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在涉爆现场处置中的运用
张琰 刘颐凯
摘要:利用爆炸的手段实施犯罪,因材料易得、实施简便、危害后果严重、社会影响恶劣、易于逃避打击等特点,经常被犯罪嫌疑人用于暴恐袭击、个人极端行为和严重暴力侵害等犯罪过程之中。排爆专业民警在处置此类现场时,面对精心隐藏的未知爆炸装置,时刻面临各种处置风险。通过风险管理在涉爆现场处置中的运用,能够有效降低处置风险,不但打击了犯罪,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同时也提高了排爆队员自身安全系数。
关键词:风险管理 涉爆现场 处置 运用
中图分类号:X928.7 文献标识码:A
风险管理是研究风险发生规律和风险控制技术的一门新兴管理科学,是指风险管理单位通过风险识别、风险衡量、风险评估和风险决策管理等方式,对风险实施有效控制和妥善处理损失的过程。将风险管理的原理和方法运用于涉爆现场处置工作中,可以更好地实现工作思路清晰、准备充分、决策科学、指挥高效、组织合理的目标,有力推动爆炸防控技术力量建设、切实提高排爆民警专业化水平、有效提升涉爆现场处置过程中的风险管理能力,最终实现安全、科学、高效的处置目标。
1 风险管理的概念
1.1风险
风险通常是指由于主观上不能控制的一些因素影响,使得实际结果与事先估计有较大的背离而带来的损失。这些背离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对有关因素和实际情况缺乏足够预测而无法做出精确估计,也可能是由于考虑的因素不够全面而造成预期效果与实际效果之间的差异。针对我国目前的涉爆现场处置工作实际而言,风险不仅来源于爆炸物(装置)的诡计装置、炸药性能、外部环境及工艺水平造成的危险和不确定性,同时也存在于盲目决策、错误判断、过度紧张和不规范作业造成的危险。
1.2风险管理
是指如何在一个肯定存在风险的环境里,把风险减至最低的管理过程,包括以下内容:识别评估存在的各种风险;评估风险概率和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确定承受风险的能力;确定风险消减和控制的优先等级;确定并实施风险消减对策。
2 在涉爆现场处置中,着力提升专业素养和技战术水平
2.1风险预判
风险预判实质上就是在日常工作中,重点针对可能出现的涉爆现场进行专业研究,准确掌握专业发展状况和所面临的形势,全面收集案例信息,摸清自身专业底数,并将成果运用于修订预案、完善规范和实战化训练中,着力提升专业素养和技战术水平,从源头上提高对抗风险的能力。涉爆现场风险预判应充分考虑和分析以下事项:
第一,可能发生的涉爆现场种类,出现爆炸装置的类型,有无安全处置可行的办法。
第二,现有处置预案、装备配套、人员素质是否存在弱点和不足,弱点和不足可能会导致何种危害性后果,弱点和不足在何种条件下将引发危害性后果。
第三,哪些情形将导致安全原则和处置规范无法有效执行,可能会出现何种影响任务安全的因素或负面影响。
第四,应该采取何种针对性措施避免不利因素的影响。
涉爆现场处置应该特别注意风险隐患存在着多样性、共生性和多变性,要重点防止多项不利因素叠加、共振,出现1+1>2的破坏,从而造成更大的人身和财产损失。
2.2风险分析
风险分析是指在涉爆现场处置中,通过调查走访和技术检查,找出风险因素,分析其背景资料、结构特点、敏感程度和环境状况,根据相关信息和数据,推算出可能出现危害后果,为正确处置提供依据。一般情况下,应准确高效地分析判断以下事项:
第一,目标物(区域)是否为爆炸装置或存在爆炸装置,可能性有多大,是否存在爆炸装置不止一个的可能性;
第二,爆炸装置为何种起爆方式,是否存在诡计装置或多种起爆方式的可能;
第三,目标物装药的种类和数量,危害后果如何,是否存在加重危害的因素(硬质包装、添加硬物、燃烧剂或毒害性物质等),是否存在核生化类危害后果的可能;
