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土青山鏖战急

    肖祖堡 郑芹 黄从周

    编者按:2018年,我们迎来了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中国在过去四十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也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这一系列成就和变化汇聚起磅礴力量,推动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折射着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

    改革開放四十年,江西革命老区变化大。江西革命老区是革命的摇篮,老区人民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作出过无私的奉献和巨大的牺牲。改革开放以来,江西省革命老区人民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迅速脱贫致富,走向新辉煌。本刊将从本期开始推出《改革开放四十年 革命老区看变化》专栏,深入基层扶贫一线,聚焦江西革命老区火热的脱贫进程,传递江西革命老区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奋力脱贫迈向全面小康的铿锵足音。

    渴盼脱贫,渴盼致富,渴盼与全国人民一道,同步迈入全面小康,成为江西省泰和县贫困群众的最大梦想。群众的渴盼,就是党和政府努力的方向;群众的向往,就是党和政府奋斗的目标。

    泰和县有“十三五”省级贫困村25个、贫困户6014户16098人。围绕江西省委“精准、落实、可持续”和吉安市委“三个到位、志智双扶、两表公开”的要求,全面实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构建专业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工作格局,确保在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中走在吉安市非贫困县前列。

    合众人之力

    泰和县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政治任务和头等民生工程来抓。2016年成立了全县脱贫攻坚工作总指挥部,由县委书记担任总指挥,县委副书记、县长担任第一副总指挥,分管常委任副总指挥,县政府分管领导兼任办公室主任。下设县委常委任组长,责任部门、单位主要领导任副组长的13个“十大扶贫”工程专职领导小组。

    2016年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县脱贫攻坚工作的意见》等1+18个涉及扶贫工作的文件,2017年又出台了《全县脱贫攻坚工作意见》,《泰和县脱贫攻坚考评办法》,建立健全了“县级宏观调控、部门职能到村、乡镇全面落实”的立体责任机制,级级签订责任书,层层落实责任;成立了督查组,对乡镇和县直部门提高考核评分权重;对脱贫攻坚工作落实不力、推进不快的乡镇和单位主要领导进行约谈,使脱贫攻坚的高压态势成为工作常态。

    【数字点击】安排99个县直单位、部门定点帮扶贫困村,1400多名县乡村干部参与了结对帮扶,组织25家非公企业与25个贫困村结对帮扶,争取到东部战区空军、省委政法委、省住建厅、省粮油集团和市委宣传部等定点帮扶。在22个乡镇成立了扶贫工作站,297个行政村建立扶贫工作室,297个行政村“第一书记”派驻全覆盖。

    【新闻链接】

    刘建光:穿警服的 “第一书记”

    2015年7月,江西省泰和县从县直单位的中,选派了54名科级后备干部到31个软弱涣散村、25个贫困村担任 “第一书记”。万合镇竹山村是25个贫困村之一,来自泰和县公安局治安大队的刘建光是54名“第一书记”之一,也是全县唯一穿警服的第一书记。

    “公开姓名、职务、联系方式,做出履职承诺,接受群众监督”、“记好民情日记,认真梳理基层和群众意见诉求”:从警多年,嘉奖10多次,曾经荣立二等功的刘建光很快进入了角色,由一名治安大队副大队长,变成了挽裤脚、戴草帽、行走田间的“第一书记”。

    第一书记抓“第一”。竹山村有28名党员,刘建光调整了村里“党员固定活动日”的活动安排,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及部分党员骨干认真学习,将党建业务培训、建立村级党员扶贫服务队等工作提上日程。带领着村两委班子成员来到离竹山百里之远的县“十佳党组织”——桥头镇石壁村党支部,学习抓党建促扶贫经验,在扶贫工程基地参观考察,开阔眼界,理顺思路。

    书记带了头,党员有劲头;党员带了头,群众有劲头。农村垃圾处理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好乡村的一项最基础工作,是老问题,也是新课题,更是大难题。刘建光和村干部带领着村民一起打扫村子的公共场所,进村入户宣传爱国卫生的意义。张贴垃圾治理宣传标语、安放垃圾回收桶,在村宣传墙上还张贴着垃圾处理流程图、保洁员职责简介等宣传内容。经过有效的治理竹山村的道路干净整洁,群众房前屋后的垃圾少了,生活环境得到了改善。

    若要好,问三老。有空,刘建光喜欢拜访老党员、老教师、老村组干部,虚心地学,认真地做。村里年过古稀的刘道煦,是个电视迷,市台、县台播送了什么节目,有个什么主持人,他记有笔记,耳熟能详。刘建光请他担任了村老人幸福院副院长,给老人幸福院订了报纸,买了电视机、小方桌、自动麻将桌。村里20多个老人聚在一起活动,其乐融融。

