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SC的公司内审绩效评价研究
李翘楚 龙芸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大数据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企业面临经营环境的变化对内审部门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本文以D公司为例,针对其内审绩效评价的现状和问题,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引入BSC构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全面考虑财务与非财务、短期与长期指标,以期提高D公司内审部门工作效率,改善公司经营管理水平。
关键词:内部审计 绩效评价 BSC 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F239.4 文献标识码:A
内审部门作为公司检查监督、风险预警的“免疫系统”,承担着公司降低经营风险,实现价值增值的重要使命[1]。在现行绩效评价不健全的情况下,公司内审部门亟需通过构建以BSC为基础的绩效评价体系,提高内审部门工作效率,改善内审运营水平,帮助公司实现战略目标[2]。本文以D公司为例,试图通过构建基于BSC的内审绩效评价体系实现上述目标,同时为同行企业内审绩效评价提供参考。
1 D公司内部审计绩效评价现状
1.1 D公司内部审计部门概述
D公司是2002年在原国家电力公司部分企事业单位基础上组建的,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独资公司,主要从事电力能源投资开发、建设运营等生产经营活动。受公司性质影响,D公司内审工作长期以来未引起管理层的足够重视,内审部门成立较晚。公司成立的审计部门与财务部门并列,直接受管理层领导,向董事会汇报工作,能够保证较高的独立性。
1.2 D公司内部审计绩效评价现行标准
D公司内部审计部门未制定并实施专门的绩效评价办法,内部审计人员绩效评价在充分结合内审部门特点的基础上,按照公司全员业绩评价方案执行。该方案以目标任务分解到位,岗位责任落实到位,考核激励兑现到位为总体目标,以“基准线、目标线、创新线”为依据,将评价结果与薪酬分配和职务变动“双挂钩”,主要针对内审部门人员,分为季度考核和年度考核,采取主管领导评价和员工互评两种方式相结合的方法,保证考核过程和结果的有效性。具体考核標准,如表1所示。
1.3 D公司现行内部审计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
D公司内审部门依靠现行绩效评价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工作质量和能力,但是与其他大型国企比较,并结合BSC相关理念进行分析,其现行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1.3.1内部审计人员方面
预计2018年,D公司专职审计人员占职工总人数比例约为3%,其中高级专职审计人员约占专职审计人员的20%,现行审计部门规模、人员数量和工作能力无法满足公司发展需要。公司内外部环境变化要求D公司内审人员在掌握财会、审计知识的基础上,具备一定的行业管理和分析能力。此外,公司领导对内审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内审人员思想认识不到位等因素,均导致了机构设置和人员组成的问题。
1.3.2内部审计绩效方面
D公司尚未设置针对内审部门的绩效考核方法,从而导致内审人员工作与公司战略目标联系不够紧密,其现行的适用于全公司管理人员的绩效评价体系,无法充分体现战略目标中对内部审计有要求的内容,因此不利于内审部门提高工作效率,使其无法在公司实现战略目标,增加企业价值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1.3.3指标设置方面
结合BSC相关理念进行分析,现行的绩效评价体系只涵盖了岗位履职、胜任能力、职业道德等方面内容,涉及领域较少,指标设置不细致,重点不够突出,忽视了未来发展能力的评价以及外部指标的运用。
2 BSC在D公司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中的运用
2.1 BSC在D公司内部审计绩效评价的适用性
D公司已于2010年通过完善和创新考核评价办法,在公司层面初步形成了以BSC、360度反馈评价、KPI等方法为主导的绩效评价体系。内部审计部门同样亟需通过BSC建立科学高效、明确细化、符合部门实际情况的绩效评价体系[3],其具体原因如下。
2.1.1 BSC能够在内审绩效评价中发挥价值
内部审计部门并非直接创收部门,客户不容易界定,内部审计部门绩效评价应用BSC有利于内审部门紧密围绕企业战略和愿景设置部门目标,将部门战略目标转化为有组织性和目的性的行动,不断提升内部审计效能。
2.1.2 BSC能够满足内审部门绩效评价的要求
