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之难,究竟难在何处?
【摘 要】李白的《蜀道难》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一篇经典名作,对于诗中的“蜀道难”究竟“难”在何处,读者见仁见智,有许多不同的理解。笔者在文中对文本进行了较为细致深入的个性化解读。
【关键词】《蜀道难》 解读 古典诗词
历来在对《蜀道难》一诗的解读中,都把蜀道之难根据课本的三段解读为一叹高而难行,二叹险而可畏,三叹战祸之烈,我以为这种说法值得商榷。因为原诗本是没有分段的,课本上的分段是编者所为,我以为对蜀道之难的解读没有必要拘泥于这样的分段。把全诗作为一个整体,我做了这样的解读:一叹开辟之难,二叹行走之难,三叹安居之难,下面结合具体的内容来分析。
开篇“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一句,大家都比较认同此句以感情强烈的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奠定了雄放的基调。特别是“危”字,很多人都解释为“高”,“危”字准确的解释应指“高的,陡的”,也就是说,作为全诗的基调,蜀道应该是既高又险的,在以下具体的描绘中应该是作为一个整体来描绘的,而不是分开割裂的。
接下来诗人给我们展示的其实是开辟之难。“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用夸张手法叙述秦蜀两地长期闭塞的状况,为什么这样?暗含高山阻隔之意,肯定是既高又险。接下来“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蛾眉巅”介绍了秦蜀之间的地貌——崇山峻岭,千里不绝,不可逾越,当然也是高险并存的。“天梯石栈相钩连”指出古代劳动人民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才在不通人烟的崇山峻岭中,开凿出一条崎岖险峻的山路。何其高,何其险!强调了蜀道来之不易,所以这里讲的应该是蜀道“开辟之难”。
从“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波逆折冲之回川”开始,诗人开始用“惊风雨”、“泣鬼神”的笔墨给我们展示蜀道“行走之难”。很多分析认为从这个地方起写的是蜀道的高,我以为不妥。就从“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波逆折冲之回川”此句来看,怎么只写了蜀道的高呢?“下有波逆折冲之回川”写天梯石栈的下面是急湍险流,写水险难道不是也在写山险吗?写青泥岭的“百步九折萦岩峦”也是这样,百步九折,言行走百步就要围绕山峰转上九道弯。曲折越多,说明山势越陡峻,写出了攀爬之难,哪里是仅仅只写了高。接下来诗人通过摹写攀登者的神情和动作,如手扪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从侧面确实写出了蜀道的高,又何尝没有惊险呢?所以仅仅从高的角度来分析,着实有些牵强。
再来看对蜀道险的描绘。一般认为从第二段开始诗人主要展示蜀道之险,这也是值得商榷的。第二段以“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一句过渡并总领后文的描写,“巉”在汉典中解释为“山势高峻”,那么下面的内容仅仅从蜀道之险的角度来诠释是不太准确的。更明显的是后面的几句,“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中“连峰去天不盈尺”当然是在夸饰山峰之高,高到几乎与天相接,而枯松的特写会让人想到黄山的“迎客松”,枝干盘旋虬曲于悬崖峭壁之上,写枯松实际上更是为了写出了绝壁之高险。硬要把“高险”分开,独立来分析,是牵强的。再从“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来看,飞湍、瀑流很容易让人想起“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意境,而滚石的撞击声如同万壑雷鸣,也只有从高处滚落的石头才可能产生这样排山倒海的强烈艺术效果,这些又何尝不是在写山势的高呢?这样的蜀道多难走啊,以上内容我认为应该从“行走之难”的角度来解读更准确些。
再来看最后一部分写到剑阁,起笔“峥嵘而崔嵬”就写出剑阁的险峻高大,高险到什么程度呢?在大小剑山之间有一条三十里长的栈道,群峰如剑,连山耸立,削壁中断如门,形成天然要塞,所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这一部分又何尝没写到蜀道的高险呢?如果完全从叹“战祸之烈”来解读,又把前面的内容扔掉了。所以我从“安居之难”的角度进行诠释:自然环境险恶,不是人们所想的山川俊美的“天府之国”;社会环境险恶,豺狼似的叛逆之人的凶残成性,猛虎长蛇般凶恶之徒到处横行。这样的地方想要安安稳稳住下来当然就很难了。因此从“安居之难”的角度诠释就把两个方面都概括进去了,更具有说服力。
对此诗的解读中可以看到,我们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以文本为基础和依据,进行仔细研读、挖掘,而不要拘泥于各种各样的教参资料,在教学中突破定势,才能在教学中获得新鲜、获得活力。
★作者简介:吴京华,湖北省恩施州恩施高中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