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陈王芳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校企合作作为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职院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虽然,我国各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在该领域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纵观物流专业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的实践,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校企合作的现状并不容乐观。例如:物流企业经营的不确定性、市场需求的变化与物流专业教育计划之间频繁出现的冲突,这种冲突最终导致校企合作的短期行为性与无序性,使得校企合作的长远机制缺乏计划性。本文将就目前我国高职物流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找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物流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0 引言
校企合作是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中最重要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于物流专业而言,校企合作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更能够为学生将来参与就业竞争奠定基础。目前,我国很多高等职业院校的物流专业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这些成果仅限于某些个案的总结,并未在职业教育系统内形成一种具有可操作性、系统化的成熟的人才培养模式。 例如:有的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仅仅停留在表面,学校到企业为学生寻找实习的场所,而企业则从学校获得廉价劳动力,这就使得校企合作很难实现向纵深方向的持续发展。再例如:还有的高等职业院校将校企合作视为学校寻找顶岗实习、帮助学生练习就业单位的一种手段。因此,为了进一步实现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办学、合作发展、合作就业、合作育人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必须走出一条新的道路。
1 物流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物流专业属于生产性服务行业,具有较强的技术壁垒,并直接面向客户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的特性。 在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中,主要重视的是基础的学习、理论的教育、宽口径的培养模式,这种模式已经无法再适应物流企业的需求,很多高职院校物流专业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学生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但是实践技能十分匮乏。很多高职院校物流专业按照传统方式培养出的人才质量与企业的实际要求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1)管理体制不健全
近年来,随着我国各地各种大型国际性枢纽型物流园区的建立,我国物流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就我国目前区域物流发展的状态来看,物流服务需求、物流业的发展存在着巨大的潜力,物流业的发展离不开高技术人才的支持,但是有相关调查资料显示,我国高技能型物流人才极为匮乏。但是,我国高职院校、政府在校企合作、制定人才培养规划等方面缺乏统筹性、系统性,我国一直以来都未在学生顶岗实习、工学集合、校企合作等育人方面出台相应的政策。
(2)缺乏长效运行机制
目前,我国很多高职院校的物流专业的校企合作很多长期合作教育仅仅停留在表面,缺乏长效合作运行机制,并不能将物流人才的培养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深入。例如:很多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中出现职责不清、工作机制不健全、工作交叉等情况,不能满足企业对学校的要求,从而导致校企合作工作从项目开发到项目的深入管理,再到最后的了利益分配等都出现了巨大的漏洞与问题。因此,要想真正实现校企合作的效果,就必须从校企合作的管理体制、机制着手,全面发展校企合作的奖励机制、人事管理机制、利益分配等机制,并逐渐向实现信息共享与开放的全方位努力,全面推进校企合作迈向新的台阶。
(3)高职院校缺乏吸引物流企业参与的有效载体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物流专业的校企合作在与地方政府机构的合作、校校合作、校企合作的质量上还有待提高。另外,在技术的开发、合办工厂等高层次的合作方面也未曾取得较大的进步与发展。在传统的校企合作中,经常出现的一个问题就是学校与企业双方之间的需求并不了解,校企合作双方之间缺乏一个有效沟通的平台,由于校企合作的资源比较分散,使得校企合作的效果并不如预期的那么明显。因此,如何正确的、有效的解决校企合作的平台缺失问题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课题。
(4)校企合作流于形式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的物流专业校企合作都是由实训教师组织学生到校外的物流实习基地进行学习、参观,或者邀请已经毕业的学生回学校进行讲座、培训,而合作的物流企业也经常对学生进行实际业务、专业目标、专业思想等方面的教育,同时将企业的文化、运作管理流程、企业人才的晋升渠道等向学生进行渗透。但是,这些教育的内容仅停留在表面,对于物流企业的机构设置、岗位职责、任职要求等的深层次内容并不向学生做出介绍,经常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根本不对实习的学生做出系统性的讲解。这种流于形式的介绍与讲解根本无法使学生适应未来的就业岗位。
3 物流专业校企合作问题的主要原因
高职院校物流专业校企合作的实践证明,校企合作是确保教学效果更加贴近市场需求、更能满足教育需求、充分发挥自身与企业各自优势、共同培养社会与市场人才需求的最佳途径。 但是,由于物流管理专业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属于一个新兴的学科,物流企业的建设也处于茁壮成长中,一方面,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奇缺,而另一方面这些物流企业一般都不具备多余的资金与规范的培训体系。造成我国高职院校物流专业校企合作问题的主要原因有:
(1)外部条件不健全
作为高职院校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的一种重要模式,必须具备相应的环境与外部条件。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物流专业校企合作双方之间都缺乏合理而有效的机制,缺乏必要的法律依据与政策规范做引导。物流企业的合理回报渠道还不健全,企业所承担的风险与享有的收益并不对称。例如:校企合作中出现的"学校热、企业冷"、"政校行企分离"等现象比比皆是。这些外部条件的欠缺制约着我国高职院校物流专业校企合作的有效推进。