BSC的引入能将公司战略目标渗透至部门日常考评中,从财务、客户、内部运营、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全方位进行量化考核,进而对难以量化的指标有针对性地定性分析,能够保障实现全面准确的绩效评价,形成科学有效的绩效评价体系。
2.1.3 BSC有利于战略目标的实现
内部审计部门通过运用BSC能够深刻了解并把握公司整体的战略目标,实现部门目标与公司目标的统一,并将具体目标落实到每一位内审人员,使内审部门职能得以充分发挥,在实现部门目标的基础上提高内部审计工作效率。
2.2 D公司内部审计绩效评价运用BSC的前提
2.2.1以优化内审部门工作,实现公司战略为目标
在内审部门建立绩效评价体系的目的,是为了通过运用BSC进行绩效考评,督促内审人员以上职能的履行,优化内审部门工作。只有内审部门严格执行由公司战略层层落实至部门的目标,才能引导内审人员为实现阶段性和总体性目标而努力提升工作质量和效率,为公司实现长远的战略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2.2.2以BSC理念结合内审部门实际情况为依据
BSC通过关注四方面指标把握企业财务与非财务、短期与长期、内部与外部等评价因素,全方位提升企业运营水平[4]。D公司内部审计绩效评价在运用中应充分考虑其内审部门的实际情况,可在确定维度和设置指标等方面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使评价依据更符合公司内审部门特色。
2.2.3关注公司长远的可持续发展
内部审计部门遵照公司总体战略履行部门职能,其进行绩效评价的指标应立足现在,放眼未来,兼顾全局[5]。绩效评价工作也应紧随环境变化而做出调整,积极适应公司发展要求,努力为公司实现战略目标做好本职工作,为公司实现长远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2.3 BSC在D公司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中的实施
2.3.1公司层面战略目标
D公司发展坚持权威性、针对性、可行性、系统性、发展性和前瞻性“六大原则”,把握新形势、新任务,主动适应新变化、新要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对“十三五”时期引领公司做大做强,适应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2.3.2部门层面战略目标
内审部门总体战略目标为:提高部门工作效率,提升内审人员素质和能力,降低公司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通过改善运营水平为公司实现间接的价值增值。
四个维度的具体战略目标( D公司内审部门战略地图),如图1所示。
3 设计评价指标
3.1财务维度
BSC财务维度的指标能够最为直观地衡量和反映公司对股东贡献的多少,也是公司利益相关者最为关注的指标。但是内审部门并非直接创收部门,无法在真正意义上评价其创造价值的能力,所以节约资源是内审部门财务维度的目标。
其中,内审支出占公司成本比率,是部门用于内审的支出占公司总运营成本的比率,用来直接反映审计成本变化情况;内审预算费用节约比率,则是内审预算额与实际支出额的差额与预算额的比率,用来评价内审部门实现的价值增值;通过外部审计费用这一评价指标可以衡量内审部门通过提升自身工作效果,聘请外部审计师费用的节约程度,能够从侧面反映内审工作完成情况。
3.2客户维度
D公司内部审计主要为了满足公司董事会和管理层的需要,因此外部审计师也作为客户维度的主体之一进行考核和评价。
董事会层面,D公司在董事会下设立审计部主管内审部门工作,受管理层领导,直接向董事会汇报,在总体战略的指导下为公司实现价值增值服务。这一层面选取的指标包括:董事会满意度、董事会对风险关注度、董事会对内审部门的职能定位。
管理层层面,D公司的内部审计主要通过检查监督、信息鉴证、评价咨询、风险预警等职能减低公司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帮助并促进管理层职能的履行。这一层面选取的指标包括:管理层满意度、内审建议执行情况、投诉审计部门次数。
外部审计师层面,外部审计师作为D公司内审的重要客户,内审部门能够在与其进行沟通交流的过程中,提高履职素养和能力。这一层面选取的指标包括:与外部审计师交流次数、内审工作底稿被利用次数。
3.3内部运营维度
内部运营维度的改善是实现财务和客户维度目标的基础,也是提高D公司内审部门绩效的关键因素。内审部门内部运营涉及确定项目、制定计划、进行测试和沟通、得出结论并出具报告等程序。结合D公司内审部门实际情况,内审部门应设置以下指标:审计计划完成比例、信息技术应用情况、风险评估次数、质量控制程度、审计项目完成时间。
3.4学习与成长维度
