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抗战纪念碑之谜

    杜尚儒

    

    

    

    日前,记者获悉,在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交斜镇,有一座“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距今已超过七十年的历史,比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还要早几年。

    2015年8月6日,本刊记者专程前往渭南,寻找这块纪念碑。

    沿着108国道,很容易就找到了交斜镇政府所在地。一打听,碑就在镇政府院子里。办公区院子不大,在两层的办公楼后面,果真有一座碑,静静地矗立在墙根。

    纪念碑的样子很简朴,砖砌的碑楼高约3米,宽约1.5米。碑楼中间镶嵌着一块高2米,宽0.9米的石碑。石碑为圆首,方座,虽经风雨剥蚀,但碑文仍清晰可辨。碑首为双凤朝阳图案,上刻“胜利”二字。碑文上款为“中华民国二十八年七七抗战建国二周年”字样,中题“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九个隶书大字,下款“陆军第一军第一百六十七师师长赵锡光、副师长熊克念率全体官兵”。

    从碑文中可以看出,此碑应该是1939年所立,距今已有七十六年。那么,此碑为什么会立在这里?两位师长与交斜有什么关系?碑文中说的第一军第一百六十七师后来又去了哪里?记者极力想从中解读到更多的历史信息。

    交斜镇年轻的副书记告诉记者,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和境内的来化塔,是该镇最有名的两个历史文化景点,也是该镇仅有的两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但是,由于自己到交斜镇工作时间较短,对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的来龙去脉并不清楚,只知道这个碑原来是立在街道上的,后来因为道路拓宽才移到了现在这个地方。镇子上现在能说得清这个碑的人越来越少了,听说那个副师长就是交斜镇人,只是家里已经没有后人了。

    记者随后到镇子上走访,希望能找到知情者。交斜镇秋池村70岁的贾代俭和比他稍年长的邻村的刘姓老人都回忆说,在他们很小的时候,这个碑就一直立在街道上,具体位置就是现在街道北侧邮电所位置。老人说,过去老的国道是穿过街道的,1997年前后,国道要拓宽,就把碑迁到了镇政府的后院。

    两位老人还向记者介绍说,交斜西街的西池村有位快90岁的贺姓老人,他知道的肯定要多一些。于是,记者找到了名叫贺锡俊的老人。说起纪念碑的事情,贺锡俊老人很激动,他说自己今年88岁了,立碑的时候他是个十二三岁的半大小伙子,记得清清楚楚的,那时街道上来了很多人,很多军人,当地人还放了鞭炮。但是,那个叫熊克念的副师长与交斜是啥关系,老人也说不上来。旁边年轻一点的村民说,他都说不清,其他人就更说不清了。

    离开交斜镇,记者来到临渭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的办公室,希望能找到交斜镇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的有关资料。在新近出版的《渭南市临渭区志》上,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被录入第二章文物古迹第五节革命旧址中。区志对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的介绍是这样的:“位于交斜镇政府院内。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养伤部队为纪念抗日牺牲的将士而建立。1958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此外,别无其他文字介绍。而在人物的有关章节中,也没有找到那位副师长熊克念的名字。

    记者电话联系到了参与区志编写的王化龙先生,王先生说,如果熊克念是本地人,不可能没有他的资料,按照他的级别,区志上至少应该有名录。名人都是由各地往上报的,交斜镇没有报过这个人。

    采访归来后,记者向寻找抗战老兵的有关志愿者打听,一时也没有消息。从网上搜索熊克念的名字,发现关于熊克念的词条并不完整,其中有这样几条信息:1892年出生,江西新建人,中央军校第七分校(西安分校)教育处少将副处长;1937年,被授予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军衔。此熊克念与碑文上的副师长熊克念是否为同一人,两条信息有无直接关联,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不过,经多方查证,碑文上的第一百六十七师师长赵锡光,实为一员大名鼎鼎的虎将。资料显示,赵锡光为云南保山人,毕业于云南陆军讲武堂,参加过北伐战争,1938年参加武汉会战时调任第一百六十七师(辖三团)中将师长。

    那么,参加武汉会战的赵锡光又怎么出现在抗战后方的陕西渭南呢?

    原来,随着战局的变化,何应钦把新组建的第一百六十七师暂划归胡宗南指挥,当时胡宗南因赵不是亲信而当面拒绝,后经何推荐才勉强接受。不久,胡宗南的十四兵团战败,胡为保存自己,命令赵部必须在鹦鹉关死守掩护24小时才能撤退。赵锡光在坚守了24小时后,又与日军激战了一昼夜才开始撤退追赶胡宗南的大部队。两天后,追赶上胡宗南的大部队时,胡大吃一惊,他本以为赵部早已被日军消灭,撤退的第二天即上报新编一百六十七师已全军覆没。胡宗南这才让赵部随他一起到陕西关中整训、休养。资料还显示,赵在整训的同时兼负陕东河防任务,使日军不敢从河南经潼关侵入大西北。

    另据军旅作家叶青松在《党史纵览》介绍,1939年初,陶峙岳任国民党军第一军军长时,一六七师调归第一军建制,赵锡光由此成为陶峙岳将军的老部下和挚友。

    据此,可以确定,交斜镇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应该为赵锡光率部在陕西休整、驻防期间所立。记者了解到,此碑应该是陕西境内较早出现的国军抗战纪念碑。目前,在陕西还没有发现比此碑建立时间更早的抗战纪念碑。据陕西省档案馆相关资料介绍,1945年8月之前,在国民党统治下的陕西94个县市中,共有79个修建了忠烈祠。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大部分都已经不存了。正如当地文物保护工作者所说,像交斜镇的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这样历经七十多年风风雨雨仍保存完好,并不多见。

    记者进一步了解到,赵锡光后来随陶峙岳到了新疆,解放战争时期率部起义,后任解放军第二十二兵团副司令员兼第九军军长。解放初,有12位国民党将军成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长,赵锡光就是其中之一。不久,第二十二兵团在陶峙岳和赵锡光带领下成建制转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赵锡光任生产建设兵团(司令员陶峙岳)副司令员,兼任石河子城建处处长。1955年10月,赵锡光在石河子病故。

    据悉,在20世纪50年代,提起赵锡光将军几乎无人不晓,中国第一座军垦城石河子市就是在他指挥下开始建设的。

相关文章!
  • 融资融券对日历效应的影响:来

    王璐摘 要:过去的研究表明,中国股市的运行效率受到政府监管与干预并存在非对称交易的现象。2010年3月31日,中国股票市场实行了融资融券

  • 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

    金玉娜柏晓峰摘 要:按照形成原因——作用机理——解决机制的路径,对抑制盈余管理有效途径的实证研究表明:机会主义偏误和技术性错误是盈余

  • 一种基于SVM分类器的双臂二指

    张建新 焦帅峰 范雄 陈奎 贾子伟【摘 要】 近年来,智能机器人逐渐走进人类的日常生产生活,而解魔方机器人因为其无与伦比的趣味性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