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艺术表演技巧中的速度与节奏
何晓玲
【摘 要】表演融合在多门艺术之中,笔者认为,其是一门综合艺术,各种音乐、舞蹈及戏剧影视等艺术的表现都需要表演这种形式作为支撑,而在各种综合艺术中,都离不开表演这个元素,需要通过表演进行艺术的展示。不管是我国古典的戏曲艺术及话剧艺术,还是各种电影及电视艺术,都包含有表演这个元素。表演艺术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而随着表演艺术的更新及变化,戏剧(电影)表演艺术也获得相应分离,不再是一种广义上的表演意义,而是属于独立的艺术领域,本文所涉及的表演艺术正是该独立艺术领域下的艺术。电影艺术与戏剧艺术具有相似之处,如都是时间、空间的艺术,不过,电影艺术还属于一种科学技术的艺术,具有活动性,被认为是一种“活动的戏剧”。正如世界不是静态的一样,表演艺术也需要动起来,而运动的速度节奏便是表演艺术动起来的内部规律[1]。
【关键词】表演艺术;表演动作;表演速度;表演节奏
中图分类号:J8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4-0024-02
运动中往往会存在速度上的差异性,如快与慢、张与弛,运动的规律表现为节奏性,或紧张或松弛,在两者之间循环交替。事实上,速度与节奏是一个整体,如果没有相应的速度作为支撑,就无法确保节奏的形成。在表演艺术方面,速度与节奏是扮演者对艺术的诠释展示,将表演者的内部情感与外部表现进行衔接。表演过程中的速度节奏将直接关系到表演者的表演效果,会对表演者产生相应的影响,对艺术作品整体的展示也会产生影响,因此,在这个层面上,对于艺术作品的成败而言,速度与节奏所起的作用非常关键,不容忽视。当然,任何的表演如果没有受众群体,就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表演,也就是说,在进行艺术表演时需要观众,且表演会对观众产生一种感官感受,即观众能感受到表演的速度节奏如何[2]。
一、何谓表演的速度与节奏
(一)表演动作
在公元前七世纪,古希腊悲剧开始形成,这也是最早的戏剧表演,迄今为止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尽管相对来说我国的戏剧表演而言起步较晚,不过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开始出现戏曲,如俳优和倡优。然而,到目前为止,关于什么是表演艺术及艺术究竟是什么,仍是艺术理论家们在争论的问题。从广义层面上来说,表演具备两个方面的艺术,即表演者和观众。观众是表演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如果没有观众,所进行的表演也会失去存在的价值,也就谈不上是一种艺术。再者,表演需要演员,即由表演者进行艺术的展示,如乐者、歌者、舞者及演员等都是身怀特殊技艺的表演者,在他们的演绎下,艺术之美获得展示[3]。当前,在涉及表演的概念定义时,倾向于从狭义层面上进行解读,主要指的是戏剧及影视表演。所谓戏剧电影的表演艺术,指的是在虚拟环境下,演员通过形体动作及语言进行人物形象塑造的过程。柏拉图就曾指出,演员通过动作的形式,对人的角色进行再现。体验派大师斯坦尼认为:“舞台离不开动作,动作是艺术获得存在的基础。”梅耶荷德是斯坦尼的学生,也是表现派的代表之一,他在演剧主张上与自己的老师存在很多不同之处,不过在“动作”方面的理解上却持有相同的观点。他认为:在戏剧表演中,动作应该是最有力的表现手段。[2]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也对动作在表演中的作用持认可态度,他认为表演应具有“间离效果”,想要这样效果,就需要演员在进行艺术展示时赋予相应的表演动作。由此可见,对于表演艺术来说,动作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那么,作为动作的规律,节奏更是直接决定着表演的成败,也是衡量演员能力的标准。节奏除了与表演本身有关之外,还关系到整部戏剧作品的塑造。
