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情感节目:应当回归情感本位

李三强
对于电视情感节目的界定有两种理解。一种从广义上讲,它囊括了所有以情感为观照对象的电视节目,比如情感谈话类节目、情感记录类节目、情感活动类节目、情感栏目剧、情感电视剧……一种从狭义上讲,专指以情感为主要诉求,以栏目化为基本生存方式的电视节目,其中以情感谈话类和情感活动类最为常见。广义的情感节目从电视诞生就有,狭义的情感节目在我国荧屏大量问世则是近几年的事。本文所指的电视情感节目(以下简称情感节目)主要指的是后者。
情感节目之所以能成为当前电视屏幕的新宠,究其原因在于:
其一,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当前人们的情感需求。随着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人们普遍面临一种困惑:在衣食无忧之后,情感上的有效交流与有效沟通却越来越少。更令人忧心忡忡的是:由于忙于工作,人们用于情感交往、用来解决情感问题的时间也在日渐减少。如何解决情感问题,满足情感需求,成了当前社会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电视作为最有效的传播交流平台之一,催生出情感节目也就顺理成章。
其二,得益于社会风气的开放,情感节目获得了适宜生存发展的生态环境。如果将时光倒流20年,回到上个世纪80年代,情感节目要想获得大众认同是难以想象的。对于这种将情感公开化、电视化的做法,尽管现在仍然存在一些争议,但讨论的焦点早已不再是“能不能公开化、电视化”,而是“如何更好地公开化、电视化”了。这一切都应归功于改革开放给人民群众思想观念带来的更新。
其三,随着电视节目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煽情”已成为各档节目展开角逐的公开利器,而情感节目恰好是最便于煽情的节目类型。拿收视率说话,已是当前电视竞争的通常做法。一档节目收视率高了,才能登上(或继续占据)各个频道的黄金时段,才能招来广告商的青睐,获得丰厚回报。而要想把观众的眼球吸引过来,“煽情”也就成了各种类型节目相互较量的常规武器,而情感节目由于自身观照的恰恰就是情感生活,自然也就成了“煽情”的最佳对象,情感节目也就成了当前各家电视媒体蜂拥抢滩的新领域。
当前情感节目的几种误区
在当前情感节目红红火火的表象背后,也存在着(或潜伏着)不少“有伤大雅”的误区。这些误区如若得不到业界重视,情感节目极有可能偏离正常轨道,得不到“又好又快”的发展。
一为伦理化。在价值取向上热衷对情感事件进行是非善恶的评判。具体表现为:把情感节目现场当作道德评判的法庭,动辄把情感双方的是非曲直抖落出来(倘若到场的只有一方,那多半就成了到场一方对未到场一方的情感控诉),让所谓的“不道德”的情感在大众面前曝光(比如婚姻中的第三者,爱情中的负心汉等)。其不良后果有:未审先判,缺席审判,偏重采信一方的片面之辞,容易遮蔽情感的本来面目;并不是所有的情感都可以用伦理道德来评判,伦理道德的标尺也不只一把,各标尺间差异很大,如果匆匆进行道德评判,难免把复杂的情感问题简单化。
二为娱乐化。在表现形式上以“娱”人耳目为旨趣。具体表现为:为朴素的情感平添一些传奇色彩,把平平淡淡的情节、细节重新结构,将之浓缩、改装成强烈的戏剧冲突,勾人牵挂的悬念跌宕(有的甚至像编电视剧,将情感故事解构成三分钟一个小高潮十分钟一个大高潮,分段分集地表现);在包装宣传上,动辄用“史上最强××”“本年度最××”之类的煽动性极强的词语,对情感人物、情感事件进行耸人听闻的炒作。其不良后果有:以辞害意,为了加强可看性、娱乐性,不惜篡改甚至歪曲情感人物、情感事件的本来面目。
三为功利化。在叙事逻辑上以追求完整圆满为指向。具体表现为:为了满足观众希望事事有结果的心理,同时也为了彰显节目本身的社会影响力,人为地为情感人物设定一个归宿,为情感事件划上一个圆满的问号。其中最为典型的当然要属寻情类节目:爱情速配一定要讲究速配的成功率,亲情复活一定要达到和好如初的效果,婚姻纠葛一定要营造破镜重圆的结局……其不良后果为明知强扭的瓜不甜仍然强扭下去(反正观众只要看到结出了“瓜”就行了,至于“甜不甜”,观众不需也无从知道)。这种忽略过程偏重结果的做法,其实是将严肃的情感生活做了一场极不严肃的“秀”。
四为边缘化。在题材选择上喜欢以非主流情感为观照对象。具体表现为:为了满足观众的猎奇心理,将一些非主流(甚至畸形的、负面的)的情感冠冕堂皇地搬上荧屏,比如姐弟恋、老少配、第三者插足、弥天大谎等等。这种非主流的情感虽然在我们身边的确偶有存在,但并非我们情感生活的常态(现在不是,过去不是,将来也不可能是),甚至有些根本就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违背(比如“理直气壮”的第三者插足)。其不良后果是对边缘化的情感作过分渲染,放大处理,容易冲击、误导现有主流情感观念,尤其是对一些涉世不深的观众更是容易造成精神污染。
除此之外,电视情感节目还存在一大误区,就是“非情感的情感化”:本来不属于情感的东西,出于煽情策略的考虑,硬要将之与情感挂钩。这种将非情感的东西情感化的做法,如果出现在别的节目类型中,倒还可以理解;但如果出现在情感节目中,未免有点牵强附会,得不偿失了。情感本来是“软”的,像这样一味的“硬”煽情,最终的结果不仅会伤了观众,而且反过头来也会害了自己。
