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交通大运河航运文化建设初探

    王文倩

    

    摘 要:航运是千年运河的核心功能,也是运河文化的逻辑起点。本文通过回顾大运河镇江段的历史和现状,研究大运河航运文化的基本结构和时代特征,管窥大运河这一独特的文化符号,探索大运河航运文化建设的实现路径,以期对镇江高质量建设大运河文化带有所裨益。

    关键词:大运河文化带;航运文化;实现路径

    中图分类号:U6-9?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文章编号:1006—7973(2019)07-0043-02

    江苏是京杭运河的发源地,大运河镇江段主体河段千年来始终保持畅通,是“活的运河”的代表。航运是千年运河的核心功能,也是运河文化的逻辑起点。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重要指示精神,镇江交通部门责无旁贷要把加强新时代大运河航运文化建设,全面保护、传承和利用好大运河航运功能,进一步增强航运软实力,打造特色鲜明、品牌突出的大运河航运文化。

    1大运河镇江段的历史和现状

    城因水兴,水因航畅。镇江自古以来就有“吴越门户”、“九省通衢”之美称,以其“控江据险”的独特地理位置,成为南北交通的咽喉和枢纽。作为镇江水运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运河的开凿和与利用贯穿其两千多年的城市建设史。

    京杭大运河镇江段自秦37年(公元前209年)开凿以来,一直都是我国东部地区的水运枢纽,其航运功能对江苏乃至中国南北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交流和发展着重要作用,为镇江留下了西津渡、新河街等航运文化印记。特别是宋元以后,镇江更成南北要冲,承担着全国68%的漕粮中转重任。明清两代,尤其是清朝,漕运更是发展到了极致,漕粮数额超过以往历朝。漕运的兴盛直接促进了镇江商贸的发展,李白“云阳上征去,两岸饶商贾”的乐府名篇,查慎行“舳舻转粟三千里,灯火沿流一万家”的千古绝调,成为当时镇江运河城市风貌的真实写照。

    由于河道的变迁,江南运河北端在镇江曾先后主要有过三个入江口,自西向东分别是京口闸、丹徒闸和谏壁闸。目前,谏壁闸是江南运河的主河道入江口。由京口闸入江的次河道,现已没有航运功能,全长16.69公里,贯穿城区5.17公里,已成为城区具有景观价值和泄洪功能的水系,这段次河道习惯称之为古运河。

    作为一条流动的活态的运河,多年来,镇江市一直高度重视大运河的保护工作。关于大运河主航道的整治保护,新中国成立以后至今,国家对大运河镇江段进行了五次重大整治,使镇江段运河基本上实现了预期治理目标,“水上高速”通行能力逐年提升,在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水运支撑,增加城市防洪灌溉能力,改善沿河生态景观,提升运河文化带建设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同时,镇江市也不遗余力加强对16.69公里古运河的整治保护。自1992年开始至今,古运河整治建设分阶段不断地推进和实施,使昔日的“龙须沟”变成了如今镇江城的一条青玉带。同步实施的古运河风光带,将镇江历史上的名楼、名亭、名桥、名人按历史顺序在各段有代表性地恢复起来,整个风光带融城市防洪、人文景观、自然风光、商贸旅游为一体,使之成了镇江惟一的城中水景。

    2新时代航运文化的主要属性和时代特征

    新时代大运河航运文化是在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新阶段,广大运河航运人以运河为活动主轴、以航运为主要活动方式,在运河航运设施设备、航运生产生活、航运价值理念、航运规则制度等方面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交通运输行业文化的子文化,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亚文化。其基本结构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三个层面。

    大運河航运文化的主要属性包括三个方面:因运输而生,运输是大运河产生、兴盛并延续发展的根本。以通畅为本,保障运河主体的联通,保障运河及周边人便其行、货畅其流是运河存在、延续根本所在。以开放为魂,大运河是流动、开放的血脉,大运河开放文化的灵魂属性,更符合当今开放发展的需求。

    就其时代特征而言,主要体现在七个方面:一是敢于吃苦的魄力。俗话说,“世上三般苦,撑船打铁磨豆腐”,对航运从业者而言,内河航运是一项艰苦的事业,即使是在现代科技高度发达和物质资源极大丰富之后,与其他行业相比,内河航运的艰苦程度仍然较大。对运河航运管理者而言,新时代依然面对运河畅通、高效、生态、环保等重重重压。二是敢为人先的勇气。交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军,水运是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第一发展序列目标,建设交通强国,要求加快构建分担合理、运转高效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航运要切实强化先行意识,主动作为,努力在发展举措、发展成效上先人一步,先行一步。三是诚信友善的品质。航运是市场行为,航运秩序的维护需要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和航运从业者的共同努力,新时代运河航运诚信经营、诚信管理的要求更加迫切。四是勇于创新的精神。从古代海图、罗盘的发明,到近代蒸汽机、电子技术的应用,以及现代大型专业化船舶的制造和航道码头的建设,航运业的发展体现了强烈的创新精神。五是开放融合的意识。航运是个系统工程,涉及交通运输、水利、环保等多个部门,新时代运河航运发展更要从战略高度统筹水利、文化、运输、环保等多种需求,推进融合发展。六是绿色生态的理念。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以大运河为代表的水,就是最宝贵的生态家底。发展现代航运,离不开绿色航运建设,要始终保持航运与人文自然环境的和谐。七是服务为民的情怀。作为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服务同样是航运的本质属性。新时代,无论是运河航运的管理者还是从业者,都要牢牢把握“促进人类交往、便利贸易往来、服务群众生活”这一主流价值取向。

