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舍身求法的“脊梁”
建光
说起唐玄奘,托吴承恩《西游记》的福,他老早就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人物。但民间舆论往往认为。这样一个颜值颇高但性格偏弱的长老。在取经路上人妖不分、动辄流泪,毫无杀伐决断的魅力,让他担任取经小组负责人,实在有辱了“唐僧”——唐朝和尚代言人这个名号。
一
吴老先生再怎么揶揄,史实却无法抹杀,那就是:虽然面对九死一生、八十一难,唐僧总是不抛弃、不放弃,步步向西,一心求取真经。他展示的,绝对是不忘初心、矢志不渝的大德高僧的素质。
实际上,这个当年才二十七八岁的年轻人,是在没有“护照”的情况下,负笈托钵,独自一人偷出国境,万里投荒而去的。据史料记载,唐太宗贞观元年(公元627年)中秋前后,对佛学已有了较深体会、并通晓了梵语的玄奘为了“求道于源”,彻底弄懂被当时的翻译搞得似是而非的诸多佛教经典,决心西去天竺探究一番。此前,鉴于道路险远,加上唐初天下方定,关禁严密,他的想法受到“僧俗力阻”。他表示:“昔法显、智严一时之士,皆能求法,导利群生。岂使高迹无追、清风绝后?大丈夫会当继之。”看来,法显、智严等前代西游取经的高僧,为玄奘树立了舍身求法的榜样,追蹑先贤高迹、承继前代高风,便成为这个年轻人的人生追求。
在今年年初公映的,由黄晓明主演的《大唐玄奘》影片中,有一个长镜头让笔者印象颇深:夕阳欲坠,天幕下,群山如簇,近处缓缓起伏的山脊上,绿草如毯,一望无际,在余晖中显得格外柔和圣洁。此时,玄奘沿着山脊,衣袂飘动,飘逸前行,加上背景音乐的高妙悠远,的确给人一种法相庄严、如诗如画的视听享受。
但事实呢?玄奘因为没有得到官方许可,只能混在逃荒的人群里,昼伏夜行,不敢“公出”。从长安出发后,他一路往西,艰难跋涉,途中先后有两三个僧人短暂结伴,后来都因故分手。等经过河西走廊,抵达玉门关,将要“出境”的时候,有个自称石盘陀的“胡人”出现,愿意拜师同行。接着,他还意外得到一匹往来西域15次的识途老马。一天夜里三更时分,师徒二人还有老马,悄悄来到玉门关外的河边,星光下已经隐隐望见关楼。石盘陀“斩木为桥,布草填沙,驱马而过”,事情仿佛一下子变得顺利起来。谁知,天色微明时。师徒间发生了一段对话,大意如下:
徒弟:“师父,走了好几天了,前途险远,又无水草,只有关门的五座烽火台下有水源,还得夜里偷偷去汲水。万一被守关的官兵发现,就是个死。不如回去吧,在家待着最安稳了。”
师父:“那怎么行?我们还要去天竺寻求佛法呢。”
徒弟:“弟子可不想再往前走了,我有父母妻子,家累大。再说,这偷越国境,是犯王法的行为啊。”
师父:“唉!算了,你要真的不想再走,就请便吧。”
徒弟:“师父,我要离开了。你被官兵抓住了,怎么办呢?”
