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文本预解读需要深度

    摘要语文教学中教师对文本的预解读以及带领着学生共同解读,是语文教学中非常关键的一点。在这里面,教师的预解读是教学设计的先决条件,是师生共同解读的外部准备。预解读的深度、广度和对文本潜在的准确度,往往影响着师生共同解读的生成。

    关键词文本解读语文教学教师

    语言文字之基本功能是交流思想、传递信息,也就意味着读懂作者说话的本意是阅读最基本的要求。离开这个基础,其他的一切都没有意义,但是,仅定位于读懂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读透。语文教学中教师对文本的预解读以及带领着学生共同解读,是语文教学中非常关键的一点。在这里,教师的预解读是教学设计的先决条件。是师生共同解读的外部准备。预解读的深度、广度和准确度,往往影响着师生共同解读的生成。

    本学期刚开学,我校语文组举行了一次教学设计比赛,我抽到的语文课题是《那树》,一篇我从来没有领略过的文章。因为比赛,手头除了文本外,没有任何可供参考的鉴赏,也没有任何可供借鉴的教学案例,一切都有赖于我的专业知识和文学功底。

    几番苦思之后,我非常自信地断定,作者通过那树长年造福于人类又最终被人类伐倒的故事,探讨人与自然如何和谐发展、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冲撞等问题。它表现在人与自然发展速度不一样:那树~厘米-厘米地向外(伸展),其行甚缓。而人类文明~里-里铺过来“一千码一千码架过来”,其来极速。发展“权力”不一样:大树在众人眼中有益时,人类与其共同“发展”:大树在众人眼中有“害”时,它只有“绿着死”。也就是说人类为自己的“发展”争夺自然的发展权。它还表现在现代文明给古老文明和传统文化带来强烈的冲击和毁灭性的破坏:“出租车像饥蝗拥来。‘为什么这儿有一棵树呢?一个司机喃喃·而且是这么老这么大的树,乘客也喃喃。在车轮扬起的滚滚黄尘里,在一片焦躁恼怒的喇叭声里,那一片清阴不再有用处。公共汽车站搬了,搬进候车亭。水果摊搬了,搬到行人能优闲的停住的地方。幼儿园也要搬。看何处能属于孩子”“柏油路一里一里铺过来,高压线一千码一干码架过来。公寓楼房一排一排挨过来。所有原来在地面上自然生长的东西都被铲除,被连根拔起。”那颗“给行人纳凉,给鸟栖身之所,给孩子们带来欢乐。又给情侣以温馨的感觉”的树被“现代文明”无情的抛弃了。

    因此,如果仅把文章所表达主题解读为人类应有感恩之心(那树为人类付出那么多却遭杀戮),或环保问题,就会显得肤浅,而且也是错误的。这样的解读,是不可能带领着学生深入文本的。首先,教师解读的深度以及向文本核心旨义的靠近程度决定着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及实现程度。如果把此文的教学定位为一节阅读课,那么就要考虑学生通过此文本会得到什么,这是教学的最基本点。所以,为了这一点,教师就必须先解读文本,力求进入文本深层内核。否则,课堂目标就会偏离文本,学生的主体探求也只能是浅尝辄止。的确,“课文只是一个例子”。但如果学生连这一个例子都不能从总体上弄懂、弄通。那么又谈何“例子”之外的延伸呢?国家督学成尚荣先生曾说过,语文教学的魂灵应该附“体”,这个“体”就是语言文字,离开语言文字,教学等于失去了魂灵,而导致“魂不附体”。在不少教师、专家心目中,语文课教师的“讲”越少越好,不讲更好。甚至认为“讲”是素质教育的“天敌”,是语文课的“大忌”。这样一来,上语文课就是让学生讨论讨论,表演表演,展示展示,也便没有剖析,没有诠释,没有讲解,没有学生的读文本,没有教师的解文本,完全是“蜻蜒点水”般地停留在“面”上。这样的课即使能产生良好的效果,那也绝对是在课前早已下了更多的功夫,早已将文本中的主要问题讲清楚了。弄明白了:公开课只不过是一场展示、一次“作秀”而已。《那树》这一文本,如果教师仅解读为“环保问题”,那么课堂只剩下了思想教育,只剩下了国内外众多环境污染的图片展示。而大量的文学之美也就从图片之中流失。本人在教此文时,设计了一环节:“随树一起消失的还有什么?”我想,这一环节要比“你如何看待环保问题?”要有深度得多。

    教师解读的深度及准确性往往决定着课堂思维的精彩度。语文教师首先应是语言的能手、思维的“巧匠”,这些特性与优势理所应当在课堂上充分展示,并成为学生学习的范例。如果教师对文本的解读缺乏深度,那么教师思维的精彩在课堂上就无法得以展现,这样一来,一节课只剩下一些没有意义没有内涵的表演。一堂没有教师精彩讲授的语文课或许闪烁着创新的火花,或许精彩迭出,但它一定有缺憾,一定缺少深度,一定没有内涵。当语文教师沦落为一名主持人时,语文课堂的魅力怎么不会沦丧呢?《那树》的“人应有感恩之心”“环保问题”是学生读完后的第一印象,也是不待言的感受,而我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时,就设计了一个问题:“曾经的‘福树为何变成‘坏树,是它做错了什么吗?”这样一来,学生就必须再去读文本,找到作者深刻焦虑与忧思的东西。那么,思维就会往深处而去,精彩也就彰显出来。

    教师的解读会影响学生知识的达成。一般来说,教师作为文本与学生的中介,他的思想深度、文化水准、人生经验、审美水平要高于学生,他可以起到向导性的作用。学生在解读文本时,因为认知结构的差异很大,教师应善于帮助学生从他们自己的经验出发去实现与文本的视界融合。要允许学生对文本作出多种解读,甚至是相互矛盾的解读。当学生有了个性化体验后,教师不能仅满足于此,要与学生共同讨论哪些理解最合理,哪些又为什么是不合理的。但重要的不是结论,而是过程。要引导学生分析解读文本的过程,推究、评论,以完善认知结构。因此,如果教师的解读是肤浅的,是不准确的,那么何来引导学生分析文本?何来对学生的认知推究、评论,以完善认知结构?当学生的视界与文本产生矛盾时,教师怎么去解惑?对学生的观点或看法,不能作出及时的评价与判断,从而附和学生。以致课堂陷入教学的无政府状态,学生的思维也容易剑走偏锋,走火入魔。所以当形成个性解读与文本的差异时,而这个差异学生本身是无法解决的,当他们求助于老师的时候,教师又如何引导呢?

    教师的解读,在一定程度上是专业素养的体现。所以。要想对一篇文本解读到位,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不断地锻炼自己的思维。同时,要正确对待教参和固定教案,真正把它们作为一个参考。而且作为教师要能真正地沉静下来,多读几本书,不断提高自己的学识修养。

    作者简介:刘敬祥,安徽省界首第四中学教师。

相关文章!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浅谈高中体育特长生力量训练的

    陶建斌摘 要:力量训练对于运动员的体能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需要快速力量和准确性项目的体育运动具有重要意义。在高中体育教学

  • 数学君,想说爱你不容易

    周晨蕊数学真是折磨人的“小妖精”,给我带来了无数烦恼。数学世界对于我来说就是“迷魂阵”,经常弄得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稍不注意就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