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他们的故事,记住他们的脸
顾园园
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人民的伟大胜利由战士的巨大牺牲奠基。宿迁是革命老区,新四军在此创建淮北抗日民主根据地,是全国十九个主要根据地之一。数以万计的宿迁子弟参军打鬼子,许多人忠骨埋青山。自2015年起,我参与宿迁晚报的抗战老兵寻访小组,采访了180位老兵,听他们讲述烽火岁月的英雄故事。
为国仇家恨,十四五岁上战场
我们采访的老兵,平均年龄89岁。70多年前,他们还是十四五岁的乡村少年,大多不识字,甚至不会写自己的名字,但他们懂得,决不能做亡国奴。
1942年,葛聿品14歲,大哥葛聿祥、堂哥葛聿俊参加了彭雪枫师长的队伍,葛聿品也要从军。第一次报名因年纪小没成功,他不甘心,经常给新四军传递日军据点的情报。第二年再报名,成功了。不久,他夜间行军抬重机枪摔断了腿,不能上阵打仗,改做地下联络员,负责泗洪、宿迁、新沂等根据地之间的联络工作。“为了送信,我惯常一夜来回跑几十里地。日本兵封村,动不动上家里抓共产党,我家因为出了当兵的,房子被烧了三次。”
敌后斗争条件艰苦,组织上给葛聿品配了把土枪,他因此有了个绰号“土机枪”。葛聿品身上挎的弹夹是用高粱秆撑起来的,只有十来发子弹,不到关键时刻不舍得用。抗战胜利前夕,葛聿品带着游击队赶往新安镇执行任务,在一片林地遭遇一队日军,鬼子机枪大炮火力全开,葛聿品身边,战友一个个倒下。“子弹打完了,刀也砍豁口了,我们才突围。出去时几十个人,一晚上就剩下十几个,太惨了!”老人用双手捂住了脸。
采访中,老人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我家兄弟三人去打鬼子,只活我一人!”
也是在1943年,也是在15岁,韩兆金参加新四军。
韩兆金幼时,父母在苏州工作,他在宿迁老家读私塾。1942年前后,日军在苏州、上海一带狂轰滥炸,韩兆金的父母失业了,只得回老家,可日军的铁蹄已经踏上这片土地。一家人没有任何经济来源,搭个窝棚住,没有吃食,“最后,把我的小妹妹卖了,换了两斗粮食……”韩兆金老人痛哭失声。
韩兆金有文化,头脑活络,上级安排他做侦察兵,以孩子的身份做掩护,往来各乡镇,搜集日军据点的情报。
1943年下半年的一天,韩兆金拎着一篮花生,在一个叫“叶桥”的地方叫卖,忽然看到当地一个臭名昭著的汉奸。“这人平时不在家,组织上早就想抓他,一直没机会,当时我就想这次绝对不能让他跑了。”他立即向上级汇报,同时严密监视汉奸动向。韩兆金和另外两名战友在他家外埋伏了两天两夜,直到第三天夜里,那汉奸出来上厕所,韩兆金和战友悄无声息地摸到他身后,没费一枪一弹将他抓获。
说起与日军、汉奸周旋的故事,韩兆金时时提起战友的名字,无限感慨:“我这些好战友都牺牲了,我一次次死里逃生,替他们看到了今天的美好生活。”
郭孝云,原籍安徽,二十多岁离家打鬼子,之后参加解放战争。胜利后,他带着军功章回老家,父母都不在了。“我离家那天,父母挥着手,叮嘱我早点回来,我不敢回头……我真后悔当时没多看一眼。”说到这里,老人嚎啕大哭。他的子女说,父亲落户宿迁以后再没回过安徽,每到过年都会朝着家乡的方向磕三个头。
不识得家人,却不会忘记抗战
有人说,时间可以抹去一切。但老兵的抗战记忆不会抹去,即使连家人都不认识了,也不会忘记民族的苦难和热血的青春。
因为病痛,90岁的徐光彩记忆力衰退,常常一整天不说一句话,有时候连儿子都不认识,但他记得:“我叫徐光彩,1944年的兵!”
我们去时,徐光彩正坐在屋檐下,仰望着从檐上漏下的阳光,一声不吭。“前几年,他身体还不错,哪知今年突然糊涂了,走路都跌跌撞撞的!”徐光彩62岁的儿子徐乃会说。
这样的老人还能给我们讲述什么?
“您打过日本鬼子吗?”当我第四次大声重复这句话时,徐光彩的眼睛忽然转动了一下,他大声说:“我叫徐光彩,1944年的兵!”然后又陷入沉默。
“您在哪里打过仗?”“打仗怕不怕?”“打仗受过伤吗?”我反复提问,果然,“打仗”这个词帮他在混沌中找到了记忆的头绪。
“我父亲去世得早,娘几个靠要饭活命,我去当兵有吃的。”1944年,徐光彩参加了新四军,到山东一带打日本兵。他是炮兵,当过班长,用的是“六〇炮”,老人做了一个炮弹上膛的动作。“在济南那次打得最惨。那是6月里,小鬼子把我们困在一个山头整整一个月,天天下雨,一个月没吃过粮食,全靠吃山上的树皮树叶、野果子。”这一仗只有三成战士突围。
徐光彩后来的讲述几乎全是碎片:“每天都行军,一夜要跑一百里地!”“我们武器不如人,要打游击战”“冬天太冷了,手脚都长冻疮”……
当我们起身要离开时,他又大声说:“我叫徐光彩,1944年的兵!”
…… ……
一生追求信仰,不害怕不后悔。老兵们出生入死,是奔着为民族争自由、为人民谋幸福的信仰,这信仰是他们一生的追求,从未淡化。
抗战老兵是中华民族的英雄。只有今天仍然崇敬英雄的民族,才是一个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民族。我们千里奔波,采写180位老兵,是希望一代代后人都能记住他们的故事,记住他们的脸!
责任编辑:汪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