师父:“纵然他们把我切割成碎片,最终化为微尘,我也不会后退。”
徒弟走后,玄奘攀上马背,独自向着关口走去。
二
面对守关校尉们的诘责,玄奘以实相告。最终获准出境,毅然走进茫茫沙漠之中,“四顾茫然,人马俱绝”。他依稀分辨着倒毙路上的骆驼和马的白骨,以此为标记,执着地走着、走着。
八百里的大漠征途上,“夜则妖魑举火,灿如繁星;昼则惊风拥沙,散如时雨”。玄奘后来回忆:“但苦水尽,渴不能行,四日五夜,无一滴沾喉。”终于支持不住了,他和老马一起倒卧在沙漠中,静静地等待着生命的奇迹,抑或是人生终点的来临。“第五夜半,忽有凉风触身,冷快如沐寒水,遂得目明,马亦能起”。人马挣命般奔走数里后,面前奇迹般地出现了青草甘泉——他们得救了。又走了两天,他终于走出流沙地带。年底,玄奘来到哈密地区,随后到了高昌国(吐鲁番地区),受到热情接待。在高昌逗留的两个月里,国王一再挽留玄奘在这里长住,传扬佛法。但玄奘婉谢,婉谢不成,他干脆静坐,连续三天不进饮食。到了第四天,亲自捧着盘子劝食的国王只好作罢,说:“任尔西行,乞垂早食。”玄奘怕他反悔,高昌王爽快地指日发誓,还和玄奘约为兄弟。据传,这位国王名叫文泰,临别,他赠予的物资,足够玄奘20年之用。他希望玄奘返程时候再叙兄弟之情,向国人传播一下沿途的见闻。令人始料未及的是,贞观十三年,也就是玄奘在印度游学期间,由于种种原因,高昌与大唐发生了战争,文泰“忧惧而卒”。
离开高昌,有了物资、随从的玄奘继续翻山越岭,路过凌山、热海、铁门这些有险要之地。遭遇过雪崩、泥石流,“徒侣冻馁,十死三四”,终于进入北印度境内,开始了他的“西天”深造之旅。
三
从贞观二年到贞观十八年,玄奘在当时邦国林立的印度地区游学17个年头。其间,他在最著名的烂陀寺留学5年,这里“僧徒主客。常有万人”,勤奋的玄奘很快成为高徒,离寺游历几年后,他又回来,一跃从门徒成为讲师,还撰写《会宗论》三千颂,被列入教材。在贞观十七年腊月,玄奘44岁的时候,当时最有影响的戒日王,在曲女城为他举办了弘扬大乘佛教的高端论坛。据传,印度各邦国王与会的有18位,各教派徒众来了不下6000人。玄奘所著的《破恶见论》被当众宣讲,并在会场悬挂18天,竟没有一个人提出有力的驳难意见。戒日王随后又为他举办了70多天的无遮大会。把自己5年多的库藏全部施舍了出去,各地僧俗人等到场接受布施的有90万人次。无论从哪个角度讲,作为一个文化学者,玄奘的印度之行都是成功的,得到了业内外人士的广泛赞誉。
然而,再成功的人,也有割不断的乡愁。第二年,45岁的玄奘决意回乡了。满载着经卷。还有天竺国的花卉种子、诸王馈赠的象马宝物,玄奘重新翻越雪山回国。归途中,他还惦记着高昌国王文泰的约定,想尽快见到这位“兄弟”,当他得知几年前文泰身死国灭、其子已经在唐廷为官的消息后,未免惆怅叹息,就不再停留,一路东归到敦煌。遇到了前来迎接的唐朝政府官员。唐太宗此前专门给他下了一道谕旨,大意是说:大师不远万里,跑了那么远的地方求法,真令人感動。你赶快回家吧,和我见见面。同时,诚挚邀请印度方面能讲解佛法的高僧到唐朝访问、讲学。
四
贞观十九年正月,玄奘抵达长安,带回佛经658部,一时引起轰动。二月,唐太宗在洛阳会见玄奘,听取情况汇报,大为赞赏,还希望他还俗为官,协助办理政务。玄奘挂念近在咫尺的家乡,推辞说:“我是佛门中人,如果参与政务,就好比把河里的船放到陆地上行驶啊。再说,这次带回的这几百部经书,一个字都没有翻译呢。听说嵩山南麓,有座少林寺,有林有泉,我想去那里静心翻译这些经书。以报陛下厚恩。”玄奘所说的少林寺,离家乡偃师县缑氏镇的陈河村相当近。皇帝却说:“那还不如在长安弘福寺翻译经书呢,那里也很清静,咱们也好随时见面谈论佛法。另外,你把这些年见闻写本书,传之后世。”面对皇帝的安排,玄奘只好答应。此后的十几年,他的主要工作就是著述、译经,所撰12卷《大唐西域记》文笔优美,近似白话文,今天已经成为研究古代西域和印度历史的重要文献,受到中外学者们的推崇。他夜以继日,带领徒弟们翻译经书,译经质量上乘,深得业内人士赞赏,唐太宗、唐高宗父子先后为这些译经作序,这在中国文化史上,算得上空前的礼遇。
玄奘终于回到家乡的时候,已是58岁的老人了,时间也到了唐高宗显庆二年(公元657年),太宗皇帝也已去世8年。早年的发愤苦读,青年的历险西游,壮岁的潜心著译,导致他身体透支,衰老多病,再也找不到当年“仪容伟丽,体骨壮美”的影子了。这年春天,他随皇帝来到洛阳积翠宫,继续翻译经书,中间抽空回家照料了一下父母的坟山,见到了唯一健在的亲人——分别近半个世纪的姐姐。玄奘俗名陈神,5岁时母亲病故,父亲辞去陈留县令职务,带着四个子女回乡耕读。10岁那年,父亲又病逝了,他只好跟随出家的二哥到洛阳净土寺寄食。13岁,正式剃度出家,取法名玄奘。这次和姐姐见面后。玄奘再一次上表,请求在少林寺居住、译经,结果高宗皇帝“不允”。在人生最后7年,玄奘先后在长安的慈恩寺、玉华寺继续翻译工作,毕生共翻译佛经1335卷。在那个中外文化交流成果有限的时代,玄奘和他的助手们,无疑为当时的国家乃至后人留下了一笔丰厚的文化财富,鲁迅先生称“舍身求法的人”为“中国的脊梁”,玄奘当之无愧。唐高宗麟德元年(公元664年)玄奘圆寂,归葬白鹿原。他去世的消息传到宫中,唐高宗痛惜道:“朕失国宝矣!朕失国宝矣!”
