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剧场歌剧《再别康桥》“双清重聚”一幕的审美意蕴

    摘 要:小剧场歌剧《再别康桥》是新世纪伊始由中国艺术家创作的一部经典作品。歌剧着眼于民国时期文化名人徐志摩与林徽因之间的感情故事进行编创,形成了9个章回的戏剧构架。作品在艺术构创中以小剧场之名进行创作,用简洁的舞台构架表现出精湛的内容功力。其中,“双清重聚”一幕依据史实,形成了完整的戏剧段落架构。围绕徐志摩与林徽因多年之后的重逢展开创作,演绎了具有革新精神的戏剧内容,并忠于史实,夹叙夹议。其中脍炙人口的一首咏叹调《一首桃花》成为亮点,这首艺术歌曲兼具中国诗词魅力和艺术气息,令人心驰神往,也很好地完成了歌与剧的平衡衔接。

    关键词:小剧场歌剧;《再别康桥》;“双清重聚”;审美特征

    歌剧艺术起源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在几百年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漫长的变迁,沉淀出至美的艺术品质。在20世纪上半叶,歌剧漂洋过海来到中国,在一众中国音乐家的创作中,形成了具有民族独立风貌的歌剧形态。早期的《小二黑结婚》《白毛女》《江姐》等作品奠定了中国歌剧以戏曲和民间音乐素材为基础的新格调,也在戏剧情节方面独树一帜,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新貌。时至21世纪伊始,在经历了长期的创作积累和文化环境的自由开放后,形成了全新的歌剧创作与表演格局,创作内容不再拘泥于某个特定的文化积淀,而是以宽广的胸怀和宏观的视野包容各种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一部名为《再别康桥》的小剧场歌剧首演于2001年12月1日,该剧由陈蔚导演及编剧构创,并邀请周雪石执笔作曲。作品以社会大众耳熟能详的徐志摩散文诗为主题,通过全新的歌剧创作手法,构创出一部具有现代气息和艺术格调的歌剧作品。根据剧情构架,全剧分为“墓地游吟”“天坛同台”“沉沦上海”“双清重聚”等,共计9幕,打破了正歌剧体例四幕体的惯例。歌剧内容以徐志摩和林徽因之间的情感纠葛为重点,在抽丝剥茧之间娓娓道来,既有同窗共读的美好时光,又有生死两茫茫的悲剧色彩。在着力刻画戏剧矛盾的同时,歌剧的音乐创作尽显艺术气质,表现出民国时期青年的儒雅一面,也展示出独立的审美意蕴。

    1 以“小剧场歌剧”之名的构创思维

    歌剧《再别康桥》首演于北京人艺小剧场,接连上演了25场之多,在全社会范围内引发舆论的广泛关注。在首轮演绎完成之后不久,又开始了在国家大剧院小剧场的第二轮演出。时隔多年,这部作品又通过一定程度的创新整合,编创了更为浓缩的“西安版”,在北方地区接连上演数场,再度引发关注。作品以精良的制作、优美的音乐、不同寻常的戏剧故事线索,颠覆了中国歌剧长久以来单纯写实的传统,形成夹叙夹议、有声有色的新演绎效果。其中,尤为称道的先决条件在于主创团队采用了“小剧场歌剧”的创作理念進行创意设计,这在中国歌剧创作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

    “小剧场歌剧”,顾名思义,就是在小剧场环境中进行现场表演的歌剧形态。通常来说,歌剧作为一种高雅艺术,以尊贵的身份出现在大剧院的舞台上,这是无可厚非的,在全世界享有盛名的大剧院中,均留下了许多歌剧艺术的身影。古典歌剧动辄百人以上的表演阵容和双管编制的交响乐队是司空见惯的,这一点,在中国现当代歌剧的创作中也得到了延续。而小剧场歌剧这一称谓的出现,并非是歌剧创作领域的原生产品,而是来自话剧编创领域的实验性产物。西方的话剧表演除了在大剧院偶有上演,多数还是采用小剧场演出的方式,这与其表现内容和场景环境密切相关。中国话剧的创作在20世纪也惯常以大剧场的庞大阵容表演,直到1982年台湾剧作家林兆华的话剧《绝对信号》在北京人艺小剧场首演,人们才发现,在全新的剧场环境中,无论是表演者还是欣赏者,都可以拥有更为沉浸式的环境空间,可以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相对于大剧院中通过扩音设备传递的声音,小剧场的艺术表演方式更加真实贴切,也更加考验演员的基本功。

