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人”不可缺席

关键词 课堂中的“人”,历史中的“人”,未来的“人”,立人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8)23-0043-04
近日,笔者受邀担任全市青年历史教师优质课评选的评委,发现许多选手热衷于对教材的重新整合,热衷于展示新鲜的史料,热衷于课堂结构的重塑,但往往忽略了历史教学中最重要的因素“人”。
教育的本质追求,在于成人、立人,历史教育也不例外。“立人”的方式有许多种,但其指向无非都是人的能力提高、思想进步以及自我超越,在于让人成为更优秀的自己。
反观我们的历史课堂,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忧的倾向:一是重历史事件轻人物教学,长此以往,就会割裂人与历史的关系。二是重教师讲授轻学生参与,一些教师认为,历史学科有其独特性,应该以教师讲授为主,让学生合作学习无非是花拳绣腿,场面好看却不中用;三是重能力培养轻思想渗透,这或多或少与高考的导向有关,但思想的渗透事关未来社会公民的素养,指向未来的“人”培养,则显得更加重要和紧迫。
历史教学中的“人”,应该涵盖三个层次:一是历史中的“人”,无论历史的走向如何,起关键作用的都是人。历史就像一座座大厦,支撑大厦的不仅仅是那些栋梁,更多是那些砖砖瓦瓦,是那些普普通通的人。二是课堂中的“人”,即求学的莘莘学子,我们在实施教学的同时,要关注孩子们的情感变化,关注他们的知识建构的过程,促进他们的历史认知。三是未来的“人”,“今天的桃李芬芳,明天的国家栋梁”,我们的历史教学要关注人的发展,尤其是通过历史教育关注这些未来公民素养的提升。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是人教版必修三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的最后一课,主要阐释了明清之际儒家思想出现的新气象,介绍明清之际儒学大师的主要主张,以及这一阶段思想对后世中国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笔者着重从三个维度的“人”去探寻那个时代思想的嬗变及对后世的影响。
2007年以来,高中历史采用专题化编写方式,另专设了《中外历史人物评价》的选修课程,必修中的人物叙述则更加单薄。在必修课中,往往只见“骨架”,难见“血肉”,即使介绍了一些历史人物,也往往以事代人,更多的是为历史事件服务的。
以本课第一目“李贽的离经叛道”为例,教材简单介绍了李贽的人生经历,用更多的篇幅介绍了李贽的主张:他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让我们看到了反传统的李贽;他强调人的正当私欲,让我们看到了主张人性自由的李贽。但是,初学这一课的学生心中往往有个疑惑,在那个理学盛行的时代,在那个逐步衰败的时代,李贽这种“离经叛道”的思想是如何产生的?为了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李贽的“另类”,笔者在上课时选取了三则材料:
材料1:李贽的出生地泉州是中世纪著名的国际化贸易大港,其文化具有多元化的特征。泉州地处我国东南沿海,气候温暖,湿润,风景秀美。泉州的历史上经历了几次大的民族文化融合时期,对于泉州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有重要的影响。①
材料2:其(李贽)祖父两代人都是伊斯兰教徒,他成长在海外贸易发达的泉州,能够接触到外来思想。李贽与利玛窦也有交往,他对这位传教士的评价很高。②
材料3:李贽继承的阳明的“良知之学”,吸收其对当时虚构之学的批判。“良知之学”是出于对现实的不满,而内心强烈追求的一种真正之学。在“良知之学”中,拒绝把自己的性情之自然放在不相应的“理”这一点上。③
在提供上述三段材料的基础上,笔者进一步设问:依据材料1~3,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哪些因素影响了李贽的“离经叛道”思想的产生?
经过对史料的深度阅读,结合课本的介绍,学生就会进一步走进李贽,理解李贽思想产生的背景:他出生于在伊斯兰教家庭,看重人性的自由;他的故园是福建泉州,融本地民族文化、中原儒家文化、外来文化于一体的泉州多元文化是李贽思想的底色;他崇拜儒学大师王阳明的“良知之学”,王阳明的推崇“自然”思想是李贽思想的源泉。另外,那个时代,吏治腐败,道学家借孔子为自己涂脂抹粉,李贽为官20多年,不愿和那个时代、那些道学家同流合污……经过这样一番分析,学生自然就会进一步理解李贽,理解李贽的思想。
由于编写体例所限,教材往往用高度概括的言语描写人物和事件,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历史史实的理解,学生对历史事件看不清,致使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出现了“两张皮”现象。这就需要历史教师不断拓展视野,给学生补充新鲜的史料,补充历史人物的细节,让学生从史料、从细节走近历史人物,通过“刨根问底”,去找寻历史事件背后的人物活动,让历史教学有血有肉,否则,学生只能对历史敬而远之。