(2)监督管理机制的不健全
就我国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的现状来看,各级政府的支持还停留在宣传上,并未能及时在立法上、制度上、税收上予以足够的支持。特别是在监督管理机制的建设上,更是不够完善。例如:就权责关系而言,表面上似乎学校与企业都在进行管理的,但实际上学校与企业都不想管,相互之间推诿、怕承担责任。
(3)企业的缺乏参与的积极性
在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期间,经常会出现企业参与积极性差的现象,虽然与学校合作的企业较多,但是大部分企业都是走马观花,每年都在更换企业。甚至有的物流企业在每年业务最繁忙的时候主动找学校要求合作,实际上是为了利用学校便宜的劳动力。而一旦企业的业务量稳定了。企业也就失去了与学校合作的积极性。另外,在校企合作过程中,由于对企业的利益考虑不周,不能够有效的解决企业对利益的追求,当企业的利益诉求不能得到充分体现时,校企合作也就失去了现实意义。国家与地方政府在校企合作方面给予的税收优惠政策也缺乏倾斜性。这些都是制约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积极性的主要因素,同时更影响了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发展的潜力。
4 物流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鉴于有的物流专业校企合作模式中存在的诸多不足与问题,甚至是失败的合作,我国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必须在校企合作中寻求更好的合作方式,建立一套有利于提升高职院校物流专业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1)创新校企合作系统
深层次的校企合作不只是需要举措,还需要相应的机制作保障。因此,必须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并将此机制纳入到学校的教学改革计划中。首先,可以寻找实现"共赢"的合作伙伴。④目前,支撑我国高职院校物流专业校企合作的主要动因是共赢。但是这一目的最终被合作企业像走马灯一样的不断变换而发生了改变,因此,必须寻找那些愿意与学校长期合作、共同成长、共谋发展、共同收获的企业作为合作伙伴。其次,校企协同共同打造新型的物流专业特点。校企合作双方可以共建二级教学实体,对传统的物流专业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进行发展与改造,为物流业的发展共同打造具有新型特色的物流专业。第三,培养既符合物流企业要求又符合学生个人发展需求的创新型物流专业人才。高职院校物流专业的校企合作不能走极端,学校才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因此,学校要在人才的培养方向上遵循高职教育的普遍规律。切忌单纯的以学生的就业数量为导向而忽略了高职教育的定位。如果只以企业的用工需求为中心而不考虑学生的发展前景,就会混淆教育与培训的差异。因此,必须加强对物流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2)以大企业为依托建立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
每一个优秀企业的目标是实现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对人才的培养也就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因此,企业的这一发展目标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不谋而合。因此,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必须建立以大企业为依托的深度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可以构建以专业建设为导向,在市场与企业共同需求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教育与教学改革,共同制定教学计划、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材的开发等,建立并完善校企合作的课程评价体系,从机制上、体制上确保校企合作对专业性人才的培养。例如: 学校可以提供场地,由企业出资的模式在双方协调沟通后在学校内部建设物流实训基地。
(3)加强学校内涵建设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
由于市场对物流专业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模式构建"企业内植、实境耦合"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在进一步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同时,使学生拥有物流管理、服务等不同领域的岗位技能,使学生迅速成长为理论知识雄厚、实践技能过硬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总之,高职院校物流专业的校企合作中,学校与企业的关系是互利的、平等的,双方的合作离不开政府的正确引导与支持,稳定的政府政策将会使校企合作站得更高、走的更远,双方的合作关系将更加融洽,同时还有效的减少了双方的合作风险。因此,各高等院校必须根据自身的客观实际,因地制宜的采取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使之取得预期的效果,为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苟建华.校企合作模式下校外实习管理机制的探索[J].现代商贸工业,2011,(13):35-37.
[2]冯杰.基于博弈论的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政策研究[J].东方企业化,2010,(06):163.
[3]黄幼岩.校企共建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长效机制研究-基于利益博弈的视角[J].职教论坛,2010,(19):82-85.
[4]熊文杰.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经济师,2010,(03):45-47.
宝鸡职业技术学院院级课题,课题编号:2014062Y
注解:
①苟建华.校企合作模式下校外实习管理机制的探索[J].现代商贸工业,2011,(13):35-37.
②冯杰.基于博弈论的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政策研究[J].东方企业化,2010,(06):163.
③黄幼岩.校企共建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长效机制研究-基于利益博弈的视角[J].职教论坛,2010,(19):82-85.
④熊文杰.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经济师,2010,(03):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