    3大运河航运文化建设的实现路径

    镇江,地处长江与京杭运河十字交汇处,不仅承担着载舟行船的航运重任,更承载着历久弥新的航运文化。在大运河航运文化建设方面,我们将对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围绕“顺畅、绿色、文化”三个关键词,系统推进苏南运河镇江段航运文化建设,让这一历史文化符号在新时代焕发新风采。

    (1)建设顺畅运河,努力促进大运河镇江段航运功能新提升。自古以来,镇江段都是整个京杭运河中航运功能最强、通航条件最好、船舶通过量最大、航运效益发挥最为显著的区段之一,常年有13个省份船舶从谏壁船闸出入长江和京杭运河。自2014年起,谏壁船闸船舶通过量持续超亿吨。对照习近平总书记“利用好”大运河的批示精神以及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要努力实现“交通更顺畅”的要求,我们将着眼于进一步发挥好京杭运河镇江段作为国家水运主通道的功能,围绕打通大运河主线瓶颈,大力发展江海河联运、公铁水联运,构建更加顺畅高效的沿运河综合交通运输大通道;加强日常养护,按照通航标准维护好通航水深和航宽,真正实现镇江段运河主线千吨级船舶全线通航畅通;进一步优化沿运河港口布局,促进以港口为节点的公铁水联运发展;推进“互联网+航运”建设,整合推广各项航运服务系统,实现镇江“江海河联动 港产城融合”的发展愿景。

    (2)建设绿色运河,努力促进大运河镇江段航运发展新转型。对照习近平总书记“保护好”大运河的批示精神以及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要“共抓不保护、不搞大开发”等指示要求,一是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按“263”专项行动要求,利用三年时间开展交通干线沿线环境综合整治,努力把大运河沿线打造成高颜值的生态走廊。至2019年底,全市内河干线航道周边用地范围内可绿化区域绿化率达100%,全面建成单侧宽度20-60米的绿色通道,新增绿化面积400万平方米,内河干线航道绿化总面积达到440万平方米;二是高规格开展谏壁船闸和服务区环境提升工程,打造“国家公园”式优美环境,让人们能够走近运河、亲近运河;三是积极引导建立运河航运与自然生态和谐共生的发展方式,促进大运河航运转型发展。

    (3)建设文化运河,努力实现航运历史文化新传承。大运河的根在“文化”,在实现大运河航运效益最大化的同时,必须加快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传承好”大运河文化的批示精神,我们要重点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高标准建设谏壁船閘大运河文化标识。谏壁船闸航运文化建设被江苏省列为京杭运河文化带建设第一批启动项目,要立足船闸特色,把船闸打造成大运河文化带上的亮点品牌和重要标识。二是特色化打造大运河沿线城镇。镇江市境内拥有“江河交汇”、西津古渡、京口闸等优质航运历史文化资源和恒顺香醋、丹阳封缸酒等服务与民生的日用工艺。沿河各镇村既要遵循统一的规划,又要保持各自特点,做到和而不同。谏壁、丹徒、辛丰、陵口、吕城等乡镇,要借鉴学习外地经验,取长补短、错位发展,打造更富诗情画意、更具历史个性、更显文化张力的特色乡镇。三是品牌化发展大运河文化旅游。要创新开发理念、运作手段和推广方式,选取最具文化内涵、最具地方特色、最具观赏价值的点,把古运河和现代苏南运河有机联系起来,加快形成“江河交汇看镇江”的品牌效应。

    参考文献:

    [1]徐从法.京杭大运河史略[M].扬州:广陵书社,2013.

    [2]谭徐明等.中国大运河遗产构成及价值评估[M].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2012.

    [3]董文虎.京杭大运河的历史与未来[M].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本文系镇江市交通运输局“青春情·交通梦”之“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立项项目。

相关文章!
  • 双目标控制选择Rayleigh阻尼系

    王淮峰 楼梦麟 张如林摘要: 合理选择确定Rayleigh阻尼矩阵比例阻尼系数的振型频率对于准确计算场地地震响应有重要影响。提出以土层表

  • 准双曲线角齿轮加工参数的三维

    王慧文 王恩泽 孙晓娟摘 要:本文提出利用三维坐标测量仪测量准双曲线角齿轮切削加工参数的方法。首先建立准双曲线角齿轮齿面的数学表

  • 高职工程力学课应向专业倾斜

    张芳摘要:本文以高职人才培养为引导,浅谈工程力学教学“向专业倾斜”中教師素质提高,教材体系改革,教学大纲等问题。关键词:工程力学;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