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时期的中正品评与考察乡论
魏晋时期,一个家族成员的道德品行和从政能力如何,只能从宗族乡党舆论那里得到正确的评价,这是中正对乡党人士考察的重要一环。魏晋时期中正考察宗族乡党舆论有多种方式,其中最主要的方式是三年一定品制度,由于定品时间相对固定,定品人员相对集中,加之中正属员“访问”具体负责考察宗族乡党舆论的意见,协助中正对乡邑人士进行品评,从而在制度上为中正考察乡论提供了保证。此外,在三年一定品之时,由于州郡中正主持州乡清议,是乡邑清议的代言人,所以州郡中正也可以根据自己对某一乡邑人士的了解,亲自加以品评,这也是中正考察乡论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需要指出的是,曹魏时期对某些重要人物也可以采取必要措施,由州郡中正达成共识,共同推荐某一乡邑人士,借以表示“州里”清议的意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佐证了川胜义雄氏提出的“乡论重层结构”理论具有一定的正确性。而西晋官府制定法令,规定大小中正每月一会,及时交換对乡党人士的考察意见,不仅是中正考察乡论的又一重要表现形式,也是对三年一定品制度的重要补充。通过上述多种考察方式,一方面使家族成员的日常生活及其道德评价与宗族乡党联系起来,另一方面也使宗族乡党舆论与中正品评即国家选官制度联系起来,三者密切配合,成为魏晋时期考察和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