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祖国传统文化要从汉字抓起
李泉荣 李 菁
【摘 要】汉字是中华文化的载体,汉字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中国文化信息,本文从汉字与历史、汉字与文化、汉字与语文等几个角度,深入探讨和论述了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以及如何利用汉字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等问题。
【关键词】汉字 历史文化 语文教育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记录这些遥远而美好内容的载体,非汉字而何?汉字是时代的见证,它跨越时空,记录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传承了宝贵的中华文明。让我们看到了中华五千年来的历史和真实,知道了民族的历史进程和灿烂辉煌的文明。
汉字不只是一个载体,也不仅是一种工具,在笔画的组合中,见证了社会的变迁和文化思想的演变,汉字当中蕴藏着无尽的宝藏,蕴含着中华文化中的精髓。汉字是铸就中华文化大厦的基石,与祖国传统文化密不可分,因此,继承和发扬甚至研究传统文化就不能不从汉字入手。
一、汉字与历史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文字系统,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书写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载负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狭义地说,它是汉族的文字;广义地言,它是汉字文化圈共同的文字,拥有三千四百多年的历史。
汉字不仅记录了历史,更对民族的统一做出了不可低估的贡献。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汉字作为汉语书写的最基本单位,其使用最晚始于商代,历经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诸般书体变化。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派李斯整理小篆,统一了文字,“书同文”的历史从此开始。尽管汉语各地方言发音差异很大,但是书写系统的统一,减少了方言差异所造成的交流障碍,成为汉民族的共同语。之后虽屡经战乱与朝代更替,但中华文明却未能割断,汉字沿着发展演变的道路一直维持着一个相对统一的局面,由于有了汉字所记录的书面语,人民都自觉不自觉的继承着汉字所承载的中华传统。更耐人寻味的是:历史上,屡次异族入主中原之后,如:元代和清代,其结果都融入了汉文化,而汉字就是促成这种现象的决定性因素。
汉字不但帮助汉语超越空间与时间的限制,扩大了交际职能,而且它具有超越方言的特点,因而有利于民族共同语的形成。如果我们从更深一层的视野去看由汉字衍生出来的文化领域,小自书法、篆刻,大至诗歌、戏曲、小说等文学形式,它们从不受任何方言的阻碍,直接融入到人民的生活当中。所以,中华民族共同使用的汉字是维护民族统一的最大功臣。
不仅对我国,汉字在历史上也曾经对周边国家(日本、韩国)的文化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并成为东南亚文化圈形成的内在纽带。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各国传统文化保护意识的增强,当年的汉字文化圈也开始出现了新一轮的汉语热。
近年来,全球各地方兴未艾的“汉语热”扑面而来,全世界看到了古老儒家文化散发的深厚魅力。在这种大背景下,作为在世界范围内传承汉语教学的载体,以圣人“孔子”为名、回归中华文化主流的“孔子学院”应运而生。作为传播中华文化的窗口,2004年11月21日,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首都首尔成立。截至目前,全世界已有81个国家建立了256所孔子学院和58所孔子课堂。2008年,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注册学员13万人,举办各种文化交流活动2000多场次,140多万人参加。
汉文化除了有极强的吸引力与融合力外,另一个特质是,它的传播不是靠强行灌输式的,也不是宗教膜拜式的,而是基于对人类心灵的启迪。凡是走进中华文化领域的人都有同样的体验,那就是发现自己走进了一个对真、善、美充满了憧憬的世界。
二、汉字与文化
一般认为:“文化”的含义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文化泛指各种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即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精神和物质财富的总和。而狭义的文化则是指精神文化而言,主要包括科学、教育、政治、文学艺术等等。
汉文化是以汉民族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为主体的文化体系,它包含着许多分支,有艺术文化,包括文学、音乐、书法、篆刻等;民俗文化,礼仪庆典、民间传说,法律典章、日常规范等。这些文化系统都反映了数千年来汉民族的心理状态、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思维特点、道德标准、风俗习惯、审美情趣等。而记录这些文化现象就离不开文字,随着最早的汉字——象形文字的产生。华夏民族也结束了它蒙昧的历史,翻开了它崭新的、文明的一页。虽然,此时的象形文字只是人们交流的辅助工具,并不成系统。当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出现后,由于国家的组织,需要用文字来记事、管理,这就需要成系统的文字。考古证明,殷商时期出土的甲骨文已是比较成熟的成系统的文字。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朝代,由于战国时期,各国都有自己的文字,彼此交流很不方便,出于便于管理和沟通的需要,秦始皇颁布全国统一使用小篆的命令,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汉字的规范化运动,对民族团结、国家统一起到了重大的积极作用。但由于小篆笔画屈曲圆转,不便书写,出于简便快捷的需要,人们将小篆的曲笔拉直,改圆转为折笔,进而产生了隶书。此后,历经楷书(草书、行书)诸般书体变化,演变为我们现在使用的简化字。