五
今年中秋时节,笔者慕名来到玄奘故里,追寻这位大师的事迹。按着路标指示,穿过国道边一大片仿古的隋唐建筑,顺着一个大坡下去,就来到这个被称为凤凰谷的所在。步入栅栏门,沿着石阶穿过一个藤萝遮掩的石牌坊,便看到重重花木簇拥着一个小小院落。这就是所谓的故里了。因为去得早,还没有别的游客,只有一个戴着眼镜的年轻女子在打扫昨夜掉落的叶子。只见正房供奉着玄奘和他的两个得力徒弟的塑像,东厢房摆放了一些桌椅床榻,西厢房展示了他的取经事迹,如此而已。好在院子西南角的慧泉井略有古意,我用辘轳绞上一小桶水来,清澈冷冽,尝了一口,甘甜犹存。井边有皂角树和槐树相扭而生,树龄达到千年以上,浓荫匝地,庇护着这一方幽静。我问问有别的地方可看没有,扫地女子蒙着口罩,朝后指指说道:“那是二期工程,正在修,还没有开放。”
步出故里,见一条村道绕过门前广场,蜿蜒伸到东北方的丘陵上去了,听路边一位老者说,这是通往陈河村去的。令人惊叹的是那些夹道而长的粗大泡桐树,每一株都拔地参天,翠色欲滴,在秋天的晨霭中,织成浓密的绿云,遮掩着這方生生不息的土地。
(责编 莫荻)
说起唐玄奘,托吴承恩《西游记》的福,他老早就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人物。但民间舆论往往认为。这样一个颜值颇高但性格偏弱的长老。在取经路上人妖不分、动辄流泪,毫无杀伐决断的魅力,让他担任取经小组负责人,实在有辱了“唐僧”——唐朝和尚代言人这个名号。
一
吴老先生再怎么揶揄,史实却无法抹杀,那就是:虽然面对九死一生、八十一难,唐僧总是不抛弃、不放弃,步步向西,一心求取真经。他展示的,绝对是不忘初心、矢志不渝的大德高僧的素质。
实际上,这个当年才二十七八岁的年轻人,是在没有“护照”的情况下,负笈托钵,独自一人偷出国境,万里投荒而去的。据史料记载,唐太宗贞观元年(公元627年)中秋前后,对佛学已有了较深体会、并通晓了梵语的玄奘为了“求道于源”,彻底弄懂被当时的翻译搞得似是而非的诸多佛教经典,决心西去天竺探究一番。此前,鉴于道路险远,加上唐初天下方定,关禁严密,他的想法受到“僧俗力阻”。他表示:“昔法显、智严一时之士,皆能求法,导利群生。岂使高迹无追、清风绝后?大丈夫会当继之。”看来,法显、智严等前代西游取经的高僧,为玄奘树立了舍身求法的榜样,追蹑先贤高迹、承继前代高风,便成为这个年轻人的人生追求。
在今年年初公映的,由黄晓明主演的《大唐玄奘》影片中,有一个长镜头让笔者印象颇深:夕阳欲坠,天幕下,群山如簇,近处缓缓起伏的山脊上,绿草如毯,一望无际,在余晖中显得格外柔和圣洁。此时,玄奘沿着山脊,衣袂飘动,飘逸前行,加上背景音乐的高妙悠远,的确给人一种法相庄严、如诗如画的视听享受。
但事实呢?玄奘因为没有得到官方许可,只能混在逃荒的人群里,昼伏夜行,不敢“公出”。从长安出发后,他一路往西,艰难跋涉,途中先后有两三个僧人短暂结伴,后来都因故分手。等经过河西走廊,抵达玉门关,将要“出境”的时候,有个自称石盘陀的“胡人”出现,愿意拜师同行。接着,他还意外得到一匹往来西域15次的识途老马。一天夜里三更时分,师徒二人还有老马,悄悄来到玉门关外的河边,星光下已经隐隐望见关楼。石盘陀“斩木为桥,布草填沙,驱马而过”,事情仿佛一下子变得顺利起来。谁知,天色微明时。师徒间发生了一段对话,大意如下:
徒弟:“师父,走了好几天了,前途险远,又无水草,只有关门的五座烽火台下有水源,还得夜里偷偷去汲水。万一被守关的官兵发现,就是个死。不如回去吧,在家待着最安稳了。”
师父:“那怎么行?我们还要去天竺寻求佛法呢。”
徒弟:“弟子可不想再往前走了,我有父母妻子,家累大。再说,这偷越国境,是犯王法的行为啊。”
师父:“唉!算了,你要真的不想再走,就请便吧。”
徒弟:“师父,我要离开了。你被官兵抓住了,怎么办呢?”