第四,周圍环境是否存在不利于安全处置的因素,有效消除或减低的有效性有多大;
第五,现有装备配套和技术水平能否保障转移、拆除、摧毁等项作业的安全,其中可能导致任务失败的风险点有哪些,有无消除或规避的方式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为了尽量减小社会面恐慌,排爆专业民警在处置涉爆现场时,经常面对时效性要求特别突出的情况,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完成上述情况信息的收集,并做出唯一的研判结果。如果过度追求速度,极可能出现因外部环境、装备性能、目标物工艺以及自身业务水平发挥等因素而导致信息收集不完整、不彻底,分析判断存在漏洞和不足、甚至误判等现象,同时不同的现场(爆炸物或可疑物现场、匿名威胁爆炸现场、持爆炸物劫持人质现场、扬言自爆现场以及已爆现场等)因特点不同,需要分析判断的侧重点会有所差别,就需要排爆专业民警,特别是技术负责人具备足够的专业素养和处置水平,因地制宜、力求全面彻底地进行分析判断,突出“安全第一”和“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两项处置原则,决不能轻视或放过任何一个已知或可能存在的风险点。
2.3风险消减
风险消减是涉爆现场处置风险管理的最终目标,就是通过科学的组织指挥和规范落实预案,将任务失败的可能性降到最低。涉爆现场处置中的风险往往需要通过一定的条件才能转化为危险或严重后果,排爆处置的目的即是断绝、消除或规避这类条件,这也就是风险消减的具体举措。在实际工作中,风险消减的内容有以下几种:
第一,全程全区域实施无线电屏蔽,防止遥控炸弹被周围的无线电信号误引爆,同时防止犯罪嫌疑人实施远程遥控引爆炸弹,造成围观群众及处置民警的伤亡。
第二,排爆前先行搜爆,明确现场爆炸物的数量和起爆方式,科学有效实施隔离、转移及安排处置顺序,防止犯罪嫌疑人实施连环爆炸,同时防止爆炸物殉爆。
第三,技术检查必须全面彻底,不留死角,全面掌握爆炸装置的性征,为安全处置提供技术支撑。
第四,远程移动时,视爆炸物外观大小,保留80-200米以上足够安全的距离,防止移动引发爆炸伤及排爆民警。
第五,采取工具或排爆机器人实施转移时,尽可能减低对爆炸装置的挤压、震动,杜绝摔落、冲撞等情况,运载工具必须使用足够承受爆炸威力的球罐,密闭运输。
第六,尽可能不在繁华闹市或重要场所进行人工拆解作业,禁止将室外的爆炸装置移动到室内拆解。情况紧急,确需现场人工拆解时,实施单人作业,禁止高声喧哗,禁止使用闪光灯拍照。
第七,情况紧急需要实施销毁或摧毁时,必须针对核心或关键部位,不得超过限度,必须防止次生伤害。
第八, 要尽可能使爆炸物解体完全,起爆装置失效。
第九,处置完毕后必须进行全面彻底的清场检查,确保无隐患留存。
2.4 风险降低
风险降低指采取措施减低风险或减小损失,将可能的危害后果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此要求应贯穿于涉爆现场处置的始终,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涉爆现场处置要坚持以人为本,及时抢救伤员,防止更多人员受到伤害,消防、救护力量应保障到位。
第二,落实警戒封控、人员疏散、切断水、电、气、开门开窗、清除现场杂物 。
第三,排爆队员必须穿着排爆服或搜爆服才能进入中心现场,尽可能地实施远程操作、保持安全距离及缩短在危险区域内工作时间。
第四,未经专业技术检查不得触动或移动可疑物,未经远程移动试验不得实施人工转移,不得在室内、墙角实施人工拆除。
第五,远距离转移必须置于防爆罐中,并选择合理行车路线。
第六,最终处置点选择科学,避开人员密集区、交通要道和供电、燃气、通信管线。
