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软实力研究需寻求共识的几个问题

    张国祚

    

    谈到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与研究,人们首先会问:什么是文化软实力?为什么要强调中国文化软实力?中国文化软实力同美国人所讲的软实力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要下力气发展和研究文化软实力?为什么要加强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等等。迄今为止,学界对上述问题的回答往往是见仁见智。本文针对上述一些问题,谈谈笔者的看法,以寻求更大的共识。

    软实力是指一切无形的、难以量化的、表现为精神思想文化影响的力量。软实力是相对于硬实力而言的;硬实力是指一切有形的、可以计量的、表现为物质力量的实力。“软实力”这个概念是美国学者约瑟夫·奈最先提出的。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保罗·肯尼迪在自己的名著《大国的兴衰》中认为,美国将因迷信武力、经济过度负载而走向衰落。约瑟夫·奈不同意这种观点,他认为美国除军事和经济等硬实力外,还有文化、价值观、制度等软实力优势,将会继续称霸世界。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两极格局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跌落谷底,而美国则一霸独强。在约瑟夫·奈看来,这一世界格局的形成,也得益于美国的软实力。他把软实力界定为文化的吸引力、制度的吸引力和掌握国际话语权的能力,认为美国就是通过软实力使别的国家跟着他们走;美国的软实力使美国“注定领导世界”。但是,对于什么是软实力,约瑟夫·奈仅仅从国际战略的角度加以阐释,并没有给出清晰明确的定义。

    文化软实力凸显软实力的本质属性,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概括。在我们看来,硬实力与物质实体密切相关,软实力则与精神文化密切相关。因此,我们不是一般地谈论软实力,而是强调文化软实力。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强调的意义主要有两点:一是突出了文化在软实力中的“灵魂”和“经纬”地位,而不是像约瑟夫·奈那样把文化仅仅看成是软实力中的一个方面;二是突出了软实力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它涵盖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而不是像约瑟夫·奈那样仅仅把软实力作为外交战略和国际权谋的手段。

    文化软实力一旦衰落就会有亡党亡国的危险。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越来越多的国家,特别是大国,在大力发展物质硬实力的同时,无不越来越重视文化软实力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将其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苏联解体、东欧剧变、“颜色革命”等事例证明,文化软实力关乎民族兴衰、国家强弱、政党存亡、人民安危。而文化软实力中的意识形态工作尤其重要。正如习近平同志指出:意识形态工作关系党的前途命运,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关系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如果依然认为“文化软实力发展的研究应立足我国文化理论体系的构建”,那多少有点书生气。

    对文化软实力现状,重在研究发展态势及其成因与对策。考察文化软实力研究,要系统梳理以往关于文化软实力的研究状况,概括成果、分析进展、查找不足,提出深化拓展研究的对策建议。关于文化软实力发展现状的研究,难度是比较大的。因为以往的研究基础很薄弱,无论哪个领域,都缺少现成的数据。特别是由于文化软实力的“无形”“难以计量”和见仁见智的意识形态属性,对文化软实力发展现状进行定量研究和评价也非常困难,甚至在可预见的将来,我们都难以对我国文化软实力做出全方位的精确评价。鉴于此,我们只能先对影响我国当代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提升的若干重要文化软实力领域进行比较深入的调查研究,以便于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提出对策、推动发展,为未来向更多文化软实力领域延伸打下基础。

    虽然事关中国文化软实力发展的相关工作早已有之,但从软实力的角度进行研究则刚刚起步,要循序渐进,不可能一蹴而就。无论是决策部门,还是研究单位,其实证性调研资料都十分缺乏,绝大多数部门和单位的相关信息储备都是空白。即便抓主要矛盾,选重点领域做考察、评价的研究选项,也不可能大范围铺开、全面评价,只能循序渐进、逐步积累。一旦开始研究,就应该以准确为前提,从易做起,由点到面,由局部到总体,由静态到动态,认认真真,踏踏实实,进行追踪研究,逐步推进。经过若干年的努力,建立起中国文化软实力系统、完备、滚动、开放的数据库,为各有关研究单位提供权威可靠的研究数据,并在此基础上为各级政府提供推动文化软实力发展的决策咨询报告。这方面实证研究的工作量非常大,涉及领域之宽、部门之多、问题之复杂、评价标准之难定都是前所未有的。

    文化软实力研究与评价要坚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原则。由于文化软实力的“无形”和“难以计量”,且具有复杂的内涵,所以完全量化研究,既不可取,也不可能。但是,必须看到,定量与定性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一门学科只有成功地运用数学,才能在研究的质上产生飞跃。对于定量研究,什么是“成功使用”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发展的概念。概括地说,就是在现有的认识水平上,当用则用,而且用得合理,恰到好处,可以使复杂的推理论证变得简洁明快、一目了然,令人信服。因此,为了科学考察中国文化软实力发展的实际情况,在进行深入的定性研究的同时,也要探索构造相应的数学评价模型,使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得益彰。

    (作者系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主任)

相关文章!
  • 国有企业青年职工思想政治教育

    王朗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9)5-080-02摘 要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青年职工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 哈佛大学档案馆在线电子资源建

    孟健摘要:哈佛大学档案馆有着丰富的电子档案资源,档案馆通过提供在线资源,构建专题数据库,为世界各地的利用者提供“一站式”信息检索利

  • “有技无证、拿医师证” 找二十四

    热烈祝贺: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十四气推拿术”经专家组严格审核,被列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传统医药国际交流中心”高新适宜技术推广项目。“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