师父:“纵然他们把我切割成碎片,最终化为微尘,我也不会后退。”
徒弟走后,玄奘攀上马背,独自向着关口走去。
二
面对守关校尉们的诘责,玄奘以实相告。最终获准出境,毅然走进茫茫沙漠之中,“四顾茫然,人马俱绝”。他依稀分辨着倒毙路上的骆驼和马的白骨,以此为标记,执着地走着、走着。
八百里的大漠征途上,“夜则妖魑举火,灿如繁星;昼则惊风拥沙,散如时雨”。玄奘后来回忆:“但苦水尽,渴不能行,四日五夜,无一滴沾喉。”终于支持不住了,他和老马一起倒卧在沙漠中,静静地等待着生命的奇迹,抑或是人生终点的来临。“第五夜半,忽有凉风触身,冷快如沐寒水,遂得目明,马亦能起”。人马挣命般奔走数里后,面前奇迹般地出现了青草甘泉——他们得救了。又走了两天,他终于走出流沙地带。年底,玄奘来到哈密地区,随后到了高昌国(吐鲁番地区),受到热情接待。在高昌逗留的两个月里,国王一再挽留玄奘在这里长住,传扬佛法。但玄奘婉谢,婉谢不成,他干脆静坐,连续三天不进饮食。到了第四天,亲自捧着盘子劝食的国王只好作罢,说:“任尔西行,乞垂早食。”玄奘怕他反悔,高昌王爽快地指日发誓,还和玄奘约为兄弟。据传,这位国王名叫文泰,临别,他赠予的物资,足够玄奘20年之用。他希望玄奘返程时候再叙兄弟之情,向国人传播一下沿途的见闻。令人始料未及的是,贞观十三年,也就是玄奘在印度游学期间,由于种种原因,高昌与大唐发生了战争,文泰“忧惧而卒”。
离开高昌,有了物资、随从的玄奘继续翻山越岭,路过凌山、热海、铁门这些有险要之地。遭遇过雪崩、泥石流,“徒侣冻馁,十死三四”,终于进入北印度境内,开始了他的“西天”深造之旅。
三
从贞观二年到贞观十八年,玄奘在当时邦国林立的印度地区游学17个年头。其间,他在最著名的烂陀寺留学5年,这里“僧徒主客。常有万人”,勤奋的玄奘很快成为高徒,离寺游历几年后,他又回来,一跃从门徒成为讲师,还撰写《会宗论》三千颂,被列入教材。在贞观十七年腊月,玄奘44岁的时候,当时最有影响的戒日王,在曲女城为他举办了弘扬大乘佛教的高端论坛。据传,印度各邦国王与会的有18位,各教派徒众来了不下6000人。玄奘所著的《破恶见论》被当众宣讲,并在会场悬挂18天,竟没有一个人提出有力的驳难意见。戒日王随后又为他举办了70多天的无遮大会。把自己5年多的库藏全部施舍了出去,各地僧俗人等到场接受布施的有90万人次。无论从哪个角度讲,作为一个文化学者,玄奘的印度之行都是成功的,得到了业内外人士的广泛赞誉。
然而,再成功的人,也有割不断的乡愁。第二年,45岁的玄奘决意回乡了。满载着经卷。还有天竺国的花卉种子、诸王馈赠的象马宝物,玄奘重新翻越雪山回国。归途中,他还惦记着高昌国王文泰的约定,想尽快见到这位“兄弟”,当他得知几年前文泰身死国灭、其子已经在唐廷为官的消息后,未免惆怅叹息,就不再停留,一路东归到敦煌。遇到了前来迎接的唐朝政府官员。唐太宗此前专门给他下了一道谕旨,大意是说:大师不远万里,跑了那么远的地方求法,真令人感動。你赶快回家吧,和我见见面。同时,诚挚邀请印度方面能讲解佛法的高僧到唐朝访问、讲学。
四