    干部办实事,群众得实惠。竹山村竹山组的王菊娇,丈夫10多年前因车祸离世,留下两个儿子。大儿子前年考上了吉林农业大学,小儿子今年考上了江西理工大学。开学在际,孤儿寡母为学费焦心。刘建光一了解,村里和王菊娇一样为学费伤脑筋的还有几户。刘建光与泰和县城井冈山生力泰公司老总莫小毛联系,把村里5名贫困大学生都列入了资助名单。开学前夕,他们每个人得到了4000元的现金,解了燃眉之急,圆了大学梦。

    穿警服的第一书记,抓治安是内行,也是本行。竹山村360多户,几乎全部姓刘。但是,牙齿和舌头也有刮破的时候,刘建光把工作做在前头,防患于未然。刘老汉和他的儿子想在一块草洲上养土鸡,因为地各有主,刘建光和村干部一道,跑前跑后,找各家各户签字流转土地,到镇政府为刘师傅审批建房手续。现在,避免了纠纷,前期工作已经顺利到位,刘老汉和儿子十分满意。

    攻坚中之坚

    【数字点击】累计资助建档立卡贫困学生3082人次,完成25个贫困村22所学校的建设改造任务。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0%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障、大病保险

    2017年投入资金1482.6万元,对821户困难群众的C级、D级危旧房进行维修改造,其中贫困户危房改造542户,低保户251户。对于108户无能力建房的贫困户由镇村进行代建, 2017年完成118人33户贫困户搬迁任务,入住率达到93%。

    大力推广社会扶贫网,全县累计注册爱心人士6.2万多人,与贫困户对接成功率高达89%。泰和县合力泰公司和生力泰公司荣获全省“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先进奖。

    亲不亲,干群心。全县1400多名干部与2000多名贫困户结对帮扶。他们纷纷进村入户,摸底调研,谋划脱贫措施,积极发挥政府部门和自身优势,帮助贫困户解决实际困難,在铺路、引水、通电,发展扶贫产业等方面“各显神通”,如今村村有项目,户户增收入,人人笑开颜。

    【新闻链接】

    贫困户邓贵林的新生活

    过新年、搬新屋、住新房,贫困户的生活大变样。2017年12月29日,泰和县沿溪镇草坪村的单身汉邓贵林告别居住了20多年的老屋,搬进了政府援建的新房,开始了新的生活。

    68岁的贫困户邓贵林一直居住在一间20多平方米的土坯房里,大半土墙已经垮塌,顶棚摇摇欲坠,每逢刮风下雨都担惊受怕。2017年,经过镇村扶贫干部的努力,邓贵林的房子被纳入贫困户危房改造项目,可享受2.2万元的危房改造补助金。经过2个多月的建设,邓贵林的新房建成。镇政府送来了两张木沙发和一张沙发床,草坪村党支部书记康敬华开来了一辆皮卡,镇村干部、邻居一起帮他把家具搬进了60多平方米的新家。康敬华说:“在致富的道路上,我们不能让一个贫困户掉队。在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邓贵林住房问题得到解决,我们大家都高兴。”

    “新房四周空地开阔,不管是搞种植还是养殖都比较方便。”邓贵林开始筹划新的生活。驻村扶贫干部、村第一书记王显海说:“草坪村已经顺利脱贫,在挂点扶贫单位和干部群众的继续支持努力下,草坪村群众将会过上更加幸福美满的生活。”

    固产业之基

    泰和县坚持问题导向,在乡镇逐村逐户摸底调查的基础上,将产业扶贫、安居扶贫、基础设施扶贫等十大工程,近千个项目落实到村到户到人。

    产业扶贫抓根本。近年来,泰和县充分发挥本地优势,探索以“一户一亩井冈蜜柚、一户一窝乌鸡、一户两项适合自身发展的种养项目”为内容的“2+2”产业扶贫模式。整合1400多万元在25个贫困村发展了村集体经济。2017年,又重点推广肉牛、光伏、资产收益三大扶贫产业,投资1800万元,对接帮扶2400多户贫困户。实现了贫困户、贫困村产业扶贫全覆盖。

    安居扶贫安民心。截至目前,完成贫困户危房改造542户,交钥匙工程108户,移民搬迁33户,让贫困群众住进了整洁舒适的安居房。沿溪镇草坪村贫困户邓贵林说:“我是红卡贫困户,我住了20多年的土砖房,政府给我建了新房子,我非常高兴。”