第七,不在无法确保安全的条件下实施手工拆解。
第八,加强现场音视频采集,调查走访全面细致准确。
2.5风险转移
风险转移是指将风险转移给其他专业部门,绝不是将风险和责任一推了之,是指对于可能出现的、需要进行专业处置的(非排爆专业能够独立处置)事项移交给相关专业部门,可能的情形有:
第一,废旧弹药应在实施安定性处理后移交给公安机关危化品管理部门做最终销毁处理。
第二,特殊情况下(如出现水管炸弹时)可不进行最终失效解体,在排除表面或外围的起爆装置,使其基本丧失爆炸可能性后移交其他部门(刑侦物证鉴定或治安危化品管理等)处理。
第三,现场涉及燃气、供电、通讯、燃油枢纽(场站)部位应会同主管部门专业力量共同处置,必要时由专业人员先行实施断电断气断油等措施,避免或减小危害后果。
第四,现场已发生火灾或化工泄露的,应先由消防救援部门实施专业处置,排爆处置应视情暂缓进行,待具备处置条件后再实施排爆专业处置。
第五,现场可能有核生化或剧毒物质时,应与军队、环保、防疫或治安危化品管理等部门会商后处理,根据具体情况既可先行排除爆炸危险后移交现场,也可先行消除其他危害性因素再行处置爆炸危险。
第六,其他需要专业力量先行处置或做前置性工作的事项(如专业开锁、破门破墙等)的。
2.6风险保留
风险保留是指包括风险接受和风险容忍等特殊情形下,将爆炸风险及危害后果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其主要的情形有:
第一,重要等级警卫等任务即将开始,时间和要求上不允许采取规范流程进行操作,而采取迅速远程拖离、阻挡隔离等紧急措施。
第二,现场已出现火灾、剧毒化学品泄漏等情况,可能发生的爆炸不再是主要风险,不适宜进行排爆作业的。
第三,涉爆现场情况复杂,现有技术力量无法保证作业安全,同时危害后果特别巨大,需要专业排爆力量予以加强,并已采取相關措施的。
第四,某些特殊情形下,必须保留或容忍一定程度的爆炸风险。如匿名威胁爆炸现场中,确已实施全面搜爆而未发现可疑物品,而案件未取得突破,现场不能继续进行无休止的封控管制的。
第五,经技术检查,确认涉爆物品结构简单(如直接点燃式),采取一定措施足以保证不发生爆炸或爆炸物当量不足以引发严重的危害性后果时,排爆专业民警可以在确认安全的情况下进行移交。
广义上说,在常见的涉爆现场处置中所进行的防爆毯覆盖(围挡)、液氮冷冻等处置方式也是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的风险保留。
需要注意的是,风险保留不是单纯的接受和容忍,而是为避免不必要的人身、财产损失,争取或营造有利的环境和时机,保障更安全妥当地进行排爆处置或后续处理,同时在爆炸风险存续期间,还应做好封控、管制、疏散、阻隔和消除油气电等工作,将可能发生的危害后果降到最低限度。
3 结束语
伴随形势的发展,涉爆现场会不断出现新形式、新特点,同时涉爆处置的新思路、新战法、新装备也将会不断出现,因此,排爆专业建设决不能故步自封、满足于现状,只有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地落实排爆现场处置的各项原则,才能有效压降危险系数。风险管理的原理和方法具备提纲挈领的作用,在理清业务建设思路、开展日常专业工作、规范处置流程、现场组织与指挥、技战法实战运用等诸多方面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卓志.风险管理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2] 刘新立.风险管理(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材系列,2014.
[3] 吴英杰.特警实战技能、安检排爆技术训练策略及其图解与体能、心理素质培训实物全书[M].北京:公安科技出版社,2006.