    直到新世纪伊始《再别康桥》的出现,中国歌剧以自身力量形成了全新的艺术表现形式,通过小剧场表演的结构,形成了对歌剧创作及表演的新理解。巧的是,《再别康桥》与当年的《绝对信号》均首演于北京人艺小剧场的同一块场地,这也许正是中国戏剧创作最重要的发祥地之一。从小剧场歌剧的创作方式来看,对于“小”的解读是多方面的。首先,小剧场的实际环境确实存在着空间小、舞台小、观众少的特点,但是近观其表演场地会发现,在这种环形的舞台与观众席布局对位关系中,具有十分新颖的对弈方式。观众可以从各个角度观察演员在舞台上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甚至连脸上的化妆痕迹、说话时嘴角的动态都可以清晰地感受察觉。这是小剧场歌剧的特点,也是小剧场歌剧的特有魅力所在。就歌剧表演的实际情况而言,演员在舞台上的表演承受着与大剧院截然不同的压力,没有了扩音设备和混响设备的润色,演员必须精准拿捏每一句歌词,根据观众座次情况调配声音的大小,并保障音准和音色的美感,这对于表演者来说,无疑是一种挑战;而对于中国歌剧的发展而言,小剧场歌剧又是一块重要的试金石。由此可见,《再别康桥》之所以能收获如此高的社会赞誉,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赢得了小剧场歌剧表演形式的挑战,赢得了观众的尊重。

    2 “双清重聚”一幕的戏剧编创审美

    歌剧艺术的总体定位是“以歌演剧”。通过歌唱和音乐这种特性化的介质,形成对于戏剧内容的深入解读,使观众产生对戏剧矛盾和人物的正确认知。在西方歌剧史上,作曲家由于自身对音乐创作的痴迷,使其从创作到欣赏中养成了对歌唱的情有独钟。在西方文化的理解中,歌唱和音乐是歌剧艺术中最为重要的核心力量。与之不同的是,中国人对于歌剧的喜好,更多的是趋向于对戏剧层面的热爱。在中国人看来,歌剧中的歌唱只是一种表达手段,丰富的剧情、跌宕起伏的矛盾、具象化的人物设置,这些才是衡量一部歌剧成功或者好看与否的最重要标杆。由于这种文化理念的蔓延,在歌剧创作中形成了对戏剧情节的重视。在20世纪的诸多歌剧作品创作中,主要着眼于时代的主要矛盾,以主旋律的姿态反映中国反帝反封建过程中的英勇事迹和胜利成果,也产生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故事。但是,时移世易,随着社会发展步入到新的阶段,艺术创作应当与时俱进,用更多题材多元的作品来丰富歌剧舞台。《再别康桥》的创作可谓另辟蹊径,找到了一条不同寻常的艺术创作新道路。

    《再别康桥》由九幕体组成,以倒叙的形式穿插各种故事,其中“双清重聚”一幕在剧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史实角度来看徐志摩与林徽因之间的故事,会发现二人有着深厚的情谊。早在英国访学期间,徐志摩就认识了在剑桥学习的林徽因,在异国他乡遇到中国人本就是一种缘分,更何况是才貌双全、年轻漂亮的林徽因。在康桥边,二人多次一同探讨学术和生活问题,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此时的徐志摩对林徽因产生了爱情,并开始了隐晦的追求。但是,徐志摩在此时已经结了婚,林徽因虽然感受到了爱意,但还是婉言拒绝了,回国之后的徐志摩仍然牵挂着林徽因。不久之后,林徽因结识了梁思成,并喜结连理。徐志摩的念念不忘终于迎来了再度见面的机会。林徽因由于感染了肺结核,在北京香山的双清别墅养病,闻讯而来的徐志摩为林徽因带来了自己的问候,久别重逢也使他百感交集,此次的见面正是歌剧中的“双清重聚”一幕。这一次见面是二人分别几年之后的重逢,也是两人最后的诀别,正是由于在这一次见面时,徐志摩闻讯林徽因即将在年末举行讲座,邀请他前来捧场,徐志摩欣然同意。这为他的英年早逝埋下了伏笔。之后,徐志摩由于穷困和时间紧迫,选择搭乘邮政运输飞机在夜间返回北平,结果途中遭遇恶劣天气,机毁人亡,林徽因对此感觉到十分愧疚。从此,两人天各一方。