显然,历史教学中仅仅关心历史中的“人”是远远不够的,更为重要的是,要关注我们的教育对象——现实中的“人”。
在一些历史课堂上,教师习惯于“包讲”,即使也有所谓的“自主学习”,但其学习基本上表现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学生个体为“单干户”,至于如何让“田野”高产,学生相互不沟通。有时候,学生已经会了,老师还在“喋喋不休”,厌学情绪会在课堂弥漫。更为可怕的是,学生的问题得不到及时、高效地解决,会产生“滚雪球”式的负面效应。
由于学生的基础、能力、阅历等差异,学习是非常个性的事情,自主学习成了彰显个性的主渠道。之所以产生上文的问题,主要原因在于教师没有认识到历史自主学习的重要性,没有认识到自主体验是学习的最高境界。“自主体验”就意味着,凡是学生有能力解决的问题,教师不要代劳;将解决问题的主动权抛给学生、讨论的自主权交给学生、学习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涉海、爬山、越野,让他们体悟到弄潮的本领、攀登的诀窍、越野的秘诀。在学生学习体验的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应该是“导演”或者“配角”。
以本课第二目“黄宗羲对君主专制的抨击”为例,教材视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的主张,为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从而限制君权。但是,对学生,有几个需要厘清的地方:1.黄宗羲心中的“天下之法”是什么?如何达到“限制君權”的目的?2.黄宗羲限制君权还有其他举措吗?
当然,教师完全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去告诉学生,黄宗羲心中的“天下之法”描绘了怎样的蓝图,还通过其他的设想来限制君权。但是,这样简单地把结论告诉学生,缺乏思维演进过程,就很难得到他们的认同,更无法走进他们的内心,一节课下来,学生对黄宗羲的思想依然是“雾里看花”。为了让学生能走进黄宗羲,自己读懂黄宗羲,笔者让学生分组讨论以下三段材料:
材料1:“臣之与君,名异而实同”,共同承担为民服务的重任,犹“共曳木之人”,或者说臣是“分身之君”。①
材料2:这个机构(学校)最主要任务是“治天下之具”。它对中央或地方政务的缺失可以“直言无讳”,郡县学校对“郡县官政事”的缺失还可“纠绳”,甚至“伐鼓号于众”。②
材料3:他认为方镇之制的优点之一是“统帅专一,独任其咎,则思虑自周,战守自固”。这是针对君主专制制度下,“用一人焉则疑其私,而又用一人以制其私”所造成的“事权不一,能者坏于牵制,不能者易于推诿”的状况,希望给地方官以独立管理一方的权力。③
学生经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环节,基本上都能总结出黄宗羲限制君权的主要设想是三个,一是君臣共治,二是设立学校监督,三是在地方恢复设立方镇。在学生充分讨论并基本厘清黄宗羲限制君权设想的基础上,笔者又出示:“黄宗羲的思想,只要再前进一小步,就会出现君主立宪的前景。”④并设问:黄宗羲的思想为什么没有能“再前进一小步”?他的设想符合现实发展需要吗?
学生对这一问题的讨论非常热烈。有的学生认为,是落后的以小农经济为主导的封建经济限制了黄宗羲的思想变成了现实;有的学生认为,是腐朽的封建制度让黄宗羲的设想始终是“空中楼阁”;还有的学生认为,黄宗羲思想本身也存在局限性,有些看法未免过于天真,属于书生论政……
总之,探究式学习让学生成为历史学习的主人,促使他们走进历史的现场,走进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触摸历史的脉动,让历史学习变得有滋有味。自主学习的功用还不仅仅如此,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探究式学习,学生会明白一个道理:不要轻易给历史下结论,要始终坚持“论从史出”的原则。
写作本文时,笔者刚好在网上看到了这样的一则新闻:一网名“贵州省省草王英俊”的学生,在微博上发布“一辈子都不可能爱国”,“当大学生了还爱国,我看你就是蠢货”等错误言论,湖南城市学院在官网发布消息称,决定取消涉事学生王某的入学资格。
这件事再次给我们的教育敲响了警钟:加强思想教育,尤其是“家国情怀”教育刻不容缓。历史教育,不仅仅指向学生今天的成长,更要指向学生明天的发展;不仅仅是关注学生“一阵子”的成绩,更是着眼于学生“一辈子”的发展。
以本课第三目“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为例,教材从两个维度阐述了顾炎武的思想:一者,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主张走出家门,到实践中求真知,力求解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二者,介绍了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主张。教材没有阐释以上二者之间的关系,但作为教师,要给学生讲清楚。
