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人为本”应明确几个理论问题
沈 伟
[摘要]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但实践中对于与“以人为本”相似的表述有很多,特别是民本思想、人本主义、人道主义等,不能厘清这些理论表述的界限,就不能更好地认识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和其精神价值。
[关键词]以人为本;马克思主义;民本思想;人道主义
[中图分类号]D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09)09-0015-03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要贯彻和落实好科学发展观,必须深入理解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以科学的理论视角正确地看待以人为本。在人们的话语习惯和社会思潮当中有一些与以人为本似是而非、界限模糊的表述方式,容易与以人为本混淆或者对理解以人为本造成误导,需要明辨和澄清。
一、不能用以人为本概括全部的马克思主义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它深刻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新要求,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不假,但它绝不是全部的马克思主义观点,不能用以人为本来概括全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或者是误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是以人为本。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高度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高度统一的完整严密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系。“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也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理论基础。
以人为本的理论基础包括:(1)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理论。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既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又是人民群众伟大创造的结果。(2)人的本质和人的主体性的理论。马克思把人看作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以实践的人、社会的人重新理解世界,从而引发了西方近代哲学史上一次历史性的观念转型。(3)异化劳动的理论。马克思从生产结果、生产过程、人类本质和人际关系等四个方面来分析异化劳动,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就是要消除压迫人、奴役人的力量,使人成为社会和人自身的主人。(4)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马克思在他的《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考察了人的主体发展过程,提出了人的发展的三阶段理论,“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马克思所揭示的人的发展三阶段的最高的理想发展阶段,也是马克思社会发展理念中一条基本原则和追求的最高价值目标。(5)人的解放的理论。1843年马克思提出任何一种解放都是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因此人的解放就是消除现存社会强加在每个人身上的不合理的东西,包括不平等的经济、政治、思想关系,让这些关系成为符合人的本性、合理的、平等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的全部体系要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来维系,它的任何一个前提、任何部分、任何原理、任何论断、任何命题都是两者的高度统一。不可能只有唯物主义或者只有辩证法。之所以说以人为本是唯物主义的,就是它承认了人生存发展的物质需要,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求发展,促进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之所以说以人为本是唯物主义的。就是它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必须最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集中全社会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亿万群众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把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人有自觉能动性的基本观点贯彻于社会发展论。在尊重自然、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突出人的主体性,集中表达了人类应该如何能动地改变客观世界以实现自己的目的,以及这一主体和客体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推动社会发展进程的基本观点。
之所以说以人为本是辩证的,就是它承认量变与质变、对立和统一等客观规律,从社会基本矛盾人手,承认满足和维护群众的利益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的过程,要细心体察群众愿望和利益要求的变化,政策措施才能更全面、更准确地反映群众利益。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知道抓主要矛盾,要求领导干部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力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和不和谐因素,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说以人为本是辩证的,更是因为它以否定的、批判的态度去看待现存的一切。一方面以认识活动在观念中否定现存状态,并在观念中建构人所要求的现实。另一方面在实践活动中现实地否定现存状态,把观念中的目的性要求和理性图景变成现实的存在。正如马克思所说辩证法在它的合理形态上,就是“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因此,我们应当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来理解和坚持以人为本,而不能反过来用以人为本统领全部的马克思主义。
二、不能将以人为本等同于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
民本思想在中国具有古老的传统,成为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政治哲学中“民本”最初可见于《尚书·五子之歌》,“皇祖有川,民可近,不可下,民唯邦本,本固邦宁”,“民唯邦本”成为中国民本思想的源头。在《墨子·内篇》中可见“卑而不失尊,曲而不失正。以民为本也”,贾谊《新书》中说“闻之于政也,民无不以为本也,国以为本,君以为本,吏以为本,故国以民为安危,君以民为威侮,吏以民为贵贱,此之谓民无不为本也”。
儒学的反思者们在周公“保民”、“为民所欲”的思想基础上提出封建王朝存续的合法性的实质性依据。这里所说的合法性是对被统治者与统治者关系的评价。是政治权力和其遵从者证明自身合法性的过程,它是对统治权力的认可,这种认可建立在一系列条件基础上。如孟子提出“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的思想。“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一直到清代的谭嗣同在《仁学》仍提出“因民而后有君,君末也,民本也”。民本思想是中国政治哲学中的精彩部分,梁任公在《先秦政治思想史》中指出民本思想
