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下医疗机构财务管理机制研究
叶欣
摘 要:近年来,伴随着经济新常态的推动,医疗机构面临机遇与挑战,在此发展背景下只有从现实出发,完善财务管理机制方可提高经营效率。故此,本文着重分析了当前医疗机构财务管理的现状,并于最后提出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 ?医疗机构 ?财务管理 ?机制
从理论上分析,所谓的财务管理机制主要是指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系统中各个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联与相互规律,是企事业单位发展的基础,可有效满足财务管理的目标,在内容上包括了财务管理动力机制、财务管理风险机制、财务管理调节与约束机制。
一、目前医疗机构财务管理的现状
(一)缺乏先进的财务管理意识
毋庸置疑,医疗机构财务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离不开各个科室的支持,需要机构内部的每一个员工都积极参与其中,然而在受到传统因素的制约下,当前部分医疗机构管理层并没有认识到财务管理的作用与价值,未给予重视,从而导致财务管理趋于形式化。此外,如不加以改善,往往会因经营风险意识过于薄弱而导致各类风险的发生,需加强管理。
(二)内部审计作用未得到发挥
严格意义上分析,内部审计是现阶段医疗机构自我独立与评价的活动,可以以监督的方式提高财务管理的有效性,构建完善的控制环境,然而据了解,目前大多数医疗机构内部审计部门的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甚至在受到人事与财源等因素的影响下,内部审计逐渐趋于形式化,且内部审计人员素养过低,也没有在工作岗位中做到尽职尽责。
(三)人力资源政策存在不足
人力资源是医疗机构创造价值的载体,也是现阶段财务管理中不容或缺的一部分,其中因为经济制度主要建立在人的心理之上,所以只有对人员加以激励才能提高其积极性,但是当前医疗机构在人员考核以及激励方面存在缺陷,甚至还存在论资排辈等不良现象,如此则难以发挥出员工的工作激情。
二、医疗机构财务管理机制的完善策略
(一)构建内控文化,加强内控意识
无论从宏观角度还是微观角度均可了解到,内控文化是医疗机构财务管理环境改进的基础,也是提高医疗机构凝聚力的关键所在,在新时期医疗机构需要放眼于未来,从本质上认识到财务管理的作用,并从现实出发构建财务管理文化。此外,还需要清楚的认识到只有高素质的员工才能实现医疗机构的创新发展,也是便于医疗机构财务管理可行性的载体,所以要提高人员的综合素养,尤其是管理层需要认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要结合现状针对性的制定切实有效的财务管理制度,与此同时,医疗机构要根据对财务人员的了解,定期或不定期的开展培训工作,使其能够认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能够在日后的发展中将财务管理文化深入到医疗机构各个科室、各个人员之中。
(二)做好内部核算审计
在医疗机构财务管理环境中内部核算审计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关系到了医疗机构的经济效益,也为树立良好的外在形象有所影响,正如上文所言,现阶段诸多医疗机构内部审计部门的作用没有得到发挥,趋于形式化,对此要加以改善,因为内部审计隶属于财务管理部门,需要保证其独立性,当然,其内部审计人员也可以向医疗机构直接报告,以此赋予更多的内审权利,但是需注意的则是要与管理层保持独立。还有一点则是针对内审人员,需要严格选拨,选拨后要进行培训,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养,提高专业技能水平。
(三)构建财务管理治理结构
在新时期要认识到只有构建完善的财务管理治理结构才能减少各类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增强业绩。现阶段医疗机构需要遵循时代发展的要求采取股权多样化,减少一枝独秀现象,彼此之间形成制约的关系。同时在进行财务管理人员选拔的时候,减少裙带关系,选出具有实力的财务人员,当然,还需要制定完善的各项财务管理制度,这样可以保证日后财务管理工作有法可依,财务人员有据可凭。
(四)实现人力资源政策完善性
在经济新常态下需要对人力资源加以重视,科学的人力资源政策关系到了财务管理政策的有效性,笔者经过归纳将其概述为以下几点:第一是要针对性的构建完善的激励约束机制,可以实现员工短期行为的长期化,且激励约束机制可以将人们的激情与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第二则是实现员工培训机制的完善,需对员工素质加以重视,实施再教育,让员工能够通過培训掌握正确的财务管理知识,树立财务管理风险意识,提高财务管理整体水平。
总而言之,现如今在经济新常态下医疗机构需要分析财务管理所存在的问题,并多角度探析找出基本的解决对策,构建完善的财务管理机制,床内控文化,树立内控意识,加强内部核算审计,构建人力资源政策等等。
参考文献:
[1]何海红.基层医疗机构财务内控管理运作中的常见问题与对策[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7(13):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