[4] 孙光.反爆炸技术[M].北京:群众出版社,2005.
摘要:利用爆炸的手段实施犯罪,因材料易得、实施简便、危害后果严重、社会影响恶劣、易于逃避打击等特点,经常被犯罪嫌疑人用于暴恐袭击、个人极端行为和严重暴力侵害等犯罪过程之中。排爆专业民警在处置此类现场时,面对精心隐藏的未知爆炸装置,时刻面临各种处置风险。通过风险管理在涉爆现场处置中的运用,能够有效降低处置风险,不但打击了犯罪,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同时也提高了排爆队员自身安全系数。
关键词:风险管理 涉爆现场 处置 运用
中图分类号:X928.7 文献标识码:A
风险管理是研究风险发生规律和风险控制技术的一门新兴管理科学,是指风险管理单位通过风险识别、风险衡量、风险评估和风险决策管理等方式,对风险实施有效控制和妥善处理损失的过程。将风险管理的原理和方法运用于涉爆现场处置工作中,可以更好地实现工作思路清晰、准备充分、决策科学、指挥高效、组织合理的目标,有力推动爆炸防控技术力量建设、切实提高排爆民警专业化水平、有效提升涉爆现场处置过程中的风险管理能力,最终实现安全、科学、高效的处置目标。
1 风险管理的概念
1.1风险
风险通常是指由于主观上不能控制的一些因素影响,使得实际结果与事先估计有较大的背离而带来的损失。这些背离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对有关因素和实际情况缺乏足够预测而无法做出精确估计,也可能是由于考虑的因素不够全面而造成预期效果与实际效果之间的差异。针对我国目前的涉爆现场处置工作实际而言,风险不仅来源于爆炸物(装置)的诡计装置、炸药性能、外部环境及工艺水平造成的危险和不确定性,同时也存在于盲目决策、错误判断、过度紧张和不规范作业造成的危险。
1.2风险管理
是指如何在一个肯定存在风险的环境里,把风险减至最低的管理过程,包括以下内容:识别评估存在的各种风险;评估风险概率和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确定承受风险的能力;确定风险消减和控制的优先等级;确定并实施风险消减对策。
2 在涉爆现场处置中,着力提升专业素养和技战术水平
2.1风险预判
风险预判实质上就是在日常工作中,重点针对可能出现的涉爆现场进行专业研究,准确掌握专业发展状况和所面临的形势,全面收集案例信息,摸清自身专业底数,并将成果运用于修订预案、完善规范和实战化训练中,着力提升专业素养和技战术水平,从源头上提高对抗风险的能力。涉爆现场风险预判应充分考虑和分析以下事项:
第一,可能发生的涉爆现场种类,出现爆炸装置的类型,有无安全处置可行的办法。
第二,现有处置预案、装备配套、人员素质是否存在弱点和不足,弱点和不足可能会导致何种危害性后果,弱点和不足在何种条件下将引发危害性后果。
第三,哪些情形将导致安全原则和处置规范无法有效执行,可能会出现何种影响任务安全的因素或负面影响。
第四,应该采取何种针对性措施避免不利因素的影响。
涉爆现场处置应该特别注意风险隐患存在着多样性、共生性和多变性,要重点防止多项不利因素叠加、共振,出现1+1>2的破坏,从而造成更大的人身和财产损失。
2.2风险分析
风险分析是指在涉爆现场处置中,通过调查走访和技术检查,找出风险因素,分析其背景资料、结构特点、敏感程度和环境状况,根据相关信息和数据,推算出可能出现危害后果,为正确处置提供依据。一般情况下,应准确高效地分析判断以下事项:
第一,目标物(区域)是否为爆炸装置或存在爆炸装置,可能性有多大,是否存在爆炸装置不止一个的可能性;
第二,爆炸装置为何种起爆方式,是否存在诡计装置或多种起爆方式的可能;
第三,目标物装药的种类和数量,危害后果如何,是否存在加重危害的因素(硬质包装、添加硬物、燃烧剂或毒害性物质等),是否存在核生化类危害后果的可能;
第四,周圍环境是否存在不利于安全处置的因素,有效消除或减低的有效性有多大;
