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是“嘶叫”吗

    摘要:初中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教材《马说》中“鸣”译为“嘶叫”是不正确的,应译为“吆喝”。

    关键词:初中语文;鸣;吆喝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语文下册《马说》中的“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其中“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课本只解释“通其意”为“通晓它的意思”,《教师教学用书》把整句译作:听它嘶叫却不懂得它的意思。这样翻译是把“鸣”译为“嘶叫”是不正确的。

    纵观全文,文章写到这里,作者似乎还觉得不够解渴,于是接着用“鸣之而不能通其意”的意思,从“人”的方面再做深入一层的刻画。从语意来看,“策之”“食之”的主语都是人,“之”都代指千里马,而“鸣之”的主语却是马,“之”也无法落实。从句式来看,此三句形式整齐,省略主语,语意连贯,构成排比,生动刻画庸人不识千里马的无知和愚蠢。如果说马嘶叫,人不知其意,问题也只能在人本身。凭借语感,可判断出“鸣之”的主语也应是人。

    那么此处的“鸣”如何训释呢?查《列子·黄帝》:“饮则相携,食则鸣群。”曹植《名都篇》:“鸣俦啸匹旅,列坐竟长筵。”其中“鸣”均译为“呼唤、吆喝”。再查阅朱东润先生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其中《杂说》中的“鸣”也注为“吆喝”。由此可见,此处的“鸣”应译为“吆喝”,“之”指代千里马,全句译为“(人)吆喝马,却又不能通晓它的意思”。

    作者簡介:聂晓云(1963—),男,四川省金堂中学外国语实验学校高级教师,四川省特级教师,研究方向为教育科研、语文教学。

相关文章!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创新小规模学校联片教研,提升

    王志琼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很多学校都逐步实施了联片教研。尤其在一些偏远的农村地区,由于学校班级偏少、班级人数偏少、

  • 如何让提问艺术在语文课堂中“

    王小方【摘? 要】要提高语文课堂有效教学就需要有效的课堂提问,只有优化课堂提问,才能避免提问的繁琐、单调,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