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主持人如何把握受众审美
贾媛媛
【摘 要】主持人在节目主持的过程中把握受众审美是很重要的,不是一味地顺从,而是因势利导,找到受众的心理共鸣点,明确受众审美地位,从而提高主持人节目主持的主题内涵,提升主持人的语言表达艺术。
【关键词】受众审美;受众心理;主持人语言表达
中图分类号:J9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4-0263-02
主持是一个与受众审美紧密相连的职业,主持人在主持过程中产生的审美活动不仅仅是对自身的欣赏和赞美,而且更要考虑到受众的审美需要。受众是需要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的主持风格,分析受众心理和受众审美就成为主持人传递信息时要考虑的问题。媒体行业的竞争、主持人角色的复杂性,要求主持人不再仅仅停留在自我审美阶段,不再是自我认可语言和主持风格就能成为优秀的主持人。面对主持人角色的重新定位,主持人应该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主持人和受众、受众心理和受众审美的关系,通过对受众的全面分析,重新定位主持人的角色、丰富主持人的心理、提升主持人的审美追求。
受众审美与主持人的语言文化、道德层面会产生共鸣。主持人的语言艺术带给受众由听觉到精神不同阶段的心理需要,使受众产生美的享受。除了语言艺术之外,主持人的文化、道德修养深入之中,使接收者产生更丰富、更具内涵的审美意义。最基础阶段的受众审美是语言带来的信息需求,满足受众审美的需要;中级阶段应该是主持人的语言能够被受众消化,引发思考;更高层面的受众审美,应该是主持人的语言能够触碰到受众的精神层面,使得主持人的语言和受众的审美产生共鸣。主持人的审美追求在节目上就表现为发挥自己的个性,主持出有个人印记和特色的节目,因为优秀的主持人是具有不可替代性的;主持人要具备八面玲珑的能力,追求成为一个台的台柱子,不想做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种追求就要求主持人要密切关注不同电视台所推出的同档节目的新颖之处、独具匠心之处,这种审美追求建立在能够灵敏感知受众审美的基础上,能够对受众审美做出及时有意义的反馈,最终达到主持人自身审美和受众审美的和谐统一。受众审美决定着主持人的主持倾向、语言主持风格和内容。
受众审美的把握有利于主持人语言艺术的表达,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当深刻地熟识和了解受众的审美以后,在主持时顾虑到受众的审美心理和审美态度,主持人的语言将更好地吸引受众。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受众审美都是有利于主持人语言表达的,受众群体的复杂性,决定了受众审美必然会出现一些误区。面对娱乐热潮和受众被无限放大的娱乐需求,不少播音员、主持人为了迎合受众需求和他们复杂的审美,逐渐忽视了应该秉持的职业道德,淡忘了自身承担的传播职责和社会责任,为博取一时的收视率,致使失语、乱语、越位、语言低俗等不良现象出现在传媒平台。对受众审美的把握失当、受众审美的一味侧重,使得当下的主持人语言表达艺术呈现出一系列的审美误区。
主持人“说假话”“说大话”“说空话”的形式已经被受众淘汰,受众被教育、被无视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如今,受众和主持人的关系是平起平坐,受众想听的主持人语言是随和自然的,所以,主持人的语言应该进一步地变化,慢慢探索并形成适应受众需求的谈话式和讲解式的语言样态。[1]受众审美和主持人的语言处在两个对等的位置,相互影响。在上文中谈到受众审美误区对于主持人语言表达的不利影响,那么,如何更好地把握受众审美就成为主持人语言表达的重要考虑因素。
一、明确受众审美的地位