回归情感本位:
电视情感节目走出误区的必由之路
情感节目要走出误区,唯有回归情感本位。因为情感节目无论怎么讲,都应当以情感为本位,其它只能是派生,这种“源”与“流”的关系永远不能混淆。那么情感节目该怎样回归情感本位呢?
首先应当讲述老百姓的情感故事,回归情感的自然本色。1996年,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凭借“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引发了一场电视传播语态的革命(即由俯视走向平视)。现在情感节目要想“又好又快”发展,也得扎根老百姓的情感世界,寻找并讲述老百姓的情感故事。
也许有人要问,情感节目就不能讲述名人明星的情感故事吗?当然可以。因为名人明星褪去光环,卸掉工作装,回到家里,他们在情感世界里也是普通老百姓。那种与老百姓的情感生活不搭界的情感故事,即便里面的主人公有着耀眼的名人明星光环,也难以得到观众的青睐。
其次要善于捕捉情感领域的新现象新问题,回归情感的鲜活状态。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每天都会有很多的新生事物,情感领域也是如此。对于这些鲜活的情感新现象、新问题,观众要么没有听说过,要么没有经历过,要么正在经历但不知道如何应对……对此,情感节目要责无旁贷地将这些情感领域的新变化表现出来,让观众通过这扇窗口,及时掌握情感生活的新情况,从而更好地调整自己的情感生活,更新自己的情感观念。
其实,情感节目捕捉情感领域的新现象新问题,也是增强节目活力、维持情感鲜活状态的最好途径。如果一个情感节目满足于老生常谈,对于情感领域的新现象新问题视而不见,最后只会遭到观众的唾弃。相反,如果一个情感节目如果能及时捕捉情感生活的新变化,自然而然就有了吸引观众眼球的“看点”。
再次要积极探索情感生活的表达方式,使情感节目的表现形式如情感一样丰富多彩。前面我们说的都是情感节目在回归情感本位时应当“表现什么”,那么接下来我们需要注意的就是应当“如何表现”。在这个“好酒也怕巷子深”的时代,情感节目如果没有好的表达方式、表现形式,再好的情感故事也会在观众的“忽视”中变得黯然失色。
每一个情感故事都有其最佳表达方式和表现形式,这就需要节目编导的创造性劳动。这种最佳表达方式和表现形式,不仅应立足于观众的欣赏趣味,而且要考虑到情感本身的实际情况,这就要求我们的节目编导既不要对牛弹琴,又不能削足适履。
电视情感节目应当遵守的两条原则
情感节目在回归情感本位的道路上,还需解决好一个“悖论”,即情感本身带有很强的私密性,而电视却带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公开性,这两者能够融合在一起吗?其实这个问题并不难解决。如果把情感节目看作一场“私密”与“公开”博弈的话,那么好的情感节目就是在两者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
情感节目如何寻找这个平衡点呢?有如下两条原则可供参考:
一、不是所有的情感都适宜公开。情感总是发生在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总会牵扯到双方甚至多方,情感节目在展现情感的过程中,不能仅仅顾及到一方的意愿,而应当尽可能地顾及到所有当事人的权益,绝不能让情感控诉成为一种针对其它当事人的“软暴力”。
即便是当事人都同意展现的情感,我们也应当进一步考虑其是否适宜。对于那些负面意义大于正面意义、阴暗面多于光明面的情感,编导在选择时需要慎之又慎,因为电视是面向全民公开的,收看电视的不仅仅是成年人。
二、真诚的面对所有的情感。情感是我们精神世界至为珍贵的东西,情感节目在观照情感时,应当真诚的面对所有的情感,“天然”地具有一种人文关怀,使观众在节目中领悟到情感的高贵与尊严,感受到一种向善与向上的情感力量。
这就要求情感节目的编导自觉地怀有悲天悯人的情怀,尊重每一份情感。在具体处理情感的过程中,摒弃猎奇的心态,设身处地、将心比心,着力发掘每一份情感的人文内涵,为构建人类美好的情感家园起建设性的作用。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相关文章!
  • 书架

    《迸涌的流泉》作者:[德]马丁·瓦尔泽 著,卫茂平 译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定价:45.00元提要:该书是德国马丁·瓦尔泽以自身成长经历为原型

  • 从使用与满足角度看《舌尖2》受

    姜玲 霍凤<br />
    【摘 要】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自2014年4月18日起开播,在取得较高收视率的同时,也饱受各种争议,即便第五集

  • 磨砺三十年的一把“利剑”

    【摘要】德国浪漫派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席卷欧洲的浪漫主义文艺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浪漫主义滥觞之地——德国,其浪漫派不仅成员众多、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