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媒体如何发力移动直播

    【摘要】 移动直播风口,新闻媒体显然不能照搬网红那一套就万事大吉。文章从互联网时代传播逻辑的变革,新闻媒体的直播选题思路,“一次采集、多次分发”的生产模式以及网络编辑、主播的综合素质培养等方面,探究新闻资讯类客户端该如何把握机遇,保持定力,借风前行。

    【关键词】移动直播;“网红思维”;媒体合作

    【作者单位】周安琪,江苏广电集团新媒体中心。

    2016年可以说是移动直播元年,基本上所有的媒体界大事都围绕直播领域展开。除了花椒、映客等直播平台涌现,央视新闻、新华社移动客户端以及网易新闻等也纷纷加入直播大军。

    敏感是新闻媒体的天性,传统媒体迅速转型并加大投入杀向移动直播。随着手机成为新闻传播的标准配置,新闻媒体急需突破报刊、电视、广播甚至PC的桎梏,“手机优先”战略已箭在弦上。新闻移动直播是什么,做什么,怎么做,媒体人必须谋定而后动。

    一、闻风识变,发现活力

    移动直播风头正劲,体现了怎样的传播逻辑?

    1.为情绪消费的“注意力经济”

    当前移动直播中明星、网红占据绝对主流,任何一场落地活动的直播如果没有请到网红坐镇,几乎是不成功的。在都市人群窥私心理催化下,人们对颜值颇高、具有吸引力的网红女主播吃饭、化妆等低信息价值的直播充满新鲜感和好奇心,明星直播随便唠几句就能吸引千万流量。打着“颜值”旗号的直播满足了数量庞大的草根阶层的需求,并显示了强劲的营收和变现能力。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视频直播平台约200家,网络直播平台用户已达2亿,与直播息息相关的网红产业2016年产值预计约580亿元,远超2015年中国电影440亿元的票房。

    这意味着什么?

    用户的消费习惯在改变。除了信息本身,还有个人影响力和生活方式在进行传递,用户期待与内容发生情感的关联与共鸣,并愿意为引发共情、吸引注意力的事物掏腰包。美国著名的网络文化观察者凯文·凯利预言,在注意力经济时代,金钱将紧跟用户的目光。这个时代在中国似乎比他想象的更快到来。

    2.不加修饰的现场感

    固有的信息传播载体已经过时,智能硬件成为用户接触信息的重要终端。自媒体主播多用手持道具或自拍杆等辅助直播,拍摄背景几乎不讲究光线和布景。非专业设备和拍摄方式让画面显得毫无章法,但抖动的画面、忽明忽暗的光线反而营造出一种 现场感,经后期剪辑的起承转合变得不再重要,带点趣味甚至穿帮的瑕疵与细节显得异常动人,因为它们是最“真实”的。

    用户对信息阅读的需求发生了改变,过去用户关注的是新闻主体,现在则更关心新闻背后的故事和真相,这是当下移动直播的状态和场景。 现场感是核心吸引力,传统电视媒体中强调的构图等已经不是最重要的部分。

    在互动层面,直播平台的社交功能成为促进信息流动的一个重要动因。用户喜欢互动强、社交化的阅读方式,而不止于单纯的观看行为,但这不局限于聊天室里用户之间的交流。在直播过程中,用户可以直接给主播留言,试想如果粉丝得到主播直接回应,这种互动交流的满足感必将油然而生,也增强了用户在现场的参与感。

    3.抓住共鸣,呈现现场

    不难发现,媒体的功能和角色已发生重大转变,过去传递信息的媒介正在成为分享情绪的地方,移动直播提供了一种新的伴随式观看体验。新闻媒体要敏锐捕捉这种内在的变革,把握注意力经济时代的先机。

    但区别于网红、明星直播的是,新闻媒体做直播不应以人为吸引注意力的最大目标,而是通过事件和内容营造共情。在选题方面,新闻媒体不妨多从社交媒体寻找热点话题,让社交平台成为重要的信息源;在技术改良上,要善用中、近、特等适合移动终端小屏幕观看、可呈现细节的镜头。相比于竖屏模式,新闻媒体直播宜开发横屏直播界面,便于提供更多场景信息,营造更强的叙事感。

    二、借风续航,保持定力

    借助移动直播的东风前行,绝非照搬网红套路那么简单。无论腾讯、凤凰、网易这样的商业性门户网站,还是新华社、央视新闻、荔枝新闻这样的央级媒体,新闻直播都要谨慎避险,在移动直播的风口找准风向。

    1.守住底线,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传统媒体介入自媒体生态后,在移动直播的选题和策划、把关和执行方面都要做更细致的考量。当前移动直播监管缺失、内容庸俗化倾向受到质疑,部分网络直播节目价值指向观众人体感官的刺激,而非精神层面的价值追求。日前出台的《文化部关于加强网络表演管理工作的通知》首次明确了今后网络直播将实行随机抽查,表演者一旦上“黑名单”将被全国禁演,这可视为对当前网络直播乱象一次有力的制度回应。