“经世致用”是顾炎武思想的显著特点,顾炎武的一生,前期在多次参与抗清的斗争中磨砺自我,1657年以后,已经45岁的顾炎武只身一人离开故乡昆山,开始了北游的历程,长期漂泊于山东、河北、河南、山西、陕西、辽宁等地,“往来曲折二三万里,所览书又得万余卷”,⑤在长达25年的游学过程中,顾炎武一边读书,一边交友,一边考察,一边著述,先后撰写了《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等著作。在《天下郡国利病书》这部著作中,记述了各地的山川形势、物产习俗、民生利弊,有很高的实用价值。顾炎武冲破了宋明理学的藩篱,走出了理学的僵化和空洞,“他最突出的特点是务实,注重社会实践,反对只从注经中得出结论”。①
尤其在《日知录》中,顾炎武对写文章、做学问都提出明确的要求:“文之不可绝于天地间者,曰明道也,纪政事也,察民隐也,乐道人之善也。若此者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多一篇,多一篇之益矣。”②认为文字浅显的文章、有利于国家稳定的文章、体察民情的文章等都是有益的文章,多多益善。顾炎武还提出了“合天下之私,以成天下之公”的主张,认为“天下之人各怀其家,各私其子,其常情也。”③在顾炎武看来,人的“私情”无可非议,统治者应该承认并满足这种正当的个人利益。顾炎武还提出通过奖励的办法,对有贡献的人给予物质或精神奖励,形成一个“以民为利”的局面,“‘以民为利这种道德认识,体现了顾炎武深怀‘利民‘富民之情,顾炎武‘藏富于民‘还利于民的家国理念至今仍令世人印象深刻。”④
在顾炎武看来,亡国是改朝换代,而亡天下是整个民族和民族文化的沦亡:“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在顾炎武的心目中,保卫民族和民族文化避免沦亡的悲剧,是每一个普通人应有的道义责任。
无论是“经世致用”,还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它们的思想交集在于,都主张读书、做学问要力图解决实际问题,“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经世致用”思想的具体体现,是“经世致用”思想的延伸与拓展,是“经世致用”思想的最高境界,因为,没有什么比解决国家兴亡的问题还重要、还更实际的了。再换个视角看,“经世致用”思想的本身就是爱国行为,主张读书人到实践中解决社会问题,担当社会责任,其内核就是家国情怀。
在新一轮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中,家国情怀被列为历史学科五个核心素养之一,“指的是一个人对自己国家持有的高度认同感和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是为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展现出来的持久的理想追求,是对自己国家和民族,乃至整个人类前途和命运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⑤
而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历史教育承担着重要的责任,顾炎武的事迹,恰恰给我们提供了鲜活的素材。他的一生,就是彰显“家国情怀”的一生:当明朝濒临灭亡之际,顾炎武弃文从武,义无反顾地投身到反清复明的浪潮中;当明朝最终沦亡时,顾炎武以“大节难随九鼎论”表明了自己的坚贞气节;当清朝最终一统江山,恢复明朝无望时,顾炎武跋山涉水,足迹遍布黄河南北六个省,广交爱国志士,深究治国学问,开启了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生无一锥土,常有四海心”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样,光照千古,激励后人。
历史教学的本身就是“人”学,“人”既是历史教学的出发点,也是历史教育的归宿点。“历史教学的任务除向学生传授人文知识外,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由这些知识内化后所凸显出来的气质修养、人文精神。”⑥总之,领悟历史精髓,提升教学绩效,涵养家国精神,都需要谨防“人”的缺席,都要把“人”放在历史教学的“中央”。
【作者简介】周明,中学正高级教师,江苏省高中历史特级教师,江苏省泗洪中學历史教师。
【责任编辑:王雅贞】
相关文章!
  • 中考历史试题考查核心素养程度

    关键词 中考,核心素养,考查要点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8)23-0037-06学科核心素养,是国家教育方针在学科

  • 历史材料解析题的命制

    关键词 材料解析题,历史核心素养,茶文化史中图分类号 G63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8)23-0058-06试题是影响高中历史教学质

  • 学科素养在美国“中世纪中国史”

    关键词 中世纪中国史,学科素养,美国课程标准,历史教科书,唐宋文明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8)23-006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