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指导的精准化策略
摘要: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化的过程,教学过程中师生的互动成为高效课堂的“必需品”。怎样才能让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相吻合呢,这就需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精准地抓住教学要点,成为名副其实的课堂指导者。
关键词:教学指导;阅读教学;教学起点;教学高度
在军事领域,对中远程目标的打击,曾经历过一个里程碑式的跨越:从对固定目标的炮弹攻击,转换为对移动目标的导弹攻击。如果将教学活动比作一场战役的话,教师的教学也必须实现类似的跨越,即改变学生是学习被动接受者的身份,让教师成为学生动态学习的精准指导者。
近来,笔者观摩了一节公开课,课题为《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在教学过程中,执教者先让学生阅读全文,然后逐段梳理文意,继而说出文本的创作主旨。之后,执教者的教学重心落在讨论麦当劳中国化上,引导学生讨论麦当劳中国化的利弊。最后,教师提出自己的观点——麦当劳在中国的兴盛实乃中国企业的悲哀,呼唤中国企业的自强自立。课后,不少评课者认为这一节课有思想高度,体现出了教学个性。
但是,笔者认为,执教者给予了学生错误的指导。首先,从观点来看,《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一文不是论述中国文化的衰弱,而是强调它与美国文化的相互影响与包容。其次,教师建构于语言层面的解读比较肤浅,类似于蜻蜓点水。再次,教师所谓的教学个性忽略了学习主体的客观存在,更多是一种定位式的“炮击”。
为此,笔者以《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的教学为例,谈谈如何将学习的指导推向精准。
一、选好出发点,科学定位学习主体的基础
毫无疑问,学生是所有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终极指向,心中没有学生,没有建构于学生基础的教学俨然就是无本之木,没有活力,自然也不能结出教学硕果。
以《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这篇课文为例,最基础的是单元学习的总体方向“文明的对话”和分支方向“认同和圆融”。从名称来看,教材编写者明显是引导高中生明晰文化的多样性和交互性,不同的文化不能只聚焦于差异,而应发现其相似、相融之处。据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走出文化自闭的怪圈。为此,阅读教学的重点应定位于经由麦当劳中国化的中美文化品鉴,并发现它们共生共存的特质。其次,教师必须基于学生对事物认知的思想基础开展教学活动。到了高中二年级,学生对事物的复杂性已经有初步的感知,但是对事物的交融共存还认识不够。为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之时,应注重突出教学的重点——中国的麦当劳是中美文化交融的产物。这样,前文述及的麦当劳的存在是对中国企业的否定,就成为一个不合文章要点的伪命题,其教学行为自然属于执教者自得其乐的无用功。
可见,阅读教学活动实施之前,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了解学生的阅读基础,这是学生走向“最近发展区”的必然保障。
二、预留应急点,适时调控预设流程的实施
身为教师,人人应该都有对教学活动的期许与预设。以《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一课为例,执教者很明显地是将自己预设的教学流程化为了现实,教学重点也成为了事实的行为。其实,这种预设具有很大的风险,且不谈上面提及的學生基础的影响,就以教师对教学内容及重点的界定来讲,也存在着偏颇的危险。
笔者在一次执教《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这篇课文之时,就文本第2段开头的一句话“对于讲究面子的中国人来说”有过重点阐发。当时笔者刚好阅读过有关面子的文章,读到这句话时当场就唤醒了曾经的阅读记忆,很自然地将其引入国民劣根性层面进行解读。事实上,这是笔者的一种既成“恶习”的教学展示,总以为自己的认知水平会积极影响学生的成长。殊不知,这其实是对学生的一种误导。在笔者的强化之后,学生对文本段落意义的把握上不约而同地脱离了文本内容本身,倾向于批判中国人由于好面子而选择麦当劳。幸运的是,笔者发现这个问题后立即指导学生重读文本,在尊重文本自身内容的基础之上,进行了“拨乱反正”。
三、抓住制高点,重点突出核心素养的养成
多年来,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句话误导了很多语文人。在日常教学中,不少语文教师就着文本,结合自身的阅读和生活体验,随机就其中的某个词语、句子、现象、观点等畅谈自身的见解或感受。于是,这样的课堂成为教师的讲堂,教师自得、自足,而学生则成为事实上的看客,大多呈现出无动于衷的态势。很明显,这是偏离语文教学的本质要求的。
我们的语文课必须从语言、思维、审美、文化等层面出发,这应该是语文教学的基点,也是打赢语文教学战役的“制高点”。当然,具体操作时,没有必要十分教条地按照顺序开展教学活动。笔者以为,最适宜的教学方式是基于文本语言层面的意义建构与生成。当中涉及的思维、审美、文化等现象,只能在整体阅读文本过程中重点“眷顾”。
仍然以《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这篇文章为例,对文本内容的整体感知和细读是必须进行的两个教学步骤。通过整体感知,学生要从中获悉文章中语言表达的重点——以麦当劳为标志的美国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以及中国文化对麦当劳影响之后的本土化。从语言层面上讲,学生要能概括并表达出这个内容。从思维层面讲,教师要引导学生发掘作者在文本中的语言流变轨迹,从中把握作者的行文思路。从审美层面看,教者要指引学生借助文本语言和自身的生活阅历,体味麦当劳厅堂里适宜的温控环境和悦耳的轻音乐带给顾客的生活美感。从文化层面看,要引导学生既要看到麦当劳所代表的平等、民主的美国文化特质,还要品析中国文化中的家庭式温馨,更要发掘出两种文化交融之后带给中国人的浪漫、自律等新变化。很明显,上文所言的素养都应该是教学活动的重点,是教师应该倾其心力助推学生登攀的语文学习的“制高点”。事实上,如果在教学设计和具体实施环节紧扣住这几个核心素养(当然不能教条),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自然不会偏离语文教学的学科特性。而要使得这些素养高效内化,则需要更多语文教师倾心研究和实践。
囿于学识、经验的不足,学生的学习大多处于摸索之中。对于教师而言,我们应当义无反顾地担当好导师的角色。但是,正如导弹的发射一样,为人师者需要从学生的基础、教学计划的灵活调控和核心素养的养成等角度,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精准指导。
参考文献:
[1]徐杰舜,马旭. 文化的表达与表达的文化[J]. 文化艺术研究,2011,(1).
[2]李廷斌. 《麦当劳……》指瑕[J]. 咬文嚼字,2010,(5).
[3]顾乐波. 《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教学设计[J]. 语文学习,2008,(6).
作者简介:施春娟(1981— ),女,江苏省南通海门市第一中学一级教师,主研方向为高中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