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美德渗透于历史教学之中
潘时国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容十分丰富,它渗透在历史教材中,教师应充分发掘这些因素,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这些内容大致可归纳如下:
(一)忠心报国,敢于牺牲。这一美德的行为表现是把民族和国家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其深刻的社会责任意识是中华民族性格的一个重要特征。岳飞“精忠报国”,矢志不渝;戚继光英勇抗倭:“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甲午战中的爱国将领邓世昌、林永升“捐身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张自忠在战斗中身负重伤,仍高呼“杀敌报国”,直至壮烈牺牲;共产党员吉鸿昌就义前雪地赋诗“恨不抗战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如,我何惜此头”。他们展示了就是这样一种惊天泣鬼的美德,在默默述说:一个强大国家的背后,一定有那刻在历史背后的抛头颅,洒热血的千千万万的革命烈士。习主席说:“在卫国战争最艰苦的时刻,中华民族许多热血儿女毅然投身到抗击法西斯德军的英勇行列中。毛泽东的长子毛岸英作为白俄斯第一方面军坦克连指导员,转战千里,直至攻克柏林。”还有唐铎、杨靖宇、赵尚志、左权、彭雪枫、佟麟阁、赵登禹、戴安澜、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新四军“刘老庄连”、东北抗联八位女战士、国民党军“八百壮士”、王建川、王杰、林俊德、张超、雷锋等等革命烈士,他们是千千万万革命烈士的代表,我们永远不可忘记他们。他们不畏枪炮、视死如归的精神才铸造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才铸就了全面小康社会的中国。如果没有他们,那么现在的中国大地仍是生灵涂炭,硝烟四起,也就没有我们的生命。他们所展示的美德浩气长存,足可让后代子孙肃然起敬,并踏着他们的足迹“前进!前进!前进!”
(二)先人后己,公而忘私。这一美德的本质是把“为天下人谋幸福”作为崇高的理想。如教材中大禹治水,前后13年,风里来雨里去,三过家门而不入;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为家”;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孙中山提倡“天下为公”和“大同世界”;林觉民“将爱汝(妻)之心去为天下人谋永福”的心愿;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都是以天下为己任,为国为民无私精神的体现。
(三)勤劳俭朴,艰苦奋斗。这中华民族向来以勤劳勇敢,吃苦耐劳,富于创造而著称于世。所谓“奉公以勤,律己以俭”,“静以修身,俭于养德”等,集中体现了这一美德的内涵。教材中,墨翟主张“节用”“节葬”“非乐”,反对统治者穷奢极欲、挥霍无度的生活;汉初实行休养生息的国策,汉文帝罢修露台;南北朝时,北方移民含辛茹苦开发江南,使之变成鱼米之乡;历史上每一次盛事的到来都是劳动人民勤劳勇敢的结果,他们更是这一美德的杰出代表。
(四)不屈不挠,自强不息。这是中华民族独立意识、自我意识的鲜明标志。在历史教材中,具备这种美德的不乏其人。如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司马迁被处宫刑后,忍辱负重,15年著成《史记》;梅兰芳“蓄须明志”,决不给日伪演出;中国共产党人在大革命失败后的白色恐怖中“从地下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跡,掩埋好同伴的尸体,又继续战斗了”,而长征这个世界上“闻所未闻的故事”,更是这种精神的最好写照。这种精神正是中华民族历尽艰难并不断走向强盛的巨大动力。
(五)敏而好学,崇尚知识。我国是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古国,是文明之邦,敏而好学是我们传统美德的又一个鲜明特性。历史教材中这方面的事例是我们对学生进行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教育的极好素材。如孔子《论语》中对学习的有关论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而时习之,不亦乐呼”;“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等等。匡衡为学习而“凿辟偷光”,苏秦苦学“头悬梁,锥刺股”,司马光历经19年,“齿落发稀”编成《资治通鉴》;李时珍耗尽毕生精力著成《本草纲目》;正是他们使我们的传统文化薪火相传,博大精深。
那么,应该怎样把这些优秀的传统美德传给学生呢?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大致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正面诱导。教师坚持正面教育的原则,准确而鲜明地向学生宣传民族的传统美德。要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从具体、生动的历史材料中悟出真谛。如针对学生中高消费现象,可讲述教材中关于节俭的事例,启发学生的认真思考,引导他们自觉调节自己的行为。
(二)情感熏陶。“情贵于真”。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具体生动的历史材料或实物,辅之以充满情感色彩的语言去影响,引起学生共鸣。如通过讲述屈原、岳飞、杨靖宇等杰出人物可歌可泣的事迹,激发学生强烈的报国情感,振兴中华、富国强民的决心。
(三)现场教育。各地丰富的德育资源是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活教材”,教师要充分利用。我在讲述抗日战争的历史时,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探寻我县抗战的历史踪迹,用先烈们英勇抗战、勇赴国难的英雄形象,让学生深切感受民族传统美德的巨大精神力量。
(四)精心组织好故事会。每个学期匠心独运,组织不少于两次的专场故事会,每场故事会可由六至八名学生上台,宣讲中华民族之传统美德故事。且特别强调,上台之前一要精心挑选故事,必定是自己敬佩的且振撼自己已久的故事,二要精心准备,不可是在背故事,还要注意上台时的仪表、穿着、礼仪、口齿以及讲故事时的轻重缓急等等,组织专门的评委进行评分,最终颁发奖品及证书。这样,可让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巨大精神力量深入人心。