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课堂提问提高教学实效

徐根
作为一名初中物理教师,要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实效性,必须关注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科实际情况.在对初中学生观察中我们发现,初中生正处于13到17岁之间,这一年龄段的学生对未知世界充满了好奇心,具有非常强烈的求知欲望.在课堂学习中,表现积极主动,但容易注意力分散,自我约束能力比较差.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通过优化课堂提问,用问题的科学性、启发性、思维性来吸引学生的好奇心,凝聚学生的注意力,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1以问题导新知,激发学生参与兴趣
我们在开展新课教学的时候,为了提高教学的效果,我们要结合学生的知识背景,利用旧知识,结合新知识,设计出层层深入的教学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能够顺利地把学生引入到新课学习中.
在学习电学知识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串联电路中电阻、电流、电压的变化规律,笔者特意设计了如下的问题:家庭中电脑音箱的音量旋钮可以方便地控制音箱的声音大小,可调亮度的台灯也具有这样的旋钮结构,通过调节旋钮可以方便地控制灯泡的亮度.这些起到调节作用的装置是什么?它调节的是什么物理量?学生们会回答:这些装置调节的是电路中的电流大小.这些装置是用来调节电流的.笔者接着提问:要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大小,我们需要从哪里下手?学生们会回答:要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可以改变电路两端的电压或电路中的电阻.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方便地改变电路中电阻,那么,我们如何改变电路中的电阻,有什么方法?学生们回答:我们可以改变电阻线的横截面积、长度、电阻的材料、电阻的温度.根据我们的经验,可以方便地改变电阻线的长度,在教学中,我们接触过什么仪器是可以改变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的?学生们会回答:我们经常使用的滑动变阻器,就是通过改变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大小的.笔者接着提问学生:滑动变阻器如何连接到电路中才能起到调节作用?学生们回答:串联.那么,在一个串联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变化,会引起串联电路中其他用电器的电流、电压如何变化?接下来,笔者把设计好的例题,引入到课堂教学,有效地提升了学生课堂的学习效率.
可见,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通过优化课堂提问,设计出具有引导性的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引导学生深入地思考问题,提高学生的关注度,促进学生思考的深度和广度,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2以问题启应用,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物理知识和实际生活是密切联系的,教师要让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养成学以致用的习惯.教师要结合实际设计问题,通过这些实用性问题的有效解决,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和习惯.
在学习热传递知识的时候,笔者给学生提出下面的问题:暖水瓶是生活中储存热水的装置,暖水瓶为什么可以保温呢?学生们会回答:暖水瓶之所以保温是由于有效地防止了热传递的发生.如果暖水瓶外层的玻璃出现了损坏,就不能够起到保温作用了,这是为什么呢?如果是新买到的暖水瓶,也可能出现不能保温的现象,这又是什么原因呢?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笔者给学生们出示暖水瓶和保温杯,让学生观察和讨论.学生们通过对比暖水瓶和保温杯的结构,可以明白其中的道理.接着把一个失去保温功能的保温杯,交给学生们,让学生们想办法修理这个保温杯,要让这个保温杯重新具有保温功能,要求学生们提出合理的维修的方案.这样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结合实际进行分析和思考,动手操作探究教学问题,提高了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可见,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结合生活实际设计问题,利用这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物理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解决,锻炼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3以问题引思路,训练学生思维习惯
要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实效性,离不开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帮助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我们可以设计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启发性问题的设计,要利用好学生认知的矛盾.我们要在教学中善于观察教学内容和学生认知、学生经验之间的矛盾,把这些作为突破口,设计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思考.在学习阿基米德原理的时候,笔者给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像木头、泡沫这样的物体,放在水中总是会漂浮于水的表面,而像实心的铁块、石头这样的物体,放在水中总是沉到水底,这是什么原因呢?有的学生回答到:这是因为铁块、石块这样的物体比木头、泡沫这样的物体重的原因.笔者给学生演示相同质量的石头和木头放在水里的不同情况,问学生们:为什么质量相等的两个物体,会出现一个下沉一个上浮?这样的问题与学生生活中认为重的物体会下沉的印象,出现了矛盾,引起了学生探究的兴趣,从而很好的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和探究,巧妙地完成对相关问题的探究,并用问题启发了学生的思维习惯,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毅力.
4以问题启思维,启发学生思维生长
用问题来启发学生的思维是问题价值的另一个体现形式,问题可以随学生的自然生成而进行巧妙的变化,将我们所要授课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成进行融合,让多元角度的问题链将学生的思维和我们的知识连成一片,从而在达成知识建构的同时完成对学生思维习惯的训练、思维能力的提升.比如,在苏科版《液体的压强》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就用问题链来启发学生对液体内部压强的探究.
问题1:粉笔盒放在讲台上,它对讲台有压强吗?
生:有.
问题2:这个压强你能看得见吗?
生:看不见.
问题3:那么你能想法把压强明显地显现出来吗?
生:将粉笔盒压在海绵上,通过海绵的形变来显示压强的存在.(此处学生思考的时间稍微长一些,但是学生凭借对上一节课内容的回顾,也能很快想出来)
问题4:怎么区分压强的大小呢?
生:通过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显示,凹陷越明显,它所受到的压强就越大.
问题5:烧杯中装有适量的水,水对烧杯底部有压强吗?(如图1所示)
生:有.
问题6:那么你能想法用实验来验证液体内部具有压强吗?
生:(学生思考后回答)把杯底换成橡胶膜,如果有压强,橡胶膜就会往下凸起.
此时教师完成如图2所示的实验.再追问:
问题7:那么,你能想法证明液体对侧面是否也有压强?
……
问题8:液体向上的方向是否也有压强?你能用实验验证吗?
……
教师在此采用这样的问题链来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采用转换法来验证液内部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并为压强计的设计和使用打下理论基础,以此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参与.
可见,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经验、认知和教学内容之间存在矛盾的地方,利用这些矛盾内容,设计出启发性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进行探究,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综上所述,通过优化课堂提问,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启发学生的思维,这样不仅可以优化我们课堂教学的效果,更能启发学生的思维习惯、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促使学生智慧生长.
相关文章!
  • 重视课堂生成 构建有生命力的

    李长江[摘? ?要]重视课堂上学生提出的想法,“顺藤摸瓜”,让课堂有强大的生命力.只有构建最自然的、最原生态的课堂,学生才能真正地理解数

  • 浅谈医院污水处理中的关键问题

    卢楠摘要:本文阐述了我国医院污水的现状、水质情况及排放标准,對目前我国医院污水的主要处理技术及工艺进行了简述。关键词:医院污水;消

  • 质谱法测定水中溶解氙的含量及

    李军杰+刘汉彬 张佳+韩娟+金贵善+张建锋<br />
    <br />
    <br />
    <br />
    摘要 利用设计的一套水样中提取并分离Xe的装置,与稀有气体质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