学习与成长维度旨在通过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持续创造价值的能力,对于D公司这样业内具有竞争力的能源企业的内审部门而言,尤其需要经验丰富、专业素质高、学习能力强的内审人员。D公司只有重视内审人员创新与成长能力,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工作效率,进而保障战略目标的实现,帮助公司在发电行业竞争中取胜。这一维度选取的指标有:员工人均受教育年限、员工人均工龄、具有职业认证的员工比例、员工年培训次数、员工满意度。
4 确定指标权重
本文在充分参考借鉴同类企业相关数据的基础上,结合D公司内审部门实际情况,采用主观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BSC四个维度的指标汇总以及权重分配,(D公司内部审计部门绩效评价指标及权重)如表2所示。
5 结束语
本文针对D公司内审部门现行绩效评价存在的不足,在运用BSC理念并结合D公司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设计了D公司内部审计部门层面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旨在将D公司战略目标渗透到内审部门绩效评价中,通过财务、客户、内部运营、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的绩效评价指标,实现了财务与非财务、短期与长期指标的有机结合,能够弥补现行体系存在的不足,对提高D公司内审部门工作效率,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对行业内上市公司内审绩效评价工作的有效实施亦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巧良,邹玮.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内部审计部门绩效评价框架的构建[J].财会研究,2006(11):64- 65.
[2] 黄国成,张庆龙.内部审计绩效评价研究综述[J].中国内部审计,2011(5):32- 34.
[3] 王光远.内部审计业绩的评价及基础和评价方式[J].财会月刊,2002(8):3- 4.
[4] 吕洪涵.企业内部审计部门绩效评价模式研究[J].中国审计,2004(6):52- 53.
[5] 朱遙.基于BSC的企业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体系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0(6):77- 79.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大数据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企业面临经营环境的变化对内审部门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本文以D公司为例,针对其内审绩效评价的现状和问题,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引入BSC构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全面考虑财务与非财务、短期与长期指标,以期提高D公司内审部门工作效率,改善公司经营管理水平。
关键词:内部审计 绩效评价 BSC 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F239.4 文献标识码:A
内审部门作为公司检查监督、风险预警的“免疫系统”,承担着公司降低经营风险,实现价值增值的重要使命[1]。在现行绩效评价不健全的情况下,公司内审部门亟需通过构建以BSC为基础的绩效评价体系,提高内审部门工作效率,改善内审运营水平,帮助公司实现战略目标[2]。本文以D公司为例,试图通过构建基于BSC的内审绩效评价体系实现上述目标,同时为同行企业内审绩效评价提供参考。
1 D公司内部审计绩效评价现状
1.1 D公司内部审计部门概述
D公司是2002年在原国家电力公司部分企事业单位基础上组建的,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独资公司,主要从事电力能源投资开发、建设运营等生产经营活动。受公司性质影响,D公司内审工作长期以来未引起管理层的足够重视,内审部门成立较晚。公司成立的审计部门与财务部门并列,直接受管理层领导,向董事会汇报工作,能够保证较高的独立性。
1.2 D公司内部审计绩效评价现行标准
D公司内部审计部门未制定并实施专门的绩效评价办法,内部审计人员绩效评价在充分结合内审部门特点的基础上,按照公司全员业绩评价方案执行。该方案以目标任务分解到位,岗位责任落实到位,考核激励兑现到位为总体目标,以“基准线、目标线、创新线”为依据,将评价结果与薪酬分配和职务变动“双挂钩”,主要针对内审部门人员,分为季度考核和年度考核,采取主管领导评价和员工互评两种方式相结合的方法,保证考核过程和结果的有效性。具体考核標准,如表1所示。
