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升 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竞争力

谢灏
【摘要】近年来,电视民生新闻风行全国。处于行业“劣势”的地方电视台,如何提升民生新闻竞争力已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地域性是地方电视台最大的优势,本文以地方电视台立足本土出发,从民生新闻的内容、形式以及新闻策划等方面阐述如何提升地方台民生新闻竞争力,从而将地方电视台的劣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更好地发展民生新闻。
【关键词】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地域优势竞争力
v民生新闻是指采用平民的视角,站在百姓的立场,去播报百姓喜闻乐见的新闻,评说百姓关心的事情,并为百姓排忧解难,从而体现出媒体对百姓的社会关怀,其是一种以大众为收视对象的新闻样式。①民生新闻的主要特征在于它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民生取向,以平民的视角和态度记录百姓的生活实态,更容易拉近媒体与观众的距离,从而使观众产生心灵上的共鸣。因此,要做好民生新闻,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贴近老百姓,走到他们的生活当中。
地方电视台与中央台和省级卫视相比,无论是媒体的权威性、影响力,还是节目的人力、物力、财力方面都有着明显的劣势,无法与中央、省级电视台相抗衡。但是,地方性和区域性既是地方电视台的局限,又是提升民生新闻竞争力的利器。首先,民生新闻作为一种本土化媒介,它有着天然的接近性,对本区域的受众建立地域认同有积极的作用。从所在的环境和区位来说,地方电视台是社会最基层的新闻媒体,虽然覆盖区域不大,但这种地域优势使得地方电视台能抢在中央、省级电视媒体的前面,在第一时间报道本地发生的新闻事件,能迅速帮助百姓解决困难,更好的体现社会对百姓的关怀。
此外,地方电视台的民生新闻内容也比较鲜活,如果在报道的时候注意运用本土化的视角,就能体现出它鲜明的地域特点,有利于新闻的广泛传播。所以,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升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的竞争力。
一、新闻节目内容立足本土
民生新闻被市民称为“老百姓自己的新闻”,主要关注的是本地域的一些老百姓比较喜闻乐见的新闻,而地域性是地方电视台与其他电视媒体竞争的一个很大的优势,也是它最吸引受众眼球的地方。不同地区的电视民生新闻具有自己的地域特色和文化特色。地方电视台要做好民生新闻,就要立足于本地的风土人情、社会经济等方面,充分了解当地百姓的需求,并发挥当地的地域优势和地方电视台的地区传播优势,使节目风格与当地百姓的收视习惯相吻合,形成既亲切又地道的本土风格,从而提高民生新闻的质量。
与中央、省级电视台相比,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节目覆盖范围小,与受众处在同一区域,文化上同根同源,更容易了解目标受众的需求。受众的单一,反而有了一种地域、心理、文化价值等方面的接近性,所以,新闻记者就要深入了解本地区的自然风貌、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等,把当地的社会文化形态融入到民生新闻节目中去。使新闻节目与当地受众的收视习惯相吻合,形成一种亲切的乡土风格。这样,更容易唤起当地受众对本土地域文化的归属感和共同记忆,从而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同时,在内容上必须要直面当前的社会问题,尤其是已经在公众眼中成为热点的问题。对一个媒体来说,它的自身价值除了能够第一时间向广大受众报道新闻及其来龙去脉外,还在于给受众更持久的东西。因此,民生新闻的选题就要非常慎重,必须要以民生、民情、民意为关注点,以当地老百姓的身边事、麻烦事、稀奇事、关心事为主要的报道题材,着力表现本区域的人文景观,与当地群众形成水乳交融的关系。
因此,民生新闻必须要立足本土,发挥地域优势,将发生在老百姓身边的故事报道出来,这也是地方电视台与中央、省级电视台竞争的最大优势。
二、加强新闻节目策划
新闻策划是新闻传播媒介和新闻工作者在新闻业务活动中对新闻的生产、加工和传播的任一过程和任一活动所进行的创造性的谋划和运筹,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配置和利用新闻资源,取得最佳的传播效果。②
对于一些新闻资源相对匮乏的地方电视台来说,充分挖掘新闻事件的内涵,拓展新闻事件的外延,为观众传递更多丰富的信息也是做好民生新闻的一个不错选择。在日常的报道中,记者要在深入了解新闻事实的基础上,把新闻事件放在整个社会背景上进行解剖,提炼出新闻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并通过对百姓身边小事的报道,以小见大,进一步体现出民生新闻的深度,揭示事件的本质。
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是凭借声画形象,通过对新闻背景的准确交代、事件因果关系的缜密探究、相关问题的恰当分析以揭示其实质,追踪和探索其发展趋向的一种报道方式。③民生新闻所具有的特质,决定了电视民生新闻节目要走进寻常百姓家,走进公共生活,深度剖析问题,加强深度报道的力度。
作为地方电视台,应该立足本土,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大胆的创新,做好前期的策划,对于一些重大事件比如说党的十八大的召开,很多地方电视台只是单纯的报道十八大的内容,报道形式基本一样,内容枯燥无味,也没有新意。可以围绕十八大这一事件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报道,同时,采集基层群众对于党的十八大精神的理解以及看法,这样就更能显出新闻报道的气势,表达群众的心声,也更能吸引观众收看。
