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汽车维修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探析
郭勇 蘧广景
[摘 要] 相比较其他层次的学生而言,高职学生的整体素质比较低,其职业能力培养相对比较困难,虽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尽心竭力,但未必会收获好的结果,主要原因是学生学习能力不高,就会造成毕业学生的职业能力达不到社会和市场的需求,直接影响学校办学效果。探讨如何提高高职汽车维修专业学生职业能力,从而培养他们的专业技能,以应对社会的需求,提高就业能力。
[关 键 词] 高职汽车维修专业;职业能力培养;专业技能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6-0258-01
对于职业能力的理解,虽然每个国家对职业能力均有不同的定义,但他们所描述的职业能力均有共同点:与胜任一项工作的水平、能力(熟练程度)相关联;与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相关联;与掌握的必要知识相关联。
一、汽车维修职业能力目标
1.深入了解汽车系统和零部件的构造及特点,具有机械能力并熟练掌握操作规范,动手能力强。
2.能熟练使用计算机、互联网、信息检索等。
3.有一定的阅读能力。
4.擅长团队合作,人际关系融洽,具有一定的解决冲突的能力。
5.有评估、决策、分析、创造等综合能力。
6.能够利用所学知识推理、分析、筛选有用数据。
7.会利用相关信息撰写报告。
8.会学习,有责任感,有应变能力和较强的自制力,身体健康。
二、提高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高职汽车维修专业教师每年要求必须进行至少十天的新技能知识培训,以获得最新的技术信息,要求教师下企业锻炼,接受先进的再培训。同时,为了提升教师的技能水平,汽车维修专业教师每年必须参加技术培训不少于180小时。
严格教师考核制度,学生、同事、领导三方面对任课教师打分,综合汇总,严谨考核。学生打分占百分之七十,同事打分占百分之二十,领导打分占百分之十,不合格及不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将进行相关技能及教学方法的再学习。
三、转变学生思想,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学习汽修专业的学生以男生为主,又在高职院校,入学成绩较差,对学习积极性不高,再加上学生缺乏对汽车零部件的认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理论知识的教学中,会使得学生因为缺乏了解或听不懂而产生畏难情绪,对学习失去兴趣。为了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专业兴趣,要先进行实践学习,比如基础的驾驶以及简单的发动机拆装练习等,先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然后再根据实践学习理论实施,这样先实践后理论的教学更加适合高职院校学生。这样学生的兴趣会被大大提高,转变了他们不爱学习,认为学习枯燥无味的思想。而且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教一些駕驶技术,使学生积极性更高。
四、校企合作是保障
高职汽车维修专业虽然主要学习汽车维修的通用技术, 但是如果加上与企业共同合作办学,有利于学校、企业、学生三方面共同提高,共同受益。所以说校企合作是三方共同提高、共同受益的保障。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有益于学生: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参与实践,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不但实习中可以获得工资,而且毕业后更容易适应社会需求,满足企业要求。也有利于获取课程证书及文凭。
有益于企业:企业通过校企合作可以获得学校的技术支持,员工也可以获得良好的知识教育,通过学生的实习,也可从中挑选未来优秀的员工,为企业获得更多的收益。
有益于学校:与企业紧密联系不但可以获得企业设备资源满
足教学需求,达到资源共享,而且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使学生获得更多实践机会,推动就业。
五、校园资源是保障
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促使现代教育技术飞速进步。作为高科技产物的多媒体教学也正融入我们的课堂教学。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引导学生对学习的向往,具有良好的兴趣和动机,在学习活动中获得丰富的经验。课堂教学中采用多媒体,它是教学信息的载体,是信息传输的工具和手段。它可以很好地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职院校要做到多媒体综合设施齐全,校园无线覆盖,实现学生在线学习、在线测试系统等功能。在现代社会,学生的学习已离不开互联网。学校为学生免费提供帐号,在校期间可以无限获得网络流量等,为学生更好地学习打下基础。
汽车维修资格分5个等级,但是依然存在弊端,同样是取得技师资格证,却无法判定其特长。所以,汽车维修的职业标准很有必要进行细化分类,职业证书应该能够真正体现其职业的专长,方便企业做出选择,具有不同能力的学生可以适应不同的岗位需求。
高职汽车维修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不仅需要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还要注重学生的自身学习意识。除此以外汽车维修行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不同品牌的汽车维修技术路线也是各不相同。为了培养学生有较强的职业能力,定向培养已被很多高职院校所采用,因此,与大型制造商共同合作、互惠互利的培养模式才是今后的大趋势。
参考文献:
[1]高涵.职业能力:概念阐释与个案分析[J].职业教育研究,2009(6).
[2]匡瑛.究竟什么是职业能力:基于比较分析的角度[J].江苏高教,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