1.3 D公司现行内部审计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
D公司内审部门依靠现行绩效评价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工作质量和能力,但是与其他大型国企比较,并结合BSC相关理念进行分析,其现行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1.3.1内部审计人员方面
预计2018年,D公司专职审计人员占职工总人数比例约为3%,其中高级专职审计人员约占专职审计人员的20%,现行审计部门规模、人员数量和工作能力无法满足公司发展需要。公司内外部环境变化要求D公司内审人员在掌握财会、审计知识的基础上,具备一定的行业管理和分析能力。此外,公司领导对内审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内审人员思想认识不到位等因素,均导致了机构设置和人员组成的问题。
1.3.2内部审计绩效方面
D公司尚未设置针对内审部门的绩效考核方法,从而导致内审人员工作与公司战略目标联系不够紧密,其现行的适用于全公司管理人员的绩效评价体系,无法充分体现战略目标中对内部审计有要求的内容,因此不利于内审部门提高工作效率,使其无法在公司实现战略目标,增加企业价值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1.3.3指标设置方面
结合BSC相关理念进行分析,现行的绩效评价体系只涵盖了岗位履职、胜任能力、职业道德等方面内容,涉及领域较少,指标设置不细致,重点不够突出,忽视了未来发展能力的评价以及外部指标的运用。
2 BSC在D公司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中的运用
2.1 BSC在D公司内部审计绩效评价的适用性
D公司已于2010年通过完善和创新考核评价办法,在公司层面初步形成了以BSC、360度反馈评价、KPI等方法为主导的绩效评价体系。内部审计部门同样亟需通过BSC建立科学高效、明确细化、符合部门实际情况的绩效评价体系[3],其具体原因如下。
2.1.1 BSC能够在内审绩效评价中发挥价值
内部审计部门并非直接创收部门,客户不容易界定,内部审计部门绩效评价应用BSC有利于内审部门紧密围绕企业战略和愿景设置部门目标,将部门战略目标转化为有组织性和目的性的行动,不断提升内部审计效能。
2.1.2 BSC能够满足内审部门绩效评价的要求
BSC的引入能将公司战略目标渗透至部门日常考评中,从财务、客户、内部运营、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全方位进行量化考核,进而对难以量化的指标有针对性地定性分析,能够保障实现全面准确的绩效评价,形成科学有效的绩效评价体系。
2.1.3 BSC有利于战略目标的实现
内部审计部门通过运用BSC能够深刻了解并把握公司整体的战略目标,实现部门目标与公司目标的统一,并将具体目标落实到每一位内审人员,使内审部门职能得以充分发挥,在实现部门目标的基础上提高内部审计工作效率。
2.2 D公司内部审计绩效评价运用BSC的前提
2.2.1以优化内审部门工作,实现公司战略为目标
在内审部门建立绩效评价体系的目的,是为了通过运用BSC进行绩效考评,督促内审人员以上职能的履行,优化内审部门工作。只有内审部门严格执行由公司战略层层落实至部门的目标,才能引导内审人员为实现阶段性和总体性目标而努力提升工作质量和效率,为公司实现长远的战略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2.2.2以BSC理念结合内审部门实际情况为依据
BSC通过关注四方面指标把握企业财务与非财务、短期与长期、内部与外部等评价因素,全方位提升企业运营水平[4]。D公司内部审计绩效评价在运用中应充分考虑其内审部门的实际情况,可在确定维度和设置指标等方面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使评价依据更符合公司内审部门特色。
2.2.3关注公司长远的可持续发展
内部审计部门遵照公司总体战略履行部门职能,其进行绩效评价的指标应立足现在,放眼未来,兼顾全局[5]。绩效评价工作也应紧随环境变化而做出调整,积极适应公司发展要求,努力为公司实现战略目标做好本职工作,为公司实现长远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2.3 BSC在D公司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中的实施
2.3.1公司层面战略目标
D公司发展坚持权威性、针对性、可行性、系统性、发展性和前瞻性“六大原则”,把握新形势、新任务,主动适应新变化、新要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对“十三五”时期引领公司做大做强,适应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2.3.2部门层面战略目标
