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视角下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改革研究

    付连峰

    摘 要:本文从“互联网+”视角切入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改革问题,重点阐述了专业教育网络平台的建设方案。网络平台包括课程、案例、数据、科研成果、论坛等诸多要素,具备开放性、标准化、国际化等特征,是学习、研究、讨论、社交融为一体的综合性专业网络平台。网络平台建设面临着资金、资源整合等问题,需要从人才培养、激励机制、制度建设、资源建设等方面着力推进。

    关键词:“互联网+” 社会工作 教育改革

    “互联网+”已经成为包括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在内的各个行业部门与专业领域的新思路之一。目前,国外已有Campbell协作网、Cochrane协作网等网络平台[1],值得我们学习和参考。国内亦有部分学者讨论社会工作与互联网相结合的问题。基于“互联网+”视角,推动构建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网络平台,吸纳和融汇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各种要素,设计和论证专业教育网络化的整体方案,提出推进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网络化的政策建议,不仅有助于推动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创新,而且对于社会政策、社会科学研究等领域具有广泛的辐射与借鉴意义。

    一、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网络平台的构成要素

    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网络平台是由课程、案例、数据、科研成果、论坛等诸多要素构成的整体或体系。该网络平台的首要要素是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可以分为两类:一是通识性教育课程,涉及社会工作、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政治学、管理学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视角、方法与技巧,这类课程所涉及的知识已经在学术界取得相当程度的共识;二是研究性教育课程,涉及社会工作和相关学科的争议问题和前沿性领域。这两类课程都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在线学习方式完成,但是后一类课程对互动性和参与性的要求要高得多。第二个要素是社会工作干预与评估的案例。与社会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性偏向不同的是,社会工作格外强调实践性的、经过科学论证的社会干预,以及在干预之前、干预过程中和干预之后的社会评估。大量积累各个社会群体、不同问题和分支领域的社会工作干预与评估案例,不仅能够作为素材直接支撑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课程讲授,而且能够通过对案例材料的挖掘找出特殊的概念、思维与逻辑,推动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本土化。

    二、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网络平台的整体方案

    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网络平台将结合常用网络技术与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科技,构建学习、研究、讨论、社交融为一体的综合性专业网络平台。这个平台将具备开放性、标准化、国际化等特征。

    首先,网络平台必须是开放性的。开放性的内涵是多重的:任何个人或者组织,不管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都有资格进入这一网络平台并获取相关资源;任何参与者查看、上传、下载或者使用与网络平台所属或相关资源都应当不受限制,尤其是成员资格或财务成本的限制;网络平台中的知识与资料是不断修改和完善的,而不是固定的和一成不变的。其次,网络平台应当是标准化的,尤其是案例的标准化。在此,我们应当审慎地看待此处所说的标准化问题。从本质上来说,每个社会工作干预案例都是不同的,因而也是难以标准化的,毕竟工作者、干预对象、问题及缘起、方案设计、干预过程、干预结果等存在多维度、复杂化的差异。但是,我们可以在案例资料的组织与表述方面尽量做到標准化,包括个体特征、问题特征、干预流程、评估方案等等。标准化不仅意味着相似知识的积累可以更容易实现,而且也有助于将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有机结合、相互补充,这对于扩展和深化我们关于服务对象、问题及其解决机制的认识和理解意义重大。第三,网络平台必须是国际化的。我们不仅应该对国外参与者免费开放,而且应该通过主动、广泛的宣传动员推动国外人员积极参与其中。一方面,社会工作作为一个舶来品,本身就面临着理论、视角与方法的本土化问题。国外参与者、案例、数据等要素的加入,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社会工作专业发展和专业教育的发展轨迹与内在脉络,而且能够为本土要素提供重要的参考对象与比较基准,更有助于我们及时、尽快地吸收国外的先进理念、前沿方法与工作经验。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将社工的干预经验与指导实践充分反映出来,把复杂化的学术结论转化成为操作性较强的实践手册,使中国特色的社工实践借助国际化的学术语言更好地走向世界和全球。

    三、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网络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网络平台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资金问题,尤其是在坚持开放、免费的基础上如何解决资金问题。对此,我们一方面要努力寻求资金来源的多元化,广泛吸收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学术组织、基金会、企业等渠道的资金支持,保证资金供应的稳定性与扩张性。另一方面,我们要努力吸收市场化经营的智慧与技巧,适当通过商业广告、咨询服务、数据服务等方式解决运营资金问题,力求实现学术逻辑与市场逻辑、社会收益与经济收益的融汇与平衡。另一个重要问题是平台资源的整合问题。网络教育平台的应当积极整合现有的知网、维普、万方、斯普林格等等国内学术研究平台的数据资料,与此同时还要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和非营利性本质。可以预见的是,知识产权协调问题将会是这一工作的难点,我们还需要在实践中慢慢摸索法律、市场、学术之间的复杂关系与微妙平衡。此外,在具体实施和运行过程中还存在其他的诸多问题。

    对策建议如下:其一,人才培养方面,要加强“社会研究-社会工作-网络”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打通网络平台、社会工作与科学研究之间的专业藩篱;其二,激励机制方面,要通过利益诱导、舆论宣传、政策倾斜、关系网络等多种正式与非正式手段动员各类人员和机构深度参与社会工作网络化建设;其三,制度建设方面,要建立健全网络平台运营制度、线上线下协调制度、数据资料管理制度、成员管理制度等多项制度及其实施细则;其四,资源建设方面,要积极开发多媒体课件和网络课程,从政府部门、事业单位、企业等机构广泛摄取各类数据资料,鼓励和支持参与者创建和分享独有资料,协调已有学术与非学术网络平台推动资源共享。

    结语

    总之,互联网对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改革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互联网+”既为专业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专业教育改革创造了条件。由此,我们可以从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网络化平台入手,将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提升到全新的高度和深度。

参考文献

    [1]张鸣明,刘婷兰.Campbell协作网:为公共卫生决策及教育提供最佳证据的国际协作组织[J].医学教育,2003(02):61-62.

相关文章!
  • 如何加强高中英语综合实践活动

    刘列平摘 要: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英语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为了帮助高中学生尽快适应英语课程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开创新思路,佳作展风采

    陆玉作文是一种从客观事物中感知并挖掘素材,再到脑海中进行润色加工,最终用文字表现出来的创作活动。一般经历三个过程,即:积累写作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