对地方电视台的民生新闻的策划中,主持人的培养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元素。主持人是一个栏目的代言人,主持人受观众的喜爱程度直接影响着栏目是否被观众认可。因此,民生新闻的主持人一定要有记者的从业经历,有吸引观众的本领,有自己独特的、适合自己的气质,又有能够与节目内容相吻合的表达方式,能够用正确的观点为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提供准确的参考。
新闻策划只是对新闻报道方式的策划,而不是对新闻事实的策划。作为地方电视台的新闻工作者,一定要对新闻事实进行合理的编辑、策划,以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否则就会变成对新闻事实的策划,从而产生虚假新闻。
三、增强新闻节目的故事性
民生新闻要坚持“三贴近”,这不仅表现在内容上,也应该体现在形式上。新闻以人为本,人物是新闻的主角。而最美的风景在基层,最感人的故事也在基层,基层蕴藏着最鲜活生动的新闻资源,所以新闻记者应该提高新闻敏感度,充分发挥本土地域优势,善于发现处在最基层的鲜活新闻,在表达方式和叙事方式上,就要增强新闻事件表达的故事性,设置悬念,吸引观众目不转睛地把这条新闻看完。
对于电视媒体来说,画面语言的冲击力往往要比一大堆华丽的解说词更具有感染力,更容易让观众觉得自己处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也更容易让人记住,从而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人物的动作、脸部表情以及外部环境等特写镜头的展示都是细节,这些细节不仅仅用来烘托人物,它还能让电视观众在收看新闻的过程中了解镜头语言的用意,产生心灵上的共鸣。
但是现在的很多报道都是千篇一律,在拍摄新闻时,特别是在拍摄新闻人物时,很多记者已经习惯了拍摄一些大的场面,或是大景别的新闻人物,很容易忽略特写镜头的作用,也不去抓采访对象的细节。事实上,有些生动鲜活的细节往往会给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比如在发生地震时,浑身沾满污泥的人们,正在废墟下抢救的救援队,焦急求助的脸……正是这些鲜活的特写镜头给民生新闻注入了更长的生命力。同时,细节能进一步拉近新闻事件、新闻人物和观众之间的距离,让观众在观看新闻的过程中能够理解新闻内容,使新闻富有人情味,增强观众的记忆,从而强化新闻的传播效果。
所以,讲好故事就要运用好人物同期声。对话也是电视民生新闻中最精彩的一个部分,能否记录好同期声,是我们能否把故事讲生动的关键。
民生新闻要增强故事性还需要给人以心理上的接近感,这主要体现在新闻的播报方式以及主持人的选择上。电视民生新闻采用说新闻的方式,但在不少民生新闻节目中往往会出现一些对社会带有抱怨和不满的现象,为此,民生新闻节目主持人要立足本区域,用平民的视角寻找生活中与老百姓生活和利益密切相关的更小的切入点,用形象生动、深入浅出、平易近人的语言将老百姓身边的故事说出来。
四、增强新闻节目互动性
民生新闻关注的是老百姓身边的事,他们更有发言权。很多地方电视台的受众热线电话等这些互动渠道,通常都只是一种形式,并没有真正聆听到老百姓的心声,久而久之,与观众的互动性也逐渐减弱。因此,地方电视台要做好民生新闻节目,还应该从本土出发,站在当地老百姓的视角了解受众的需求,要想办法调动观众的参与性和互动性,重视受众意识,吸引更多的受众参与到栏目中来,老百姓身边发生的新鲜事、突发事都可以通过热线电话寻求帮助和报道,让观众也能亲临新闻事件的现场。而网络的快速发展、DV的大量普及、通讯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都给这种互动和参与提供了更大的可能,地方电视台应该设置与观众之间的互动话题、DV大赛、进行幸运观众抽奖、有奖线索等方式,充分利用群众提供的新闻线索。听取观众对新闻事件的意见是民生新闻活力的源泉。④让新闻与受众之间有着“零距离”的接近感,进而培养地方受众对民生新闻栏目的忠诚度和关注度。
近年来,许多市台与县台的交流配合得到了加强,许多老百姓关注的、市台急需的民生新闻和地方新闻,各县台以最快的速度传给市台,既做好了县台的对外宣传工作,提高了县台的节目质量,也丰富了市台的新闻节目内容,取得了双赢的效果。
结语
民生新闻以其独特的特点和活泼的叙事方式和播报方式,受到了广大受众的欢迎和喜爱,民生新闻的出现,为普通民众的民意表达提供了比较便捷的途径。作为地方电视媒体,具有自己独特的地方特色和贴近当地老百姓的优势。因此,提升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竞争力就要立足本土,发挥其自身的优势。□
参考文献
①姚伟,《对民生新闻现象的微观分析》,紫金网,2005-7-7
②蔡铭泽:《新闻传播学》[M].暨南大学出版社,2003
③朱菁:《电视新闻学》[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
④郭建玲,《电视民生新闻的平民化视角》[J].《新闻世界》,2013(2)
(作者单位:宣城市广播电视台)
责编:周蕾
相关文章!
  • 媒介融合时代IP的价值与开发

    【摘要】有多次开发利用价值的IP,随着其强大的吸金效应等价值的凸显,在当下越来越受到重视。文章探讨了在媒介融合时代,IP有哪些价值体现

  • 中国电视新闻评论的现状与未来

    曾维康<br />
    如果以1994年4月中央电视台创立的《焦点访谈》栏目作为中国电视新闻评论的起点,在经历了1999 年8月凤凰卫视开播的《时事开

  • 第29届莫斯科国际书展闭幕

    2016年9月11日,为期5天的第29届莫斯科国际书展落下帷幕,中国出版代表团在版权贸易、对外推广、行业交流等方面都取得丰硕成果。据中国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