第五,现有装备配套和技术水平能否保障转移、拆除、摧毁等项作业的安全,其中可能导致任务失败的风险点有哪些,有无消除或规避的方式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为了尽量减小社会面恐慌,排爆专业民警在处置涉爆现场时,经常面对时效性要求特别突出的情况,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完成上述情况信息的收集,并做出唯一的研判结果。如果过度追求速度,极可能出现因外部环境、装备性能、目标物工艺以及自身业务水平发挥等因素而导致信息收集不完整、不彻底,分析判断存在漏洞和不足、甚至误判等现象,同时不同的现场(爆炸物或可疑物现场、匿名威胁爆炸现场、持爆炸物劫持人质现场、扬言自爆现场以及已爆现场等)因特点不同,需要分析判断的侧重点会有所差别,就需要排爆专业民警,特别是技术负责人具备足够的专业素养和处置水平,因地制宜、力求全面彻底地进行分析判断,突出“安全第一”和“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两项处置原则,决不能轻视或放过任何一个已知或可能存在的风险点。
2.3风险消减
风险消减是涉爆现场处置风险管理的最终目标,就是通过科学的组织指挥和规范落实预案,将任务失败的可能性降到最低。涉爆现场处置中的风险往往需要通过一定的条件才能转化为危险或严重后果,排爆处置的目的即是断绝、消除或规避这类条件,这也就是风险消减的具体举措。在实际工作中,风险消减的内容有以下几种:
第一,全程全区域实施无线电屏蔽,防止遥控炸弹被周围的无线电信号误引爆,同时防止犯罪嫌疑人实施远程遥控引爆炸弹,造成围观群众及处置民警的伤亡。
第二,排爆前先行搜爆,明确现场爆炸物的数量和起爆方式,科学有效实施隔离、转移及安排处置顺序,防止犯罪嫌疑人实施连环爆炸,同时防止爆炸物殉爆。
第三,技术检查必须全面彻底,不留死角,全面掌握爆炸装置的性征,为安全处置提供技术支撑。
第四,远程移动时,视爆炸物外观大小,保留80-200米以上足够安全的距离,防止移动引发爆炸伤及排爆民警。
第五,采取工具或排爆机器人实施转移时,尽可能减低对爆炸装置的挤压、震动,杜绝摔落、冲撞等情况,运载工具必须使用足够承受爆炸威力的球罐,密闭运输。
第六,尽可能不在繁华闹市或重要场所进行人工拆解作业,禁止将室外的爆炸装置移动到室内拆解。情况紧急,确需现场人工拆解时,实施单人作业,禁止高声喧哗,禁止使用闪光灯拍照。
第七,情况紧急需要实施销毁或摧毁时,必须针对核心或关键部位,不得超过限度,必须防止次生伤害。
第八, 要尽可能使爆炸物解体完全,起爆装置失效。
第九,处置完毕后必须进行全面彻底的清场检查,确保无隐患留存。
2.4 风险降低
风险降低指采取措施减低风险或减小损失,将可能的危害后果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此要求应贯穿于涉爆现场处置的始终,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涉爆现场处置要坚持以人为本,及时抢救伤员,防止更多人员受到伤害,消防、救护力量应保障到位。
第二,落实警戒封控、人员疏散、切断水、电、气、开门开窗、清除现场杂物 。
第三,排爆队员必须穿着排爆服或搜爆服才能进入中心现场,尽可能地实施远程操作、保持安全距离及缩短在危险区域内工作时间。
第四,未经专业技术检查不得触动或移动可疑物,未经远程移动试验不得实施人工转移,不得在室内、墙角实施人工拆除。
第五,远距离转移必须置于防爆罐中,并选择合理行车路线。
第六,最终处置点选择科学,避开人员密集区、交通要道和供电、燃气、通信管线。
第七,不在无法确保安全的条件下实施手工拆解。
第八,加强现场音视频采集,调查走访全面细致准确。
2.5风险转移
