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微课选题、设计与应用研究
程波 李峰 陈玉川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不断地深度融合,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以微课等教学资源为载体的课堂教学模式成为一线教师必须重视的课题。本文以部分学科为例,阐述了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微课选题、微课设计和微课应用三个方面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核心素养 微课 选题 设计 应用
教育部于2017年底颁布了《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了各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并且阐述了各学科课程的基本理念,“转变学习方式,提倡自主、合作学习”是各学科教学的一致目标。随着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不断地深度融合,以微课为载体的教学模式得到长足的发展。微课是教师录制的以微型教学视频的形式帮助学生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给出的任务的配套学习资源。本研究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以微课等教学资源为载体,探索新课程背景下微课教学模式等相关内容,主要包括微课选题、微课设计和微课应用三个方面。
一、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微课选题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年版)》阐述了各学科教学的基本理念,提出了各学科核心素养,明确了学生学习该学科课程后应具有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基于以上认识,微课选题应以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主旨,选择体现基础性和时代性的课程内容,重视开展“素养为本”的教学。同时,要明确所选内容重点落实的核心素养的不同层面和水平划分。如在进行高中化学“原电池”这部分内容教学时,课标要求“认识化学能与电能相互转化的实际意义及其重要应用;了解原电池及其常见化学电源的工作原理”,涉及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所有层面。为此,我们结合必修、选修情况和核心素养水平划分,分别选择《初识化学电源》《原电池工作原理》《再探原电池》等三节微课供教学使用,具体如下表所示。
二、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微课设计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微课设计的指导思想:在符合微课制作一般要求的基础上,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设计“问题导向”主线,突显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具体设计原则:①安排时间要短,一般不超过10分钟;②内容设计要精,目标明确,主题鲜明,重点突出;③教学方法要新,启发引导,层层递进,素养为本;④语言文字要简,语言要准确、简明、逻辑性强,课件制作与语言讲解要同步。微课设计一般包括课程介绍、核心素养分析、导语、正文、结语和进阶练习六个方面,正文的设计和练习的选择要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依据,规范制作脚本。如下面范例所示。
三、基于學科核心素养的微课应用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微课应用需借助于翻转课堂理念,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们经过几年的摸索,总结出“五步三维一体化”创新教学模式,经过实践检验,效果显著。
(一)“五步”教学流程
(二)“三维一体化”内涵
教师、学生、微课等学习资源是进行微课教学的三大维度。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和组织者,制作微课,创设学习情境,课堂教学中主要在“导学”环节给予必要的点拨和指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主动去发现、探究,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并通过“助学”“会学”环节深化、提升;微课等学习资源作为工具性教学媒体,充分发挥教学辅助功能。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是本模式教学的根本目标和实施依据,教师、学生、微课等三者的有机结合是实施该模式教学的基础和关键。如在高中地理《河流地貌的发育》一课教学中,采用上述“五步三维一体化”模式,课前教师制作微课、学生自学,课中学生小组合作、教师点拨,课后达标训练、反思领悟。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在自然、社会等真实情境中开展丰富多样的地理实践活动,突出人地协调观、地理实践能力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取得较好的效果。
四、反思与感悟
(一)微课教学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重要载体,在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探索微课教学模式,合理而科学地制作、应用微课,充分发挥微课辅助教学的功能,是积极推进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
(二)实践证明,用学科核心素养指导学科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重视开展“素养为本”的教学,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因此,作为一名一线老师,身处新时代教育变革环境下,一定要秉持改革的精神主动探索,积极开展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微课教学研究,做新课程改革的忠实践行者。
参考文献:
[1]辛涛,姜宇.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特征及框架定位[J].中国教育学刊,2016(6):3-28.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3.
[3]金陵.翻转课堂与微课程教学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