内审部门总体战略目标为:提高部门工作效率,提升内审人员素质和能力,降低公司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通过改善运营水平为公司实现间接的价值增值。
四个维度的具体战略目标( D公司内审部门战略地图),如图1所示。
3 设计评价指标
3.1财务维度
BSC财务维度的指标能够最为直观地衡量和反映公司对股东贡献的多少,也是公司利益相关者最为关注的指标。但是内审部门并非直接创收部门,无法在真正意义上评价其创造价值的能力,所以节约资源是内审部门财务维度的目标。
其中,内审支出占公司成本比率,是部门用于内审的支出占公司总运营成本的比率,用来直接反映审计成本变化情况;内审预算费用节约比率,则是内审预算额与实际支出额的差额与预算额的比率,用来评价内审部门实现的价值增值;通过外部审计费用这一评价指标可以衡量内审部门通过提升自身工作效果,聘请外部审计师费用的节约程度,能够从侧面反映内审工作完成情况。
3.2客户维度
D公司内部审计主要为了满足公司董事会和管理层的需要,因此外部审计师也作为客户维度的主体之一进行考核和评价。
董事会层面,D公司在董事会下设立审计部主管内审部门工作,受管理层领导,直接向董事会汇报,在总体战略的指导下为公司实现价值增值服务。这一层面选取的指标包括:董事会满意度、董事会对风险关注度、董事会对内审部门的职能定位。
管理层层面,D公司的内部审计主要通过检查监督、信息鉴证、评价咨询、风险预警等职能减低公司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帮助并促进管理层职能的履行。这一层面选取的指标包括:管理层满意度、内审建议执行情况、投诉审计部门次数。
外部审计师层面,外部审计师作为D公司内审的重要客户,内审部门能够在与其进行沟通交流的过程中,提高履职素养和能力。这一层面选取的指标包括:与外部审计师交流次数、内审工作底稿被利用次数。
3.3内部运营维度
内部运营维度的改善是实现财务和客户维度目标的基础,也是提高D公司内审部门绩效的关键因素。内审部门内部运营涉及确定项目、制定计划、进行测试和沟通、得出结论并出具报告等程序。结合D公司内审部门实际情况,内审部门应设置以下指标:审计计划完成比例、信息技术应用情况、风险评估次数、质量控制程度、审计项目完成时间。
3.4学习与成长维度
学习与成长维度旨在通过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持续创造价值的能力,对于D公司这样业内具有竞争力的能源企业的内审部门而言,尤其需要经验丰富、专业素质高、学习能力强的内审人员。D公司只有重视内审人员创新与成长能力,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工作效率,进而保障战略目标的实现,帮助公司在发电行业竞争中取胜。这一维度选取的指标有:员工人均受教育年限、员工人均工龄、具有职业认证的员工比例、员工年培训次数、员工满意度。
4 确定指标权重
本文在充分参考借鉴同类企业相关数据的基础上,结合D公司内审部门实际情况,采用主观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BSC四个维度的指标汇总以及权重分配,(D公司内部审计部门绩效评价指标及权重)如表2所示。
5 结束语
本文针对D公司内审部门现行绩效评价存在的不足,在运用BSC理念并结合D公司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设计了D公司内部审计部门层面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旨在将D公司战略目标渗透到内审部门绩效评价中,通过财务、客户、内部运营、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的绩效评价指标,实现了财务与非财务、短期与长期指标的有机结合,能够弥补现行体系存在的不足,对提高D公司内审部门工作效率,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对行业内上市公司内审绩效评价工作的有效实施亦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巧良,邹玮.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内部审计部门绩效评价框架的构建[J].财会研究,2006(11):64- 65.
[2] 黄国成,张庆龙.内部审计绩效评价研究综述[J].中国内部审计,2011(5):32- 34.
[3] 王光远.内部审计业绩的评价及基础和评价方式[J].财会月刊,2002(8):3- 4.
[4] 吕洪涵.企业内部审计部门绩效评价模式研究[J].中国审计,2004(6):52- 53.
[5] 朱遙.基于BSC的企业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体系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0(6):77-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