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信任和陪伴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朱静江
对待培养学生抗挫能力方面的问题,我的理解是,既然学生以学习者的身份存在于学校环境中,那么,绕过学习去进行抗挫折教育肯定是行不通的。也就是说,通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一些做法来提升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是值得尝试的。当然,除此之外,还应该注意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提升,这是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行为能力的基础。
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作业、试卷检测、自我评价和师生、生生互评等方式,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换句话说,教师可以借助作业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完成情况,随机给学生提供自我反思的空间和挑战自我的机会。与此同时,还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一旦发现学生陷入急躁或消极情绪时,要及时进行干预和疏导,让学生能尽早从不良情绪中脱离出来。等到学生状态缓和之后,再与之单独沟通,并在征得对方的同意后,进行新一轮的挑战和尝试。我想,这样的对话、互动模式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也能更好地把握师生关系和自身成长。当然,教师也可以通过考试或学生自评、互评等方式,更好地提升学生对自我的认识,从而优化其接下来的学习行为和学习心态,提高抗挫折能力。
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班级管理途径,来改善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其实,班级内部最锻炼人的往往是班委工作,我们完全可以通过班委工作的开展来改善学生的办事能力,打造心灵防线,进而让学生完成自我教育。对于个别容易闹情绪或抗挫力弱的学生,我则设法让其担任班委(这必须是在自愿基础上实施),通过一点一滴工作的积累和突破,逐渐改善这些学生的思维结构和做事能力,同时也在不断提高这些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同学包括当事人可能都要遭遇和面对很多问题,甚至一些突发事件,为此,教师先要在心理上有一个准备,并做好某种预设,对当事人的期望值不能提太高。这样一来,等到当事人犯错或再度陷入不良情绪状态的时候,我们不至于急火攻心,而是能心平气和地与之交谈,从而帮助对方发现问题,有效帮助对方缓和心情,使之尽快地发现出路和走出低谷。我想,在教师的信任、引导和陪伴下,学生定能以积极的心态和行为参与实际学习和生活,重塑一个崭新的自我。
对待培养学生抗挫能力方面的问题,我的理解是,既然学生以学习者的身份存在于学校环境中,那么,绕过学习去进行抗挫折教育肯定是行不通的。也就是说,通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一些做法来提升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是值得尝试的。当然,除此之外,还应该注意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提升,这是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行为能力的基础。
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作业、试卷检测、自我评价和师生、生生互评等方式,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换句话说,教师可以借助作业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完成情况,随机给学生提供自我反思的空间和挑战自我的机会。与此同时,还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一旦发现学生陷入急躁或消极情绪时,要及时进行干预和疏导,让学生能尽早从不良情绪中脱离出来。等到学生状态缓和之后,再与之单独沟通,并在征得对方的同意后,进行新一轮的挑战和尝试。我想,这样的对话、互动模式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也能更好地把握师生关系和自身成长。当然,教师也可以通过考试或学生自评、互评等方式,更好地提升学生对自我的认识,从而优化其接下来的学习行为和学习心态,提高抗挫折能力。
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班级管理途径,来改善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其实,班级内部最锻炼人的往往是班委工作,我们完全可以通过班委工作的开展来改善学生的办事能力,打造心灵防线,进而让学生完成自我教育。对于个别容易闹情绪或抗挫力弱的学生,我则设法让其担任班委(这必须是在自愿基础上实施),通过一点一滴工作的积累和突破,逐渐改善这些学生的思维结构和做事能力,同时也在不断提高这些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同学包括当事人可能都要遭遇和面对很多问题,甚至一些突发事件,为此,教师先要在心理上有一个准备,并做好某种预设,对当事人的期望值不能提太高。这样一来,等到当事人犯错或再度陷入不良情绪状态的时候,我们不至于急火攻心,而是能心平气和地与之交谈,从而帮助对方发现问题,有效帮助对方缓和心情,使之尽快地发现出路和走出低谷。我想,在教师的信任、引导和陪伴下,学生定能以积极的心态和行为参与实际学习和生活,重塑一个崭新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