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与西药对照治疗颈肌紧张性头痛疗效观察

●徐天舒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针灸科,江苏210008)
摘要用针刺治疗颈肌紧张性头痛,近期治愈率为55.3%,与服用扶他林组比较,χ2=89.03,P<0.01,差异有极显著意义,而且针刺组1疗程内有效率与药物组比较,χ2=4.009,P<0.05,差异也有显著意义。
主题词头痛/针灸疗法颈肌肌痉挛/针灸疗法
1997年以来,笔者采用针刺治疗颈肌紧张性头痛,收到较好效果,同时设立药物对照组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入选病例146例,均排除因全身感染性疾病、高血压病、脑血管病、脑肿瘤、五官科疾病所致头痛。临床表现:头痛从一侧后颈部或整个后颈部向枕部及颞部放射,颈肌触之多有紧张感,风池穴多有压痛。部分病人或患部呈现痛觉过敏,触及患部头皮时疼痛难忍;或头痛呈胀痛、持续性;或伴有目胀或视物模糊;部分病人有失眠或有胸闷心慌。部分病人X线摄片检查示:椎体前缘或后缘骨质增生,或见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或钩椎关节骨质增生,或项韧带钙化,或椎间隙变窄。
将所有病例随机分为2组。
治疗组76例,男36例,女40例;年龄26~61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2个月。患部痛觉过敏者36例,持续性胀痛49例,伴目胀或视物模糊者17例,伴失眠者31例,伴胸闷心慌者32例,X线摄片呈阳性33例。76例中单侧头痛50例,双侧头痛26例。
对照组70例,男32例,女38例;年龄28~63岁;病程最短2天,最长2个月。患部痛觉过敏者46例,持续性胀痛41例,伴目胀或视物模糊者14例,伴失眠者27例,伴胸闷心慌者23例。X线摄片呈阳性28例。70例中单侧头痛者48例,双侧者22例。两组临床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2治疗方法
2.1治疗组
取穴:患侧风池,双侧合谷、后溪、外关及阿是穴(于紧张颈肌处取1~2对)。病人取伏卧位,选用直径为0.35 mm,长40 mm毫针,进针后每穴施以小幅度快速捻转2分钟。之后,阿是穴接通电针仪(G 6805-2型,上海医疗器械高技术公司),选用连续波,频率120次/分。留针30分钟,起针后于颈肌紧张部位及肩井、风门穴处拔罐5分钟。每日治疗1次,连续5次为一疗程。休息2天开始第2疗程。
2.2对照组
服用扶他林片(每片含双氯芬酸钠25 mg),每次1片,每日3次。1周为一疗程。
2组病例均在治疗1~2周后评定疗效。
3疗效观察
3.1疗效标准
治愈:头痛症状完全消失,失眠、心慌、目胀等伴随症状也消失;颈肌检查恢复正常,风池穴无压痛。好转:头痛症状缓解,或头痛症状消失,但仍有颈项疼痛,仍有目胀胸闷等伴随症状;紧张颈肌未完全复常,风池穴仍有压痛。无效:症状、体征未缓解,转用其它方法治疗。
3.2治疗结果
两组病例近期治疗结果比较,见表1。
从表1可看出,治疗组治愈率为55.3%,而对照组治愈率为38.6%,x2=89.03,P<0.01,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两组有效率比较,x2=0.005,P>0.05,差异无显著意义。
两组疗程与疗效的关系,见表2。
从表2可看出,1疗程内两组有效率之间比较,χ2=4.009,P<0.05,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表1、表2提示,针刺治疗颈肌紧张性头痛治愈率较对照组高,有效率两者相似,但针刺治疗起效时间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4典型病例
梁××,女,52岁,退休工人。1998年11月13日来诊。主诉:后头及左颞部疼痛半月,伴颈项不适,两目发胀,夜眠不安,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弦。X线颈椎侧位片示C5/C6椎体后缘骨质增生,颈椎生理弯曲变直。查体:颈肌紧张,左风池穴压痛(+)。针刺取穴:左风池、阿是穴,双侧合谷、后溪、外关。行手法后,阿是穴施以电针刺激,留针30分钟,起针后颈肌紧张处拔罐。针治2次后,症状、体征均消失。
5讨论
5.1颈肌紧张性头痛多因颈部肌肉持续性痉挛所引起,颈部肌肉主要为斜方肌、胸锁乳突肌,长时间低头工作或颈部着凉等原因可致颈部肌肉疲劳、紧张,颈肌痉挛进而影响到颈神经、枕小神经、枕大神经及头部血管功能,故产生头痛等症状。
祖国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与风寒湿等外邪有关,也与气血不足或肝肾亏虚、筋骨失养有密切联系,还与睡姿、坐姿不当有关。风寒侵袭,阻滞经络,导致局部气血运行不畅;姿势不良,局部气血失调,内外因相合,本虚标实,故而发生头痛等症状。
5.2风池穴下由浅入深结构依次有皮肤、皮下组织、头夹肌、头半棘肌,邻近组织有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刺激风池和阿是穴,即直接刺激痛源区域和传导痛觉的神经,"一方面可使这条神经中痛觉纤维的传导发生阻滞,同时又使脊髓背角细胞对伤害性刺激的反应受到抑制"[1]。后溪乃八脉交会穴,通督脉;合谷、外关祛风止痛、活血化瘀。阿是穴(肌肉痉挛处)电针及拔罐可解除肌肉痉挛。
颅内、外血管的痛觉,由三叉神经的细小纤维支配,当神经末梢发生去极化时,释放多肽类物质,使血管扩张和血管壁通透性增加,从而使血液中致痛物质如前列腺素、组织胺、钾离子等得以刺激神经末梢[2]。针刺可使外周血液中致痛物质的浓度降低,从而起到镇痛作用[3]。
5.3本法治疗优点在于:标本同治,辨证与辨病结合。本病根本在于颈肌紧张,故针刺局部痉挛的肌肉使之放松,使颈部结构恢复正常,解除对神经、血管的刺激。故本法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6参考文献
1何广新,曲延华.疼痛针灸治疗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4:119
2黄友岐,等.神经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108
3邱茂良,等.中国针灸治疗学.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17
(收稿日期:19990322,齐淑兰发稿)
相关文章!
  • 喹诺酮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分析

    李欣【摘要】目的 分析喹诺酮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及合理应用方法。方法 选择50237例处方,分析喹诺酮类抗生素的使用及不良反应特点。结果

  • 个性化输液护理在静脉输液护理

    王春妍丁莹莹吕凌楠郭东青[摘要]目的 探討个性化输液护理在静脉输液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8年8月收治的100例

  • 数字化正畸平台在正畸学临床教

    王菲 黄倩倩 李海振 郭昱成 王爽 侯玉霞[摘要]目的:探讨Ortholink优领数字化正畸平台对正畸学临床教学效果的影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