    保障扶贫兜底线。加强低保与扶贫两项制度衔接,实施提标扩面,从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新增低保对象248户449人,提升了补助标准。健康扶贫强筋骨。全面筑牢基本医保、大病保险、补充保险、医疗救助“四道防线”,经“四道防线”补偿后,对住院费用自付比例仍超过10%的贫困患者,增设第五道防线,确保所有贫困患者住院个人自付医疗费用控制在10%以下。教育扶贫育人才。完成了25个贫困村23所学校的建设改造任务,加大了农村教师培训力度,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了国家评估验收。设施扶贫久久为功。严格对照“十三五”贫困村脱贫标准,统筹推进村庄整治、水、电、路、电视、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

    【数字点击】聚焦“可持续”目标,扎实推进产业扶贫。截止2017年底,建立了6兆瓦的集中式光伏基地,吸纳了1200贫困户入社,有527户贫困户参与了肉牛“领养”,600户贫困户参与了资产收益,完成1218户贫困户小额信贷4100多万元,户贷比例达到20%以上。

    【新闻链接】

    泰和乌鸡扶贫:带着荣誉再出发

    1月9日,泰和县石山乡老张家村贫困户迎来了最受欢迎的客人——江西老区绿之源泰和乌鸡禽业有限公司的乌鸡养殖技术员。他们是来指导贫困户们养殖乌鸡的。

    一户一窝鸡,拓宽脱贫路,泰和县在落实“2+2”产业扶贫过程中,把资源优势化为产业优势,把产业优势化为脱贫攻坚力量。政府搭建平台,龙头企业向贫困户统一提供鸡苗、统一提供技术服务、统一收购销售,贫困户分户散养增加收入。2017年,泰和县全县投入资金200万元,做大做强乌鸡扶贫项目。江西老区绿之源泰和乌鸡禽业有限公司先后在塘洲镇黄塘村、石山乡老张家村等实施,仅老张家村就发放了2000羽乌鸡苗。

    年初破壳而出,年末金鸡报喜。在家照顾老人和小孩的曾晓英,在政策的激励下,利用老宅养了80羽,赚了2000多元;不能外出打工的邓恢中,收入也很可观,不比外出打工差。鸡年发鸡财,乌鸡进了贫困户,干部群众笑颜开。项目实施后,全县参与养殖乌鸡的贫困户年均增收上千元。

    江西老区绿之源泰和乌鸡禽业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泰和乌鸡养殖、销售、技术服务、高端研发延伸产业链为一体的泰和乌鸡产业化龙头企业,也是泰和县脱贫攻坚的“急先锋”。公司选择“零污染”的生态环境进行养殖、种植,大力发展生物微循环经济,用泰和乌鸡粪作为种植业有机肥料,用自己种植的蔬菜、番薯等作物的叶子、根茎等又经粉碎成有机饲料作为泰和乌鸡的绿色食材。他们干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给贫困群众送鸡苗,送技术,搞协调。

    如今,年初发放的鸡苗被公司收回,通过电商进行销售。在顾客下单后,再根据订单每天到养殖基地取乌鸡,不预先杀好长时间冰冻,确保新鲜美味好营养;自主真空包装后再放入食品级泡沫箱,全密封运输,减少运输环节感染细菌机会。在公司的帮助下,许多贫困户实现了从商品到货币的惊险一跳。为脱贫攻坚助力加油。

    绿之源总经理刘会才说:“通过产业扶贫对乌鸡产业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可以带动千家万户,通过乌鸡产业帮助老百姓脱贫。2017年我们做了,2018年我们要做得更好。”

    【新闻链接】

    扶贫路上百合香

    又是一年百合成长季节。著名百合产地泰和县苏溪镇,今年情况如何,日前,笔者来到模山村百合种植合作社,一看究竟。

    今年的百合,茎杆又粗又圆,叶片闪着光泽。和“蒜你狠”一样,百合的价格在前两年一度低迷,有的百合户亏损严重。今年,模山村百合种植合作社怎么敢种这么一大片呢?