为怎样的受众服务,是主持人语言需要重视的。新闻类节目、综艺类节目、少儿科教类节目所要求的主持人审美是不同的。这种审美所受到的就是受众定位的影响,表现在语言、外在的服饰装扮以及内在自我的认知等方面,将自己放在怎样的位置,以怎样的心态主持节目,才能更好地贴近受众,成为主持人语言表达需要注重的问题。但是主持人的语言表达并不能一味地迎合受众,而应该更明确受众审美的地位。受众审美应该从属于主持人的语言表达,对于积极的受众审美,主持人可以试着迎合;消极和反叛的受众审美,主持人应该在语言表达中尽量避免涉及,这种对受众审美的地位认知和判断是主持人语言表达首先要把握的。肯定受众审美的地位,但并不受到受众审美的驾驭,主持人掌握自己的语言表达特色,再利用受众审美,将这种“拿来主义”建立在对受众审美明确定位基础上后再度升华,必然能够提升主持人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儿童节目中,主持人的服装语言特色偏重于色彩艳丽,有小孩子喜欢的一些动物造型,这是由儿童节目所要面对的受众群体决定的,儿童节目的接受者多是孩子,在孩子们的视野里,世界是五彩斑斓、充满童趣的。所以,考虑受众审美的地位,成为主持人在主持有声语言和非语言的节目时都要把握的问题。
二、关注受众审美品位
受众审美品位不是独立形成的,而是与社会的大环境密切相连,审美品位的参差不齐也与受众生活的环境分不开,主持人语言表达的艺术离不开对受众审美品位的关注和把控。有些主持人有天生的优越感,傲慢自大,毫不在意对方的心理感受,为了获得独家的、最具震撼力的报道不但没有人道主义精神,甚至没有一点人情味,例如:为了追求最佳效果,诱导当事人回忆伤心往事、重复采访、重复拍摄,甚至人为导演和摆拍,是一种典型的不尊重感情的采访。把握受众的心理、关注受众的审美品位也成为主持人语言表达中需要注重的问题,受众在遇到灾难性报道时,总是希望知道更多新鲜的信息,这种猎奇的审美品位是普遍的现象,在满足受众的审美品位时,语言上要注意主持人语言表达的艺术性。
把握受众审美品位,给予受众知情权的同时,也要尊重受害者的人格尊严,这是主持人语言表达和媒体作为的关键。受众的群体复杂性,决定了受众审美品位的复杂性,主持人在语言表达中要明确怎样的受众审美品位值得倡导和支持,从而在语言表达中更多地涉及和传递;对于受众审美品位低下的一些信息,在主持人的语言表达中应尽量避免。
三、主持人语言不标榜个性
受众审美的趋同化,要求主持人的语言要有个性,但是这种主持人语言表达的个性不是随心所欲、任意说之。话语在人际交流中,往往是随意的、即兴的、会存在一些语病问题,而当话语进入大众传播过程时,要求也随之提升,就要改变自己的形态,要更加规范、用心、完整且周密,这是对主持人语言的特殊要求,也是广大受众的审美期待。在广播电视节目中,节目主持人的语言应该亲和易懂、关心和尊重受众。无论何时,主持人都不应忽视其语言的规范及其所应体现的社会职责,在节目中一味地追新求异,并非主持人语言个性的表现。受众审美的趋同性呈现在电视屏幕上,就可以看出受众喜欢有刺激性和挑战力的主持人,这种别具一格的主持人,由于自身特有的语言风格得到了受众审美的偏爱,但是个性化的极端必然导致主持人剑走偏锋。受众审美的特殊性导致主持人语言的个性化表达,但是主持人语言却不能为了追求个性而个性,把个性化成为自己主持中一味追求的语言特色,主持人语言更应该注重的是内涵。
在节目主持中主持人把握受众审美是十分重要,不是一味地顺从,而是因势利导,找到受众的心理共鸣点,提高主持人节目主持的主题内涵。主持人应从受众出发,研究受众心理,寻找到受众所能够接受的共鸣点,把握受众审美从而征服受众。
参考文献:
[1][美]约翰·布雷迪.采访技巧[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6:121
[2]易军.审美接受与主持人语言艺术[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4.
[3]吴琼.视觉文化的奇观[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81.
[4]徐宝金,刘倩.从接受美学看受众的接受[J].新闻世界,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