贞观十九年正月,玄奘抵达长安,带回佛经658部,一时引起轰动。二月,唐太宗在洛阳会见玄奘,听取情况汇报,大为赞赏,还希望他还俗为官,协助办理政务。玄奘挂念近在咫尺的家乡,推辞说:“我是佛门中人,如果参与政务,就好比把河里的船放到陆地上行驶啊。再说,这次带回的这几百部经书,一个字都没有翻译呢。听说嵩山南麓,有座少林寺,有林有泉,我想去那里静心翻译这些经书。以报陛下厚恩。”玄奘所说的少林寺,离家乡偃师县缑氏镇的陈河村相当近。皇帝却说:“那还不如在长安弘福寺翻译经书呢,那里也很清静,咱们也好随时见面谈论佛法。另外,你把这些年见闻写本书,传之后世。”面对皇帝的安排,玄奘只好答应。此后的十几年,他的主要工作就是著述、译经,所撰12卷《大唐西域记》文笔优美,近似白话文,今天已经成为研究古代西域和印度历史的重要文献,受到中外学者们的推崇。他夜以继日,带领徒弟们翻译经书,译经质量上乘,深得业内人士赞赏,唐太宗、唐高宗父子先后为这些译经作序,这在中国文化史上,算得上空前的礼遇。
玄奘终于回到家乡的时候,已是58岁的老人了,时间也到了唐高宗显庆二年(公元657年),太宗皇帝也已去世8年。早年的发愤苦读,青年的历险西游,壮岁的潜心著译,导致他身体透支,衰老多病,再也找不到当年“仪容伟丽,体骨壮美”的影子了。这年春天,他随皇帝来到洛阳积翠宫,继续翻译经书,中间抽空回家照料了一下父母的坟山,见到了唯一健在的亲人——分别近半个世纪的姐姐。玄奘俗名陈神,5岁时母亲病故,父亲辞去陈留县令职务,带着四个子女回乡耕读。10岁那年,父亲又病逝了,他只好跟随出家的二哥到洛阳净土寺寄食。13岁,正式剃度出家,取法名玄奘。这次和姐姐见面后。玄奘再一次上表,请求在少林寺居住、译经,结果高宗皇帝“不允”。在人生最后7年,玄奘先后在长安的慈恩寺、玉华寺继续翻译工作,毕生共翻译佛经1335卷。在那个中外文化交流成果有限的时代,玄奘和他的助手们,无疑为当时的国家乃至后人留下了一笔丰厚的文化财富,鲁迅先生称“舍身求法的人”为“中国的脊梁”,玄奘当之无愧。唐高宗麟德元年(公元664年)玄奘圆寂,归葬白鹿原。他去世的消息传到宫中,唐高宗痛惜道:“朕失国宝矣!朕失国宝矣!”
五
今年中秋时节,笔者慕名来到玄奘故里,追寻这位大师的事迹。按着路标指示,穿过国道边一大片仿古的隋唐建筑,顺着一个大坡下去,就来到这个被称为凤凰谷的所在。步入栅栏门,沿着石阶穿过一个藤萝遮掩的石牌坊,便看到重重花木簇拥着一个小小院落。这就是所谓的故里了。因为去得早,还没有别的游客,只有一个戴着眼镜的年轻女子在打扫昨夜掉落的叶子。只见正房供奉着玄奘和他的两个得力徒弟的塑像,东厢房摆放了一些桌椅床榻,西厢房展示了他的取经事迹,如此而已。好在院子西南角的慧泉井略有古意,我用辘轳绞上一小桶水来,清澈冷冽,尝了一口,甘甜犹存。井边有皂角树和槐树相扭而生,树龄达到千年以上,浓荫匝地,庇护着这一方幽静。我问问有别的地方可看没有,扫地女子蒙着口罩,朝后指指说道:“那是二期工程,正在修,还没有开放。”
步出故里,见一条村道绕过门前广场,蜿蜒伸到东北方的丘陵上去了,听路边一位老者说,这是通往陈河村去的。令人惊叹的是那些夹道而长的粗大泡桐树,每一株都拔地参天,翠色欲滴,在秋天的晨霭中,织成浓密的绿云,遮掩着這方生生不息的土地。
(责编 莫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