(二)动作速度与节奏的规律
作为一门综合艺术,表演在进行中时具有多方面的特点:一是现时性,在进行戏剧表演时,展示在观众面前的是现在的表演时刻;二是具有连续性,一出戏的表演是一个整体,也就意味着演员在进行表演时,不管是内部的情绪线,还是外部的行动线,都需要保持连续性。戏剧演出与电影不同,如在拍电影时,如果拍得不好,可以重新再演,而戏剧则不然;三是交流性,在进行表演时,演员与观众之间应进行交流。戏剧艺术在发展的过程中,在舞台上的表现手法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原先在舞台上占有重要位置的表现手法,渐渐失去原来的地位,如当前的西方戏剧对演员自身的创作力越来越重视,因此,在进行排练的时候,倾向于采取即兴创作法,这就弱化了剧作家和剧本的重要性,而有些环境戏剧更是淡化“剧场性”艺术的观念,直接把观众带到现场参观并参与演出。在进行表演的过程中,动作贯穿始终。具体来说,动作包括内部动作及外部动作,其中内部动作指的是心理动作,而外部动作则包括两方面,即形体动作及声音动作。从速度节奏的角度对动作进行衡量,那么速度就是可观及可感的动作展示,显然,节奏主要来源于内部动作,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就与外部动作没有关系,事实上,如果没有外部的刺激,节奏也就无法在内部进行反映。反之,内部对外部也存在着相应的作用,即内部对外部速度进行掌控与把握,进而使外部速度具有相应的依据,从而才能发挥速度的作用。表演艺术受制于戏剧艺术及电影艺术的特性规范,这种规范之下的表演主体如何对速度节奏进行选择及把握,必然存在一定的主客观因素。
二、影响表演的速度节奏的客观因素
(一)情节的推进与发展
对于一部戏剧、影视作品而言,其速度与节奏的变化取决于情节的发展变化,情节变化在演员进行表演之前就得以客观存在,情节发生变化,意味着速度节奏也会发生变化,而戏剧情节的变化主要由剧作家的创作决定,其是戏剧影视创作的基础部分,首先,它为戏剧影视的再创作提供空间;再者,对戏剧影视的创作定下基调,即设置某种局限性[4]。在一部戏剧或者影视作品中,如果其矛盾冲突尖锐、行动性强,在情节发展上变化很大,那么该作品的节奏往往呈现出大起大落、高潮与低谷落差非常明显的态势。
(二)演员对戏剧风格题材的掌握
戏剧整体表演的速度节奏还与风格、题材有关,也就是说戏剧的风格及题材会对表演速度节奏产生相应的影响与制约作用。如喜剧的速度经常表现为欢快的一面,在节奏上表现为跳荡、轻快,这就要求表演者注意掌控好分寸和速度,使其与节奏配合到位,即有张有弛、相得益彰[3]。
(三)人物情感的起伏与变化
在进行表演的过程中,表演的速度节奏会根据人物情感的起伏发生变化,这实际上也是引发速度节奏变化的内部因素。人物情感的这种起伏变化,其实是剧作家根据情节推进而设置的,这就需要演员在进行表演的过程中把握人物的内在情感进,因此,人物情感的起伏及变化也会对表演的速度节奏产生影响[2],关于这方面,在下一章中将会详细进行阐述[5]。在表演时需要演员能结合人物情感的起伏及变化进行层次性表演,使得表演有积蓄有爆发、有张有弛,而想要达到这个效果,势必会在表演过程中借助相应的速度与节奏变化来进行展示。
参考文献:
[1][苏]玛·阿·弗烈齐阿诺娃.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精华[M].中国电影出版社,1990.313.
[2][美]凯瑟琳·乔治.戏剧节奏[M].中国戏剧出版社,1992.1.
[3]林洪桐.表演艺术教程[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60.
[4][苏]古里耶夫·列普柯夫斯卡娅.舞台速度与节奏[M].中国戏剧出版社,1983.17.
[5][美]凯瑟琳·乔治.戏剧节奏[M].中国戏剧出版社,19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