是中国政治哲学的一大特色,谢扶雅在《中国政治思想史纲》中说:“中国五千年来之政治思想,实为一气呵成,可作一幅整个图书来看,因其无非发挥一个‘民字,故全部得成为‘民学。”
但是,在中国历史上,民本思想受到现实中的各种限制,只能是一种政治理想。它只能反映出古代进步思想家和政治家对民众疾苦的体察和对民众力量的重视,但并没有成为中国古代的思想主流,只成为一种驭民和治民的技术和手段。“天下非一人之天下,天下人之天下”肯定了民有的观念;“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肯定了民享的思想,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毕竟与民主思想不同,虽然民本思想有“民有、民享”的观念,但始终没有走到“民治”的道路。古代中国人是不相信政治应该由人民自己来管理的,认为政治应当由有贤德的人来做,天下虽然是人民的天下,但君主才是天下的主人。
以人为本从理念渊源来说包含了对民本思想的合理继承,但更是理性的超越。“民本”主张只是一种“驭民”术,是作为维护君主专制统治的手段,这种思想与党把人民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有着本质的不同。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是物质生产的历史。人民群众作为物质生产的基本力量和根本动力,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而且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在和谐社会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就是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包括其他社会主义建设者在内的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为本。坚持发展的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真正把实现、保障和发展人民各方面需要和权益作为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目的,作为衡量是非得失的标准。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三、不能将以人为本等同于西方的人本主义
这是最容易混淆的理论误区。在一般意义上,“人本主义”有三种含义:(1)特指14世纪下半期发源于意大利并传播到欧洲各国的哲学和文学运动,其代表人物如马基雅维利。在他生活的时期,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已经蓬勃开展,基督教神学遭到人文主义者的猛烈批判,但由古代希腊形成的自然法理论经过托马斯·阿奎那为代表的经院神学家的改造,在政治思想领域发展成为完备的占统治地位的理论体系。马基雅维利在《君主论》、《李维史论》等著作中,将经院哲学的自然法理论体系抛弃,完全从现实的人、人性、人的历史和现实的经验出发,总结国家兴衰的原因,探讨治国的方法和政治法律制度的优劣。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他开始“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了,他们都是从理性和经验中而不是从神学中引出国家的自然规律”,开始“独立地研究政治主张”,使“政治的理论观念摆脱了道德也摆脱了神学”。(2)专指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德国古典哲学中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哲学,即我们常说的费尔巴哈的人本唯物主义。费尔巴哈为了与庸俗唯物主义相区别,把自己在反对宗教神学和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中所建立的哲学称为“人本主义”。它确认物质第一性,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从自然转化的有意识有理性的实体,是肉体与灵魂、存在与思维的统一体,人不是机器,人是感性的对象。人性、人的本质存在于人同自然和人同人的统一之中。(3)泛指承认人的价值和尊严,把人看作万物的尺度,或者以人性、人的有限性和人的利益为主体的任何哲学,主要指现代西方哲学中与“科学主义”对应的,以人的本质、价值、地位等为研究中心的哲学思潮,包括生命哲学、哲学人类学和存在主义等。此时的人本主义具有了与“人道主义”等同的意义。人道主义作为一种时代思潮,它的产生、发展是与西欧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相适应的,18世纪人道主义与资产阶级革命的各种政治和经济要求结合起来,成为资产阶级政治主张的理论基础,“自由、平等、博爱”等普世性价值观念,社会契约、平等论、自由论、人民主权等都是以人道作为根本依据。
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是与上述西方三种思潮有明显区别的。其中的人本主义是同超自然信仰主义相对立的。力图把人重新纳入自然和历史世界中,重新解释“人”。此时的人文主义者普遍信奉和弘扬个人主义,如马基雅维利对君主、对伟大人物的赞美,对成就伟大事业的渴望,鲜明地体现了个人主义的精神,更可惜的是,其君主与权力的观念为亨利二世的皇后凯瑟林·德·美第奇利用成为“以目的说明手段正当”的政治无道德论的“马基雅维利主义”。人本主义者把建立理想社会的希望寄托于人性的普遍改善,说服统治者发善心、施仁政或伟大人物的出现。而以人为本是历史唯物主义中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原理的具体体现,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它相信人民是创造历史的根本动力,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力量,充分调动的是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费尔巴哈的人本唯物主义,相对于英法的机械唯物主义有巨大的优越性,但是它脱离了社会实践和社会关系来研究人,把现实的人的特性和属性看作“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不理解人和人的意识的社会本质,把人抽象化、生物化了。回避现实社会的矛盾和人民群众的命运,宣扬只有“个人”的真实存在,但凭“个人意志”实现“绝对自由”。而以人为本中的“人”是具体的、社会性的人,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的“每一个”个人。一切人的发展是以每一个人的发展为前提的。就像《共产党宣言》中提到的“每一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在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中,以人为本要求以社会中的每一个人为具体的、现实的“本”,不是以抽象的无所指的“人”为本,关注每个人的生存发展的状态和基本利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科学,同时也需要深入的理论探讨,只有拨开理论界限的迷雾,才能更好地贯彻和实践,将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做到知行合一,真正体会和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真正实质和精神价值。
参考文献:
[1]陈志尚,以人为本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解放军理论学习,2008,(1)
[2]金耀基中国民本思想史[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
[3]李慎明,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J],中国社会科学,2007,(6)
[4]孙正聿哲学通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李秀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