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小标点做好大文章
潘敏惠
摘 要:学生起步作文中的标点符号使用存在缺失、错位等多种问题。通过故事引入、课文示例、作后讲评等教学措施来树立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意识,习得方法,并逐渐演变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标点符号; 故事; 课文; 讲评
中图分类号:G623.24 ? ? ? ? 文獻标识码:A ? ? ? ? ?文章编号:1006-3315(2019)07-073-001
小学三年级是学生作文的起步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智力发展最佳期,情感丰富,善于形象思维,求知欲强。在语文课堂上,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口头表达利落连贯,甚至可以滔滔不绝,然而提笔写的时候却问题多多,诸如错字漏字,语意不清、层次凌乱等现象层出不穷,而其中最令老师头疼的当属标点符号的使用问题。笔者在作文批改中发现存在一些问题。
1.标点缺失。这是最常见的一种现象。尤其在平时阅读能力不强的学生身上更为多见。一篇两百多字的文章,标点符号出现还不到十次。
2.标点错位。刚升入三年级的学生语文水平还处在浅层次,对标点符号的作用并不明确,导致在写作时乱用、滥用。尤其是逗号的使用,学生的随意性非常普遍。
3.引号乱象。学生在初学作文时,往往会犯作文病例中最常见的“哑巴病”,即文中的人物不会开口说话。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强调了说话句的使用,这同时也给学生出了难题,导致引号的各种错误用法比比皆是。
众所周知,标点符号是文字记录语言的辅助工具,是文章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也明确指出,小学生要学会常用的标点符号。所以,要让学生写好文章,明白、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受,必须要重视标点符号的教学。
那么,如何才能使学生正确掌握并熟练运用标点符号呢?笔者进行了如下的探索。
一、巧用故事,树立使用标点符号的意识
低中年段的学生活泼热情,好奇心强,相比于空洞的说教,术语的堆叠,显然,故事对他们来说更具吸引力。我们可以利用作前指导的两三分钟时间,给学生讲述一些标点符号不用或乱用而发生的故事,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增强学生对标点符号在书面表达中所起作用的认识,从而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树立起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意识。
比如下面这个故事就能让学生在会心一笑中感悟到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重要性。故事是这样的:从前有一个人在外面做生意,许久没有回家,他就给父母写了一封信,信是这样写的:儿的生活好痛苦一点儿也没有粮食多病少挣了很多钱。他的父母看了以后,一个哭了起来,一个却笑了起来。这是为什么呢?学生经过积极的思考和讨论,明白了原因,原来这段话没写标点符号,让父母解读出了两种意思,一种是:儿的生活好痛苦,一点儿也没粮食,多病,少挣了很多钱。而另一种是:儿的生活好,痛苦一点儿也没有,粮食多,病少,挣了很多钱。这样的故事轻松有趣,却能让学生有所悟,有所得。老师也可以启发学生收集更多的有关标点符号的故事讲给大家听。让学生通过讲故事,听故事,深刻地认识到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才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思,才能写出好文章。
二、巧借课文,学习使用标点符号的方法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我们要用好它,通过读、思、写等方法把例子中呈现出来的语文知识和技能学到手上。通览三年级教材,我们发现在多篇课文中连着出现了几组说话句,形式丰富,有提示语在前的,提示在后的,有用其他说话词代替“说”的,有用动作、表情代替提示语的,还有省略提示语的……针对这个发现,笔者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了这方面的迁移训练,旨在让学生正确掌握说话句中引号的用法。
每次学到相关的课文的时候,我就会让学生找出文中的说话句读一读,再用横线划出提示语。通过观察和比较,让学生发现提示语位置的变化带来的引号及其他标点符号用法的变化。发现不同以后,我及时给学生总结要点,并进行书面的迁移练习。形式包括:划出说话句中的提示语;填写提示语;填写说话句的标点符号……经过这样的反复练习,学生在一学期后都能熟练地掌握说话句中的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而且他们在作文中出现的说话句形式丰富多样,活泼生动,为文章增色不少。
三、巧抓讲评,培养使用标点符号的习惯
作文讲评是小学作文课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串起了本次作文的命题、指导、批改等诸多环节,其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所以我借助这个重要“阵地”,把标点符号的使用也作为了讲评课的重要一环,使学生在观察、比较、评价、模仿等过程中纠正错误,习得方法,进而增强运用标点符号的能力,使其逐渐成为一种习惯。
例如在《我的自画像》作文讲评课中,我出示了一组学生作文中出现的句子:①我和妈妈,去游泳馆游泳。②星期天一大早我和爸爸在书房里下象棋。我先让学生读句子,然后观察这两个句子,找出问题。学生通过交流,明白到第①个句子中不应使用逗号,因为“我和妈妈”和后面的“去游泳馆游泳”在语意上紧密联系的,连在一起说才能表达清楚意思。而第②句的问题恰恰是少用了逗号。“星期天一大早”是一个表示时间点的词,一般我们在读的时候,与后面的内容之间会出现一个停顿,这也就意味着中间要加一个逗号。在讲解此题的时候,我们最好进行一个知识点的发散,比如把一些表示时间点的词罗列出来,并与一定的句子组合,让学生看一看,读一读,感受这种句子类型里面标点符号的正确用法。在进行完例句的观察比较之后,我还会引导学生检视自己的习作,找找文中有没有与之相同的问题,并进行修改。通过这样针对性的讲评和训练,学生的纠错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慢慢地,我的讲评难度也逐步提升,之后就会出示一段话,让学生练习评,练习改,在这样扎扎实实的训练中,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标点符号的规范使用及书写,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长久的学习过程,不能寄希望于一蹴而就。我们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抓住一切机会,利用有效途径,既给学生讲清标点符号的意义,又能进行多层次的训练,久而久之,使学生养成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