    模山村百合种植合作社理事长、村党支部书记肖功庠说:“前几年的价格低迷,种的人越来越少,而我们今年大规模种百合,种了50亩,现在已经有收成了,价格非常好,2016年是5块钱一斤,2017年是9块多一斤,价格几乎翻了一番。”

    的确,苏溪老表会种田。在前两年大亏本的情况下,百合仍然是苏溪农民脱贫致富的拳头产品。肖功庠说:“模山村有18户贫困户,我们党支部村委会把这18户贫困户都拉进我们合作社。目前,我们和这些贫困户签了3年协议,每户贫困户三年下来可以分得6000块钱红利。”

    种得好还要卖得好。“互联网+”让苏溪百合身价倍增。大家在互联网上发布信息,引来了江西宜春、湖南长沙、广东深圳等地客商。旗山网店销售员蔡海兰说:“百合是苏溪的特产,我们通过邮乐电商销售,效果还不错。”

    【新闻链接】

    竹篙薯托起“小康梦”

    据泰和县志记载,泰和竹篙薯是明朝弘治年间,采用泰和县桥头山区的野生山药,经过500年左右的栽培训化而成的山药品种。因在栽培中需要插竹杆,让茎叶攀缘向上生长,且竹篙薯生长一般深入土层1米多,每根长约1米,形如竹篙,故名“竹篙薯”,主要分布在泰和县万合、塘洲、沿溪、澄江等赣江两岸的冲积平原上。

    “真的感谢政府、感谢社会上好心人的帮助,做梦也没想到我能脱贫,能住上新房子。我还要加把劲,争取明年家里有一个更大变化。”日前,泰和县万合镇华盖山村村民曾巽顺兴奋地对记者说。曾巽顺在万合镇的精准帮扶下,2017年,从过去老旧的土坯房搬进了新房,并通过种植竹篙薯等产业实现人均9000余元纯收入,顺利脱贫。

    2016年,万合镇针对曾巽顺一家因病且无技术导致贫困的实际情况,开出了“帮技术、帮安居”的精准帮扶“药方”。在各方的努力下,万合镇为曾巽顺筹集了1.5万元建起了新房,同时,吸收曾巽顺加入村里的湖羊养殖合作社。

    2017年,曾巽顺等17户贫困户,每户得到了3700元的收益分红,让贫困群众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产业扶贫政策带来的实惠。“咱家能脱贫,多亏了嘉铭牧业公司和村里的湖羊合作社。没牧业公司这羊卖不出去,没合作社这羊养不起来,脱贫就更没指望了。”曾巽顺激动地说。

    通过湖羊养殖的造血机制,让华盖山村的群众实现了整村脱贫,产业增收,湖羊成了华盖山村“脱真贫、真脱贫”的致富羊。湖羊养殖合作社以“带、教、帮、引”的形式,免费教授贫困户养殖湖羊的技术,免费上门服务及时帮助养殖户解决技术上的难题。今年,湖羊养殖合作社年存栏湖羊2000头,出栏肉羊2000头,实现年产值300万元,惠及230余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7户。

    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兴旺。近年来,该镇在提升传统肉牛养殖和竹篙薯、车前籽种植的优势产业的同时,引进了光伏发电、湖羊养殖等新型模式,力争做到“一村一特色,一户一产业”,真正将扶贫工作落到实处,让全镇贫困户能彻底脱贫致富,为乡村振兴蓄养发展后劲。目前,该镇建档立卡的488户贫困户中的403户实现了脱贫,经核实确认,403户贫困户均未出现返贫现象。

    【数字点击】

    重点推广肉牛、光伏、资产收益等三大扶贫产业,累计1200户贫困户参与光伏发展、527户贫困户参与了肉牛养殖、600户贫困户参与了资产收益,户均增收1200元以上。 开启电商扶贫新模式,建设70个电商扶贫站点。

    深入开展与阿里巴巴、京东集团、农村E邮合作,建设70个电商扶贫站点。扶持创建4家扶贫车间,落实49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公益性岗位。

    泰和县创新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用机制,2017年完成整合资金支出规模33672.404万元,实际整合率达100%。并充分撬动社会扶贫资金,泰和县农业银行和农商银行共发放4100多万元扶贫贴息小额贷款,1200多户贫困户入股参与各类种养合作社,依靠股金分红带来稳定收入。

    2017年,全县25个贫困村面貌发生了明显变化,村集体经济得到有力壮大,困难群众基本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奋斗目标,14个贫困村有望实现摘帽,3323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有望实现脱贫退出。

    【新闻链接】

    泰和“种田佬”吃上“旅游饭”

    日前,泰和县马市镇仙桥村农民邹冬苟自筹自建的农家乐“松山农家乐”着实忙碌。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在他开的农家乐里品尝着地道的农家饭菜,感受着一份独特的乡愁味道。

    现年62岁的邹冬苟,是泰和县有名的种粮大户。他在本村和澄江镇、沿溪镇、石山乡等地承包土地种水稻,2016年种植面积达到1200亩。他家左边是马家洲集中营旧址,前面是车田村新农村建设点。好多游客来这里参观,于是,邹冬苟搞了个农家乐,方便了游客。