由此可见,汉字是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汉文化推动了汉字的产生和发展,同时,汉字又影响着汉文化,推动了汉文化的发展,二者相互影响。汉字的产生和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相适应的。汉字是为了满足人们互相交流的需要,而产生的记录特定事物的符号,与社会文化生活息息相关。最开始的汉字是人们生活中常见的、简单的、容易描绘的事物,如:山、川、草、木,虫、鱼、鸟、兽,日、月、水、火等事物,先民们创造出的这些象形符号,一直沿用至今。而后人凭借着主观能动性,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产生了许多新的事物,而表达这些新事物的文字也随之产生了。如,砍伐的“斧”,装东西的“皿”、“盆”、“盂”,捕猎用的“网”等。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新的事物不断生成,汉字的数量也在不断扩大。并且,汉字有其独特的造字规律和原理,汉代刘向把它总结为“六书”。“六书”的造字原理使汉字本身具有既表音又表意的功能。
例如:“共”、“争”、“友”、“受”、“爰”这几个字,现在看起来它们似乎毫不相干,其实,它们起初都有一个共同的符号,那就是都是由“两只手”组成的。“共”是下面两只手在向上献东西,其实它最初就是“供”的意思;“争”是上下两只手在夺一件物品;“友”是并排的两只手,以示友好;“受”是一只手在向另一只手传递东西;“爰”是一只手在拉另一只手,表示援助等等。所以,汉字是我们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先民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汉字的偏旁部首都与特定的事物密切相关,例如:木字旁、提手旁、草字头、日字旁、树心旁等等,几乎除独体字外的所有汉字都有表示它相关特性的偏旁符号。后来,人们根据事物的特性将它们归于某个部首,加上相应的声旁,就构成了一个新的汉字,这就产生了形声字。形声字的出现给汉字注入了巨大的生命力。
另外,汉字有形、义、音集合体的特点,虽然以表达汉族文化为主,但并非拒绝外来文化的进入,它也兼收并蓄了许多外来文化的成分,最常见的是人名、地名,其次就是外来词的音译,比如沙发、坦克等。所以,汉字与文化密不可分。
在现代社会,科学飞速发展,汉字也有了一些新的发展,随着新生事物的不断出现,表示一些新生事物的汉字也不断产生,像表示金属、化学元素的汉字。汉字为适应时代的变化,也在不断地改进自己,完善自己,继续为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做着贡献。
汉字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考验,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象征,成为了中国人的一种标志。五千多年,在这段漫长的岁月里,中国社会文明的发展与汉字的演进是相辅相成的,因为,汉字本身就是文化,汉字的发展就代表着汉文化发展的脉络。
三、汉字与语文
对于一个国家、民族来说,母语的重要性勿庸置疑。但是,当今社会上出现的某些轻视母语的现象却令人担忧,不仅迷失了民族最基本的落脚点,甚至出现了许多学生母语使用能力不如外语的现象。世界各国的母语教育,认字量是一个硬性的和最基础性的指标。可是,这种显而易见的指标,在今天的中国却被扭曲和异化了。从小学的大学,学生书写混乱、错别字满篇、词不达意、文理不通的现象是随处可见,以致出现不少学生把我国改革开放前,说成是“封建的旧社会”的笑话。有的大学生连写信都成为问题,阅读古籍文献更是感到困难。甚至有的著名高校毕业的博士生、硕士生填写一张履历表,字都写得歪歪扭扭,错别字连篇。
中华传统文化中,不少是讲和谐、礼让、和衷共济的,如各国人民能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的内涵,就会减少隔阂,增进友谊。但是我们自己对本国的文化都缺少了解,怎么去说服别人呢?中国传统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世界文化多元化的重要因素。我们更要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具备相应的传统文化根基和艺术修养,不但能传承中华文化,还要能使它发扬光大。这不仅仅是教师的责任,更是社会的责任。而目前的现实情况是:随着外来文化的渗透,越来越多的中国孩子热衷于外来文化,他们吃的是洋快餐,看的是日韩动画片,越来越远离自己的传统文化,甚至对祖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冷漠感。今天的青少年很少去了解本国的传统文化,用汉字传承的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正面临断链的危险,这恐怕不能不说是中国教育的悲哀!
《课标》中也明确提出人文素养包涵以下内容:“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显然,这说明了注重利用传统文化培育学生人文素质,是当今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目前,中国语文教育界出现的“传统回归”的呼声日益高涨,对民族经典,特别是传统文化作品的重视,已经成为语文教育专家们的共识。因此,让传统文化回归语文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意义。广大教师应该把弘扬传统文化作为一项历史使命,让中华民族堂堂正正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传统文化典籍中蕴含着丰富的做人修养和道理。如:天下为公的理念;积极入世的态度;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无为无不为的人生智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处世原则;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操守;宠辱不惊,杀身成仁的正气……正是这些代代相传的传统精神,在中华文明史上哺育了无数民族英雄和仁人志士,为民族进步和国家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所以,提高语文教育在当今中国教育中的地位问题,是当前教育管理部门不能不认真对待的大问题。我们应该意识到:传统文化只有融入学生的精神世界才是有意义的,祖国传统文化对一个人成长所起作用是任何事物所不可替代的。因此,在语文课程中加大传统文化的分量,将学生价值取向和语文教学要培养的学生的精神、人生发展需求和谐结合起来,将蕴涵在汉字中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植根在学生心灵深处,并以此为基础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让他们自觉抵制形形色色的精神污染,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道德和民族精神,这无疑具有前所未有的重大意义。
★作者简介:李泉荣,甘肃省酒泉一中教师;李菁,甘肃省酒泉一中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