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孝”文化在新时代高中生生活中的价值
刘志芹
摘要:高中生正处于“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使“孝”文化走进高中生的学习生活中,有着重要的时代意义和价值,有利于家庭和谐,有利于个人成长,更有利于国家稳定发展。
关键词:“孝”文化;高中生;和谐;“三观”
孟懿子问孝,子曰 :“无违。”子游问孝,子曰:“尽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夏问孝,子曰:“色难。”可见,早在古代,我们的先祖已经对孝文化洞如观火,几千年来,从不缺乏孝的名言警句和感人至深的典故,今天,我们再一次重拾孝的主题,旧壶装新酒,依然可以绽放出如红酒一样醉人的美。
2018年4月,我校政治课题组依托清明节,做了一期“新时代高中生对孝文化的认知”的社会实践调查。尽管在活动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是也收获了很多感人的瞬间。有的学生感慨妈妈的头发怎么在不经意间就白了呢,也有的学生回家和爸爸好好谈心了一次,高兴地告诉我他好久没有这样和爸爸“亲密接触”了,感觉很开心……看到孩子们有自己的收获和想法,我很欣慰,通过一次活动就想要改变很多不太可能,但是只要可以触动一点点就取得了预期的成功。今天,我们再一次谈“孝”,依然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一、有利于家庭和谐
百善孝为先,家和万事兴。子女对父母的孝能够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而和谐的家庭是家长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我们对孝文化也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新时代,我们不能再以老眼光看待我们的孩子,现在和孩子们谈“汉文帝親尝汤药”,谈“子骞芦衣顺母”效仿古人做法并不合适,而应该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也体现了孝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其相对稳定性的特点,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依然保留着基本特征,但又能做到与时俱进,教育学生学会理解父母,包容父母,与父母沟通,建立起和谐的亲子关系,这对于孩子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教学工作中看到太多学生对学习提不起兴趣、精神不集中的案例,追溯根源,原生家庭一定是出现问题的,要么是离异家庭,要么是父母关系紧张,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心理,这些孩子缺乏安全感和自信,影响到学习和未来的生活。所以,今天谈“孝”,不仅希望子女对父母孝,也希望父母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和理解,给我们的孩子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为他们的成长成才保驾护航。
二、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一个人核心素养的标志。子女在家庭中耳濡目染父母对长辈的孝,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有利于提高其思想道德修养。在此次活动中,我提问一位羞于说“我爱你”的男生,我问他是怎么做的。
这位男生说:“其实一开始看到老师布置的任务,我觉得好小儿科啊,我们幼儿园、小学的时候就有过类似的活动,现在都这么大了,觉得抱一下父母或者给父母洗脚很矫情。但是,回去还是想着怎么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我把想法和妈妈说了,我妈笑了,我妈问我,‘你想怎么做呢?我说,‘妈妈,我抱一下你吧!就有了那张照片。”
“老师,我看了那张照片,心里既高兴又难过,高兴的是,我妈笑得好灿烂啊,哈哈!难过的是,我发现我妈眼角纹越来越多了,我妈年轻的时候可漂亮了!”这位男生头一扬。
我说:“你的妈妈现在也很漂亮,你看,她依偎在你的肩头,多幸福啊!”
“嗯嗯,以前是我妈我爸为我遮风挡雨,我要努力学习,考个好大学,以后就让我为他们遮挡风雨吧!”全班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我在想,通过这次活动,这位男同学的内心一定是认同学习的,也能理解学习的重要性,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三观”,希望该学生在道德、情操、理想等方面保持良好的品质,持之以恒,终身受益。
三、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在中国道德体系中,孝文化一直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著名学者黎鸣说:“中国人最主要的生活习俗是孝敬父母。”孝文化不仅影响到家庭伦理关系,而且影响到社会关系和国家文化生态。敬亲养亲的思想维持了家庭的和谐,而家是国的基本构成单位,家庭的和谐直接影响到国家的稳定和发展,我们在孝文化中提倡爱心,提倡责任,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致的,有利于构建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友爱和信任,从而带动国家的稳定发展,丰富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也彰显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色彩和精神世界。
布置作业是一种形式,抱一下妈妈、给爸爸泡杯茶、给奶奶切水果……在形式中体现孝的本质,内容与形式就可以完美结合在一起。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我们迫切渴望一切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元素,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孝文化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在今天也因此显得尤为重要。我们既需要结合时代特征和时代精神,重新认识孝文化,赋予传统孝文化新的内涵,促使其不断创新和发展,又要结合民族特征和现代人文精神,重新审视和批判继承传统孝文化,由爱父母,爱自己,爱他人,到爱中国共产党,爱祖国,爱人民,整个社会就少了冲突和纷争,多了团结、和谐与温情。我们将以其特有的文化魅力引导新—代中国人在历史长河中繁衍生息,衍生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