    从吃“种田饭”转为吃“旅游饭”。邹冬苟得益于政府的大力支持。近两年,泰和实施全域旅游助力脱贫攻坚的发展理念,推动全县旅游产业从景点游向全域游转型升级,构建全景式旅游发展新格局。邹冬苟的家,就在苏溪马市澄江新农村建设旅游线上。村民们看到了商机,开始经营农家乐,积极性都很高。

    邹冬苟的儿子邹隆辉炒了十多年菜。他说:“在家里开个农家乐,把自己养的土鸡土鸭,自己种的蔬菜炒给大家吃,大家高兴,我也高兴。”

    近两年,泰和县乡村旅游发展很快,乡村旅游点的范围不断扩大,不仅改善了村庄的环境,也带动了当地村民的就业。苏溪旗山农家乐、禾市增庄农家乐、塘洲古林农家乐……一个个旅游品牌正在兴起,为游客们带来欢乐,也为泰和农民带来实惠。

    【新闻链接】

    泰和:五色农家旅游富民

    阳春三月的泰和,无论苏溪牧歌滩尾生态园,还是玉华山风景区,抑或天湖山畲乡风情区,全县各大景点景区人气爆棚,全域旅游火热“升温”,走进了提速发展的“春天里”。据悉,该县刚刚荣获“2017年度全省旅游工作先进单位”,今年旅游工作又实现良好开局,前两个月,该县实现旅游人数17.77万人次,旅游收入1.5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4%、115%。

    据了解,泰和县旅游业正朝全域化、品牌化、特色化、规范化方向全速进发,“全域旅游”之路越走越宽。预计到2020年,全县接待游客达54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3亿元,旅游增加值占全县GDP的12%以上。

    眼下的泰和,处处皆景、时时宜游,这得益于“全景泰和,全域旅游”的发展思路。该县决策层审时度势,提出发展旅游业的先导因素在解放思想、创新观念,必须由单纯建景点景区向全景式打造、全社会参与、全方位服务转变。该县把旅游业作为富民强县、乡村振兴的联动产业来抓,充分依托当地交通区位优势和丰富的“红、古、绿”资源,高标准编制全域旅游总体发展规划,构建“多规合一”的旅游发展体系,形成了全要素、全需求、全时空、全产业、全产品、全统筹的“五全”发展模式。同时,精心编制了马市生态文化旅游特色小镇、槎滩陂国家水利风景区、环井冈山机场乡村文化旅游圈、马家洲集中营改造提升等重大旅游项目规划和省A级乡村旅游点创建规划。

    泰和县坚持走“求新求特”旅游发展之路,按照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标准,投资10亿元启动马市生态文化旅游特色小镇建设,将其打造成以生态观光为基础,以红色旅游、文化体验、休闲度假,完美展现了当地“红、古、绿、蓝、乌”五色旅游资源。

    泰和县围绕提供“吃、住、行、游、购、娱”优质配套服务,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重点建设昌吉赣高铁、井冈山机场快速通道,全力打通旅游公路,開设重要景区景点旅游班线,将主要景点景区串连成线成片;加大乡村旅游点建设的扶持力度,完善旅游停车场、厕所、标识系统等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并利用毗邻井冈山景区的优势,挖掘泰和乌鸡特色品牌,打好泰和饮食文化这张名片,提供“玩在山上、吃在山下”的旅游特色服务。同时,加快推进智慧旅游建设,主动对接阿里旅行、旅爸爸等平台,推介旅游线路,开展旅游营销,让旅游业搭上“互联网+”快车。

    【尾花】

    扶贫攻坚,幸福花开。在脱贫攻坚、共奔小康的伟大实践中,58万泰和县人民将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的希望、三个着力、四个坚持”为统领,张决胜之势、扬奋斗之帆,加快发展、加快脱贫,蹄疾步稳绘就全面小康、绿色崛起的壮丽篇章。

    责任编辑:余忠阳

相关文章!
  • 融资融券对日历效应的影响:来

    王璐摘 要:过去的研究表明,中国股市的运行效率受到政府监管与干预并存在非对称交易的现象。2010年3月31日,中国股票市场实行了融资融券

  • 创新管理机制 增强服务能力

    徐黎+马晓伟+刘耀华“两汉三国、真美汉中”,这就是中国石油陕西汉中销售分公司绽放石油之花的胜地。中国石油陕西汉中销售分公司的发展源

  • 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

    金玉娜柏晓峰摘 要:按照形成原因——作用机理——解决机制的路径,对抑制盈余管理有效途径的实证研究表明:机会主义偏误和技术性错误是盈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