    “双清重聚”一幕在现实和戏剧空间中,均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这也使创作者在这段内容的书写过程中加重了笔墨。在小剧场歌剧的表现语态中,创作者将二人久别重逢的欣喜,对学术研究的心驰神往,以及在文采方面的互相仰慕,均刻画得淋漓尽致,以体现出二人在文学造诣和人生理想方面的共性特点。这一幕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促使后面几幕戏剧矛盾的突出和升华变得力量感十足,没有造成突兀之感。“双清重聚”一幕在整部歌剧作品中位于中段位置,也犹如一个天平的正中央位置,保持了前情和后果的平衡性。

    3 “双清重聚”一幕在音乐构创层面的美感

    中国歌剧创作中对于戏剧内容的浓墨重彩并非是对音乐创作层面的厚此薄彼。早在20世纪上半叶的创作中,就曾留下许许多多脍炙人口的优秀歌曲,并成為经典,世代流传。在今天的歌剧创作中,仍然以中国音乐创作的审美,在旋律的横向构创方面形成了独立的东方美感。在歌剧《再别康桥》的创作中,除了对人物和戏剧内容的精细创作设计外,也在作曲和编曲方面形成了独特的创作语言,体现出了无与伦比的艺术美感。

    在“双清重聚”一幕中,最为亮眼的当属歌曲《一首桃花》。这首女高音咏叹调是为林徽因这一角色量身定做的。林徽因在阅读了胡适先生的《猛虎集》和徐志摩的大量散文诗后,写下了原创新体诗作品《一首桃花》。歌剧创作者便以这首词为蓝本,创作了咏叹调的旋律,根据歌词内容和独立的艺术美感,音乐形成了单二部曲式结构,两个独立的乐段之间形成了上下体结构的关联,并确定了以g小调西洋调式为基础结构的音乐织体,音乐的旋律编配具有现代风格,体现出新世纪音乐创作的欣赏美感。第一部分的歌曲内容主要是以小调风格展开,从女性视角来观察桃花的美感,具有写实性的格调;第二部分的画风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形成了由小调向大调的过渡,这种过渡使整个音乐的色彩由暗转明,形成了千变万化的光彩,也展示出林徽因从女性身份向中国文化学者的转变。全曲最终落在大调式上结束,意境悠远,令人脑海中显现出同步的画面。这首作品后来作为一首独立的艺术歌曲在社会上广为流传,受到许多人的推崇喜爱。

    这一幕的音乐创作一方面体现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一以贯之的“诗乐”文化特质,以诗词语境为背景,谱写音乐创作的空间;另一方面也展现了音乐旋律与歌词之间的工整对仗,将歌词内容与文化语境同构,显示出音乐创作以情感人的艺术思维。整体而言,“双清重聚”一幕的艺术创作实现了简约而不简单的设计构想,形成了戏剧内容的良好支撑。同时,也从单纯的艺术创作角度散发出至真至美的艺术气息,将林徽因和徐志摩的感情世界刻画得惟妙惟肖。这一幕的成功使整部作品掷地有声,更具说服力,也提供了良好的音乐艺术素材,为当代中国歌剧的创作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

    参考文献:

    [1] 王伟.中国戏剧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8:79-81.

    [2] 居其宏.中国歌剧音乐剧创作历史与现状研究[M].安徽文艺出版社,2014:138-140.

    [3] 董学文.美学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32-35.

    [4] 钱苑,林华.歌剧概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88.

    [5] 付磊.中国歌剧艺术概览与表演研究[M].北京:地质出版社,2016:202-256.

    作者简介:彭娟(1982—),女,硕士,长治学院音乐舞蹈系讲师,主要从事声乐、合唱指挥方面的教学与研究。

相关文章!
  • 2016年度电视业试错容错纠错的

    许婧2016年,中国电视业渐入制播分离、媒介融合的佳境,从政策到产业、从平台到受众、从人才流动到节目类型,无不显示出鲜明的症候。传统电

  • 中国梦影视剧的题材表现力浅析

    【摘 要】如果说表现先进典型事迹的纪录片紧密贴合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原则,艺术手段更自由的电影则应该在此基础上迈进一步,通过陌生

  • 高校油画色彩教学的实践探讨

    廖兰摘要:随着高校新课改的深入贯彻实施和路径探索,高校的新型化教学场景设计研究中,注入了更多的实践教学的元素。油画色彩教学作为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