风险转移是指将风险转移给其他专业部门,绝不是将风险和责任一推了之,是指对于可能出现的、需要进行专业处置的(非排爆专业能够独立处置)事项移交给相关专业部门,可能的情形有:
第一,废旧弹药应在实施安定性处理后移交给公安机关危化品管理部门做最终销毁处理。
第二,特殊情况下(如出现水管炸弹时)可不进行最终失效解体,在排除表面或外围的起爆装置,使其基本丧失爆炸可能性后移交其他部门(刑侦物证鉴定或治安危化品管理等)处理。
第三,现场涉及燃气、供电、通讯、燃油枢纽(场站)部位应会同主管部门专业力量共同处置,必要时由专业人员先行实施断电断气断油等措施,避免或减小危害后果。
第四,现场已发生火灾或化工泄露的,应先由消防救援部门实施专业处置,排爆处置应视情暂缓进行,待具备处置条件后再实施排爆专业处置。
第五,现场可能有核生化或剧毒物质时,应与军队、环保、防疫或治安危化品管理等部门会商后处理,根据具体情况既可先行排除爆炸危险后移交现场,也可先行消除其他危害性因素再行处置爆炸危险。
第六,其他需要专业力量先行处置或做前置性工作的事项(如专业开锁、破门破墙等)的。
2.6风险保留
风险保留是指包括风险接受和风险容忍等特殊情形下,将爆炸风险及危害后果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其主要的情形有:
第一,重要等级警卫等任务即将开始,时间和要求上不允许采取规范流程进行操作,而采取迅速远程拖离、阻挡隔离等紧急措施。
第二,现场已出现火灾、剧毒化学品泄漏等情况,可能发生的爆炸不再是主要风险,不适宜进行排爆作业的。
第三,涉爆现场情况复杂,现有技术力量无法保证作业安全,同时危害后果特别巨大,需要专业排爆力量予以加强,并已采取相關措施的。
第四,某些特殊情形下,必须保留或容忍一定程度的爆炸风险。如匿名威胁爆炸现场中,确已实施全面搜爆而未发现可疑物品,而案件未取得突破,现场不能继续进行无休止的封控管制的。
第五,经技术检查,确认涉爆物品结构简单(如直接点燃式),采取一定措施足以保证不发生爆炸或爆炸物当量不足以引发严重的危害性后果时,排爆专业民警可以在确认安全的情况下进行移交。
广义上说,在常见的涉爆现场处置中所进行的防爆毯覆盖(围挡)、液氮冷冻等处置方式也是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的风险保留。
需要注意的是,风险保留不是单纯的接受和容忍,而是为避免不必要的人身、财产损失,争取或营造有利的环境和时机,保障更安全妥当地进行排爆处置或后续处理,同时在爆炸风险存续期间,还应做好封控、管制、疏散、阻隔和消除油气电等工作,将可能发生的危害后果降到最低限度。
3 结束语
伴随形势的发展,涉爆现场会不断出现新形式、新特点,同时涉爆处置的新思路、新战法、新装备也将会不断出现,因此,排爆专业建设决不能故步自封、满足于现状,只有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地落实排爆现场处置的各项原则,才能有效压降危险系数。风险管理的原理和方法具备提纲挈领的作用,在理清业务建设思路、开展日常专业工作、规范处置流程、现场组织与指挥、技战法实战运用等诸多方面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卓志.风险管理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2] 刘新立.风险管理(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材系列,2014.
[3] 吴英杰.特警实战技能、安检排爆技术训练策略及其图解与体能、心理素质培训实物全书[M].北京:公安科技出版社,2006.
[4] 孙光.反爆炸技术[M].北京:群众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