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谁?

    王晓丹

    〔关键词〕自我同一性;初中生;活动设计

    【理论依据】

    埃里克森将人的社会发展分为八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其应完成的任务,其中青春期阶段(12~18岁)的发展任务是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青少年本能冲动的高涨以及他们所面临的社会要求和社会冲突,会使他们感到困扰和混乱。所以,青少年期的主要任务是认识自我以及了解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

    【背景分析】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生理和心理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此时的他们自我意识高涨,内心世界丰富,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常常将很多的心智用于内省。如“我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别人是喜欢我还是讨厌我”等一系列关于“我”的问题开始萦绕在他们的心中。虽然初中生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但此时的他们尚不能正确评价和认识自己的智力潜能和性格特点,很难对自己作出一个全面而且恰当的评价,因此认识自我是青少年成长的必要课程。初中阶段又是自我意识形成并完善的重要时期,是青少年感受自我、探索自我、重建自我系统的关键时期,所以我们有必要对学生在怎样正确认识自我方面加以引导。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自我形象,认清自身的优点,增强自信心,同时敢于正视自己的不足,不断实现自我完善。

    2.通过活动让学生掌握正确认识自我的几种方法,即自我观察和内省、他人的评价和心理测试。

    3.培养学生自我剖析的勇气,以真诚的态度接纳同学对自己的看法。

    【活动重、难点】

    重点:

    1.帮助学生掌握正确认识自我的方法,并通过自我评价法、他人评价法、心理测验法等方式全面、客观地认识自我。

    2.引导学生挖掘自身的优点,正视自己的弱点,不断实现自我完善。

    难点:

    1.激发学生自我剖析的勇气,挖掘自身的特点。

    2.引导学生客观地评价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并接纳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活動准备】

    白纸、彩纸、笔、音乐、测试问卷。

    【活动过程】

    一、消失的自我

    1.以小组内的两人小组为单位,请学生给自己的搭档讲述一件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有趣的事情。

    2.在讲述过程中,不可以出现“我”,当需要表达“我”的时候,就用“俺”“寡人”“某某某”或者自己的名字来代替。

    3.讲完故事后由对方就故事本身发问,讲述者在回答问题时仍然不能说“我”这个字。

    4.凡是在讲述过程中犯错的,由同伴举报,教师选出犯规最多的人为大家讲述故事。

    设计意图:让学生意识到“我”的重要性,激发学习兴趣,引入本课主题。

    二、我的“十二行诗”

    1.每位学生派发一张白纸,使其在白纸上完成12个“我是一个_____样的我”的格式的句子。

    (1)我是一个

    样的我;

    (2)我是一个

    样的我;

    (3)我是一个

    样的我;

    (4)我是一个

    样的我;

    (5)我是一个

    样的我;

    ……

    2.教师播放背景音乐,强调学生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必须独立完成。

    3.大部分学生完成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享。

    4.请学生把自己写出来的句子按照以下方式进行分类:

    描述自己生理状况的句子;

    描述自己心理面貌的句子;

    描述自己和周围人之间的关系的句子。

    5.教师启发学生看到自己对自己的了解处于生理我、心理我、社会我这三个层次的哪一水平上。

    教师总结:自我的三重结构及认识自我的第一种方法——通过自我观察和内省认识自己。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自我探索,挖掘自身特点,在此基础上进行分类,从而明白自己对本人的了解处于哪一水平。

    三、寻人启事

    1.以6人小组为单位,每组同学写一张“寻人启事”,要寻找的人为其他小组内的一个人。

    2.寻人启事上不能出现这个人的名字,尽量介绍有关这个人性格、气质特点方面的内容,然后由其他组的同学猜一猜要寻的人是谁?猜对的由教师分发奖品。

    3.请几位“寻人启事”中的当事人谈谈自己的感受。

    寻人:他是一个

    的人。

    教师总结认识自我的第二种方法——通过他人的评价认识自己。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认识自我的第二种方法——通过他人的评价认识自己。

    四、我的漂流瓶

    1.以6人小组为单位,给每人发放一张彩纸。

    2.每个人在彩纸的左上角写上姓名,并写下一句话表达自己真诚地希望倾听别人评价的渴望。

    3.“漂流纸”以车轮的形式传递,每个同学都将写好后的纸传递给下一位同学。

    4.每个收到“漂流纸”的人都要在上面写上你认为的纸的主人的优点。

    5.当“漂流纸”再次回到每个同学的手中时,给学生时间反思以下问题:

    (1)“漂流纸”中自己曾经意识到的优点有哪些?

    (2)“漂流纸”中自己不曾意识到的优点有哪些?

    (3)面对这么多的肯定和赞赏,你的感受如何?

    6.请部分学生发言交流感受。

    教师总结:发现自己的优点可以使我们变得美丽、自信,我们的生活也会因此与众不同。

    设计意图:使学生通过他人的评价进一步了解自身的优势,增强自信。

    五、理想我与现实我

    1.教师发放“理想的我与现实的我有多远”的自测问卷。

    2.学生逐一阅读并真实地完成每一项选择。

    3.根据计分方法,学生自行统计得分。

    4.根据得分,学生总结对自己不满意的地方,并且发现需要完善的地方,认清努力的方向。

    教师总结:在生活中,每一位同学肯定都希望能有自己的风采,拥有自信,做到这一切的基础是我们要正确地认识自我,开心地接纳自己、完善自己,以良好的心态与状态去迎接挑战,迈向成功。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认识自我的第三个方法——心理测验法,并且发现现实我与理想我之间的差距,找到努力的方向。

    六、延伸与作业

    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和感悟,以随笔的形式给自己写一封信。

    【反 思】

    本节活动课充分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利用音乐、游戏、情境教学等多种形式,多方聚焦,使学生乐于参与,在活动中体验、感悟,在动中学,在动中悟,在悟中成长。

    在解决本次活动的重点和难点时,教师运用了一些具体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去认识自我。如,通过“我的‘十二行诗”“寻人启事”“现实我和理想我”这样三个活动,让学生掌握认识自我的三种方法。“我的‘十二行诗”和“现实我和理想我”充分给予学生自省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通过自我探索认识自我。“寻人启事”和“我的漂流瓶”活动运用小组合作的模式,不但让学生通过他人了解了自己,还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合作与沟通。此外,“我的漂流瓶”活动让学生通过他人的评价了解到自己的优点,增强了自信,“理想我与现实我”活动又让学生发现了自己需要完善的地方,认清了自己努力的方向。

    (作者单位:天津市滨瑕实验中学,天津,300000)

    编辑/刘 芳 终校/于 洪

相关文章!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挖掘高中思想政治学科中的“心

    赵静现代教育观认为健全的人格和积极向上的心态、求知欲与知识、智慧一样,甚至有时比知识、智慧更重要。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明确要求在中小

  • 幼儿绘本多元阅读教学的实施策

    俞萍【摘? 要】绘本以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方式把故事呈现出来,深受幼儿的喜欢。阅读绘本是幼儿认知世界的重要方式。本文從创设多元化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