    新闻媒体的移动直播要接地气,更要保持其一贯的公信力、权威性和导向性,不任由网络直播的形态篡改和颠覆传统的新闻价值判断。要讲究双效,以社会效益为基本判据,不仅要看风力(资本的吸引),更要看风向(舆论导向),这样才能保持新闻媒体的公信力,把移动直播玩出新花样。

    如何做通俗而不庸俗的内容?适合新闻移动直播的选题可以是用户喜闻乐见的清新派软性话题,如文化、旅游、美食等,各类涉及民生的小切口也可以做得接地气又出彩。策划的侧重点应在关心、关注、痛心、痛恨这四点,如舆论监督类直播策划要着重关注“违法、违纪、违规、违背民愿”的事件,社会民生类直播则可以从“高考、开学、七夕”等大众关心的选题着手。

    2.回归专业,发掘多次传播的价值

    从长期发展来看,网红直播满足了网民的猎奇心理,宣泄荷尔蒙之后,容易让人产生审美疲劳,因为网红只能触及新闻,却不具备深度报道的能力。非专业的内容最终会让用户失去兴趣、转移注意力,让手握资本的广告主选择离开,这是网红直播价值触顶的时候,也会造成直播的生命力仅限于事件发生当下。

    网红直播开始时可能轰轰烈烈,走时却作鸟兽散,对用户注意力的卷入可能是“快进快出”式的,它迅速吸引了巨大流量,并在直播过程中实现流量的转化与分发,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新闻媒体应保持自己在内容生产上的优势,为移动直播长久生命力续航。一场直播形成的巨大体量的视频资料需要后方编辑迅速整理拆条、结珠成串,后期继续细化,重新排列组合,使碎片化的内容适合在不同媒体平台、不同时段多次分发,实现内容价值的二次深挖。

    三、长风破浪,同心发力

    新闻人如何在移动直播领域做出自己的风格和水准?除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报道上必须集中发力,还要高明谋策划、通俗做内容,大胆打破陈规、小心守住底线。移动直播是全媒体联动的重要一环,对媒体人、发稿流程甚至传播机制都是不小的考验。

    1.“网红思维”与应急机制

    随性、随意、接地气的语态成为移动直播“新主流”,这就要求一线记者改掉高冷播音腔,有深度、有视野,能够亦庄亦谐地把既往人生经验和知识储备(当然也包括段子储备)转化成直播魅力。一方面,记者要认真琢磨直播现场可能处在的点位,合理利用身边场景实现“在现场”的效果最大化;另一方面,对幕后团队来说,要与一线记者配合作战。由于直播审查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对处理突发状况的考验更具难度,因此,记者与编辑都要有预案思维,提前梳理发稿流程与规范,也要自备应急机制,责任具体到人。在直播审核机制上,新闻媒体直播权限应下放给具有“终审发稿人”资质的记者,以PGC(专业生产内容)为主要抓手。

    2.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紧密合作

    移动直播是促进新闻传播主体重构的契机,江苏广电集团在该领域的实践为业界做出了示范。2016年7月,江苏省高院下属徐州市人民法院对“老赖”展开了一次集中抓捕行动,网易新闻、江苏广电荔枝新闻对此次行动进行24小时直播,并联合江苏广电城市频道、江苏新闻广播FM93.7等媒体形成司法执行的全媒体联动报道。江苏城市频道还在当晚开辟了30分钟特别节目,与执法队伍进行连线。截至行动结束,共计687万网友在线观看了此次直播,视频回放突破千万量级。

    此次直播行动让活动影响力和公信力大大提升,体现了媒体的社会责任,对“老赖”群体形成有效威慑,并在活动结束后形成良好、持续的社会反响。这既是江苏广电集团内部台网联动、多点布局的媒体融合矩阵的一次精彩亮相, 也给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合作直播提供了一种值得借鉴的新模式。

    总而言之,面对移动直播的风口,新闻人要主动谋变,利用移动互联网提升传播效率,用内功、定力把握方向,稳健前行,并通过机制创新内生动力、形成合力飞高、飞远。

    [1] 朱昌俊. 网络直播不能“野蛮生长”[N]. 光明日报,2016-07-15.

    [2] 邵蓝. 浅析新闻网站网络直播采编工作如何创新应用 [J]. 新闻研究导刊, 2015(5).

    [3] 方斌. 论刑事庭审网络直播的规范化[J]. 西部法学评论, 2013(6).

    [4] 祁林,黄灿. 论“窥视癖”的幻觉快感[J].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1).

    [5] 李劼. 网络直播火爆,警惕助长不良风气[N]. 南方日报,2016-06-07.

相关文章!
  • 高亢嘹亮的“同田之声”

    熊广平 江全春 杨卫勇<br />
    农村广播“村村响”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在农村实施广播“村

  • 百“炼”出新

    温天群<br />
    【摘 要】新闻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它的“新”字和“闻”字。如何针对所写新闻的特点,找到一个最恰当的新闻主题,核心思想,以最恰

  • 全民新闻报道背景下互联网朋友

    【摘要】自媒体时代,全民新闻报道在增强新闻(信息)时效性的同时也增加了谣言的传播概率。互联网朋友圈的强关系传播特征、封闭性和私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