿后半部分,并坚持要在我们社出版。最后笔者委婉谢绝,没有上选题。
第四,对已经发表再结集出版的稿件,不可大意。所谓时过境迁,此一时彼一时。当时发表不成问题,现在结集出版則不一定合时宜。因为各种环境都在变化,包括国内外局势、国家大政方针、社会历史条件、人文条件,乃至特殊人物命运沉浮等都在变化。要重印或结集出版,必须当作原稿认真审阅修订。不要认为公开发表过的就没有问题。比如,对越关系以及对越战争,冷战时期与冷战解冻,各界名人包括政治名人的过去与现在等,如不修订,照搬原文出版很容易出事故。
第五,周期过短、催得急的稿件要慎重,不宜接稿,不要见钱眼开。这类选题可能经济效益比较好,但速度与质量的矛盾也特别突出,很难处理,必须慎重。如 2006年广西巴马50周年县庆两部献礼图书,共约60万字,有100多幅彩色插图。该县领导刚送稿到出版社,就说下周一定要出版,县庆用书不能耽误。笔者当即回复,书稿送来太迟,即使全社几个编辑室都做这两部图书,一周时间也难以出版。第二天,对方又请上级主管领导出面,共同到笔者办公室,笔者向领导客观反映出版程序、周期和质量要求等诸多问题,告知若一周内非要出版,也是废品图书。最后,双方达成共识,20天内出书。但这个周期也是很短的,打乱了出版社先前的部分出版计划,弄得我们很被动。
第六,自费出版的稿件要慎重,不宜多接,稿件占比例不宜过大。笔者认为,拥有200个书号左右的地方中小型出版社,自费选题占30%比较合理。因为自费选题类别、品种庞杂,水平参差不齐,几乎没有重印率,安排多了就难以管理,难以保证质量。有些作者今天交管理费,下周就想出版了,整天都在催促。可一旦仓促出版,综合质量很难达标。所以,自费出版的稿件,还是少接一些为好。
第七,不好把握的书稿,哪怕是朋友的书稿,也要慎重,不要轻易上选题。比如有个作者系笔者多年的好友,他几十年都在钻研中国古代择吉术,写了一部30万字的书稿。笔者当时还在出版社任副总编辑,他找到笔者想要出版,说得头头是道,神乎其神。但笔者认为该书涉及神秘文化,不好把握,就放弃了。这位朋友很失望,笔者只能建议他投到古籍类出版社试试看。
二、严格贯彻落实三审三校制和印前审读制,核心是落实责任编辑制
笔者认为,在图书封页署上责任编辑、责任校对等有关人员的名字,对他们来说,不是一种荣誉,而是一种责任。责任编辑是指对图书等出版物的综合质量、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负责任的编辑;责任校对是指对图书等出版物的校对质量负责任的校对员。相对而言,责任编辑的权力比较大,责任也更重大。比如出了导向问题,责任编辑不能责怪责任校对,而要从自身查找原因。长期以来的编辑出版工作实践证明,很多图书出版质量事故都与三审三校等相关环节责任人的疏忽,特别是责任编辑的马虎大意有关。因此,责任编辑时刻都不能松懈,否则很容易出事故。
三、实行书稿重点核查制,通读清样稿时要注意几个关键点
责任编辑在通读清样稿时,一要重点核查书稿敏感的章节或段落;二要重点核查重要人名或重大标题; 三要重点核查敏感简短的文字符号;四要注意核查图书脚注引用的境外参考文献。 编校人员必须养成淡定严谨、一丝不苟、敏锐考究的工作作风,浮躁臆断、粗枝大叶是编校工作的大忌。特别是对那些敏感的字词、重要的标题,以及容易出现反向错误的简短文字、符号等,应该留意核查,多看一遍,坚决不能想当然。笔者在长期的图书成品质量检查中发现很多错漏,比如邓小平被写成“邓不平”;抗日队伍被写成“投日队伍”;把台湾与其他国家并列,如“泰国、越南、台湾等国家”;中药书里的一杯黄酒被写成“一杯黄土”,某草药5克被写成“50克”,如按照这些方剂来饮用,不死也会病情加重……类似错漏不胜枚举。
值得一提的是,图书或论文的脚注,文字较少,编校人员往往容易忽略。特别是引用港澳台等境外的文献资料时,经常出现“台湾国立xx大学”“台湾国立xx小学”“台湾国立xx研究院”等文字。这类情况容易产生政治导向问题,编校人员必须高度重视,认真核查修改。
四、发稿要做到“齐清定”,付印更要做到“齐清定”
付印清样涵盖出版物的所有印件,包括文字、图片、正文、封面、目录、前言、后记、注解、附录等部分,必须做到“齐清定”,不得零散签字付印,否则就会出现封面、封底与内封、版权页等处信息不统一的情况。比如书名、书号、定价等文字内外不一致,只能翻工重做,造成损失。此外,必须严格实行付印清样签字负责制,每个环节都要由环节责任人(包括编辑、校对、美编、印制、室主任、社领导等)签字,明确责任、确保质量。
五、对待民族文种(如壮文等)读物不可大意
随着民族地区公益性双语教育的普及与提高,现在民族文种的专家和读者(包括大学生)不在少数,逐渐形成了专家队伍和读者隊伍,而且队伍还在不断扩大。因此,编辑人员不能抱着侥幸心理和忽悠的态度来做出版,否则会出问题。如拼音壮文 Laeb baenz (成立)、Laeb baez(生疮),两者仅差一个字母(n),如果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时,将Laeb baenz (成立)误译为Laeb baez(生疮),那就不是笑话,而是严重的出版政治事故了。因此,民族文字出版物与汉文出版物一样,综合质量必须合格才能出版。
六、检查样书要仔细全面,不要轻易签字出厂
检查样书是图书等出版物出厂发行之前的最后一道质量关,必须仔细把好。责任编辑首先要将印刷清样稿与成品样书认真对红,要特别检查清样中发现的政治导向问题、错漏问题在样书中是否已被改好;其次,检查封面、封底、书脊的文字信息与扉页、版权页等处的文字信息是否统一,如书名、作者、书号、条码、定价等是否一致;最后,检查印装次序、页码是否颠倒,是否有缺页、漏页、烂页,印装工艺、纸张墨色、成品规格等是否符合要求。逐一认真检查后,才能在样书上签字出厂或退厂翻工修改。
现代大编辑家赵家璧先生有句至理名言——“书比人长寿”,然而,并非每一种书都比人长寿,唯有精品图书才具有超强的生命力。而精品图书要靠“优质稿件+出版人的精心打造”才能被做出来。当代著名出版家聂震宁先生也说过:你做一辈子编辑,不要贪多求全,能编好一两部影响后人的图书,就够了。因此,编辑一部质量合格的精品图书,应该是我们当代出版人永恒不变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